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寶珠
在動畫、電影、電子遊戲和虛拟現實等娛樂領域,動作捕捉技術正在被廣泛應用。
動作捕捉是一種通過記錄演員的身體動作,将其轉化爲數字數據的技術。這些數字數據被應用到計算機生成的角色或場景中,使作品中動畫角色的動作更加自然、真實。
在這個過程中,動作捕捉演員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們不僅需要具備出色的運動能力和體力,更要有戲劇表演的功底,以确保他們所呈現的動作更加生動、形象。
如今 AI 技術的迅猛發展與動畫、遊戲市場的冷淡,讓許多動捕演員不得不從幕後走向台前。此種語境下,骨朵和幾位不同風格、不同領域、不同性别,甚至入行時間、入行契機都不同的動捕演員,聊了聊他們的生存現狀。
01
幕後:動捕是個體力活
不論是入行十餘年的大驚訝(化名),還是入行六年的雪卿、入行三年的佳佳,最初對動捕演員這一職業的認知都不全面。
大驚訝第一次參與動捕拍攝是在 2012 年,那時候她作爲市體操隊隊員,爲海外某特效電影做特技動捕演員。" 比起現在的光學動捕,早期使用慣性動捕技術時,動捕演員們面臨着更加惡劣的工作環境。"
與現在動捕演員隻需要穿上專業的動捕服即可在攝像機的拍攝下完成工作不同,受限于早期慣性動捕技術的發展,大驚訝入行時需要穿着厚重的裝備和傳感器(通常是陀螺儀、加速度計等慣性傳感器)進行表演,這對動捕演員來說需要付出大量的體力和精力。
但即使是在光學動捕技術已經大量運用的當下,動捕演員的工作依舊是一個體力活。
剛剛入行不滿一年的東華(化名)告訴骨朵,在成爲動捕演員前,他曾有多年的武術基礎,但成爲動捕演員之後,需要一天中重複大量、不同的高難度武術動作。
" 因爲我屬于專門做武戲的動捕演員,而動捕拍攝和影視作品一樣,會在某一階段集中拍攝某一個人,所以我平時需要不間斷地訓練,以确保能夠完成每一次的拍攝任務。"
東華在日常生活中的訓練,一方面是保證身體機能的穩定性,不會因爲沒有拍攝工作導緻身體緊張或武術技巧退化;另一方面是大量的日常訓練既可以保證身材,又可以爲高強度的體力輸出打下基礎,從而實現十幾個小時的高壓拍攝;還有一方面則是随着觀衆對遊戲、動畫、特效影片的要求越來越高,東華需要不斷增加日常訓練的難度,來完成未來的挑戰。
但對于動捕演員來說,不僅武戲是體力活,文戲也一樣需要花費大量的體力和精力。
雪卿認爲,一些比較簡單的動作錄制對動捕演員來說也存在很多挑戰,比如角色的日常待機或者普通人的日常行走等簡單的動捕拍攝。" 需要長時間、持續地保持情緒在某一角色的狀态中,非常消耗動捕演員的精力。"
對于文戲演員來說,他們的工作與武戲演員的高難度動作相比,需要的時間成本更多。哪怕是簡單的行走,也需要拍攝多種角度、情緒與速度錄入數據庫。同時每個角度、情緒與速度又都需要反複十幾次甚至二十幾次的拍攝,以便于導演最終的決策。
而且,與武戲演員隻需要爲武術畫面負責不同,文戲演員大多數需要一人分飾多角,大量的角色狀态轉化,對演員自身來說也存在一定的難度。
實際上,對于動捕演員來說,他們不僅需要體力消化高強度的工作,還需要通過自身的喜好和身體條件,思考如何提升自身的動捕技術,從而滿足作品對角色的需求。
02
台前:感受 + 理解 = 成爲角色
動捕演員是活在真實世界中的人,但他們飾演的角色則生活在不同的虛拟世界中,因此在表達上會有明顯的不同。從作品層面來看,不同的作品和不同的導演,對動捕演員的需求并不一樣。
以文戲爲例,需要演員在肢體語言、表情上更具有情緒性。" 如果動捕演員的動作不夠精準,觀衆是很難理解角色做這個動作的原因,他們隻會覺得莫名其妙。" 雪卿告訴骨朵。
在武戲方面,動捕演員的動作則需要充滿力量并且幹淨利落。雖然在片場真實場景下觀看,動捕演員的動作在力道、角度、畫面性上已經十分完整,但是運用到虛拟場景中,則會有所縮減。
