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砸了汽修人 " 飯碗 ",因爲燃油車時代的暴利,現在基本看不到了。
一位在天津用 20 年見證了國内汽車維修行業發展的潘師傅直言,門店好多老客戶都已 " 棄油轉電 ",除了帶來修車技術上的升級,同時也讓自己收入下滑,當初油車時代月賺 7 萬,現在最低隻有 5 千。
這确實是一個行業的縮影,對此相關專家表示,相比燃油車,新能源汽車的維修保養頻率會降低很多。以前的 4S 店、連鎖汽車維修品牌,以及普通汽修店,主要利潤都是來自燃油車的維修及保養,現在随着電車的普及,其盈利的空間及傳統汽修人的數量或都将面臨大幅減少。
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數據,截至 2023 年 6 月底,我國汽車保有量約 3.28 億輛,約爲同期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 20 倍。但即便如此,在潘師傅的眼中,傳統汽修行業也已是 " 明日黃花 "。
不過 " 新能源汽車的主要零配件都集中在主機廠手裏,其對于配件、工時的定價掌握了主導權。目前電動汽車的後市場專修店較少,部分車企也會将車輛高昂的維修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承擔。"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