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龍詩慧
編輯 / 蘭雨
最近,準備換車的隔壁老王,樂嘻嘻給我一張微博截圖,問寶馬 5 系 525Li M 能優惠 10 個點,信息真的假的?
其實我想對他說,10 個點的行情還有點保守,就 9 月下旬行情價,現款寶馬 5 系在上海可優惠 6 萬、廣州 8 萬,在一些不限牌的市場,比如南京、鄭州,全系的優惠都在 6 萬起步,高配甚至優惠到 8 萬;當然高優惠的背後,是爲了給明年全新 5 系和 i5 讓路。
不過老王似乎對這很滿意,"35 萬多買寶馬 5 系,多香啊,還買什麽自行車啊?"
老王的想法,很能代表許多二次購車家庭群體成熟、保守的購車觀。即便新能源滲透率來到 35%,一旦 "56E" 能實打實給到優惠,那麽買 C 級轎車的首選,依然是在 BBA,還有半個錯位競争的雷克薩斯;去年上市的蔚來 ET7,也曾做過一段時期的 "56E 電動競品 "。但熱度過後,無論品牌價值、後排的舒适度都比不上 BBA,車主還要承擔續航焦慮和試錯風險,銷量自然一落千丈。
現在終端市場,雖不如以往般仰望 BBA,但 BBA 可以給到用戶的優越感,仍是豪華品牌中的第一梯隊;而這時,處于換代周期末端的奧迪 A6L、奔馳 E 級又給到大幅讓利,就很好解析了這兩位,今年前 9 個月有雙位數的增長。
無疑,這一代 "56E" 守住了大門;不過,這種默契平衡局面,又能保持多久呢?當全新一代奔馳 E 級到來,明年全新 A6 E-Tron、新一代寶馬 5 系 /i5 魚貫而入的時候,這問題變得很有趣;再者,目前 40 萬 -50 萬的豪華中大型轎車,仍是蔚來等高端新勢力,觸達不到的邊界,如果換代 "56E" 燃油車的銷量無可避免下跌,那麽純電繼承者們,能撐得起 "56E" 的無縫銜接麽?
大動幹戈不如信仰堅挺
其實從 2020 年至今 3 年間,C 級轎車市場是一路增長的,大盤從月銷 6.6 萬輛增長到超過 9 萬輛,并以 6.4% 的增速跑赢大市;但實際上,C 級轎車的強勁增長,很多是一個月能賣 3 萬輛的比亞迪漢帶來的;所以,刨除比亞迪漢給 C 級轎車帶來的增量,海外豪華品牌中大型轎車,近三年銷量複合增長率是 -7.1%,市場份額隻在 5.3% 上下,明顯到達了存量市場的平台期。
市場的 " 餅 " 就是那麽大,更何況現在還遇到了消費寒冬。一年前,我們還在讨論經濟低迷、消費意願低,波及隻是豪華品牌的入門車型,或雷克薩斯、凱迪拉克等二線豪華品牌銷量,反而給 "56E" 增穩,因爲消費者把眼光集中到品牌價值、配置舒适性、甚至二手保值率都最優的 BBA 身上。
那麽 2023 年底,買得起 "56E" 富人們的消費力,也真實地往下滑了不少。比如說,保時捷今年前三季度,在中國市場同比下滑了 12%,奔馳第三季度全球銷量下滑 4%,營收和利潤分别下降 1.4% 和 7%,既然兩個優等生都在打寒戰,消費低迷的寒意,終究波及了每個人。
時勢,是 BBA 在 40 萬以上市場最大的敵人,而 BBA 給出的對策也直達痛處,對現存車輛給出大優惠,比如 2023 款奧迪 A6L 的優惠甚至到 10 萬以上,以自己堅挺的品牌張力,降價保量,維穩自己的市場基盤;而新車,則在細微創新之處鞏固自己的信仰價值,把自己長闆做足,做到滴水不漏,還要加速送到中國高端消費面前。
剛剛全球首發完,然後光速下線的全新奔馳 E 級,就是這策略的代表;奔馳引導買家把眼光放在新 E 級的後排:座椅座墊加長、電動可調後排座椅腿托和後排環繞氛圍燈等配置,這 11 項都是中國專屬的後排豪華舒适增配。奔馳很懂 E 級一直能在中國消費者心中占有地位的原因,是豪華、舒适和尊貴,那麽新車固然不會犯錯,而且還如奢侈品那樣,演繹了奔馳理解的中大型轎車尊貴感。
至于還未引入的寶馬新 5 系,也有類似豪華感升級的 " 配方 ",比如一體式曲面連屏、水晶組件、氛圍燈帶,高級皮質座椅選裝,能跟随 7 系老大哥的盡量跟随,在中國消費者執着的豪車靜谧性、舒适性上做足做透。
