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雷達财經,作者 | 李亦輝,編輯 | 深海
近日,阿特斯發布公告稱,公司及全資子公司被天合光能提起訴訟,原告請求法院判令公司、常熟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賠償人民币 10.58 億元,起訴原因是兩公司涉嫌發明專利侵權。
雷達财經梳理發現,這并非阿特斯面臨的唯一挑戰。
從财報來看,截至去年三季度末,阿特斯負債總額爲 440.67 億元,處于曆史高位,對應負債率爲 66%;同期公司貨币資金爲 150.91 億元,同比減少 19.71%。
光伏賽道寒冬下,組件巨頭阿特斯的業績也不甚理想。去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 341.78 億元,同比下降 12.63%;歸母淨利潤 19.55 億元,同比下降 31.17%。
二級市場上,公司股價已從 2023 年 6 月的高點 20.53 元 / 股,降至 2 月 20 日的 10.38 元 / 股附近,已跌近 50%。
被天合光能索賠超 10 億
資料顯示,天合光能和阿特斯均爲光伏行業老牌巨頭企業,天合光能出貨量長期排列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榜單前五,阿特斯則長期排名徘徊在第十到第五名位置。
日前,PV Tech 發布了 2024 年十大光伏組件供應商名單的研究報告,并基于光伏企業去年前三季度組件出貨量等數據,對各企業的全年出貨量進行了預測,從而評選出了年度 TOP10 企業。根據榜單,天合光能、阿特斯 2024 年全年出貨量分别排名第二名、第七名。
雖然同爲行業巨頭,但二者卻鬧到對薄公堂。
2 月 11 日,阿特斯發布公告稱,公司于 2025 年 2 月 10 日收到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送達的《民事傳票》(案号:(2025)蘇知民初 4 号、(2025)蘇知民初 5 号)及《民事起訴狀》等相關材料。天合光能就專利權糾紛向公司及子公司提起訴訟。
天合光能請求判決:
(1)請求判令公司及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原告涉案專利的行爲,并銷毀相關産品庫存、設備及相關模具;
(2)請求判令公司及子公司共同賠償因其侵權行爲給原告造成的經濟損失和懲罰性賠償,共計人民币 10.58 億元;
(3)請求判令公司及子公司共同賠償原告爲維權支付的鑒定費、律師費、公證費、調查費等合理支出共計人民币 400 萬元,并承擔本案的全部訴訟費用。
對于該起訴訟,阿特斯表示,公司對天合光能的兩項涉案專利做過較爲充分的研究分析,認爲有較強的證據可以證明這兩項專利應屬無效,且公司産品和工藝也并不侵犯該兩項專利。天合光能基于該兩項專利向公司及常熟阿特斯合計索賠超過 10 億元,缺乏事實和法律上的依據。
事實上,這并非雙方首次對薄公堂。
早在 2024 年 5 月,天合光能在上海洋山海關提出申請,聲稱阿特斯全資控股的子公司常熟阿特斯産品涉嫌侵犯天合光能持有的某件專利的專利權,并申請海關對常熟阿特斯向歐洲出口的 9 個貨櫃部分型号的光伏組件産品進行扣留。
2024 年 10 月上旬,天合光能向美國特拉華州地方法院提起了針對阿特斯及其關聯公司的專利侵權訴訟,焦點是 TOPCon 光伏技術專利 US9,722,104 和 US10,230,009。
2024 年 10 月 23 日,天合光能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交了 337 立案調查申請,指控阿特斯等企業對美出口、在美進口以及在美銷售的特定 TOPCon 太陽能電池、組件等産品,侵犯了上述兩項專利。
阿特斯也發起了反擊。公司于 2024 年 10 月在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天合光能侵害阿特斯的兩項專利權,案号分别爲 ( 2024 ) 蘇 05 民初 1385 号、 ( 2024 ) 蘇 05 民初 1399 号,在該兩個案件中公司要求天合光能停止侵權,并向公司合計賠償人民币 1 億元。目前這兩個案件仍在進行中。
去年前三季度營收淨利雙降
業績方面,因光伏行情低迷,阿特斯 2024 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 219.58 億元,同比下降 15.88%;淨利潤 12.39 億元,同比下降 35.55%。
公司在财報中直言,由于光伏制造産能規模擴大,市場增速相對放緩,行業競争加劇。上半年全産業鏈價格下跌,體現出 " 價減量增 " 的發展态勢。多環節價格低于成本線,主鏈企業虧損經營,加劇了企業财務風險。
