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ne Art Images/Heritage Images/Getty
利維坦按:
個人比較認可文中将依戀 " 類型 " 替換爲依戀 " 傾向 " 的觀點,類型似乎總給人一種固化的、不可更改的屬性印象,而傾向,則偏重于一種光譜化的表述。的确,我們每個人的依戀 / 依附都會随着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一個回避型依戀傾向的人,未來也可能成爲安全型依戀傾向的人——這取決于人生中的諸多變量。還是那句話,依戀傾向與你的童年關系相關但非因果,最重要的是不要自我畫地爲牢,面對内心深處的自我才是要點所在。
在網易雲音樂搜索【利維坦歌單】,跟上不迷路
我們有一個新号【利維坦行星】,可以關注
每學期一到這個時候,班裏就會形成一種緊張氣氛:每當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西梅娜 · 阿裏加(Ximena Arriaga)在親密關系課程中講到依戀理論,學生們就變得緊張起來。
當她講到焦慮型人有時會變得挑剔和疑心重重,因而會逼走他們的伴侶時,部分學生看起來心神不甯。阿裏加告訴我:" 我能從他們的臉上看出他們在說,我完蛋了。" 當她講到回避型人會對親密關系感到不自然時,另一部分學生就會坐立不安,恨不得把自己藏起來。有些學生會在課後找到她,問她:" 我還有救嗎?"
這些學生可能誤解了依戀理論,而專家稱,這種情況屢見不鮮。依戀理論提出了三種主要依戀類型:第一種是安全型,這類人容易信任他人,并且相信他人值得信任;第二種是焦慮型,這類人渴望與他人親近,但又總擔心别人會傷害自己,因此總是忍不住驗證對方的真心;第三種是回避型,他們同樣也是害怕被抛棄,從而總是與他人保持一定距離。(最近,一些研究人員認爲還有第四種——混亂型,它同時具備焦慮型和回避型的特征。)人們普遍誤認爲一個人的依戀類型在童年時期就已經成型,具體取決于與幼年時期照顧者之間的關系,且會影響一個人此後的每一段親密關系。
而事實遠比這複雜得多。
一個人的依戀類型不像星座那樣固定不變,它更像是在不同親密關系中發生變化的一種傾向,而這些關系反過來又會影響依戀傾向。或許最重要的一點是,你可以主動改變它。因此,阿裏加可以告訴那些緊張不安的學生一個好消息:依戀類型不是你的人生宿命。
當然,會有這種誤解也情有可原,因爲依戀理論自形成以來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1950 年代,心理學家約翰 · 鮑比(John Bowlby)提出依戀理論來描述母子聯結(當時人們認爲父親在育兒過程中不重要)。他認爲,母親照顧孩子的質量會從根本上決定孩子未來的幸福。這一重要理論建立在同時期一系列著名實驗的基礎之上,即哈利 · 哈洛(Harry Harlow)的恒河猴實驗 [ 1 ] 。
© The Marginalian
在一系列實驗中,威斯康星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心理學家哈利 · 哈洛把剛出生的恒河猴從母親身邊帶走,放在籠子裏。在一項實驗中,每隻猴子都會被提供兩個 " 代理母親 ",一個由鐵絲制成,胸前裝有可以提供乳汁的奶瓶,另一個由絨布制成,不能提供乳汁。幾乎所有的猴子都選擇了不能提供乳汁但更加柔軟的絨布 " 母親 ",它們依偎着 " 母親 ",害怕的時候也會跑回 " 母親 " 身邊。
在另一項實驗中,幼猴既沒有親生母親,也沒有代理母親,這時它們似乎失去了社交能力。一些猴子不再進食,最終死去 [ 2 ] 。這些實驗遭到了道德譴責,但其結論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孩子依賴母親,不僅是爲了獲取營養,更是爲了獲取慰藉,這種情感聯結無比重要,可以說十分神奇。鮑比将這種聯結稱爲 " 依戀 ",并且相信,它從根本上爲之後的所有人際關系定下了基調。母親養育的影響,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将會伴随孩子的一生,揮之不去。
© Wiley Online Library
但哈洛之後的研究卻讓情況變得複雜起來。當他把幼猴養在一起的時候(身邊沒有親生母親也沒有代理母親),它們的狀況要比單獨隔離的時候要好,并且,那些出生後就被單獨關了六個月的幼猴在和其他猴子一起生活後," 基本上恢複了社交能力 " [ 3 ] 。
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醫學院兒童發展研究院的主任邁克爾 · 劉易斯(Michael Lewis)告訴我,研究人員認識到人類依戀關系中也存在類似現象:母子聯結是否親密不是決定孩子未來親密關系是否健康的唯一因素。
孩子不光受到父母的影響,還會受到其他各種人際圈子的影響:同齡人、兄弟姐妹、祖父母、鄰居、老師等。早期經曆也并非是唯一重要的東西:研究人員發現孩童時期的依戀類型和成年時期的依戀類型之間幾乎沒有關聯。
這并不是說依戀理論是胡扯。成年人确實能夠表現出某種依戀傾向,但這是由多重因素決定的,也就是說,就算你有一個糟糕的童年,你的人生也不是注定黑暗的。盡管早期心理學家提出了不同的依戀類型,但研究人員後來發現,人們不是剛好落在一種依戀類型之中,而是位于一個光譜之内,大部分人在其中的差距都不會太大。
