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鋪天蓋地的緬甸新聞,讓廣大觀衆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
原來《還珠格格 3》竟然是一部禁毒劇?!
并且,從那時起,就在 90 後心中種下了 " 白面 " 非常可怕的認知。
此話怎講?
一切還要從爾康淪落到緬甸的支線故事說起 ......
劇情後半部,大清與緬甸之間的戰争,一觸即發。
見狀,永琪、爾康、蕭劍等人便放下了兒女情長,随軍來到邊境,和士兵們一同奮勇殺敵。
誰知,緬軍狡猾得很,設下計謀,殺了個清軍猝不及防。
雙方一番惡戰後,清軍勝利,但爾康卻 " 犧牲了 "。
爾康的 " 屍骨 " 随軍回到了京城,殊不知,他其實沒死,一切不過是個 " 掉包計 "。
原來,在戰場上和爾康交戰多次的緬甸王子,不是王子,而是公主。
公主慕沙看上了英俊潇灑、武功高強的爾康,便将身負重傷的他帶回王宮救治。
爾康多次瀕臨死亡,她一次又一次喂 " 銀珠粉 ",終于讓他撿回了一條命。
然而 ......
爾康撿回了命,卻被毀得徹徹底底。
銀珠粉讓他武功盡失,成了個女人推一下就摔倒的廢物。
恐怖的是,這才是他痛苦的開始。
是的,相信看過的人,誰都忘不掉大家給爾康戒毒的片段。
簡直了,不知給多少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深深的陰影。
且看——
吸毒使人發瘋。
張牙舞爪,面紅耳赤。
吸毒讓人成了演技派。
隻見爾康上一秒還在心情氣和對紫薇說,我一定戒毒。
下一秒看到紫薇态度堅決,他就惱了。
然後,他指着紫薇罵,罵她蛇蠍心腸,不如慕沙愛他。
他指着大夥兒罵,惡狠狠地,與所有人爲敵。
他不光動嘴,還動手。
他掐着紫薇的脖子,把她甩到地上,并用腳使盡全力地踢!!!
那一刻,廠長簡直大爲震驚。
從第一部開始就以完美人設出現的——
溫文爾雅、心懷正義,說着 " 山無棱天地合,才敢與君絕 ",打從内心欣賞并愛着紫薇的爾康。
他怎麽成了這樣???
講真,從來沒想過,兒時看的劇,如今會以這樣的方式 " 翻紅 "。
援引一位網友的調侃,瓊瑤當真是緬甸警示教育的第一人呐。
不過,借此機會,關于《還珠 3》廠長倒是想多寫點兒。
因爲它被罵了 20 年,有太多争議了 ......
衆所周知,曾經的國産劇言情劇是瓊瑤的天下。
而《還珠格格》,更是她在内地的一部現象級爆款,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
但,三部之中,當年前兩部有多受寵,《還珠 3》被厭棄的就有多嚴重。
直到現在,豆瓣評分連及格線都沒達到。
回顧原因,廠長個人覺得不是它有多爛,是多重原因造成的。
1、外部因素。
這幾年,圍繞瓊瑤的個人生活争議很大,遭到一些劇迷的 " 讨伐 ",包括本劇也一并遭 " 連座 "。
2、内部因素。
在前兩部口碑收視大爆的情況下,緊接着來了個第三部。
這次,演員大換血,服化道風格也大變,突如其來的變動,别說是觀衆了,就連演員自己也怕是難以适應。
除了演員,還有故事。
在前兩部下架前,其因爲搞笑、輕松的合家歡氛圍,在學生群體裏大受歡迎,被各大衛視輪番重播。
可到了 3,以成了怨婦的小燕子爲首,主角集體人設 " 崩塌 ",一切都物是人非,誰還看得下去。
但,倘若把 3 當作獨立的故事看,你将别有一番體味。
其實,對比很多古偶劇,《還珠 3》在很多方面都稱得上是上乘的。
比如一如瓊瑤的風格,BGM 的水準一流,歌詞很契合人物,像詩詞一樣有意境。
不同的場景,有對應的曲:
紫薇、爾康超越生死見面時是 " 重逢時刻 ";
永琪娶知畫時是 " 奈何 ";
軍隊去打仗時是 " 最怕離别 ";
一句 " 我破繭成蝶願和你雙飛,最怕你會一去不回 ",是那麽的浪漫又直戳人心。
再比如宏大的制作。
瓊瑤劇在造景,用群演上真的不差錢。
還記得《情深深雨濛濛》篝火晚會那場戲,本來群演數量已敲定,結果現場拍攝時,發現場面不夠大,就又臨時加了幾倍人數。
對比連小籠包都要用特效的某劇,實在太良心了。
而本劇,也有包括緬甸戰争等多場震撼的戲碼。
不過,再震撼也比不過瓊瑤的編劇功力。
如果說 1、2 是童話,那麽 3 則是浪漫,這種浪漫帶有悲傷,更加現實、殘酷、深刻。
确實,身爲 30 歲的成年人,尤其希望劇集的結局停留在第二部。
紫薇和小燕子的愛情,就像童話裏的王子和公主,最終幸福圓滿。
可 3,偏偏對準婚後的生活,撕毀童話的美夢。
具體就從被指責,崩得最嚴重的小燕子說起——
黃奕的小燕子,歡笑變少了,眼淚變多了,從 " 開心果 " 變成了 " 林黛玉 "。
爲什麽?爲什麽?
