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航天材料造「抗寒外套」
輕暖抗濕冷,耐污不怕髒
最近,湖北黃岡市浠水一中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禮物:
一架殲 -6 戰鬥機!
自此,黃岡市浠水一中的武力值直接提升了一大截,成爲全國極少數擁有戰鬥機的學校,直接追平了擁有強 5 戰鬥機的陝西省西安中學,壓倒了擁有坦克的河北衡水第一中學邯鄲分校。
面對這一新聞,無數網友紛紛表示慕了慕了,并希望自己的學校也能擁有退役的坦克或者戰鬥機。
那麽,我們學校或者我們當地如何操作,才能獲得解放軍的贈送呢?
其實吧,軍隊給學校捐贈退役武器的事,也并不少,比如我們在很多學校和公園都能看到退役戰鬥機、坦克大炮。
那麽如何才能得到這些退役飛機呢?這就要從裝備退役處理方式說起了。
飛機從誕生以來,經過兩次大戰的洗禮和冷戰的歲月,如今已經有大量的淘汰機型,所以這些退役機型的處理,也就成了各國必須面對的問題。
比如美國," 從來不差錢 ",所以飛機退役後,直接拍賣拆毀就得了,比如莫哈維拆解公司,就是專門幹這個的。
當然,一些還算先進的飛機,會封存起來。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有個全世界最大的飛機墳場—戴維斯 · 蒙森空軍基地,專門封存飛機。以便于在戰争來臨時或者有需要時把這些飛機進行再利用,也可以拆零件用于供應現役飛機。
還記得使命召喚 6 裏面的飛機墳場麽?原型就是這裏。
當然,個别比較敏感的飛機爲了防止被有關國家偷走零件,或者出于履行 " 核裁軍 " 協議的需要,會直接把飛機肢解擺放,做 " 不可重複使用 " 處理。
而在中國,也有一個類似的 " 飛機墳場 ",那就是河南魯山空軍基地,現有 16 種機型上千架飛機儲存。
這些封存飛機中,殲 -5、殲 -6 和殲 -7 數量最多,畢竟在建國後長達 40 年的時間裏,這些飛機都是空軍主力戰機,生産數量極大,因爲到壽等原因,被運到這裏進行儲存。
按照原來的計劃,這些飛機是作爲儲備用的,以備大規模戰争來臨後重新啓用,或者作爲零配件的來源。
但問題在于,随着我國自主研發的殲 -10、殲 -11、飛豹等戰機的陸續裝備,這些零部件完全排不上用場了啊!而且就算戰争來臨,你再啓用殲 6,也沒什麽用了啊!
所以關于這些退役飛機如何廢物利用的問題,一直是個頭疼的事情。
上世紀 90 年代的時候,中國的遠程打擊力量還沒有現在這麽強,爲了應對美軍、台灣地區的軍事優勢,當時還真琢磨過把殲 5、殲 6 改成巡航導彈的方案,而且還真試驗過。
但是經過測試,發現這種大規模改裝是得不償失的。首先殲 6 和殲 7 都是機械傳動而不是後來流行的電傳動,飛行員要通過操縱杆和腳蹬來控制尾翼、襟翼的運動。而如果改成遙控,首先要裝上電傳系統和電機動作機構,把遙控電信号轉化爲機械動作,飛機才能被控制,且不說巨大的改裝成本,單單信号延時和傳動遲滞就很難讓飛機做出有人機的機動動作,更不要說像巡航導彈那樣靈活規劃航路了。
其次制導也是個大問題,簡易慣性制導的話也就使個大号的 V-1 導彈,準頭太差;如果要精确打擊,也要加裝電傳系統、還有飛行姿态傳感器、數據鏈、處理器、地形匹配、衛星定位等等設備,加上研發費用,也是一筆不菲的開支,有這筆錢還不如生産一枚專用巡航導彈。
這樣一來,這些飛機最大的價值也就不複存在了,長期封存又需要占用寶貴的洞庫資源,與其這樣,不如幹脆捐贈出去更劃算。
那麽問題來了,捐給誰呢?全國那麽多學校,也肯定不能都捐,擁有捐贈 " 優先權 " 的,肯定是對軍隊、國防乃至國家有貢獻的學校。
比如這次被捐贈飛機的黃岡市浠水一中,就曾出現過 " 八一勳章 " 獲得者冷鵬飛、" 奔月 " 工程運載火箭系統總指揮岑拯、中國科學院院士王秋良等厲害人物,而且每年有 20 多個畢業生上軍校,投身國防事業。
