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績效人士都會做好三件事。"
好文 3416 字 | 6 分鍾閱讀
作者:羅布 · 克羅斯(Rob Cross),卡倫 · 狄龍(Karen Dillon)
" 我從事的是全世界最棒的工作。" 艾倫說。他在一家擁有 700 張床位的大型醫院擔任首席診斷醫學物理師,負責确保該院的精密醫療設備始終正常運轉。
這份工作緊張而忙碌,所以他在大部分日子裏都必須保持警覺。然而有時候,艾倫收到的請求過于急迫而強烈,他隻好默默宣布這一天是 " 大笑日 ",因爲若非如此," 我可能就要徹底崩潰了 "。
同我們許多人一樣,艾倫也會盡量提供方便條件,讓同事能通過電話、手機、電郵、短信、尋呼機聯系到他,或者是親自到他的辦公室與他見面。
" 但有時,我正在接聽辦公室的電話,手機就響了起來,于是我得同時跟兩個人講話。正在這時,我的尋呼機裏又收到另一個人發來的信息,講的還是同一個問題。" 他解釋說," 然後,我在跟别人通電話的同時,會眼看着我的收件箱裏接二連三地湧入一封又一封郵件,收件箱看起來幾乎是在滾動。此時我擡頭看去,發現有個人正站在我辦公室的門口,拿着一份文件來找我簽字⋯⋯ "
單個看來,大多數要求都是合情合理的,而且艾倫天生擅長多任務處理。但是,如果一整天都被這些要求連珠炮般地轟炸,哪怕像艾倫這樣的高績效人士到最後也會累得頭昏腦脹。
這種倦怠感是有原因的。給艾倫帶來痛苦的這一現象,我們稱之爲" 微壓力 "(microstress),也就是在我們的工作和個人生活中由他人引發的短暫壓力,它們在無形中日積月累,消耗着我們的生命。
微壓力不同于我們大多數人所熟悉的那種公認的壓力形式,比如讨厭的人(愚蠢的老闆,吹毛求疵的客戶,難搞的人際關系)或創傷性的人生事件。微壓力常常是由我們喜愛和關心的人施加的,它不知不覺地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很難被發現。
01
瀕臨崩潰
通過研究大量世界一流組織中的數百位高績效人士,我們發現了微壓力造成的危害,這種危害此前一直爲人所忽略。
起初,我們的目标是确定高績效人士如何建立并維護人際網絡,但在開展這些訪談的過程中,我們注意到另一種現象正在悄然發生:這些高績效人士頻頻處于精疲力竭的邊緣,這與公司對他們的印象截然相反。
在交談過程中,我們發現他們的生活不斷被微小的壓力沖擊,而他們和我們最初都找不到合适的語言來表述這種壓力。但是,如果我們在一天當中要承受數十次這樣的微壓力,那麽日積月累,就會造成巨大危害。
正因如此,我們許多人會覺得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一團糟。我們當中有多少人會有這種感覺:整整一天,我們不是在沒完沒了地參加會議,就是在疲于奔命地滿足他人的要求,直到這一天結束時才能真正開始自己的工作。
微壓力會耗盡你完成任務的能力,将你這一天的時間一點一點地蠶食掉。其具體表現形式可能包括,你發現自己和同事無法就某項目中的角色或優先事項達成一緻。
例如,你可能會發現,在自己所在的跨職能團隊中,各位成員對成功的定義截然不同。或者,你可能會發現自己面對的是一位不按常理出牌的權威人物(比如你的上司),他向你提出的要求總是朝令夕改,并且沒有意識到此舉給你造成了微壓力。
微壓力還會耗盡你的情緒儲備。
例如,這種壓力可能來自必須應對的對抗性談話。對方倒未必是某個蠢貨,也許隻是一位同樣頂着壓力和重擔,努力想把分内工作搞定的同事。你們之間的對話讓你們二人都分外抓狂。
或者,由于你所在的團隊是在繁忙的職場環境中匆匆組建又重組的,你可能會發現自己不得不想辦法與各種各樣的同事合作,而且你們共事的時間太短,彼此之間尚不足以形成互信關系。
最後,微壓力可能會對你的身份構成挑戰。
對許多人來說,這種挑戰可能有以下幾種形式:他人要求你從事的工作有違你的個人價值觀(例如成爲打雞血的銷售團隊的一員),與他人的互動削弱了你的信心(例如,你在工作中承擔了過重的責任,以至于你覺得自己注定會失敗),甚至隻是在換工作之後脫離了原來的同事網絡,再也無法随時獲取他們給予的寶貴支持。
02
累積效應
微壓力的破壞力爲何如此之大?因爲我們的大腦懂得如何記錄傳統形式的壓力。它能識别威脅,并運用我們的 " 或戰或逃 "(fight-or-flight)機制來應對威脅。然而微壓力轉瞬即逝,單獨看來似乎并沒有什麽大不了——尤其是對于已經學會将克服障礙當作家常便飯的成功人士來說。
