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信号 · 關鍵決策 20 人》是由虎嗅汽車出品,在 2023 年上海車展期間呈現的對談汽車産業高層的系列内容專題。在智能與新能源汽車百年變革的時代背景下,我們與全球衆多頭部企業高層進行了交流,爲你呈現這些關鍵決策人對于趨勢,競争和對手的判斷,以及他們決策背後的原因。
決策者:劉澍泉 騰訊智慧出行副總裁
對談編輯:王笑漁
上海車展前夕,沃爾沃在發布會上抛出一個震驚四周的言論:" 新勢力會的,我們三年就學會了。我們會的,新勢力十年都學會。"
次日,蔚來創始人李斌在車展現場隔空回應:" 這明顯不符合事實。我們會換電,它不會。"
開過蔚來的朋友都知道,換電真香,越換越香。隻要你通過車機導航行駛到換電站 200 米範圍内時,系統就能自動下單,爲你及時鎖定可用電池。開到換電站前,點擊屏幕上 " 開始換電 " 的按鍵,車就能全自動完成換電。本質上,這是基于導航地圖 +LBS 開發的結合類應用。
蔚來無縫換電體驗的背後,藏着一家 " 互聯網大廠 " ——騰訊。
與百度親自造車、阿裏巴巴合資造車、華爲下場賦能不同,騰訊是 BATH 陣營中在汽車行業裏最爲低調的一家。曾經火極一時的 " 微信車載版 ",并沒有在 " 軟件定義汽車 " 的大潮中掀起風浪。不造車、不造硬件,眼瞅着錯過汽車行業轉型路口了,這時騰訊踩上了一朵" 雲 "。
在上海車展期間,騰訊發布了雲原生的 " 車雲一體 " 應用框架,通過靈活部署的 IaaS,基于雲原生的平台工程化研發工具,幫助車企快速、低成本的建立起 " 車雲一體 " 的基礎。
" 現在,所有的主機廠都會發現雲服務是必争之地,因爲雲服務代表了整車智能化的叠代效率。"
騰訊智慧出行副總裁劉澍泉向虎嗅表示," 蔚來是我們的燈塔客戶,也是我們天使客戶,幫助我們驗證自動駕駛雲存儲産品在産業界的落地。"
蔚來,騰訊的燈塔客戶
" 我們和蔚來之間的合作,是一個很有化學反應的關系。"
劉澍泉向虎嗅表示,他們和蔚來會保證季度或者月度一次的戰略會。蔚來會有自己的業務訴求,而騰訊則會思考有哪些技術手段更好的滿足蔚來的訴求。比如蔚來的充電服務、換電服務,就深刻的使用到了騰訊的地圖服務、位置服務,以及雲服務的能力。
服務,是騰訊格外強調的下一階段車企競争力。劉澍泉認爲,硬件堆積,并不是一個能夠刺激消費欲望的手段。可能更多的是軟件,還有高品質的服務。最終,才會産生一個市場反饋,反過來會帶動整個供應鏈的協調。而服務,恰巧也是蔚來在當下最核心的競争力。
在上海車展前的一場溝通會上,李斌強調了一個觀點:" 自動駕駛一定是一項服務,不是一項簡單的功能,因爲它需要持續的去叠代優化,涉及車端和雲端的數據閉環還有運營。"同時,他也宣布:增強領航輔助 NOP+ 從 7 月 1 日起開啓訂閱服務,訂閱價格爲 380 元 / 月。
軟件服務的核心,騰訊認爲是地圖。騰訊智慧出行副總裁、騰訊智慧出行負責人鍾學丹提出一個觀點——"地圖,是汽車行業進行服務運營的基礎 "。
對于蔚來而言,換電服務的升級是今年拉開産品體驗的關鍵。馬上,蔚來将在今年向買了 NOP+ 的用戶開放 " 高速領航換電功能 "。在高速公路上,蔚來提供了智能導航至換電站、自主完成換電、自動駛出服務區重回高速的高速領航換電功能,且逐步覆蓋全國高速公路換電站。
實際上,要實現領航輔助駕駛與充電補能體系的結合,原則上是需要獲取三張地圖數據,其一是給人看的導航地圖,其二是充換電站的地圖,其三是智能駕駛所需要的高精地圖。但如果是割裂的三張圖,穩定可靠的用戶體驗就難以保證。
" 我們并不是大而全地去說,今天我的基礎服務做得有多好,而是說我們設身處地的基于這個場景,應該用哪些服務解決哪些問題。" 劉澍泉向虎嗅表示。而實際上,騰訊推出的智駕地圖,通過 UI 把用戶和車、路、POI(信息點)相連接,打通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兩個核心——突出一個體驗的連貫性。
這背後,需要從地圖的采集測繪、系統架構、功能協作方面的重新設計開發。采集測繪,可以理解成把現實世界和虛拟的數字世界打通;而系統架構,溝通智能駕駛軟件和地圖數據。對于高精地圖已大規模上車的企業來說,重新開發無異于 " 開倒車 ",但這也是騰訊在智能駕駛領域後發者的優勢所在。
地圖生産工藝方面,騰訊通過 Uni-map 一體化地圖生産模式,可以做到标準地圖、輔助駕駛地圖、高精地圖等不同精度等級的地圖數據同源、質量同級。
HD Air 輕量級高精數據,就是通過 Uni-map 地圖生産模式出來的。它介于高精地圖數據和 ADAS 數據之間,更多的聚焦在城市級智能駕駛所需要的必要元素。通過精簡元素,使得建圖成本更低,并擴充到更多的城市。預計 2023 年底,HD Air 将覆蓋國内 50 座城市。
