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靈樨
由中央電視台、騰訊視頻、新湃傳媒出品,荊棘鳥文化、長影時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共内蒙古自治區委員會宣傳部聯合出品,趙冬苓擔任編劇,康洪雷擔任總導演,劉翰軒執導,張晚意、郭濤、劉琳領銜主演,張月主演,李浩菲特邀主演,周放、張開泰、李樂、劉沛等主演的現實題材劇《父輩的榮耀》在央視一套、騰訊視頻播出。該劇豆瓣開分 8.7 分,是 2023 年國産年代劇的最高分,截止目前該劇在騰訊視頻站内熱度值已破 26000,口碑熱度雙高。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 90 年代末,随着時代變遷,顧家的生活每況愈下。顧長山和那存花已有兆成、兆喜兩個孩子,興傑、鳳勤、自強三個工友家孩子的到來讓這個家庭更加捉襟見肘," 意外 " 組成了這個溫暖的大家庭。 時光荏苒,興傑實現通過高考離開林場的夢想,婚後定居外地,卻因幫助家庭處理糾紛又重新回到了三道溝。面對未來,有的人在前進探索,有的人在退縮等待,而顧長山一家的日子依舊熱鬧起勁。
雖然該劇時間跨度長達二十年,但故事卻聚焦于顧長山一家,以家庭平民化的視角書寫時代的變遷、人民的力量。" 家 " 是每個人的避風港,也是每個人的軟肋,以家庭爲單位進行叙事似乎是國産劇作上的一個傳統,《人世間》等劇都是典型的案例。
《父輩的榮耀》在某種意義上非常特殊,原因在于該劇的家庭并不完全是由血緣關系組成的。923 工隊隊長顧長山身上的善良和身爲隊長的責任感,讓他收養了許多工友的孩子,組成了龐大的七口之家。該劇以顧家這個龐大的家庭爲軸線,以陳興傑的視角爲脈絡,向觀衆展現了一幅關于東北林業興衰的溫情畫卷。
非血緣關系的「親情」
在影視劇中,與家有關的主題是最好寫的,也是最難寫的。好寫就在于這是離我們生活最近的故事,但是難寫也在于此,很難寫出新鮮感,也很難寫得出彩。《父輩的榮耀》爲何好看?關鍵在于這部劇寫出了非血緣關系的家庭之間的别樣 " 親情 ",他們因爲各種原因聚在了一起,共同經曆磨難卻不離不棄,寫出了人性的真善美。
顧長山(郭濤 飾)身爲林場 923 工隊的隊長,對工友們有着 " 特殊 " 的情感,他像個大家長,總想要一碗水端平。正值林場 " 裁員 " 之際,上山采伐隻有 20 個名額,但是 923 的工人們有那麽多,不上山就沒錢賺,貧窮的 " 三道溝 " 誰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于是顧長山決定讓全部工人上山,平分 20 個名額的工資,即便每個人少拿一點,也比有人沒有工資強。但就是這樣一個錯誤的 " 決策 ",改變了顧長山一家和陳興傑一家的命運。
陳興傑(張晚意 飾)的父親陳尚友在那次上山伐木的行動中出現了意外不幸去世,母親黃小萍此時也丢下了兒子獨自去廣深 " 搞事業 ",剩下即将高考的陳興傑一個人在家。獨自生活的陳興傑做飯差點點燃了房子,顧長山不放心,于是将他接回自己家照顧。顧長山的妻子那存花雖然嘴上抱怨,但仍然盡力照顧着陳興傑,此時他們組成了特殊的 " 五口 " 之家。
此時,馬曉雲的二女兒梁鳳勤從山東老家千裏迢迢來 " 投奔 " 親媽,但因害怕 " 被下崗 ",梁富寬與馬曉雲并不想承認鳳勤的身份,小小的鳳勤心裏苦。由于顧家的兆喜和陳興傑曾經幫助過鳳勤,于是她本能地覺得顧家才是值得親近的人,這樣顧家又迎來了一位 " 女兒 "。
之後,劉自強的父親又因爲故意殺人、倒賣山貨等罪名被判了刑,無處可去的劉自強也被顧長山帶回了家成爲了顧家的兒子。小小的房子裏一下子擠下七口人,組成了這個并非全部是由血緣關系組成的大家庭。
「家」的羁絆
血緣從來不是評估親情的唯一标準,顧家一家人的親情羁絆甚至超越了血緣。就像鳳勤始終把顧長山、那存花視爲最親的人,在顧長山倒下後甯願放棄高考也要陪着他;陳興傑在顧家陷入困難的時候,義無反顧擔起了家裏的重擔。" 從前,你養我小,現在,我養你老 ",《父輩的榮耀》中對于親情的細緻刻畫令人動容,家庭的溫暖與父母子女的無言牽絆傳遞給了每一位觀劇人。
陳興傑在第一年高考落榜後,放棄了端 " 鐵飯碗 " 的機會,努力複讀一年考取了廣深的大學,走出了這片林場。事業上,興傑獲得了不錯的工作機會紮根廣深;愛情上,即将迎娶 " 白富美 " 林曉晴,曾經那個生火都不會的林場少年,而今成爲了人生赢家、都市精英。
