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本是高山》編劇的回應是失态的,這無疑給影片本就複雜詭谲的輿論氛圍火上澆油、雪上加霜。然而,當我們放下沖動的情緒,重新審視這場口舌之争的本身,便不難看到一些令人揪心的事實:
早在《我本是高山》首映前的 9 月份,就已經有人爲這部影片的 " 口誅筆伐 " 做着鋪墊。這些人依靠 " 男導演、男演員 ",首先挑起性别對立的争論,表達着 " 男導演拍不好女性故事 " 的離奇邏輯;事實上,看過影片的觀衆都應該清楚地知道,本片對男性角色着墨極少,其中的每一位女教師、女學生都有着各自立體、豐富、生動的性格,都閃爍着真實的光彩,根本不存在消費女性、物化女性、貶低女性的現象。這些人通過斷章取義,讓人們隻看到了 " 酗酒的母親 ",沒有看到這個角色的後續:張校長不僅拯救了女孩兒,還拯救了這位母親,讓她也在華坪女高開啓了自己新的人生——這個片中小小的段落正體現着張校長無私的愛和堅定的信仰,她不隻是改變了一個個大山女孩的命運,更是改變着一種世俗的陳舊觀念,而這種改變正推動着民族文明的進步。
當我們冷靜下來,不難發現當下網上湧現的不少惡意評論,其内容大多與影片本身不符,這些聲音隻要稍加思忖,就能被揭穿。這些評論者要麽是沒看過片,要麽是帶着叵測的居心看片。其中不少賬号,要麽來自遙遠的海外,要麽是追逐流量蹭女性話題熱度的營銷号,他們用 " 詐騙 " 的方式做影評,挑動着完全沒有看過片子的 " 吃瓜群衆 " 們。
《我本是高山》是一部動人的影片,它本身是用電影藝術的語言生動講述張桂梅校長故事的優秀作品。它是一扇我們與華坪女高對話的窗口,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張校長的故事,感受她的精神。然而,惡意的斷章取義、以偏概全,給這部片子潑了一盆髒水,讓這部片子連同其中閃爍着人性光輝的故事被淹沒、解構甚至玷污。" 節奏大師 " 們表面上是爲了張校長好、爲了女性好,而扒開他們的 " 羊皮 ",其險惡 " 狼心 " 昭然若揭。
電影是遺憾的藝術,我們歡迎大家在看過影片後,對《我本是高山》發表真實的評論,也接受中肯的批評意見。真誠的溝通,對每一部中國電影、每一個中國電影人都有好處。但如若是那些喪失良心的雜音,辛勤耕耘的中國電影人承受不起,正在複蘇的中國電影承受不起,正義的 " 六公主 " 也絕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