40-50 萬區間一直是 BBA 利潤的主戰場,占 BBA 四成份額有餘,奔馳 E 級、寶馬 5 系最大市場也在中國,所以,目前 BBA 甯願對利潤不太多的入門豪華車型做減法,也要盡力提升主銷車型産品力,聚焦主戰線,以求基盤的最大增長,對于 BBA 來說太重要了。
除此之外,換代 "56E" 的年輕化趨勢更加明顯。這表面有點矛盾,畢竟 "56E" 宣傳自己是傳承者,但創新的地方,一點不比新勢力落後。比如全新 E 級搭載的内飾,就和奔馳 EQ 家族的中高端車型保持一緻,而且高通 8295 座艙芯片,也要先于高端新勢力進車内。
" 定義智能豪華行政座駕新标杆 ",奔馳還是看得很遠,想在 E 級深入人心的 " 行政豪華 " 标簽上,盡快打響 " 智能 " 的标簽,所以才有更多的年輕化趨勢,不是說奔馳急着把新 E 級賣給更多年輕人,而是做到與高端主流新能源同頻共振。
既然高端新勢力以單純通過尺寸、高配置 " 錯位競争 " 的思路,不能撼動 "56E" 地位,那麽在豪華底蘊下的智能提升,對 "56E" 價值的助攻,高消費人群是認可的,并願意爲之付出更大的價格。可見,換代之後的 "56E",要牢牢抓住既有的定價權,就要确保自己在市場 " 信仰值 "。
純電繼承者們的艱難戰役
根據統計顯示,"56E" 在 C 級轎車市場的占比,從 2020 年的 64.9%,跌至 2023 年的不足 42%;如果電動化滲透率進一步推高,燃油 "56E" 賺錢變得越發艱難,那麽 BBA 還要維持中堅市場的利潤,就必定加快向電動化傾斜。就算 "56E" 流失,也希望流失到自己的純電中大型轎車上。能預見的是,2024 年寶馬 i5、奧迪 "E6L" 上市之後肩上重任,絕對不是先鋒開拓,而是刺刀見紅的生存之戰了。
誠然,純電 "56E" 上市後,遭遇的還是老生常談話題,BBA 在燃油時代積累的品牌溢價,依然沒能帶入到純電動中大型轎車市場。尤其是今年 20-30 萬區間的純電價格戰特别激烈,誠如 800V 快充平台、芯片、NOA 領航輔助,原來 40 萬以上車才有的配置,一年内都逐漸下放到 20 萬級别,更别說傳統豪華花錢所在的配置、動力,在電動車上很難打動消費群體。除了品牌因素外,你很難向用戶解析一輛 40 多萬的奔馳 EQE,比 30 萬的極氪 001 好在哪裏。
(下一代奧迪 A6L 或将會全面轉向新能源)
所以,在奔馳 EQE 上市的一年内,在多個城市和地區的行情,優惠幅度比同級的 E 級要高很多,指導價 40 萬起步的寶馬 iX3,同樣也有類似大幅優惠。這種遭遇在燃油時代的 BBA 絕對不會存在,但現在來到 40-50 萬的電動車,BBA 都面臨不大降價就賣不動的尴尬。不過,隻要價格下探到位,BBA 品牌力還是能發揮别人沒有的優勢。所以在短期内,隻要價格戰沒有消停,寶馬 i5、奧迪 "E6L" 要在市場曆練一番,BBA 也隻好拿 "56E" 的利潤,打這場消耗戰,沒有捷徑可走。
所幸的是,目前 40 萬的轎車市場的消費觀異常保守。高端新勢力在 40-50 萬轎車市場,還未培育到像理想 L9、理想 L8 一樣的對手,間接給予純電 "56E" 相對多的時間站穩腳。另一個方面,自奧迪購買上汽電動化平台的實錘後,豪華品牌通過投資換高端新勢力技術的傳聞就甚嚣塵外,一時半會跟不上,财大氣粗買還不行嗎?
蔚來就被曝出多次與奔馳洽談,雖然消息有點捕風捉影;但也足見豪華品牌對在中國發展新能源車态度發生大轉變,從過往嘴皮子說說轉型,給出 " 油改電 " 方案,到現在箭在弦上,不得不把價格降下來,還想盡辦法加速本土化。即便短期賺不到錢,也不得不加快步伐,趁油車基盤仍在,把自家的電動車扶植起來。
寫在最後
能夠預見的是,明年 "56E" 換代,将是最年輕而且最擁抱智能化的一代,寶馬 i5、奧迪 "E6L" 的陸續到來,也讓 "56E" 開啓 40 萬電動轎車競争的新局面。
伴随着産品力的大幅提升,這一代 "56E" 面對的競争力是空前大的,大環境時勢、承接電動化時代,都是要承受的重量。所幸的是,在 40-50 萬轎車市場,本質上仍要靠品牌價值的沉澱和技術突破,而不僅是品牌營銷的突破,這也是中國汽車市場完全向新能源轉型前,BBA 的最大紅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