HD Air:圖面更加三維化、逼真化
" 今天在去看(高精地圖),永遠是一個成本和效率的平衡。"
劉澍泉向虎嗅透露,輕量級高精地圖産品已經拿到三十個城市的審圖号。" 從第一次拿到五個城市到三十個城市,中間間隔隻有半年左右時間,但高精地圖的審圖号首批隻有四個城市。"
他進一步解釋稱,HD Air 的生産效率大概是高精地圖的四到五倍。也就是說,假如一台計算機生産高精地圖,一天可能生産兩三公裏的道路。但同樣的計算機,一天可以生産出十公裏的 HD Air 地圖,這就是成本上的變化。
上雲,是實力的象征
" 地圖的未來不是數據,地圖未來是一個雲服務,雲化地圖更新。"
今天自動駕駛應用的地圖,其更新周期大概是這樣的:從車端完成數據采集,車端進行數據加敏;将數據進行收集、傳輸和存儲。數據回傳到主機廠後進行數據拆分,得到更新的地圖包,伴随地圖動态下發能力進行服務更新。劉澍泉向虎嗅總結時說到:" 我們認爲,地圖的更新标志着自動駕駛能力的更新。我們希望通過地圖的更新,更快給客戶體驗到更優的,更舒适的自動駕駛服務。"
所以,未來評判自動駕駛能力高低的一個标準,就是看你有沒有——" 雲 "。
埃隆 · 馬斯克最近就表示,特斯拉已經在 FSD Beta 上經曆了超過 1.5 億英裏的裏程測試,而且這個數字正在指數級增長,這是其他玩家沒有的競争優勢。他強調,特斯拉也非常專注于提高它的神經網絡訓練能力,這也是能夠實現完全自動駕駛的關鍵。爲此,特斯拉将大量繼續購買英偉達 GPU,并且在 Dojo 超級計算機上大量投入精力——它可以在模型訓練的成本層面提高一個數量級。
本質上,随着未來 AI 模型的發展,模型規模會越來越大,車企都會需要構建一個 GPU 分布式集群,支撐整個算力的需求。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用 50 台采集車上路跑,每 6 小時就可以生産 1.6PB 的數據。在數據清理端,每天要做上億條數據進行數據處理,但這數據處理隻有 10% 運用到真實訓練場景當中。所以,要通過 AI 大模型來達到功能叠代,需要 " 喂入 " 的數據量可想而知。
蔚來在雲服務的選擇上,依然是與騰訊進行合作。在談到雙方合作模式的時候,劉澍泉解釋道," 我們把線下 IDC(互聯網數據中心),把私有雲服務,包括統一納管起來,形成統一混合雲的架構。" 騰訊将這樣的産品,稱之爲 " 騰訊智能汽車雲平台 ",是專門針對自動駕駛和智能汽車行業服務的雲平台。
需要注意的是,當下的 " 汽車雲 " 背後,有一個極易被外界忽視的關鍵詞——合規。
無論是跨國車企在中國進行研發,還是中國車企出海,在當下都需要考慮到合規的問題。在劉澍泉看來," 主機廠不僅需要廣泛的,穩定的,可接入的公有雲,也需要技術先進、成本可控的私有雲或者專有雲。同時特别在中國,需要合規雲平台,保證我們自動駕駛研發隐私數據能合法合規的處理。"
像博世在中國,與騰訊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合規。騰訊提供的是自動駕駛的專屬雲,是物理隔離的,可以幫助博世滿足未來數據安全的法規要求。此外,騰訊還可以爲博世,提供一整套完整的合規體系,合規級服務。那麽,博世就隻需要專注于上層的開發和數據管理即可。
再比如衆多智能汽車産品的出海,無論是車端的功能還是充換電的體驗,本質上都需要雲端能力的支撐,否則就隻是 " 閹割版 " 的智能汽車。所以,原來的出海隻是将車賣出去,但未來面向海外的車輛和用戶,需要注重考慮到服務和運營。
談到騰訊服務車企出海的優勢時,鍾學丹告訴虎嗅," 一方面,騰訊有很多業務本身在海外有開展,帶着騰訊雲在海外有業務部署的能力;另一方面,車企出海需要滿足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對合規的要求。我們比較早的海外布局以及比較多的經驗和沉澱,可以幫助車企在合規的維度上,更快、更好地去完成其業務的部署和整體業務的拓展。"
寫在最後
" 騰訊雲就像一張桌子,文遠知行(L4 自動駕駛公司)負責拌餃子餡,博世負責擀皮包餃子,整車廠負責嘗。"
這是脫口秀演員,哦不,文遠知行解決方案專家趙曉卉,對于騰訊 " 車雲一體 " 合作模式的理解。她進一步補充說到:" 博世和文遠基于這個平台進行開發,博世把車輛仿真運用部署在上面,文遠補足自動駕駛訓練相關的能力。這個平台使得開發過程結合更加緊密,整個叠代更加快速。"
趙曉卉說:" 站在基層員工的角度,騰訊雲并不是一個完美的平台。它發展得越好,鍋越甩不到它身上,你工作更加忙碌,非常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