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記者 宋笛 " 如果你在江浙一帶調研,就會發現這些人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面臨什麽情況,也知道市場環境在發生什麽樣的變化 ",這是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高新技術産業分會秘書長陳晶在近一年的調研中得到的結論。
陳晶關注的企業大部分屬于中小科技企業。2020 年下半年 " 專精特新 " 開始列入政策優先序列後,這批中小企業迅速進入聚光燈下。
陳晶發現,在被打上 " 專精特新 " 标簽後,這些企業雖然不缺錢了,但也面臨着新的困擾。随着業務的擴展和市場需求的增加,它們需要更有分量的産業投資人支持。例如,一家 5G 通信企業認爲,如果想要進一步做大做強,就需要獲得運營商的投資,讓運營商成爲股東。" 它們不再像以往一樣需要錢去維持生存,而是要尋找更大的市場空間。"
也有部分企業的安全感需求也達到巅峰。一家企業 Pre-IPO 輪(準上市時最後一輪融資)融資時,一夜間決定将融資額提升到原計劃的四倍,原因是 " 現在資本市場的情形萬一破發了,手上總得有點餘糧 "。
資金需求也讓一批企業更重視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迎來了 " 抄底 " 的好時機。一批優質企業身段開始放得很低," 隻要投資到位,可以搬總部 "。
一批企業在疫情後 " 内卷 " 到了極緻。一些行業的産品價格持續下跌,爲了争奪訂單,同行競争出現了互相诋毀和攻擊的現象,競争手段不斷下探;但出海闖蕩的企業卻在海外市場找到了一片新天地。
一位去中亞旅遊的企業家,隻用了一個月時間就拍闆決定建廠,幹的是他的老本行鋼構材料。在國内,這個行業中的中小企業早兩年就沒有了利潤空間,但在這裏利潤可以翻十倍。
與 2016、2017 年那種帶有從容感和嘗試性的 " 抱團出海 " 不同,由于形勢的倒逼和對海外市場了解程度的加深,對很多中小企業來說,這一輪出海,海外市場不再是一盤 " 閑棋 ",而是一道 " 生門 "。
" 内卷不如外拓。" 陳晶總結道。
" 專精特新 " 的這兩年
2021 年 6 月,工信部等六部門在聯合印發的一份文件中,定下了到 2025 年專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業要達到上萬家的目标。但翻過年,到 2022 年第四批名單公布後,這一目标就已經達成,到 2023 年第五批名單公布後,中國專精特新 " 小巨人 " 的數量已經超過了 1.2 萬家,遠超政策既定的目标。
" 專精特新‘小巨人’的門檻沒有降低,甚至逐年提高,地方政府和企業的熱情是超過預期的,要成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流程和評選,從市級、省級逐級推薦,還有研發投入、市場占比等硬性指标,既有合規性審核,也有競争性評比,最終的結果就是填補空白,強鏈延鏈,把既有硬核科技,又有市場需求的企業遴選出來。脫虛向實是必然趨勢。" 陳晶說,這也是她個人的理解。
從某種意義上," 專精特新 " 已經成爲産學研界、政府和金融體系都認可的标簽。一旦企業被賦予這個标簽,就進入了 " 國企民企 " 之外的另一政策話語體系。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一批科技中小企業在金融和政策領域所處的弱勢地位。
一家專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業一年可以從各級政府獲得幾百萬元補貼,一些銀行專門推出了面向 " 專精特新 " 的信貸産品,國家級專精特新 " 小巨人 " 大部分能獲得 2000 萬至 3000 萬元的信貸支持。
" 現在的情況就是政府在搶,投資機構在搶,銀行、券商也在搶,搶‘專精特新’比‘專精特新’申報還要卷。" 陳晶說:" 甚至一些曾經比較‘高冷’的大投行都打造了投貸聯動的産品,利率非常低,目的就是爲了提前‘攔網好苗子’,必須服務前置,否則就被其他機構搶了。"
