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2/21
導語
在自救的路上,順便推波助瀾一番。
作者丨杜餘鑫
責編丨李思佳
編輯丨别 緻
新年開年伊始,汽車行業就充滿了火藥味。
先是比亞迪将秦 PLUS 和驅逐艦 05 的價格拉低到 7 萬元的區間,做到電車比油車還便宜,之後五菱、哪吒、長安啓源、吉利紛紛跟進,宣布降價,原本 10 萬元出頭的插電混動車型價格紛紛跳水,進入到 7 萬 -8 萬元的價格區間,将 2024 的車市鏖戰,進一步推向深淵。
份額争奪,價格亂套、二手車崩盤、企業利潤驟降、被迫跟從……一方面是愈加殘酷的市場競争,讓産業鏈條上的每個從業者都叫苦不叠。另一方面則是不斷有挑戰者,爲了尋求自身的利益和安全,一次次升級戰火,推着所有參與者被動前行。
目前,僅僅是幾家頭部自主車企正試探性地調整部分産品的價格,随着更悲觀的情緒和輿論風潮的演進,2024 年的價格戰,勢必将比 2023 更加慘烈。
關于價格戰,去年年底行業就在探讨會不會持續蔓延到 2024。實際上,從今年 1 月的銷售數據出爐之後,這種肯定的論斷,早就體現在各家的銷售數據上了。
1 月份,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增長了 58%,達到 203 萬輛,批發銷量同比增長了 44%,達到 209 萬輛,考慮到春節的因素和傳統節前汽車消費旺季,可以看到 1 月份無論是批發還是零售,都比去年 11-12 月份動辄 230 萬 -270 萬輛級的數據要柔和許多。
除了整體大盤數據,落到每家車企身上,特别是頭部車企身上,數據确實非常好看。比如從去年 11-12 月到今年 1 月,單月批發銷量破 20 萬輛的就已經多達 4-5 家,而零售端的數字,受制于消費預冷,終端價格戰此起彼伏,銷量自然遠遠低于批發的賬面表現。
因此,幾家頭部車企迫于高企的庫存壓力,加之 " 粥多僧少 " 的市場局面,價格戰不得不打。
而推動比亞迪、五菱、長安、吉利們率先挑起價格戰的,還在于合資品牌緊湊級燃油車在年底和春節前夕依然暢銷,包括軒逸、朗逸、速騰等産品,得益于終端的大幅讓利,以及冬季等要素,這些經典的燃油車産品,依然成爲不少低線市場用戶的首要選擇。而數據面上,他們 1 月份的零售數據,依然占據市場前列,領跑緊湊型新能源産品。
那些挂着月銷 15 萬輛 + 甚至是 20 萬輛 + 的車企們,看似是主動出擊,實際上是迫于體系和銷售系統的壓力,不得不依托龐大的規模化優勢,而做出自救行爲。隻是随便将原本殘酷的市場,再推波助瀾一番。
0
1
吉利奪冠,日産本田回來了
1 月份,狹義乘用車企排名确實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前四強都是自主品牌,這是自主品牌的首次。全面壓制外資品牌,也足以看到中國品牌在新能源戰略和賽道的優勢,正在全面凸顯。
吉利首次拿下乘用車企銷量冠軍,易主比亞迪。從銷量構成來看,核心還是燃油車和新能源雙輪發力的結果,畢竟新能源 6 萬輛和 14 萬輛的純燃油車,誰爲 20 萬輛的銷量貢獻更大一目了然。更值得一提的是,吉利在取得 6 萬輛增量的同時,燃油車份額和銷量也在增長,這也說明,并非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的問題,而是能不能滿足消費者對汽車産品的需求問題,滿足了不管是什麽能源形式,都有用戶。
雖然隻有吉利、比亞迪 2 家單月銷量破了 20 萬輛,但奇瑞和長安兩家也以 19 萬輛的單月銷量,徘徊在 20 萬輛的門檻前。20 萬輛對兩家自主車企來說,應該不會是什麽難事兒了。以往自主品牌追求的是 10 萬輛月銷量,現在已經有 4 家自主車企追求月銷 20 萬輛,即基本上可以有 4 家自主車企可以嘗試邁向 200 萬輛,另外還有長城、上汽乘用車可以達到年銷百萬輛級别,自主陣營進一步擴大。
一汽 - 大衆雖然拿下了 15 萬輛,但是被擠到了第五的位置,這是一汽 - 大衆第一次遭遇這樣的滑鐵盧,同樣也是合資品牌第一次被打得如此慘烈。未來在十強中,合資的身影應該會越來越靠後。
日系代表東風日産和東風本田正式回歸前十強,兩家同比增幅都超過了 100%,這非常不容易。畢竟 2023 年全年,東風日産在車企排名第 13 的位置。而東風本田 2023 年全年都未進入到 TOP 15,這無論是對東風本田還是本田來說,都是一個好消息。
究其原因,東風日産主要還是因爲軒逸批發了 3.8 萬輛,基本上占據了東風日産一半的銷量。一款車型占據一家車企一半的銷量,這其實是很危險的,正如文章開頭的價格戰那樣,同樣是 7 萬元,是買更加省油、沒有購置稅的插混車,還是價格差不多的日系車,很多消費者确實會慎重考慮的。
而東風本田則主要是因爲思域和 CR-V 兩款主流的燃油車産品,和絕大多數合資燃油車一樣,春節前夕很多低線市場、并沒有擁有過汽車的消費者,要花一年的積蓄,更願意選擇合資品牌的産品。這部分消費者對合資品牌,還是存在一定的品牌偏好的。
