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三聯電子廠 Pro,作者:Jimmy,題圖來自:AI 生成
一、萬物皆能賣二手
一位住在美國巴爾的摩的女作家,通過 " 跨境海淘 " 向遠在英國查令十字街 84 号的書店購買二手絕版圖書,這是《查令十字街 84 号》講述的關于二手物品成就商業與友誼的故事。" 二手 " 永遠不代表沒有價值,但發現價值,就是不同時期年輕人的永恒使命。
二手書就有着悠久的交易曆史,很多人的二手人生,大概也是從一本書籍開始的,過去的二手書店販賣的二手書有個好玩的名字,古籍珍本。
随着互聯網行業的介入,盡管圖書産業不斷萎縮,但買二手書卻始終有一群忠實的擁趸。
十幾年前中國互聯網也誕生了一個以絕版二手圖書爲主的商業平台,孔夫子舊書網(以下簡稱孔網),孔網同查令街書店一樣,以高價值的二手圖書招徕顧客,也成爲了國内線上二手經濟的首次嘗試。
十多年後,這個更狹窄的賽道有了另一個競争對手,以文青爲目标用戶的二手書平台 " 多抓魚 " 出現了,爲自家的閑書提供了又一種流通可能。反正也是躺家裏吃灰,提供比廢品回收更多的殘值,成了這類生意的一大賣點。正應了其 slogan(标語)" 好東西值得買兩次 "。翻譯過來就是,殘值還能被人 " 薅 " 一遍。
在這裏你可以通過直接掃描書籍條形碼的方式獲得估價,一鍵下單上門快遞寄走,幾天後就可以收到平台的付款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回收價格會參考書的銷路,太過于大衆化的書籍往往價格不高甚至被平台拒收。而且同一本書不同時間的價格也是波動的,如果不滿意這次的出價,不妨再等等看。
這隻是龐大二手交易的冰山一角,從 " 窮得精緻 " 到 " 省得理性 ",從 " 隻買新不買舊 " 到熱情地擁抱二手。消費降級,讓年輕人們在花錢和省錢之間越來越煞費苦心,把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到極緻。于是,二手交易市場就成了年輕人省錢的神器,讓他們在 " 買買買 " 和 " 省省省 " 之間找到了完美的平衡點,偶爾,說不定還能有可觀的盈利。
大到衆所周知的 " 閑魚 " 這種綜合性的二手電商,小到各種垂類的細分平台,如 3C 類的愛回收、回收寶,奢侈品行業的隻二、紅布林,還有收二手車、二手房、古玩字畫的各種平台,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平台更像是個賺差價的中間商,而買家和賣家則各自從心儀的商品當中,尋找着自己的情緒價值。
二、大刀和小刀,混亂的二手江湖
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既然人們的需求千奇百怪,那麽買二手的樂趣就在于尋找符合買家和賣家心理預期價位的中間值。而這也是二手交易中,最爲有趣的部分。
" 刀 " 是二手買賣的名詞,意指砍價,賣家說 " 接刀 " 意味着你可以砍價," 大刀勿擾 " 意思是 " 想打狠折沒戲 ",相對的 " 隻接小刀 ",意思就是能小幅度優惠。
江湖裏有一種 " 騙術 " 叫 " 到手刀 ",就是在平台上聊天時候相談甚歡,也沒有對價格提出問題,等對方收到貨之後開始雞蛋裏挑骨頭,一會文圖不符,一會磕碰過多,要求你降價退一部分價值,很多賣家禁不起折騰,而選擇了息事甯人。
還有一個叫 " 學生黨 " 的群體——這是對以 " 我是學生 " 爲名砍價的群體統稱。混迹閑魚的人都明白,隻要看到 " 我是學生 " 這四個字,一場讨價還價的大戲就要上演了。有的人選擇保持沉默,有的人則直接對線。
暴躁老哥機智開怼
對付學生黨,就算是鐵石心腸的賣家也要暫避鋒芒," 學生黨 " 這三個字在網上簡直就是法器。有時候連菜市場的大媽都甘拜下風。
讨價還價都是淘換二手的樂趣之一,理所當然。這不僅是一種樂趣,也是交易的一部分。但很多時候,一些不着邊際的還價還是能給人氣的半死,這對于社交負擔沉重的當代年輕人來說,不啻爲另一次人際交往考試。
最好的是 " 斷舍離 " 的賣家碰到追求性價比的買家,可謂最美的遇見了。在二手市場裏淘貨,就如同常在河邊走,交點學費生幾回悶氣在所難免。
另一類是商家假裝賣家即所謂的 " 販子 ",大家都是牛馬打工人,賺點錢不容易,想買好的就直接去淘寶了,誰也不願意在二手平台裏買商家的東西。
很多賣翻新機器的,曾經的中關村裏賣黃盤的倒爺,如今正在二手市場裏興風作浪,主打一個魚目混珠。