阿特斯的業務以光伏組件爲基礎,向光伏應用解決方案領域延伸,其中後者是指大型儲能産品、戶用儲能産品、光伏系統業務和光伏電站工程 EPC 等業務。
其中儲能市場方面,就國内市場來看,2024 年儲能産業鏈價格同樣大幅下降。由于産品價格的下降,公司上半年計提存貨減值 6.4 億元,其中一季度計提 2.3 億元,二季度計提 4.1 億元。
不過,與國内衆多虧損的光伏企業不同,阿特斯淨利潤同比雖然下滑但卻實現利潤正收益。
對此公司管理層解釋稱,公司在 " 利潤第一性 " 原則指導下,主動調整銷售策略,在維持一定的市場份額基礎上,尋求高價訂單,以滿足盈利需求。去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組件出貨 14.5GW,較去年同期小幅增長,其中在北美市場上上半年出貨占比超 25%。
長期以來,阿特斯海外銷售收入占比超過 68%,公司在泰國、美國、越南等國家設有或規劃生産基地,在境外設有超 20 家銷售公司,客戶覆蓋逾 160 多個國家和地區。
分地區來看,2024 年上半年阿特斯共向全球銷售了 14.5 GW 光伏産品,出貨量排名前三的市場分别是中國、北美和歐洲。
在公司利潤優先的策略下,在 " 内卷 " 嚴重的中國市場之外,盈利能力強的北美市場就顯得尤爲重要。在 2020 年 10 月 8 日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阿特斯透露美國 5GW 組件工廠 2023 年年底投産,預計 2025 年上半年滿産。按照相關政策規定,可以享受 IRA 補貼。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公司美國市場正迎來多家中企的強力競争。據報道,隆基綠能位于美國俄亥俄州的 5GW 組件合資工廠已于去年一季度投産,晶科能源在美國規劃的 2GW 組件産能也已于去年上半年相繼建設投産。
屆時随着相關産能釋放,北美市場或不再是盈利能力強的窪地。此外,阿特斯在财報中還提到,公司境外銷售收入占比較高,不排除未來在美國、歐洲等市場遭遇新的貿易制裁、壁壘措施,從而給業績造成負面影響的風險。
2024 年第三季度,阿特斯并沒有扭轉業績下降的趨勢。具體來看,三季度公司營收 122.2 億元,同比下降 6.1%;歸母淨利潤 7.16 億元,同比下降 21.99%。
整個前三季度,阿特斯實現營收 341.78 億元,同比下降 12.63%;實現淨利潤 19.55 億元,同比下降 31.17%。
卷産能負債總額已達 441 億元
資料顯示,阿特斯是全球主要的光伏組件和大型儲能系統産品制造商之一,核心業務爲晶矽光伏組件的研發、生産和銷售。
2020 年 7 月,在海外上市的阿特斯太陽能宣布,拟分拆組件和系統解決方案在 A 股上市。
不過,光伏行業本身特點就是資金密集型,加上彼時阿特斯處于産品由多晶向單晶轉型的關鍵時期,因此上市前其負債率已經高企。同花順 iFinD 數據顯示,2021 年至 2023 年,阿特斯的資産負債率分别爲 72.25%、75.7% 和 67.34%。
2023 年阿特斯負債下滑的原因是,公司成功 IPO,發行新股募集資金總額爲 69.07 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募集資金淨額爲 66.28 億元,使得當年負債率有所下滑,但總負債規模攀升至 443 億元,較上年增加了 77.3 億元。
财報顯示,2023 年阿特斯的短期借款同比增加 30.6%;合同負債同比增加 81.11%;長期借款同比增加了 42.86%,主要系用于産能建設的借款增加。
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公司負債率微降至 65.94%,但總負債規模仍高達 440.67 億元。其中,有息負債中的短期借款同比增長 33.41% 至 83.05 億元;長期借款較上年期末增加 93.5% 至 60.02 億元。
與之想對應的是,三季末公司貨币資金同比減少 19.71%,減至 150.91 億元。
不過,由于光伏行業尚未走出低谷,阿特斯也有意控制資本開支。公司在去年 9 月初披露的接待調研公告表示,上半年資本開支主要是支付之前産能投資的應付項。目前公司上遊投資速度有所減緩,全年資本開支将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内。
此外,業内分析指出,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對于光伏企業而言融資難的問題開始出現。隆基綠能董事長鍾寶申在 9 月初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雖然頭部企業在去年上半年獲得了一些信貸資源,但總體來說整個行業,包括頭部企業在内獲得信貸資金的難度一定越來越大。