" 動畫畫面會吃掉動捕演員的一部分表演。"大驚訝告訴骨朵,不論是文戲還是武戲動捕演員,在拍攝過程中必須将動作的幅度、力度最大限度地呈現,才能更好的爲作品服務。
而在動捕演員表演的層面來看,他們需要理解、代入角色并有堅定的信念感,才能成就更好的表演。
" 表現、表達人物是動捕演員的核心技能,要理解角色做某件事情的原因和動機。" 雪卿認爲動捕演員需要從潛意識出發來完成表演,才能展現出角色的準确性和差異性。
而佳佳則認爲,動捕演員需要先從自身身體的協調性、柔韌性出發,同時通過對角色的信念感來完成表演。" 動捕演員的工作大多數時候都是沒有對手戲、無實物的,所以對我來說信念感最重要。"
與其他入行多年的動捕演員不同,剛剛入行的東華在動捕工作中,遇到過 " 技巧運用 "" 細節把控 " 和 " 滿足導演或技術人員的需求 " 等諸多問題。雖然在入行前,東華對動捕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甚至在專業的培訓機構拿到了專業認證,但是當他真正進入項目爲角色拍攝動捕的時候,還是經曆了一段時間的磨合。
03
未來:技術的發展,
對動捕演員有哪些影響?
技術對動捕演員的影響,分爲兩種情況。一種來自動捕技術本身的發展,另一中則來自 AI。
幾位動捕演員認爲,雖然國内的動捕技術目前已經在大範圍應用,但動捕産業鏈的發展其實并不健全。
" 目前動捕依舊屬于小衆行業。" 雪卿既希望動捕工作能夠被大衆所熟知,又希望動捕和面捕的技術能夠越來越成熟,從而提升畫面呈現的質感。在她看來,動捕技術對動捕演員來說,隻會讓工作越來越便利。但随着新技術而來的,是動捕演員需要提升自身的技能,從而更好的配合、使用新技術。
" 在日常工作中,動捕演員會和不同的公司合作,而這些公司的設備存在很大的差異性。" 大驚訝告訴骨朵,因動捕設備的價格高昂,所以一些擁有動捕房的公司在十年内都不會調整設備和技術,但一些新建的動捕房則會優先考慮對新設備、新技術進行采購。因此,動捕演員需要适應不同的動捕設備和動捕技術。
而除了當前應用較多的光學動捕和慣性動捕,還有磁性動捕與機械動捕兩種技術也在國内被小範圍應用。其中機械動捕并不需要動捕演員,但磁性動捕則對演員的要求較高。
" 磁性動捕需要在演員身上安裝傳感器并在場地中設置磁場源,利用磁場傳感器追蹤帶有磁性傳感器的人體的運動。" 大驚訝介紹,這種動捕模式非常消耗演員的體力。
與動捕本身的技術叠代對動捕演員的要求和影響不同,當前 AI 技術雖然沒有對動捕演員帶來實質性的影響,但一部分動捕演員也表現出對此項技術的擔心。
" 目前動捕演員确實面臨着工作少的情況,但我認爲這是動畫、遊戲産業冷淡造成的,而非 AI 技術。" 在大驚訝看來,AI 技術并未真正的運用到動捕領域當中。
而了解過一些 AI 技術與動捕技術相結合的案例後,佳佳對此仍然抱有更加樂觀的看法," 現在有很多 AI 形象或者概念數字人,都是通過動捕演員的表演所呈現而出的。"
但 00 後的東華對 AI 技術在動捕領域的應用持相反意見。" 先不提 AI 技術能否取代動捕演員,就當前而言,許多動畫公司已經有自己的動捕數據庫了。" 東華告訴骨朵,除了一些特殊的武術、舞蹈動作,很多動畫公司正在嘗試通過數據庫生成動畫角色的表情。
" 當前的技術既然已經能夠解決一部分的表情表演,那麽未來随着 AI 技術發展,動捕演員即使不被完全替代,也需要學會和 AI 技術協同合作。"
或許在未來,動捕演員不僅需要面臨自身業務水平的挑戰,還需要學會、适應新技術,才能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和表演力,以确保在虛拟世界中呈現出更加吸引人的角色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