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 7 月 18 日電 題:汽車智能化趨勢繼續,高等級自動駕駛時代漸近
作者 陳昊 中金公司研究部科技硬件行業分析師
李詩雯 中金公司研究部科技硬件行業分析師
彭虎 中金公司研究部科技硬件行業首席分析師
行業估值水平先落後升,汽車智能化彰顯韌性
1 月份,特斯拉爲促進銷售率先宣布下調全車系售價,比亞迪、小鵬、蔚來等造車新勢力也紛紛跟進,新能源汽車市場開啓了降價潮;同時伴随排放标準更加嚴格的國六 b ( 國六排放标準 6b 階段 ) 落地,部分不滿足要求的燃油車也進入降價清庫存階段。乘聯會調研顯示,2023 上半年汽車折扣率總體呈現提升态勢,降價預期使得需求側觀望情緒較濃。中汽協數據顯示,2023 上半年國内汽車累計銷量達 1323.9 萬輛,同比增 9.8%,其中 4-5 月受低基數效應影響同比較高,5-6 月銷量數據環比增長。
圖 1 中國汽車銷量情況
資料來源:中汽協,中金公司研究部
從市場表現來看,受需求預期不振以及車企降價降本等因素影響,前 5 個月汽車電子闆塊個股普遍調整,估值承壓。5 月以來,伴随車市消費的環比恢複以及智能網聯汽車政策的新進展,高階自動駕駛落地可期,推動闆塊估值向上修複。從數據來看,2023 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累計滲透率 28.3%,1 月份受春節假期以及補貼政策退坡影響新能源汽車當月滲透率回落至 24.7%,但回升勢頭強勁,5 月滲透率重回 30% 以上,6 月保持向上勢頭。我們認爲,購置補貼的退出标志着新能源汽車市場由 " 政策補貼驅動 " 邁向 " 内生競争驅動 ",新階段中滲透率的持續提升反映了汽車電動化趨勢的高确定性。
圖 2 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情況與新能源滲透率增長情況
注:數據截至 2023 年 6 月
資料來源:中汽協,中金公司研究部
智能駕駛方面,根據高工智能汽車數據,2023 年 1-5 月标配 L2 ( 含 L2+ ) 級别 ADAS ( 高級駕駛輔助系統 ) 的乘用車累計滲透率突破 50%,這體現了 L2 作爲性價比較高的智能駕駛方案,在具備了成熟的技術及市場條件下實現快速落地應用。智能座艙方面,基礎功能滲透率達到較高水平,新興功能有望多面開花。長期來看,智能座艙賽道的成長性将不再依賴于基礎功能滲透率的提升,而需着眼于可打造差異化體驗的新型智能應用、帶動單車價值量的增長,如 HUD ( 擡頭顯示系統 ) 、智能車燈、數字鑰匙、DMS ( 駕駛員監控系統 ) 等。
圖 3 國内乘用車 L2 ( 含 L2+ ) ADAS 滲透率情況
注:數據截至 2023 年 5 月
資料來源:高工智能汽車,中金公司研究部
汽車電動化、智能化趨勢受整體車市低景氣影響有限,市場景氣波動中汽車智能化與電動化依舊彰顯韌性,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競争階段,車企經營戰略、定價策略、智能化配置、盈利水平都将成爲競争的焦點。
展望下半年,高階智駕落地有望取得積極進展
主機廠基本布局 L2+ 車型,L2+ADAS 有望全面推廣。L2+ADAS 是在 L2 自動駕駛法律框架内實現的更高級别自動駕駛功能。從佐思汽研對主機廠 ADAS 落地規劃的梳理來看,2020 年以來各主機廠陸續推出 L2+ 車型,至 2022 年基本完成布局。根據高工智能汽車,5M23 L2+ 級别 ADAS 累計滲透率達 5.1%,94% 的車型售價在 20 萬元以上,其中 35-40 萬元價位的車型占比最大,目前高階自動駕駛仍主要搭載于高檔車型中。
以 L2+ADAS 典型功能 NOA ( Navigate on autopilot,導航輔助駕駛系統 ) 爲例,NOA 可實現高速公路、城市等場景下的自動跟車、變道,技術難度較 L2 級别功能 ( 如 ACC 自适應巡航、LKA 車道保持 ) 更高。我們觀察到 NOA 功能呈現兩個發展趨勢:一是,由于高精度地圖成本高昂,NOA 實現方式逐漸由 " 重地圖、輕感知 " 轉向 " 重感知、輕地圖 ";二是,應用場景由高速延伸至城市,新勢力頭部車企均發布城市 NOA 方案。高工智能汽車數據顯示,5M23 國内乘用車标配 NOA 累計滲透率達 2.0%,2023 年以來滲透率提升明顯。
圖 4 國内各主機廠 ADAS 落地時間表
注:未來年度落地時間表來自車廠規劃;L2.5 指具備打燈變道、高精度地圖等功能的車型,L2.9 指具備高速自動導航輔助駕駛功能的車型
資料來源:佐思汽研,高工智能汽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 5 國内乘用車 NOA 标配滲透率
圖 6 5M23 國内乘用車标配 NOA 車型價格分布
我們預判,2023 年 L2 整體滲透率仍将保持穩健增長。我們認爲,技術的成熟有望推動 L2 ADAS 的普及和下沉,2022-2023 年市場環境的壓力測試已足夠彰顯汽車智能化趨勢的韌性,2023 年 L2 ADAS 滲透率提升的邏輯沒有發生大的變化。
國内 L3 及以上級别自動駕駛制度環境逐步完善。2022 年 8 月正式施行的《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首次明确了交通違法及交通事故的責任劃分,推動國内 L3 級别自動駕駛車輛發展步入正軌。11 月,工信部、公安部發布《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 ( 征求意見稿 ) 》,拟遴選 L3、L4 級别自動駕駛車輛開展準入試點,旨在完善高等級自動駕駛車輛生産準入管理體系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體系。2023 年 6 月,工信部明确表示,将啓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支持 L3 級及更高級别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
我們認爲,此前自動駕駛責任主體不明确、權責劃分不清晰是制約 L3 及以上自動駕駛商業化進程的主要因素之一,上述兩大文件的發布有望健全國内自動駕駛的管理框架,爲 L3 及以上級别自動駕駛的落地奠定制度基礎。
陳昊 SAC 執證編号:S0080520120009 SFC CE Ref:BQS925
李詩雯 SAC 執證編号:S0080521070008 SFC CE Ref:BRG963
彭虎 SAC 執證編号:S0080521020001 SFC CE Ref:BRE806
( 本文摘自中金公司研報《汽車電子 2023 下半年展望:高階智駕迎跨越時刻,汽車電子遇發展良機》 ) ( 中新經緯 APP )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産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内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宋亞芬 實習生 鄭淑怡
作者:徐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