這樣一來,一架戰鬥機擺在校園裏,能夠對孩子們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一不留神就能在一個個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一顆獻身國防的種子。
所以,隻要你們學校出過這類有過巨大貢獻的人物,完全就可以讓校長找空軍去申請。
當然,捐贈飛機也有另外一種情況,那就是,這個學校本身就是招飛定點中學。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很多地方,飛行員其實從中學就開始培養了。近些年,空軍依托地方教育機構,在全國選了若幹個高中,授予空軍招飛優質生源中學資質,每年在中考招生中,就開始注意選拔飛行員苗子,并提前進行航空理論和體能的培養和訓練,暑假還能到空軍去試駕教練機,提前熟悉飛行,這樣一來,高中畢業招飛後就可以大大縮短飛行員培養周期。
目前,這些招飛定點中學一共 16 個,分别是吉林省實驗中學、武漢市第六中學、山東省北鎮中學、四川大學附屬中學、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二中學、遼甯省沈陽市第一中學、黑龍江省鶴崗市第一中學、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江蘇省南通中學、山東省實驗中學、河南省實驗中學、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湖南省長沙市周南中學、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學、四川省綿陽中學、陝西省西安中學。
隻要你在這些學校裏,根本不用申請,空軍就直接把飛機給你送來了。
比如前文提到的擁有強 5 戰鬥機的陝西省西安中學,其實就是這樣的一個學校,學校有一個空軍青少年航空學校實驗班,2018 年的時候,一個班就有 49 人招飛!簡直太厲害了。
除此之外,一些退役裝備,還會作爲國防教育的載體向地方捐贈,1986 年以來,中國海軍向 20 個省市和 3 個全國性社會福利組織共捐贈了 95 艘艦艇,被用作有關博物館、軍史館、紀念館進行展覽。
比如,江蘇泰州白馬廟是人民海軍誕生地,所以從 2011 年至 2020 年,海軍先後向泰州市捐贈了三艘退役軍艦和一艘退役潛艇,後來,泰州市依靠三艦一艇建設了泰州海軍艦艇文化園對外開放,也算是發揮了這些艦艇的餘熱。
無獨有偶,2016 年 9 月 8 日,中國海軍第二代 " 南昌 " 艦(051D 型驅逐艦)在大連旅順港正式退役,随後南昌市就與海軍舉行了交接儀式,将 " 南昌 " 艦接回了家,如今的老 " 南昌 " 艦正在停泊在贛江邊上,作爲南昌市的一個著名景點向公衆開放。
除了泰州和南昌,西北内陸省份甯夏也得到了海軍捐贈的一艘 051 型銀川艦和一艘 035 級潛艇。那麽問題來了,人家泰州和南昌接受捐贈,直接把船走水路開過去就行了,而甯夏離海足有上千公裏,怎麽運過去呢?總不能走黃河吧?黃河可有個壺口瀑布呢!
對此,甯夏也是下了血本,潛艇被拆解爲 11 個分段,運輸路線跨越了 4 個省區、途經 18 個城市,行程近 3500 公裏,最終抵達銀川的黃河軍事文化博覽園。一路上拆了 10 多個收費站崗樓以便車隊通過,讓人不得不歎服甯夏人的魄力。
目前,銀川也以一艘驅逐艦、一艘潛艇的實力,雄踞中國城市 " 海軍實力榜 " 第二位,僅次于泰州。
那麽,爲啥内陸城市銀川會得到海軍的如此青睐呢?原因也很簡單,銀川市是全國雙擁模範城 " 十連冠 " 城市,擁軍工作做得非常好,所以軍隊在捐贈的時候,也會充分考慮其雙擁工作的因素。
所以,如果你覺得你的城市雙擁工作也做的不錯的話,不妨也給市長信箱寫封信,建議要一艘軍艦過來?
有人可能注意到了,銀川艦最終被運到銀川,南昌艦最終被運到南昌,那麽是否意味着軍艦退役後,都要回到其命名地呢?