另外,1 月份的前 10 強,單月同比增幅都保持在正向增長的軌道上,确實給體系帶去了不小的激勵,至少說明這個 1 月比去年同期的 1 月要好不少。但這也是相對的,畢竟今年 1 月份的市場促銷和讓利,讓經銷商和車廠更加肉痛。數據看上去很美,但利潤和經受的壓力,确實打擊沉重。
在 1 月份整個市場超過 40% 的增幅中,依然有很多車企保持着負增長的局面,别人都在開門紅,但這些車企卻迎來了一個不好的開局。比如廣汽豐田(-32.4%)、上汽乘用車(-11.9%)、北京奔馳(-8.4%)、上汽通用(-34.5%)、廣汽本田(-7.5%)、北京現代(-5.4%)。
有的車企确實遭遇滑鐵盧,比如上汽通用,單月排名從原本前十強都快要跌到 20 名之後了,單月銷量也從原本 10 萬輛級直接跌至 3.6 萬輛。也比如上汽乘用車,這可是單月銷量接近 10 萬輛的車企,1 月銷量也不到 5 萬輛。
雖然單月的銷量并不代表什麽,也有可能部分車企調整了自己的批發節奏,爲終端市場降壓減負,爲的是整個銷售體系的健康度,但這些不好的信号,時刻提醒這些車企,不得不打起 12 分精神,更加殘酷的價格戰和競争風潮就要來了。
2
自主拿下六成份額,日子更難了
對自主品牌來說,由于 1 月份 4 家頭部自主車企霸占了前四強,直接推動了自主品牌份額繼續上升,并正式突破了 60%,這也是自主品牌份額的最高紀錄。
縱觀自主 top30,除了上汽乘用車、北京汽車、華晨鑫源單月銷量同比下滑,所有自主車企均實現了同比正向增長,自主單月銷量達到了 125.7 萬輛,增幅高達 70%,這個增速,遠高于行業水平。
雖然自主整體的表現是非常好的,但是斷檔也相當嚴重,四強基本上靠近 20 萬輛的水準,但從第五名開始,無論是長城還是上汽乘用車,單月基本上就破不了 10 萬輛了,而這兩家車企,基本是 10 萬輛月銷俱樂部的常客。
同時得益于這種較大的差距,1 月份自主單月銷量破萬的也僅有 18 家,比之前動辄 20 家的數據變得更少了。還有如上汽通用五菱、廣汽埃安這樣的車企,單月銷量出現滑鐵盧,要知道,前者單月銷量是可以破 10 萬輛的,後者單月銷量也基本上保持在 4 萬輛左右,現如今也隻有正常情況下的三分之一水準。
因此自主品牌之間的分化也愈加明顯,強者的規模效應和虹吸效應,會逐步讓尾部品牌喪失更多的市場空間和機會,最近幾年能夠真正活下來的,已經不會比 30 家車企更多了。
正如往常讨論的那樣,在自主混動崛起之際,以經濟省油爲核心賣點的日系車遭遇了最大對手。1 月份,幾家日系車企雖然保持着不錯的同比增幅,包括東風日産和東風本田都進入到了車企前十強,但絕對量方面卻沒有任何優勢,全月日系銷量僅爲 28 萬輛,雖然同比增幅在 28% 左右,但也比市場大盤的 44% 要少。
也正因如此,日系車的份額實現了進一步下探,當月市場份額低至 13.5%,應該創下了最低的份額紀錄。目前日系的新能源尚未發力,那麽新能源真的會成爲日系車在中國市場卷土重來的利器嗎?
相比日系車,德系的情況相對較好,數據顯示 1 月份德系車的銷量爲 36 萬輛,同比增長 20.6%,總體也承壓較大。不過得益于兩個大衆在傳統燃油車上的堅守,和 BBA 在豪華車領域上的持續深耕,德系車的市場份額并沒有斷崖式下滑。1 月份德系的份額降低到了 17.4%,隻比去年全年低 0.5 個百分點。
不過作爲較早大力投入新能源的車企,大衆和寶馬實際上已經成爲合資新能源領域的翹楚。1 月份,整個大衆汽車的新能源也接近 2 萬輛,寶馬新能源持續超過 1 萬輛,在行業大勢之下,捍衛了企業轉型和系别份額榮光。
另外美系車依舊不瘟不火,伴随着上汽通用的下滑,美系車 1 月銷量還出現了 5.1% 的負增長,迫使美系車份額從原本 10% 的區間下跌至 6.3% 的樣子。
銷量大頭特斯拉始終難以突破 10 萬輛的月銷大關,這也不奇怪,在如此内卷的中國市場,特斯拉用兩款車就可以達到這樣的水平,已經相當強悍了,如果它想要銷量,直接再推出一款比 Model 3 定位更低的車型即可。所以特斯拉,目前追求的是銷量、利潤和包括運營的平衡,并非單純追求量的最大化。
而老牌的美系車通用福特,在今年 1 月份的情況更爲嚴峻,特别是上汽通用,以 3.6 萬輛的月銷量開局方式,或将爲今年全年的拓展蒙上陰影。不出意外,今年上汽通用或将跌破百萬輛大關,包含别克、雪佛蘭、凱迪拉克、福特在内的所有傳統美系車,都将淪爲二三線汽車品牌。
所以,市場份額還在增長的自主品牌已經拉開的價格戰大幕,那些市場份額逐步丢失的外資和合資品牌,沒有理由不參與這場鏖戰,用全新的價格體系,和全球化的規模化效應去應對中國市場的内卷。
可以斷定,開年幾家車企部分産品的降價隻是前餐,未來的價格戰勢必愈演愈烈,直到不斷有車企淘汰出局。
杜餘鑫
幹這行如果不努力思考
那跟鹹魚有什麽區别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