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Grossman School of Medicine, New York University)行爲神經學家和研究員、在線腦健康服務提供商 Isaac Health 首席醫療官喬爾 · 薩利納斯(Joel Salinas)指出,正因如此,雖然微壓力躲過了我們 " 或戰或逃 " 警戒系統的雷達偵測,但仍會對我們造成嚴重傷害。
" 請想象風侵蝕一座大山的情形," 薩利納斯告訴我們," 這不同于 TNT 大爆炸在山上炸出一個洞,隻要風不停息,随着時間的推移,它就有可能慢慢把整座山削平,最後隻剩下一個小石塊。"
因此,雖然我們可能并未意識到微壓力的存在,但它仍會升高我們的血壓、加快我們的心率,或者引起激素或代謝方面的變化。
不過也有好消息:雖然我們的研究表明,大多數人每天面對的微壓力都不容樂觀,但我們仍然找到了有望緩解這一壓力的理由。
03
管理微壓力
我們在研究中發現,一些高績效人士(我們将這個群體稱爲 "10% 人士 ")在應對微壓力方面遠勝于他人。那麽,他們的做法究竟有何不同呢?他們有三件事做得很出色。
1. 他們更善于擺脫生活中那些容易産生系統性微壓力的互動。
對于微壓力,我們大多數人會選擇默然接受,視其爲無法避免的事實,但 "10% 人士 " 更有可能通過調整這些互動來減少微壓力。
例如,他們會直接同對方一起處理産生壓力的互動。在此過程中,他們常常發現,僅僅是讨論微壓力就能阻止它反複出現,而且還有助于雙方建立更密切的關系。或者,他們會爲互動安排一個不會産生太大壓力的環境。
這可能意味着:同對方共進午餐,而不是與之進行一對一的會談;用輕松愉快的步行會議來代替在内部會議室開會;或者幹脆更改活動内容,比如,與其下班後同一喝酒就大吵大嚷的朋友共飲,不如約上其他朋友一起去看電影。
通過調整日常互動和主動拒絕,"10% 人士 " 減輕了我們許多人隻會默默忍受的一些負面影響。
我們的研究顯示,主動放棄消極互動是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哪怕僅有寥寥幾次,都可能會增進我們的整體幸福感。數十年的社會科學研究表明,消極互動造成的影響可能高達積極互動的五倍。因此,即使隻是放棄幾次消極互動,也會帶來巨大的改觀。
2. "10% 人士 " 格外體貼周到,盡量不給他人制造微壓力。
這一點乍看起來似乎有違直覺。但請你想一想,當你将孩子逼得太緊,對他們的成績過于苛求時,他們會怎樣。孩子會以叛逆的态度來反擊,而這種狀态可能會持續數天乃至數周。
再設想一下,作爲管理者,如果你不必要地更改期望,或是未能妥善管理明星員工的工作量,會給他們造成多大的壓力。他們有可能會精疲力竭,甚至幹脆辭職走人。停止這種惡性循環,有助于防止我們自己遭到微壓力的反噬。
3. 最後,"10% 人士 " 明白,他們每天要面對的微壓力不計其數,不可能将它們全部拒之門外,但他們能通過與各種各樣的群體建立并保持聯系來正确看待這些壓力,我們将這種方法稱爲 " 多維互聯 "。
那些向我們講述積極人生故事的人,無一例外地描述了自己與多個行業外群體真誠交往的經曆。這些群體包括體育愛好者、志願工作者、公民或宗教組織、圖書或晚宴俱樂部,等等。
這些群體讓 "10% 人士 " 的世界更加豐富多彩,幫助他們從多種角度來觀察和思考自己的人生,避免過度糾結于無關緊要的壓力。
通過多維互聯,人們常常可以圍繞某一共同興趣迅速拉近關系,而不必像建立深厚友誼那樣,需要爲之付出數年的時間。
我們研究的一位 "10% 人士 " 是一位備受尊敬的神經外科醫生,他很高興自己能加入當地的一支周末搖滾樂隊,結識一些年輕的音樂家。
我們不能保證你僅憑這三種方法就能奇迹般地抹去你面對的所有微壓力,但這些壓力也許不會再主宰你的生活。隻要處理得當,你與他人的關系(哪怕隻是短短一瞬的接觸)就可能形成一種力場來對抗微壓力的影響。
他們合著了 The Microstress Effect: How Little Things Pile Up and Create Big Problems - and What to Do About It(哈佛商業評論出版社,2023 年)一書。
本内容有删節
原文《微壓力是怎樣壓垮你的》
刊登在《商業評論》2023 年 11/12 月号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