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李善友開年大課結束了,表達與傾聽的種子開始在每個同學心底紮根發芽。而善友教授現場的那些句子,依然充滿力量。
" 傾聽美好的聲音,遵循美好的指引,就能把我手頭的工作變成藝術。經由美好作品,我也會變成一個有趣的人,人生也變得鮮活起來。"
" 人生需要方向感,但絕大多數人的人生,在絕大多數的時間裏面都是亂糟糟的。我們每天忙得亂七八糟,沒有秩序、沒有方向。人生如何清晰笃定?讓選擇更容易,讓行動更有力,讓思考更清晰,那個東西我稱它生命意圖。"
彼時數千人現場,每個人都心安當下,在善友教授的循循講授下,在一次次的 " 表達 " 練習中,現場很多同學都受到了巨大的啓發,有人說自己 " 重拾了安靜的力量 ",有人表示開始 " 内省自我與人生 ",也有人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美好作品。
課程結束後,同學們還是不斷繼續着關于生命意圖的練習,與自己對話,内求追問那個答案。有一位同學還專門爲此錄制了一段視頻。
以下是他發來的珍貴流淌。
大家好,我是蔣昌建。
善友教授的課有一個作業,那就是,總結一下你的人生。我現在還遠不到要總結人生的時刻,但它是一次作業,我就認真地思考了一下。我願意用三個關鍵詞來概括:
一個關鍵詞就是無意。考上大學是我的無意,當我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我還在光着膀子學畫畫。我那個時候的理想目标,就是成爲一名美術工作者。
考上研究生之後,參加那一場辯論賽,也是我的無意。當我拎着水瓶夾着飯盒,走過一張張動員同學們參加辯論選拔的海報面前,我覺得它跟我之間有着遙不可及的距離。這場轟轟烈烈的校園活動,跟我沒有半點的關系,後來考上研究生,又有了博士後的進修的項目,然後留校任教。
成爲一名電視節目主持人,也是我的無意。就是爲了制片人的一句話,他說你隻要能夠上好課,就能夠主持好節目,它何嘗不是一個課堂呢?我快畢業的時候,我的老師對我說:" 你要記住,成就你的,往往未必是你計劃好的。" 所以一路走來,我覺得我的人生,就像浩蕩的大海裏的一片葉子。
第二個關鍵詞是好奇。我從小到大,都有一顆好奇的心。我的人生就是由一個好奇走向另一個好奇,由一個好奇的滿足,走向另一個好奇的滿足。我在安徽泾縣生活學習過,那裏出産宣紙,有很多人到這裏來學習宣紙制造的技術,但是沒有聽說過有誰在異地能夠制造出一模一樣的宣紙。我就好奇,爲什麽呢?
因爲宣紙廠的背後有一座山,有一股清泉從山的左邊流下來,有另外一股清泉從山的右邊流下來,一個帶着堿性,一個帶着酸性,它們彙聚到山下的溪流的時候,形成了特有的酸堿值,而這恰恰是宣紙所離不開的重要的水的因素。
技術可以學走,而自然卻搬離不走。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呢?我記得,美國的一位暢銷書作者,叫布萊恩特 · 麥克吉爾,他就說過:快樂的一個最大的秘訣,那就是好奇。
第三個關鍵詞就是解釋。我們在人世間,總是會遇到這樣的困惑和那樣的困惑,我們需要解釋,才能夠順利地走出困境。年輕人談戀愛難免遇到分手,有的人非常的痛苦,有的人過了一段時間就釋然,實際上他們得到了解釋。
有的人是這樣解釋的:恭喜你,分手證明你沒有找到最好的,最好的那一個怎麽可能讓你經曆分手的傷痛?也有的人這麽解釋:你經曆過一兩年的戀愛的曆程,分手的時刻呢,覺得痛不欲生,你會不會做人生的加減法,你現在 25 歲,未來有 55 年的曆程,就算你活到 80 歲的話,你怎麽忍心拿這 55 年,爲了你這一兩年的感情的經曆來獻祭呢?況且,分手何嘗不是培養你未來生活快樂幸福花朵的那一捧土壤呢?
是啊,我們既然難免經曆一個個困惑,一個個難題,我們也難免要追求一個個解釋和一個個答案。馬克 · 吐溫曾經說過這麽一句話,他說人的一生當中有最重要的兩天,一天是你的出生,而另外一天就是你找到人生的答案。
我說的 " 無意 "" 好奇 " 和 " 解釋 ",完全能夠概括我一路走來的人生。
蕭伯納說過這麽一句話,他說人生的目的,并不是在尋找自己,而是在創造自己,也許對人生的這個總結,與其說是尋找,還不如說通過這個總結在創造。但是我并不認爲,它在創造一個新的曆程,我隻不過認爲它在創造着,一個新的覺悟。
我特别喜歡,希臘哲學家芝諾的那句話,那叫做飛矢不動。我一直思考着善友教授講的時間,我們一直被時間追趕着、奔跑着,我突然想到,讓時間失去意義的唯一的辦法,那就是四個字——自在當下。沒有未來的當下,能夠讓時間完全失去意義,如果我們都自在當下的話,我們又要時間的意義,有什麽用呢?
最後祝福大家,每一個人都能自由自在地立足于當下、飛矢不動。
這就是我的人生!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