" 現在要用‘專精特新’的服務品質和态度去服務‘專精特新’的企業。" 陳晶說。
但如今這批被寄望可以擔負 " 自主可控 " 重任的企業渴望的不僅僅是資金。它們更希望獲得來自國家隊大基金、大型國有集團或上市公司等 " 鏈主企業 " 的産業資金。這些背景的資金不僅能夠增加企業的可信度,還能爲企業提供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純市場化的财務投資人,這些企業現在不想接觸,哪怕是明星創投基金。" 陳晶說。
一些 " 專精特新 " 企業因爲拿了投資,開始在投資人的推動下準備上市;還有一些企業感受到了各方的關注,希望通過上市來融資,進一步做大企業。
2023 年上半年上市的企業中,過半屬于 " 專精特新 " 企業,北交所更是爲 " 專精特新 " 企業提供了一個新的上市路徑,2023 年全年北交所 77 家上市企業中專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業占比過半。這一趨勢預計在 2024 年依然持續,一些省份接受 IPO 輔導的企業中,超過 7 成爲 " 專精特新 " 和單項冠軍企業。在目前 1.2 萬專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業中,上市企業數量僅占 8%,從數量上看,仍有很大空間。
日本和德國的一批隐形冠軍企業并不熱衷于上市,上市潮會否傷害這批 " 專精特新 " 企業長期生長的根基?陳晶認爲,上市是一把 " 雙刃劍 ",但目前對這批企業來說,利大于弊。畢竟,上市也不意味着一勞永逸。
招引的好時機
陳晶判斷,現在是地方政府 " 抄底 " 企業的好時機。"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出現了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即一批優質項目開始湧現。這些過去被政府視爲 " 高不可攀 " 的企業,現在開始放下 " 身段 ",尋求政府的投資支持。" 陳晶說,一些 " 獨角獸 " 企業,甚至即将進行首次公開發行(IPO)的企業,都願意自降身價,希望獲得地方政府的投資,這對企業而言是一種背書。
部分企業對資金的巨大需求來源于一種安全感的缺乏。一家即将 IPO 的企業,突然決定将最後一輪融資額提高四倍。" 我問過公司負責人,都要上市了還要募這麽多錢幹嘛?他說,現在上市也不是一勞永逸,萬一破發怎麽辦,要趕緊趁着目前市場還買賬,多儲備點‘糧食’。"
陳晶今年與多地地方政府頻繁交流,她觀察到一個明顯的趨勢性變化:在更爲激烈的産業競争中,北方地區的地方政府在專業性和積極性方面有了顯著地提升。
" 實話實說,以前南北方差别還是有的。比如同一個企業項目,南方地區一周就能拿出一份很專業的競業調查,然後直接殺過去談,但北方地區可能研判的時間要長一些。" 陳晶說。
陳晶曾經把蘇州在營商環境上提出的 " 無事不擾,有求必應 " 八字理念告訴了北方一位地方官員。這位官員琢磨了一下說," 這八個字真好,我們确實有差距 "。
但在今年調研的過程中,陳晶覺得北方地區政府提升非常明顯,無論是行動力、專業度還是判斷力,都有顯著改善。
" 内卷不如外拓 "
熱鬧不屬于所有人。
對于相當比例的中小企業來說,2023 年并不是景氣的一年。地方政府手上的錢少了、國央企的錢也少了,消費者的購買力也不如預期般強勁恢複。需求疲軟,企業爲了争取減少的訂單不得不降價再降價,陷入一種 " 市場内卷 "。
陳晶說,2023 年疫情後,這種 " 内卷 " 在國内很多行業都存在。有些行業頭部企業之間的商業競争已經演變到互相攻擊和诋毀的地步,一些企業也幾乎 " 卷不動了 ",但另一批企業在海外尋找到了機會。
2023 年,一位曾經在國内做鋼構材料的企業家去中亞地區旅遊。落地後,他發現,那裏到處都是工地,正在大搞基礎設施建設," 有點像當年中國經曆過的階段一樣 "。他一打聽行情,發現當地對鋼構材料需求非常旺盛,利潤空間很高,能達到國内市場的十倍。