那些第一眼看商品描述,是 " 女生自用 "" 公司倒閉 "" 年會獎品 " 這些字眼的多是販子的把戲。他們把自己僞裝成單一人設,但其實看看交易記錄,就大概能知道他們是幹啥的。還有些商品描述做得跟淘寶一樣。比如,一台吹風機正常自用的描述就是不費電。但在閑魚上,很多功率耗電瓦數都寫上的,那實際就是淘寶商家。
另外,實名制是必須的,芝麻信用分至少在 650 以上,這也是絕大多數個人賣家很容易達到的标準。
如果說商家好歹賣的還是真貨,那麽有些騙子那就是無底線的行騙了,在網上有人分享了自己在閑魚 93 折買 jd 卡的經曆,對方謊稱自己怕被騙要求先确認收貨再發卡密,網友選擇相信,最後騙子直接不回拉黑網友。
那對方是如何屢次行騙,又不怕被投訴的呢,有熱心網友給出了他們行騙的套路。
三、二手江湖中的細分領域
對于在外租房的年輕人,有句話是這麽說的 " 房子是租來的而生活不是 ",但是搬家卻實打實是個頭疼的問題。所有東西在新家都需要重新碼放調整,原來三門大衣櫃裝的衣服硬是要塞進單門衣櫃裏面。搬家一天,收拾東西一禮拜起步已經是常态。
相對的,閑置不用的家具也是讓人頭疼的問題。不賣占地方看着難受,賣了樓下收破爛的就給幾十塊錢,看着自己當初大幾千買的東西最後白菜價賣掉實在心有不甘。有些人爲了不便宜收廢品的,直接挂出了拉走白送的口号。
于是二手電商精準地切入了這一家具垂類中,讓閑置的家具流通起來,方便了買賣雙方。比如 " 迷瞪 " 就是一個二手家具的電商平台,通過回收閑置家具,清理維修後,再以直播帶貨的形式售賣出去,獲得了一衆年輕人的青睐。
" 迷瞪 " 的商業邏輯很簡單,幹這事的成本不高,需求量還巨大,租房的人大多數都不舍得自己花錢買純新的家具,而這個平台,則給這類年輕人提供了截然不同的選擇。
随着前一陣随着迪子(網友對比亞迪愛稱)發布了能跑 2000 多公裏隻要 10 萬的混動車型,合資燃油車都扛不住了,更不用說二手車,二手車商也是哀嚎一片,直呼天塌了。
不改變就得倒閉,于是二手車商們也是把目光聚集到了剛入社會的年輕人身上,小幾萬塊甚至不到一萬都能買到自己人生的第一輛車。記得自己大學畢業能買一部手機就算豪禮了,而現在車都和手機一個價了。
其實在美國年輕人的第一輛車大多是二手車,價格在 5000 到 20000 美元不等,多由父母出資爲子女購買,美國最受消費者信賴的《Consumer Reports》作爲權威獨立評測機構更是直接爲年輕人給出了兼顧實用和安全的二手車榜單。
國内的二手車商也是利用短視頻和媒體平台,推薦了适合作爲人生第一輛的二手車。雖然車子是二手的,但并不耽誤年輕人開車的快樂。
四、省錢 + 搞錢,兩不耽誤
除了淘貨省錢之外,這屆年輕人在搞錢方面同樣犀利,平台上的年輕人從自己的生活方式出發,憑借着各自的技能和創意開創了新的賺錢思路。比如,理财咨詢、代勞家務、代養寵物、上門化妝發型、監督服務、旅行規劃等等,這些早已成爲年輕人的 " 賺錢秘籍 "。
随着口碑和信用的逐漸積累,則直接升級爲副業,白天在公司摸魚賺工資,晚上化身三和大神做日結,兢兢業業給客戶規劃咨詢。
除了售賣技能和時間之外,更有一些離譜的騷操作,有人将其老闆和同事挂上閑魚,類似發帖超過 500 條,售價在 9.9 元到 80000 元不等。
在相關商品描述中,多數轉賣理由甚至帶有真摯的感情,很容易使其他用戶動心,比如:" 真心好單位,隻上了一點點,還沒舍得好好工作 "," 本人剛到崗沒好意思辭職,現尋一枚上進之人接力,618 期間 8 折可小刀 " 等。在當下這個求職難的環境下可謂另辟蹊徑。
此外,各種餐飲配方也可以售賣,品類涉及奶茶、麻辣燙、鹵味、快餐漢堡、武大郎炊餅 ...... 隻有你想不到沒有買不到。
其實這些配方的真假并不重要。一家成功的餐飲其壁壘是原料供應鏈,甚至是品牌建設,妄圖靠着秘方發家緻富的,屬實有點想多了。畢竟這是餐飲不是藥企。
總之,本着萬物皆可二手的原則,這一屆年輕人把平台玩出了新高度,但本質邏輯還是低成本起家,賺取信息差和時間差的利益。厭惡風險,拒絕高投入,不囤貨不投資。
無論是手機,書籍還是汽車。二手早已洗去了便宜沒好貨的污名,越來越務實和追求生活本源的理念植根于現代人心中,書上的每行字,車輪走過的每公裏路,都不耽誤我們追求一手的快樂。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三聯電子廠 Pro,作者:Ji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