其實,并沒有這個規定,比如泰州接收的軍艦,就有一艘是本來應該屬于青海人的西甯艦。不過命名的情況,肯定也是捐贈時候要考慮的一個因素,畢竟很多城市的雙擁工作,本身就是圍繞着這一艘軍艦來展開的,把退役軍艦送給命名城市,更能增強軍艦的歸屬感和當地人與軍艦的情感聯系。
▲位于泰州的西甯艦隊
所以,你所在的城市要想得到退役軍艦,最好先擁有一艘以城市命名的軍艦。
那麽,如何才能把軍艦 " 冠名 " 呢?這可不是随便花錢就能冠的,但也不是符合要求的就能随便用,軍艦命名有着自己一套規範的流程。
首先,想命名軍艦的各地區要達到《海軍艦艇命名規定》中的要求,諸如航母、兩栖攻擊艦命名應該是省、直轄市一級,驅護艦的命名城市應爲大、中城市等。
▲高情商:恭喜廣西網友喜提 075 兩栖艦
低情商:恭喜廣西網友失去航母命名機會
随後當地政府要向海軍相關部門遞交申請以該地命名的報告,提交申請後,當地政府有關部門還需要與海軍進行對接,推進命名工作的進行。
即便如此,也不意味着命名就萬事大吉,因爲現在一艘新艦服役前,往往會收到多個地區的申請,最終還要層層篩選出最終的 " 優勝者 ",也就是說,申請隻是各行政單位完成了 " 參賽報名 ",怎麽被評委選中,還要看 " 雙擁工作 " 等各方因素。
一旦完成命名,那麽海軍艦艇與軍艦名字相關的省、市等地區,就形成了一種互幫互助、互利互惠的友好關系,無論是軍艦還是各地百姓群衆與艦上官兵,都是收益頗豐的,屬于雙赢。
對城市來說,軍艦就是一座移動的 " 國防教育基地 ",當地普通民衆有機會可以登上以城市命名的艦艇參觀、了解國防、海軍知識。
通過這種形式的參觀交流,也能讓民衆尤其是青少年真切感受國家強大、中國軍力的進步提升,這種機會對于全國大多數隻能在電視、網絡上看軍艦的人來說,絕對是罕見而珍貴的。
其次,随着新下水服役的軍艦越來越多,軍艦文化也在向多元化、特色化的方向發展,越來越多的軍艦内飾、文化往往帶有命名城市的元素,因此軍艦也在逐漸成爲各個城市展示形象的 " 移動宣傳名片 ",城市的名字随着中國海軍艦艇出訪海外而走向世界。
▲益陽艦駛過德國基爾運河
例如就在國産航母下水之日一周前,056A 改進型護衛艦 610 号 " 朔州 " 艦在上海某軍港入列服役,這也是中國海軍中第 11 艘以山西省城市命名的軍艦。值得注意的是," 朔州 " 艦上包含了大量諸如崇福寺、應縣木塔、廣武長城," 塞上綠洲、門神故裏 " 等與朔州有關的人文景點影像與文化元素。
一旦 " 朔州 " 艦到國外執行任務,那麽來自朔州的文化也會漂洋過海來到國外,增加朔州在全世界的曝光度。還有去年年底新的銀川艦單槍匹馬駛入太平洋腹地,也讓銀川 " 名揚天下 "。
軍艦在服役期間可以爲 " 冠名城市 " 帶來實惠,軍艦退役後同樣也能爲各大城市 " 發光發熱 ",在我國,很多城市在以自己城市命名的軍艦退役後與海軍接洽協商,将 " 冠名 " 艦艇 " 接回家 ",打造成軍事主題公園、國防教育基地、軍事博物館,讓這些老艦在旅遊業、國防教育領域繼續發揮作用。
當然,我國的軍艦命名除了給城市帶來好處,軍艦與艦上官兵同樣能從中獲益。譬如軍艦命名城市院校可以幫助艦上官兵再深造、提升學曆;地方爲退役官兵提供就業機會;地方民企也可以向軍艦捐贈資助一些生活設備、科技産品,方便官兵艦上生活等等。
所以,軍艦命名對城市來說是一件大好事,擁有軍艦數量多少,更是地方雙擁工作成績的直接體現。
比如山東省擁有全國命名最多的艦艇,共有 17 艘,其中包括一艘航母、三艘驅逐艦和十三艘護衛艦。湖北省則擁有 14 艘艦艇,包括 052D、054A、056A 和 053H3 型艦艇,艦種比較多樣化。廣東和四川有十一艘艦,江蘇和安徽各有十艘艦,這都說明當地的擁軍工作比較積極,盯着海軍有關部門天天申請。
當然,也有的地市比較 " 佛系 ",不懂得 " 搶軍艦 "。
比如 2018 年的時候,有拉薩市民上網吐槽拉薩作爲一座省會城市,居然連一艘軍艦都沒有。
這一吐槽引發市領導重視後,經過雙擁部門的不懈努力,拉薩市在 2021 年就喜提了一艘 055 型萬噸級驅逐艦!今年拉薩市還專門組織了一批小學生,登上拉薩艦參觀,這是多少人做夢都得不到的機會!
所以啥也别說了,如果你所在的地市還沒有軍艦,就要趕緊呼籲當地政府,讓他們行動起來," 搶 " 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