每經特約評論員 曹中銘
步入 2023 年以來,北交所再次受到市場關注。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多家北交所公司拟以每股淨資産值作為新股發行定價。以每股淨資産值發行新股,雖然此前市場上多有呼籲,但真正實施的非常罕見。筆者以為,這一現象凸顯出了北交所上市公司的困境。
近期,百甲科技、新贛江、保麗潔、利爾達等多家北交所過會企業紛紛下調發行底價,且最終發行底價鎖定為每股淨資産值。比如保麗潔先後三次下調發行底價,從最開始的 16.00 元調整為 5.79 元,三次累計下調幅度高達 63.8%,最新的發行底價也與該公司 2021 年每股淨資産值相同。
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北交所新股發行提速,市場難以适應。比如此前北交所單月發行新股數量往往為個位數,但 2022 年 12 月則超過 30 隻,增加幅度之大前所未有。二是北交所新股出現大面積破發現象,去年 12 月北交所上市新股 32 隻,其中 28 隻首日破發,占比達 87.5%。破發比例如此之高,對北交所新股發行底價的影響是可想而知的。
上述問題引發的連鎖反應,除了導緻多家公司将發行底價下調至每股淨資産值外,也傳導至一級半市場,打新人數大幅下滑即是最好證明。比如北交所去年上半年網上有效申購戶數月均達到十幾萬戶,但去年 12 月為 5.54 萬戶。打新人數下滑,反過來又會對北交所新股發行底價産生負面影響,如此有可能産生惡性循環。
發行底價制度是從原先的新三闆精選層平移至北交所的,本意在限制企業和承銷商高價發行,以起到保護投資者的作用。但如今,北交所新股發行底價制度已部分失去了上述意義。
從客觀上講,按每股淨資産值發行新股,是北交所上市公司穩定股價的措施之一。此外,北交所上市公司穩定股價措施還包括調整發行股份數量、高管增持股份,以及上市公司适時啟動股份回購等。
北交所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挂牌公司往往會推出穩定股價措施。最初,北交所多數上市公司穩定股價舉措的啟動條件為 " 上市三年内公司股票連續 20 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低于每股淨資産 "。連續 20 個交易日股價低于每股淨資産值,這樣的啟動條件堪稱 " 苛刻 ",也被市場解讀為上市公司對穩定股價毫無誠意。後來,啟動條件普遍更新為上市一個月内股價連續 10 個交易日低于發行價。在啟動穩價條件放寬後,進場穩價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數。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多家北交所公司将發行底價下調至每股淨資産值。
以每股淨資産值發行新股,一般在金融行業中盛行。北交所作為定位于 " 專精特新 " 企業,為中小型創新企業服務的場所,發行價格如此 " 委曲求全 ",卻也是無奈之舉。
一方面,在北交所挂牌的企業雖然也是真正意義上的上市公司,且北交所也實行注冊制,但與滬深股市相比,北交所本身的吸引力是不夠的,這也是不争的事實。這一點從北交所公司的估值上就能得到诠釋。
另一方面,北交所市場流動性嚴重不足。由于實行投資者适當性管理,更多投資者被擋在北交所的大門之外,這是導緻北交所流動性不足的一大原因。而且,北交所由于中小企業居多,業績、成長性等方面存在不确定性,也會導緻衆多投資者對其敬而遠之。
北交所公司以每股淨資産值發行新股,雖然有利于降低破發的幾率,但并不利于個股的估值以及北交所公司的發展。而且,從長遠來看,如果北交所公司按每股淨資産值發行成為常态,也并不利于北交所自身的發展。基于此,破解這一困境,是監管部門目前必須直面的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