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對抗的,真的是 AI 嗎?
文 / 以撒
在 AI 繪畫成熟之後,關于它的争論便不止不休。從去年起,整個美術圈子似乎就在經曆着一輪洗禮。每個畫師或許都思考過,AI 會給自己帶來什麽影響。
而在今天,又有一位重量級的美術大佬下場與 AI" 對線 " 了。他就是在遊戲行業從業二十多年,參與過《光環》《魔獸世界》《暗黑破壞神 3》等項目的阮佳。作爲 CG 界的元老級人物,他的功力之深也無需葡萄君贅述了。
阮佳在微博上發布過的一些作品
左右滑動查看
今天中午,他在微博上發布了一張大緻勾勒出構圖和光影的草圖,表示已經完成了這張同人作品,在發布前要面向網友們做一個測試:不考慮其他創作因素,在 30 分鍾内用 AI 來細化這張圖,之後和作者成品中對畫面的思考、處理進行對比。
這條微博一經發布,就立刻獲得了大量關注和轉發,許多動畫、漫畫、插畫大 V 都在圍觀。評論區也有美術從業者十分感動——對于 " 苦 AI 久矣 " 的他們來說,大佬的 " 帶頭沖鋒 " 是相當讓人振奮的。
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人嘗試了這個挑戰,用各種 AI 工具來生成畫作。但大部分都有一個問題:AI 很難理解這幅草圖的構圖,甚至會完全改變構圖,把畫面畫得與原圖完全不相幹。
圖源見水印
也有人經過反複嘗試,或是結合 ControlNet 之類技術,生成出了完成度更高、更符合主題和原有構圖的作品。對于大衆來說,這樣的水平已經足夠好看和有料了。但放大到具體的細節上來看,它們顯然也多多少少有一些問題。而且盡管阮佳表示會延長一些時限,但對于 AI 繪畫來說,這段時間還是很難優化出特别精細、準确的圖片。
時限結束之後,阮佳發表出成品和繪畫過程,毫無懸念地殺死了 " 比賽 " ——
從視頻中可以看出,阮佳用了将近一個月的時間,一筆一筆完成了這幅畫作。結合他 20 多年的過硬實力,這幅作品無論是細節、筆觸還是設計都很難挑剔。
這件事不止在微博發酵,也在許多社群中引發了各種各樣的讨論。有人覺得 " 這個比賽不公平 ",因爲時間太短、條件不對等,甚至感覺阮佳有點刁難人的意思;有人覺得這個測試很有趣,借此來讨論如何用 AI 更準确地達到高标準;當然,更多的人因此受到了鼓舞,一掃心中的焦慮與迷茫,表示有動力繼續畫下去了。
其實我們都明白,這本質上肯定不算一場比賽。畢竟美術圈頂級的畫師用一個月畫出的畫,與 AI 十幾秒生成的圖片,二者實在是沒什麽可比性。
但之所以會有這件事發生,也是因爲美術從業者與 AI 繪畫的矛盾,已經到了一個難以調和的地步。就在不久之前,A 站還掀起了一場 "AI 怪盜團 " 活動——因爲美國已經明确 AI 生成作品無版權歸屬,許多人開始對 AI 作品順手牽羊,打上 " 生成的(得)不錯,歸我了 " 或怪盜團标志的水印反向發布出來。一時間滿站都是這樣的圖片,蔚爲壯觀。
究其根本,這種矛盾或許可以用兩個字總結——傲慢。畫師們最爲抗拒的并非 AI 繪畫本身,而是那些不尊重原作者,私自使用他人作品來 " 煉丹 " 當做自己作品,甚至在原作者面前跳臉的 "AI 小鬼 "。也有人即使不畫不煉丹,也借此來嘲諷畫師們。阮佳對此也發了一條微博來表明态度:他并非在抵制科技進步,而是覺得那些努力過的人不該被這樣侮辱。
說到這裏,葡萄君必須祭出一張網上流傳的陣營圖。這張圖太過經典,我覺得它甚至應該被載入 AI 繪畫發展的史冊,因爲它很完美地概括了 AI 繪畫輿論場中,五花八門的立場。而阮佳這次 " 對線 " 的真正對象,顯然并非 AI 技術本身,而是這張圖右下角的一些典型角色。
事實上,就像這張圖右上角陣營所總結的,不少畫師早就已經開始用 AI 輔助作畫提升效率,甚至是自我煉丹探索風格,更别說還有最右上那些的 " 賽博佛祖 " 在免費叠代和發布開源技術了(比如 ControlNet 的研發者)。如果沒有盜圖訓練、跳臉嘲諷等混沌行爲,可以說許多美術從業者是沒有理由抗拒 AI 的。
當然,在技術浪潮的沖擊之下,難免會有一部分從業者因此失業,這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但對畫師們來說,不論是爲工作還是愛好,他們付出過的時間、精力都是實打實的。他們的作品也不止是一幅單純的畫,而是凝聚了本人的思考和情緒。而當 AI 小鬼們用 AI 作品來嘲諷畫師時,創作本身的意義就會被扭曲。就像 @TUOER_ 托兒 在微博上說的:" 我的設計,情緒,構圖,題材都在這場 AI 鑒别賽裏顯得如此多餘。"
如果長此以往,美術圈的整體創作生态都會受到極大的影響——萌新創作者不敢發圖求反饋,因爲怕被跳臉嘲諷;大佬也不敢發,因爲怕被盜圖煉丹。即使要發,可能也要打上厚厚的水印。另外,也會有許多人因此完全放棄畫畫的初心或夢想,離開行業另尋出路。而離開了創作者,AI 本身也會失去價值,這場比賽最終不會有赢家。這也是阮佳做這件事的意義之一,這真的是一場比賽嗎?不,這是美術從業者的态度。
或許對于務實的遊戲人來說,這樣的讨論會有點不讨喜——至少在葡萄君看到的一些對話中,大家還是在圍繞 AI 技術能帶來什麽聊天,比如有人認爲這次測試的草圖色塊太雜,AI 很難準确理解,整體對于遊戲 xAI 美術的實際應用沒有什麽實驗價值,更多是提供情緒價值罷了。
但這也折射出了背後各類人切入角度的差異:AI 繪畫就像一把刀,對遊戲美術的研發管線來說,它的進步或許能成爲一把手術刀,精準地切中項目的痛點;對畫師們來說,它或許會是一把裁紙刀,能利落地裁掉那些不需要的邊邊角角;但對 AI 小鬼來說,它也能成爲殺死創作者的兇器。
在這樣的背景下,最好的抉擇或許是正視 AI,讓 AI 回歸工具的本質,盡量待在守序陣營中。如果不能成爲賽博佛祖,至少也不要做妖魔鬼怪罷。
遊戲葡萄招聘内容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