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衆多行業開工的第一天,OPPO 創始人陳明永對于 AI 手機行業以及 OPPO 手機未來發展的道路發表了一些看法。陳明永稱:2024 年是 AI 手機元年。未來五年,AI 對手機行業的影響,完全可以比肩當年智能手機替代功能機。通過 Al,我們可以把手機的體驗重新做一遍,幫助用戶實現更高價值。AI 手機時代的到來,讓我們離真正的智慧生活更近了一步。
同一天,魅族也官宣重磅消息。據 " 魅族科技 " 官微消息,魅族今日決定 ,将 All in AI,停止傳統 " 智能手機 " 新項目,全力投入明日設備 AI For New Generations。2024 年魅族面向 AI 時代全新打造的手機端操作系統将進行系統更新。此外,魅族首款 AI Device 硬件産品也将在今年内正式發布。
魅族在文中表示,當前,随着全球手機市場換機周期延長、消費創新空間有限、行業惡性競争加劇,手機行業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手機産品單純依賴硬件升級和參數競争,已無法滿足廣大消費者多樣化、全面化的使用需求和使用體驗,行業亟需尋找新的可持續發展方向。
魅族稱,經過兩年的團隊磨合、資源配置、産品布局以及相關技術的充分預研,魅族目前已具備向 AI 領域全面轉型的能力。作爲一家全面發展的科技生态公司,魅族擁有完善的研發和供應鏈等硬件團隊,同時還擁有體系化開發、設計、交互的軟件團隊,這将爲魅族 All in AI 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持和服務保障。
在本次 AI 發布會上,魅族同時公布了 AI 戰略規劃的詳細内容,包括打造 AI Device 産品、重構 Flyme 系統和建設 AI 生态。魅族将通過三年的生态布局和技術沉澱,逐步完成 All in AI 願景。按照規劃,2024 年魅族面向 AI 時代全新打造的手機端操作系統将進行系統更新,構建起 AI 時代操作系統的基建能力;此外,魅族首款 AI Device 硬件産品也将在今年内正式發布,并與全球頂尖的 AI Device 廠商展開正面競争。
考慮到新老用戶的過渡需求,在魅族 All In AI 過渡期内,原魅族 Flyme、Flyme Auto、Flyme AR、MYVU、PANDAER 以及無界智行業務的用戶體驗及服務将不會受到影響。另外,現有在售的魅族手機産品将繼續爲用戶提供正常的軟硬件維護服務。已購買的魅族 20 系列、魅族 21 旗艦手機的用戶,仍将享受原有的售後及相關服務保障。
據中國經營報,去年 3 月 8 日,由星紀時代和魅族科技融合而來的星紀魅族集團宣布成立,當時,星紀魅族确定了 " 手機、XR 和智能汽車 " 三條業務主線。
星紀魅族董事長兼 CEO 沈子瑜彼時表示,手機方面主要是魅族品牌手機及消費電子類産品的複興,以及 Flyme 系統(新一代無界生态系統)和面向出行科技生态的 Flyme Auto 的發展;XR 方面主要負責 XR 技術賽道相關産品的開發、研制等工作。
關于智能手機方面,沈子瑜曾坦言:"中高端市場确實很難,但隻有先在中高端市場有了立足之地,才能去做更有科技的東西,由于售價高,也能讓我們做更多的産品,爲此魅族會聚焦中高端旗艦做深、做透。魅族的 SKU 并不多,不像友商小米有紅米,爲此,魅族的思路是在一段時間内仍會聚焦在單一賽道中把産品打磨好。"
據财聯社此前報道,去年 11 月 30 日,星紀魅族集團舉辦了 2023 魅族秋季無界生态發布會,發布了魅族 21 系列旗艦智能手機、MYVU 智能 AR 眼鏡、無界生态系統 FlymeOS 等産品。此次魅族發布的 MYVU AR 智能眼鏡,搭載了 Flyme AI 大模型。
談及大模型的發展機遇,星紀魅族集團董事長兼 CEO 沈子瑜認爲,對大模型硬件廠商帶來的很大契機是提升了交互體驗,并且增加了多模态的交互。"AI 驅動的智能手機或者未來新硬件形态,将會是消費電子快速叠代和進化的可能。所以我們會抓住 AI 大模型這一波浪潮,根本性改變和創造整個人機交互。"沈子瑜判斷, AI 大模型驅動的穿戴式 AI 硬件一定是未來的風口,在這方面會加大投入進行研發。
沈子瑜彼時還透露,在智駕的研發方面,預計在今年第一季度領克 08 會搭載 NOA。" 領克 08 用了天穹的操作系統和平台,是億咖通這邊在做。NOA 也已經有相應部署了。但我們沒有像友商在英偉達上面進行投入。到時候芯擎科技将會出一顆非常高算力的自動駕駛芯片,是可以比肩英偉達的。"
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 App 顯示,近期,江蘇星紀魅族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爲沈子瑜,注冊資本 1.02 億美元,經營範圍含人工智能基礎軟件開發、人工智能通用應用系統、衛星移動通信終端銷售、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新能源汽車換電設施銷售、電池銷售等。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 Dreamsmart Technology Hong Kong Limited 全資持股。
編輯|王月龍 蓋源源
校對 |段煉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魅族科技、财聯社、中國經營報、公開信息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