密歇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學家威廉 · 喬比克(William Chopik)如此說道:" 和我相比,你可能更像是逃避型,但和你朋友相比,可能又更像是安全型。我們之間的差異也不過就是小數點後幾位的差異。"
© helpguide.org
一些研究人員開始用依戀 " 傾向 " 一詞指代依戀 " 類型 ",似乎是爲了避免暗示這是一種固定的人格特征。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的精神病學家、神經學家、《關系的重建》(Attached)一書的合著者阿米爾 · 萊文(Amir Levine)告訴我,你可以把依戀傾向看作世界的一種運作模式,即一系列不斷接受考驗的信仰。這些信仰很大程度上根植于你已有的人際交往,但之後的交往也會不斷改變你的預期,或者說,你的運作模式會不斷變化。
事實的确如此。一般來說,随着年齡的增長,人們會向安全型靠攏。這或許是因爲我們越來越确信身邊的人不會離我們而去。喬比克說:" 當你和某人結婚 40 年了,大概率你就不會害怕他 / 她第二天不在身邊了。" 同時,人也會 " 随着年齡增長而自然成熟 " ——人們會變得更擅長社交,更加自适。
依戀類型不光會随着人生軌迹的變化而變化,它也會随着時間的推移而改變(人在壓力大的時候更容易沒有安全感),并且在不同的人際關系中也會有所不同。瑪麗莎 · 佛朗哥(Marisa Franco)是馬裏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的心理學家,也是《柏拉圖式關系:依戀的科學如何幫助你建立并保持友誼》(Platonic: How the Science of Attachment Can Help You Make — And Keep — Friends)一書的作者。
她告訴我,伴侶之間的依戀關系要比朋友之間的更有安全感,這點并不罕見。戀愛關系有着更爲清晰的路線——相遇、同居、結婚,并且通常雙方之間有正式的承諾;相比之下,友情可能充滿不确定性,導緻我們回到舊的運作模式中。另外,在同一種人際關系中,依戀類型也各不相同:和一個溫暖而令人安心的朋友在一起會更有安全感,而和一個不熟且不靠譜的朋友在一起就沒那麽有安全感了。
章魚會伸出觸手,烏龜則會退縮:我們每個人的依戀類型不同,而且會随着年齡的變化,發展出不同的依戀傾向。© Torresigner/Freer Law/Getty
因此,一些研究人員告訴我,如果你想獲得安全感,就可能需要改變一下關系圈。焦慮型人和有安全感、距離更近的人在一起可能更加有益,逃避型人可能需要既能保持距離、又能提供幫助的人。
但阿裏加同時也提出警告:她的研究表明,即便向他人尋求慰藉可以在短期内幫助有焦慮傾向的人,但長久下去對他們并無好處。追求自我價值(即提高自我價值感),不依賴他人告訴自己是有價值的,這才是對他們自身更爲有益的事。例如,在一項實驗中 [ 4 ] ,阿裏加發現有自信能夠勝任新角色的新手父母的安全感會持續增強。其他研究也表明,努力實現目标并取得成功也能夠增強安全感。
依戀傾向是複雜的,它是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之間的持續互動,也是當下境況和自我解讀之間的互動。要分離兩者并非易事。例如,佛朗哥指出,人們在陷入焦慮型依戀的時候,他們容易注意到别人拒絕的迹象,而忽視接受的迹象。但是,如果你知道你的運作模式和現實情況不匹配,知道它會變化,并且希望做出改變,那你可能就會改變。喬比克的一項研究發現 [ 5 ] ,在四個月時間裏,僅僅是希望變得更有安全感就能給人帶來更多實際的變化。
這正是阿裏加想要告訴學生們的:你可能不會從班上最沒有安全感的人一下子變成最有安全的人。過去的經曆固然無法抹去——它們可能導緻你緊緊攀住别人或将别人拒之門外,但你會擁有新的經曆,會遇到可以依靠的人,并且希望你能夠開始意識到你也可以依靠自己。因此,當學生們問阿裏加自己是否還有希望的時候,她的回答是:" 當然!"
參考文獻:
[ 1 ] iastate.pressbooks.pub/parentingfamilydiversity/chapter/bowlby-ainsworth/
[ 2 ] www.psychologicalscience.org/publications/observer/obsonline/harlows-classic-studies-revealed-the-importance-of-maternal-contact.html
[ 3 ] www.pnas.org/doi/pdf/10.1073/pnas.68.7.1534
[ 4 ] journals.sagepub.com/doi/10.1177/1948550620933411
[ 5 ] www.nathanwhudson.com/vita/pdf/Hudson%20et%20al.,%202020b.pdf
文 /Faith Hill
譯 /Rachel
校對 /Yord
原文 /www.theatlantic.com/family/archive/2023/02/attachment-theory-misconceptions-relationship-spectrum/673025/
本文基于創作共享協議(BY-NC),由 Rachel 在利維坦發布
文章僅爲作者觀點,未必代表利維坦立場
往期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