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價 ",成爲了幾家快遞上市公司 2 月份的關鍵詞。
近日,包括圓通速遞(SH.600233)、韻達股份(SZ.002120)、申通快遞(SZ.002468)在内的多家快遞企業陸續公布了 2 月份的經營數據。
誠然,業務淡季春節過後,各家都希望在 2 月份開一個好頭,在市場份額的争奪中占據一個有利的位置。對于各家快遞公司來說," 放價 " 策略顯然是在充分競争市場中,讓數據快速提升的方法。
從幾家公布的數據不難發現,單票收入上有着不同程度降幅的圓通、申通在業務收入和業務量上都有着較大幅度的提升。反觀單票收入較爲堅挺的韻達,業務收入和業務量的增速就不及上述兩家。
" 價格确實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但因爲多種政策的出台,所以不太可能出現惡性價格戰。" 某家快遞公司相關負責人向钛媒體 APP 表示," 今年在一定的價格策略下,大家一定是會選擇有質量的發展。"
開啓降價節奏
2 月份的經營數據中,圓通、申通的單票收入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圓通的單票收入爲 2.54 元,同比下降 4.79%;三家中申通降幅最大,同比下降 6.56%,單票收入也來到了 2.42 元。
" 單票收入這個數據和市場環境有着強相關性,比如春節一般都是快遞行業的淡季,件量不多,這個時候總部會進行一定比例的價格調整,平衡件量減少帶來的影響,所以可以看到快遞公司 1 月份的快遞單票收入普遍較高。" 上述人士向钛媒體表示。
價格的下探,勢必會讓人聯想到 " 價格戰 "。
多位行業人士向钛媒體 APP 表示,行業 " 高質量 " 發展的底線已經确立,未來基本不會出現惡性價格競争,更多的是在可控範圍内的價格策略,這是建立在各家公司對于成本精細化管理的基礎之上,大概率不會出現利用極端價格戰略 " 攻城略地 " 的玩家。
事實上,2021 年以來,相關部門也陸續出台行業規範措施,确保行業 " 質效齊升 "。2021 年 12 月 29 日,中國快遞協會印發《快遞企業末端派費核算指引》(以下簡稱《指引》),并于 2022 年 3 月 1 日施行。政策 " 組合拳 " 密集出台,對行業中出現的惡性價格競争進行了一定的遏制。
值得注意的是,在 2022 年經曆了各種風波的韻達在單票收入上卻依然保持的高于同行的價格,2 月份韻達的快遞服務單票收入 2.60 元,同比增長 11.11%。
行業集中度不斷增加
單票收入的下降,反應到業務收入和業務量上的則是大幅度的增長。
2 月份,申通這兩個數據的增幅是三家公司中最高的,其中公司快遞服務業務收入 29.68 億元,同比增長 58.81%;完成業務量 12.29 億票,同比增長 70.04%。
這也符合申通從去年開始的變化。
阿裏入股申通之後,申通的發展就一直備受矚目。2021 年 2 月,王文彬開始全面負責經營管理工作,申通開始擺脫傳統的發展模式。2022 年 9 月,王文彬在申通全國網絡大會上對外表示,将聚焦經濟型快遞主賽道,要将申通快遞打造爲 " 中國質效領先的經濟型快遞 ",申通追趕的腳步開始加快。
與申通不同的是,韻達從 2022 年下半年開始調整産品結構,策略性地放棄了一部分低價訂單,并始終保持着較高的單票收入,并且一度在 " 通達系 " 中領先,這一策略一直保持到今年 2 月份。雖然單票價格一直在高位堅挺,但帶來的影響卻是業務量和業務收入的增長放緩,并且市場占有率也被快速起量的圓通超越。
但經曆了網絡上陣痛的韻達來說,放棄一定的業務量,尋求有質量的數量是當下的必經之路,也是 2023 年的主旋律。
有行業人士推測,申通的快速起量很有可能承接了韻達放棄的一部分低價訂單。
雖然圓通的在業務量和業務收入上的增幅不及申通,但從 1 月份和 2 月份的數據來看,圓通的市場份額暫時超越韻達升至行業第二,但和中通之間還是存在很大的差距。
圓通在這幾年的快速增長,離不開潘水苗上任之後的一系列變革。在數字化賦能和降本增效等多重策略下,成效凸顯。不僅僅在市場占有率上超越韻達,其市值也高出韻達近 70%。
業務量和業務收入不斷增加的背後,則是快遞行業集中度的提升。
近日,中通公布了其 2022 年的數據,其市場份額已經達到 22.1%,雖然韻達市場份額的增速并不理想,但這并不妨礙 " 通達系 " 和順豐在國内快遞市場份額提升到 75.51%,競争的壁壘也不斷被提升。
可以預見的是,各家的競争将會更加激烈。
挖掘存量和尋找增量
市場集中度不斷增加的同時,行業增速卻在放緩。
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 年,全國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 1105.8 億件,同比增長 2.1%。從 2016 年到 2021 年,快遞行業業務量增長速度一直保持在 25% 以上,但因爲疫情等多種原因增速下滑明顯 。
對快遞業務量貢獻頗多的電商件增速也在下滑。2022 年雙十一數據,相較于往年,也首次出現了同比下降。雖然主要是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但這預示着來自電子商務的業務開始進入存量時代,而在挖掘存量市場中 " 通達系 " 還将面臨着更多的壓力。
對于 " 通達系 " 來說,挖掘存量市場中除了需要在内部不斷尋找可以降本增效的路徑外,還要面對收購了百世國内業務的極兔帶來的壓力。
公開數據顯示,極兔收購百世并且完成業務合并之後其市場占有率在不斷提高。從拼多多起量的極兔,從一開始就盯上了 " 通達系 " 手中的蛋糕。2022 年 10 月,極兔出現在天貓雙十一的運營保障名單中;3 月 1 日,極兔對外宣布正式接入京東商城,成爲京東商城的物流服務運營商……極兔正在逐步确立電商件中的地位,與申通在市場份額上的差距也在逐步拉近。
近日,有消息傳出極兔将會在港股上市的消息,登錄資本市場勢必将加快極兔挖掘存量市場的速度。
另一方面,在存量市場增速放緩,競争日趨激烈的同時,快遞企業們開始将目光更多投向增量市場,進廠,出海成爲他們的選擇。
據了解," 通達系 " 各家開始主動将業務延伸到産業鏈上下遊,爲 B 端客戶量身定制個性化的寄遞服務,在原有寄遞業務的基礎上,将自身優勢賦能在企業的生産、銷售、售後等各個環節。中通與多家汽車産業鏈廠商開展了廣泛的合作,助力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工廠的庫存周轉率和生産交付及時率。韻達也在全國多個地方針對當地企業客戶的特點,量身定做了多個 " 快遞進廠 " 的一站式物流解決方案,有效幫助當地公司提升日均單量。
不僅如此,随着國際快遞物流市場機遇的不斷加大," 通達系 " 公司和極兔都在通過自建或是并購的方式搭建海外的快遞網絡,逐步構建覆蓋全球的快遞物流供應鏈服務網絡。
海外市場的拓展也成爲各家快遞公司們争相布局的市場,并且有望成爲他們新的業績增長點。
日前召開的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上,提出 2023 年要探索建立快遞企業國際合作保障工作機制,開展 " 快遞出海 " 品牌創建活動。這也爲快遞企業出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曹晟源)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