很好理解。
因爲曾經的小燕子,來自民間,性格大大咧咧,面對深宮裏的一切無知且大膽。
正如她喜歡上了五阿哥,便不顧身份地愛了。
可婚後,一切都變了。
她成了皇上的兒媳,永琪的福晉,她無論是正,還是側,都是要伺候王爺,爲他打理事務的女人。
身份的轉變,帶來的是外界對她的要求。
她不能再肆無忌憚,自由懶散。
以前,她把成語解釋得亂七八糟,皇阿瑪認爲她可愛;
現在,則成了不學無術。
以前,她走路蹦跳是活潑;
現在,則是有失身份,不夠端莊得體。
就連她最親的閨蜜紫薇,也時常點出她的不足,要她多爲永琪考量。
所有人對她的要求加碼,苛責升級。
在這樣的環境裏,小燕子變得愈發膽小、怯懦,又自卑。
尤其當出現了一個知畫這樣的完美女子,更是讓她非常沒有安全感。
因此,她變得敏感又無理取鬧。
永琪明明沒做什麽,她硬是雞蛋裏挑骨頭,總能找出問題。
不過,小燕子不再天不怕地不怕了。
她不再吵着生氣了就出宮,闖蕩江湖,因爲她愛永琪,有了牽絆,因爲她有了家人。
爲了最愛的人,她被迫學會了讓步、委曲求全。
當老佛爺知道了蕭劍的身世,爲了保哥哥周全,她必須接受老佛爺的條件,讓知畫成爲永琪的正妻。
盡管她内心是一萬個不容易,但她除了接受,還是接受。
看到永琪答應娶知畫,不少觀衆的 " 三觀又毀了 "。
五阿哥怎麽能娶另一個女人?!
還和她同房,生了孩子?!
不能接受!
坦白講,看過前兩部的過來人表示,劇情如此發展全在意料之中。
在知畫之前,永琪小燕子之間出現過采蓮,因爲永琪的一根筋、善良,惹出了不少的誤會。
永琪不懂女人,不懂分辨所謂的綠茶技藝。
即使不愛,也會憐憫。
因此當知畫把自己放在一個弱者的姿态,小心翼翼提出小小的要求,他心軟、内疚,出于好意答應了。
當知畫難産,他更是不顧一切沖進産房,抓着知畫的手,自責道" 我一天到晚忙着去保護别人,而讓眼前的人遍體鱗傷。"
他處理事情優柔寡斷,因此經常把自己陷入兩難的境地。
當小燕子非但不理解,還反過來責怪他,他的公子哥脾氣便被激發出來。
就像以前他故意給采蓮送飯,這次,他偏要去知畫的房間," 恩愛 " 給小燕子看。
綜上能看出,小燕子不是變成了深宮怨婦,隻是愛束縛了她;
五阿哥也沒有變,隻是他的缺點被放大。
同樣,微妙的變化,發生在了劇中每一個人的身上。
其中個人最喜歡的一個角色,便是紫薇。
她徹底地由柔弱,變得剛毅。
她先後經曆了東兒患天花,爾康 " 死而複生 ",身陷緬甸;
面對一切的意外,她是爾康強有力的後盾,是靈魂伴侶,身上散發出成爲母親後的強大。
看到這,不禁讓人感歎。
本以爲謊言過去,仇家改邪歸正,有情人終成眷屬,一切都在往好的發展,可所有人的日子怎麽過得愈發坎坷。
然而,這就是人生。
沒有絕對的錯誤,沒有絕對的壞人。
回顧 3,沒有像第一部的皇後那樣的反面人物,一黑到底。
相反,是希望有個好好兒媳的老佛爺。
是希望得到帥驸馬,最後被康薇感動了的慕沙。
是帶着家族使命進宮,讨好老佛爺,讨好皇上,讨好永琪,讨好所有人的知畫。
她千方百計生下孩子,隻希望結束永琪的意外,完成自己的悲劇人生。
可以說,還珠一行人再歡樂,也難逃宿命。
他們不再是爲愛逃亡的少男少女,而是爲家國責任奔走的臣子丈夫妻子母親父親兒女。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身不由己。
盡管大結局,又爲觀衆打造了一個烏托邦,讓經曆磨難的主角們避世到大理。
但誰都明白,瓊瑤在原著中所寫的才是真實——
以前,總希望人定勝天;
現在,卻深知人不一定能勝天。
人生有太多的沉重,太多的悲哀,太多的負荷,太多的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