然而顧長山去參加婚禮時,告訴興傑:" 咱們父子倆就到這兒了。" 顧長山不願意貧窮的 " 三道溝 " 顧家拖累興傑,他對興傑的囑托是他不要再管顧家的事情,也不要再回 " 三道溝 ",和林曉晴好好在廣深過日子。
也許正是顧長山的 " 放手 ",讓這對父子之間的情感羁絆顯得更彌足珍貴。他們的父子情誼不以利益開始,而以真心相處。相對比在兒子婚禮現場搞傳銷、爲了一套拆遷房攪得 " 三道溝 " 雞犬不甯的黃小萍,顧長山的 " 通情達理 " 自然收獲了更多 " 子輩 " 的認可,陳興傑也因這份情而願意用真心回報顧長山和那存花。
當顧長山突發心梗住院、顧兆喜因過失殺人入獄,接二兩三的壞事幾乎壓垮了顧家,陳興傑回到了 " 三道溝 ",竭盡所能的爲兆喜和顧長山想辦法。
陳興傑忙前忙後爲兆喜的官司奔走,林曉晴拿出積蓄幫助顧家,兆成賣了自己一直不願意賣的鹿場,梁鳳勤也和親姐去賣襪子打工,想爲大爹大媽盡一份力。顧家子女在家裏有難的時候所體現出來的凝聚力是讓人感動的,但同時,在這個「大家」的背後也牽動着各個「小家」的命運。
從「小家」到「大家」
對于陳興傑、顧兆成的「小家」來說,顧家是他們背後的「大家」,但是對于林場這個「大家」來說,顧家又是無數個「小家」之一。
《父輩的榮耀》隻是将顧家作爲時代變化的一個縮影,但整體講述的是老一輩林業工人們對山林的守護,看到他們身上堅韌的生活意志和責任擔當是如何被一代代傳承下去的。
随着時代的發展,林業迎來了改革、建設、治理的不同階段,宋留喜、顧長山隻能無奈放下曾經的工具,轉而尋求新的生活方式。過往林場的百姓們靠山吃山,而突如其來的改變,他們即便難以接受,也不得不順應時代發展繼續前行。
在顧家以及 " 三道溝 " 家長裏短的戲劇性背後," 林業精神 " 才是這部劇想要表達的。正如劇集總導演康洪雷所說 " 在新時代,我們要把向山索取轉換爲封山育林,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樣的文明理念邁進,這對住在山裏、用在山裏、吃在山裏的人來說,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和震動;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矛盾和糾葛,而這部劇就是告訴大家,當代中國人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
顧長山身爲 923 工隊隊長,不僅擔負着工友的生計問題,也肩負着守護林場的責任;不僅如此,他身後還有着一大家子人等着養活,因爲政策的變化,顧長山面臨着兩難的抉擇,但爲了繼續維持營生,不得不率先做出改變。盡管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衆多坎坷和困苦,但父輩們總是能擔起重任,邁過這一道道坎,彰顯出生生不息的煙火氣和樂呵呵的精氣神。
劇集希望借顧家這個大家庭的命運流轉,從伐木受限、生存困難到積極轉變、建設山林,讓觀衆看到近 20 年來的林業發展變遷和林場百姓生活的變化。
新時代之後,我們踐行着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的綠色發展理念,劇中除了顧長山、宋留喜等老一輩的林業人之外,以陳興傑、梁鳳勤爲代表的新一代林業人身上也看到了這一理念的實踐。他們從 " 離鄉到返鄉 ",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參與林場的生态文明的建設,讓三道溝林場迎來的新的發展機遇;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父輩精神的傳遞,看到了屬于林業人的榮耀。
何爲父輩的榮耀?守護山林的這份傳承是 " 榮耀 " 所在。這部劇講述的是奉獻,是飲水思源,是知恩圖報。顧長山無條件養育了這些子女,收獲了他們的孝順和回報。而這片山林養育了幾代伐木工人,如今也收獲了他們的回報。顧家與 " 三道溝 " 林業的發展形成了呼應,這正是《父輩的榮耀》劇作成熟之處。
商務合作 請聯系:
zsh762079852(微信 ID)
18510712046(電話微信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