對于融資問題,阿特斯在前述調查公告中向機構回應稱,截至 2024 年 6 月末,公司從銀行獲得各類授信額度約 404 億元,實際使用授信約 149 億元。公司基于對經營、償債等資金需求及當前融資環境狀況考慮,不斷優化融資杠杆,壓降财務費用。
爲了獲得流動資金,公司将目光瞄準超募資金。去年 9 月 21 日,阿特斯召開第二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及第二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使用部分超募資金永久補充流動資金的議案》,同意公司使用部分超募資金人 3.74 億元用于永久補充流動資金。
同年 11 月 28 日,阿特斯召開第二屆董事會第七次會議及第二屆監事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使用部分超募資金永久補充流動資金的議案》,同意公司使用部分超募資金人民币 4 億元(含銀行利息收入,實際金額以資金轉出當日計算利息後的金額爲準)用于永久補充流動資金
而 2023 年 6 月科創闆上市時,阿特斯的超募資金 26.28 億元。同年 8 月,公司臨時股東大會批準使用部分超募資金共計 7.89 億元用于永久補充流動資金。
" 鋼鐵俠 " 瞿曉铧創業史
天眼查顯示,阿特斯控股股東爲 2001 年注冊于加拿大的 CSIQ,于 2006 年登納斯達克。截至去年三季末末,CSIQ 持有阿特斯 62.24% 的股權,阿特斯的實際控制人爲加拿大籍人士瞿曉铧及其配偶張含冰。
阿特斯稱,公司董事長瞿曉铧畢業于清華大學,是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擁有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半導體材料科學博士學位和近 30 年光伏技術研發和企業管理經驗,具有突出的跨文化溝通能力和國際化視野。
國内和海外的求學經曆,以及從事半導體材料和半導體光伏特性的研究工作,讓瞿曉铧成爲最早一批看到太陽能發展潛力的創業者。
2001 年創業時,當時由于投資政策的限制,瞿曉铧需要通過其在加拿大設立的 CSIQ 公司到國内投資,于當年 11 月在常熟創辦了阿特斯。
當時,德國大衆公司有個小型汽車太陽能充電器的創意項目,在衆多參選方案中,瞿曉铧團隊的設計方案脫穎而出。
在經過 4 個月起早摸黑的努力,其團隊終于在 2002 年 3 月初制造出第一件合格産品,最終圓滿完成訂單任務。憑借這首張訂單,瞿曉铧掘得第一桶金。
在打響了第一炮之後,接下來兩年阿特斯的銷售額基本維持在 300 萬美元左右。
公司真正的崛起則是 2004 年。這一年德國光伏政策的改變導緻光伏組件并網應用成爲主流,阿特斯抓住機會迅速啓動産品轉型。瞿曉铧曾稱,自己是中國光伏企業中少數幾個立刻抓住這一機會的人。
在完成了轉型之後公司發展迅速,阿特斯太陽能于 2006 年 11 月在納斯達克上市,成功融資 1.55 億美元,成爲國内首家在美國納市上市的太陽能光伏企業。
之後, 阿特斯太陽能公司宣布分拆組件和系統解決方案業務準備在 A 股上市,業務主體公司爲阿特斯。
經曆了光伏行業的 " 幾起幾落 ",瞿曉铧似乎有着自己的經營哲學。據其夫人張含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回憶,當年尚德如日中天時,瞿曉铧便在内部表示阿特斯的目标是進入行業前五," 做不到老大,做老二、老三也很好。"
值得一提的是,2019 年在赴甯夏調研路上,瞿曉铧不幸遭遇車禍,導緻高位截癱。短暫休養之後,瞿曉铧穿着外骨骼機器人再次出現在人們面前," 鋼鐵俠 " 也就成了他的新稱呼。
帶領阿特斯穿越了多個光伏周期的瞿曉铧,或許也有不甘心的地方。雖然公司财報中自稱十餘年來公司始終位列全球組件供應商 " 第一梯隊 ",但目前在相關榜單中公司的出貨量排名并不特别靠前。
行業第三方機構 InfoLink 披露的 2023 年全球光伏組件出貨排名顯示,阿特斯位列榜單第五,與通威股份并列,排在前面的依次爲晶科能源、隆基綠能 / 天合光能、晶澳科技。
PV Tech 發布了 2024 年十大光伏組件供應商名單的研究報告,并基于光伏企業去年前三季度組件出貨量等數據,對各企業的全年出貨量進行了預測,從而評選出了年度 TOP10 企業。阿特斯 2024 年全年出貨量分别排名第七名。
在市值方面,阿特斯最新市值爲 382.8 億元,相比晶科能源、隆基綠能和通威股份也不占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