從摸底市場到聯系當地大使館,一個月的落地簽期限内,企業家拍闆決定,在當地投資建廠。雖然鋼構材料是他的老本行,但因爲國内市場的高度競争,他兩年前已經轉行。如今,他決定重新拾回老本行,想在中亞市場再 " 大幹一票 "。
陳晶注意到,中東、中亞地區在中國企業、品牌出海目的地名單上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
陳晶熟識的兩家企業:一家自動駕駛企業和一家服務機器人企業在 2023 年都進入了中東市場。其中一位企業家告訴她:" 那邊急着投錢,不僅給錢,還給訂單,原因是那邊人貴人少,有大量應用場景,且對中國的科創企業很認可。中東一些基金 2023 年投了不少企業,都要管不過來了,2024 年要改變策略,數量減下來,但一個項目要比以往多幾倍地加大投入。"
在 2023 年,陳晶曾受中亞某國大使館的委托,爲其政府正在推進的交通智能化、綠色化改造計劃推薦中國企業。政府希望大量采購價格便宜的新能源汽車,以替換傳統出租車。幾輪推薦後,當地政府與陳晶推薦的一家中國電動車企業達成了意向合作,計劃采購數萬輛新能源汽車。陳晶還了解到,該國政府與一家工程機械企業達成了口頭意向,計劃采購幾萬台挖掘機。" 這些地區近兩年在經濟建設上投入很大,有财力、有合作意願和市場需求,也願意與中國企業展開合作。" 陳晶說。
即使一些在國内仍有大量市場空間的企業,也将眼光投向了海外。
陳晶接觸的一批 " 企二代 " 正緊緊盯着全球的同賽道頭部企業,他們希望借助目前國内資本市場的融通,通過收并購的方式進行全球化布局。" 這些企二代擁有國際化的視野,時刻關注所在賽道全球市場的變化。雖然現在信息更加便捷通暢,但他們更渴望獲得精準的信息,以便高效、低成本地達成合作。" 陳晶說。
海外市場提供了各種新鮮的挑戰和機會,也讓一批企業家爲之一振。
陳晶的一位企業家朋友在海外摸索出了一個模式:通過搭建平台,将工程師、用戶和家電、智能家居等制造企業連接起來,解決海外市場家電安裝費用高昂的 " 痛點 " ——歐洲一些國家,安裝一台空調的費用甚至與購買一台空調的價格相當。這個平台在某種程度上與 " 中國能力 " 緊密相連,一端的企業大部分是中國制造,另一端的工程師則以華人、華裔爲主。
自 2016 年以來,這個模式已經從歐洲複制到北美、南美和亞洲等地區。這位朋友經常會把自己在海外市場拓展的近況和雄心勃勃的計劃發給陳晶。" 我開玩笑說,看你的微信太治愈了。" 陳晶說。
企業家活力仍存
陳晶見證了很多中小企業家在過去兩年裏發生的變化,有的從 " 軸 " 變得更加 " 開放 ",願意跑會,甚至都願意主動 " 舉一杯 " 了;有的企業換了 " 二代 " 接班,他們視野更廣、思路更清晰," 不要在他的領域給什麽專業的建議,他們挺懂的 "。
這些中國經濟中最活躍的人仍然充滿活力。他們雖然面臨各種困擾,但也各自尋找着機遇。有的正經曆前所未有的振奮,有的則在市場中苦苦煎熬,似乎難以找到一條統一的路徑和方向。
" 但現在,上市公司中的頭部企業開始意識到建立生态的重要性。有些科技領軍企業的負責人告訴我,他們整合生态整晚了,現在才真正認識到生态的重要性。中小企業也認爲融入生态非常重要,這些企業主認爲生态這詞越來越不 " 虛 " 了,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在生态中,孕育着新的商機和增長極。" 陳晶說。
在各方的影響下,這批有點 " 軸 " 的企業家開始轉換視野和态度,迎接新的市場風格。陳晶說這兩年," 認死理 " 的企業家少了,思路越來越活。她認識的兩位 "60 後 " 企業家此前幾乎不出席任何公開活動,現在卻願意跟着協會去路演," 去年跟着我們協會跑了一年,一場活動沒落下,哪怕沒有自由交流環節,也按捺不住一個一個加微信。" 陳晶說。這兩家企業如今都在籌備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
這批在中國經濟版圖的一角默默耕耘的企業家,在十多年後(專精特新 " 小巨人 " 平均成立時間爲 16 年),倏然被推向聚光燈下,開始感受舞台上的矚目。
" 我們之前錯過太多機會了,現在不能像以前那樣辦企業了 ",其中一位企業家告訴陳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