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霞光社(ID:Globalinsights),作者:郭照川,編輯:韋伯,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短劇爆火快進到 2024 年,行業生态分化更加明顯。
從國内短劇行業來看,今年剛開年咪蒙團隊打造的《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就在各大平台瘋狂收割流量,僅用 10 天拍攝時間、8 萬元後期投入的成本,便換來日充值 2000 萬,收益破億的亮眼成績。
但與此同時,短劇行業卻越來越 " 卷 " 了。據行業内人士爆料,甚至有不同短劇相關工作人員因超級壓榨的工作強度而猝死,一切的輔助人員都成爲了 " 工具人 " 和 " 耗材 "。
而短劇出海潮流應勢爆火,與國内的短劇熱相映成輝。
" 我将在格魯吉亞開機一個爲期 8 天的項目。"Odungerl.B、Eternity X 制片人敖敦格樂在霞光 Talk 中透露," 在行業裏,8 天拍 99 集很正常。"在短劇出海行業這已經算是 " 大項目 " 了,而更快的項目幾乎在 5 天内就能拍攝結束。
到底是什麽在彙聚短劇出海的新勢能,并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向行業頭部集中?
霞光 talk 短劇出海主題沙龍邀請到 3 位嘉賓,通過不同視角解讀和分析行業經驗,爲我們撥開迷霧直觸短劇出海的真實現狀。
圖源:嘉賓提供
短劇出海:工業化流程到底有多重要?
2024 年的短劇出海,正處于一個大浪淘沙的時代。
雖然在短劇出海行業一直都很 " 卷 ",但今年和去年的 " 卷法 " 也大爲不同。
如今,短劇出海,已經被國内短劇馴化成爲高度産業集中化的模式。出海短劇也已成爲更精品化、定制化的産品。
不僅工業化的拍攝流程非常震撼,且其制作方法都已有了 " 約定俗成 " 的套路,出海短劇劇本的成熟度,也遠勝當初。
" 大家最開始都是套國内的爆款,但今年看到的本子全部是 original(原創的),非常多适應 native speaker(符合本土化語境)的場景。" 敖敦格樂說。
短劇剛開始出海時,她作爲制作人還拿到過類似 " 小作文 " 式長篇大論、缺乏重點的劇本。
但到了現今,能拿到手的都已經是非常标準的影視化的劇本。其中包括專業的場景、現場調度、演員的表現等等内容的詳細備注,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專業的影視編劇所産出。
" 一看本子,馬上這個劇本的腳本分解就做好了,幾個場景是在樓裏發生的,有幾個場景是在車上拍的,有幾個場景是在街道上拍的一目了然,當天就能匹配到海外的場景和演員。"
這些成熟的劇本,甚至連主打的觀衆人群都有着明确的對應:" 一看就知道目标受衆是什麽,是十幾歲的這個 teenager(青少年),還是 30 幾歲的這個 housewife(家庭婦女)—— 受衆非常精準 "。
每一集的情緒調動,幾乎都是非常規整的 " 三闆斧 " 式的操作,重點是 " 把這個情緒的沖擊力給到 "。
" 之前我們看劇本,看十個都不一定有這種水準。但是現在基本上丢過來的,十個本子裏面差不多八個本子都是非常高水平的 "。
同樣,短劇出海的制作門檻,也越來越高了。
由于出海短劇平台需要大量新劇作爲内容填充,大量生産團隊在世界各地忙碌着。而出于成本、風險的分散的考慮,短劇制作水準也被分爲了三六九等。
對于一般以 " 填庫 " 爲目的的作品,拍攝地則會放在國内。由此也催生了大量的所謂 " 橫店歐美棚 "。尤其是室内戲居多的短劇,對場景的要求相對較低,室内場景基本上都是團隊自己搭建。
" 我了解到有團隊在廣州租用了一棟空置别墅,聘請外籍演員搭建場景來拍攝。" 關注網文短劇賽道的銀彈投資負責人付鵬告訴霞光社," 海外拍攝成本要到 15 萬~20 萬美金左右,而國内拍攝一部劇成本大概是 60 萬人民币左右,隻有海外拍攝成本的一半。"
對于 " 爆款 " 期望值較高的劇本,制作方基本會選擇海外作爲短劇拍攝地。
在海外拍攝地的選擇上," 英語國家現在還是 LA(Los Angeles,洛杉矶)爲主,如果預算略微緊張,像格魯吉亞這種英語國家,産業工人算是比較完善的。" 敖敦格樂告訴霞光社," 如果成本再緊張一點,泰國也可以拍英語劇。"
" 各家平台也都在嘗試國内制作的海外自制劇,但現在市面上最終跑出來的爆款是國内自制劇的并不多。" 九州文化海外事業部運營總監何澤曦告訴霞光社,雖然海外拍攝比國内拍攝的生産周期要長,成本也更高,但相對可控,拍攝質量也更高。
" 在國内拍劇其實最大問題不是場景,而是演員。" 他說," 真正的在華的外國演員,可能并不是演員出身而是以電商模特居多。"
從國人眼光來看,外國人都是金發碧眼。但拿到歐美市場,國内外籍演員的口音和長相都完全無法适應本地化需求。
此外,第一批出海短劇其實都是國内拍攝起步,這導緻平台裏的演員都是一些 " 熟悉的面孔 "。
" 我們的産能非常旺盛,基本上能達到專業演員拍戲程度的外籍演員,都已經拍過了一輪了,現在都不會再考慮用。" 敖敦格樂說。
國内 VS 國外:短劇出海的玩法邏輯完全不一樣
所謂的 " 出海短劇的草莽時代 " 被認爲早已結束,或者說從來就沒有存在過。
" 草台班子 " 在短劇出海中的 " 紅利期 ",去年中旬或許曾經短暫出現,但現在已經結束,留給此類野蠻玩家的窗口現在也已經越來越窄。
" 小體量投入,在出海的這條賽道上基本上堵死了 "。銀彈投資 CEO 付鵬告訴霞光社。" 我也接觸到很多想要入局者,但在了解完大家的基本情況之後,大部分我基本采取勸退的态度。"
他認爲短劇出海發展至今,尤其 " 打造出海短劇平台 ",并不是小型團隊可以輕松上馬的任務。
短劇出海更 " 燒錢 ",是因爲其和國内短劇的玩法有着完全不一樣的底層邏輯。
國内短劇整體上還是基于小程序生态,其實是一個非常現金流的生意 —— 投流首日如果達不到預期的高 ROI,大多會被直接放棄再投入。
而海外大部分短劇模式還是以獨立 APP 平台的邏輯來切入,所以收益也隻能是長線的回本周期,完全無法用國内小程序 " 七天回本 " 的模型去套入。
除了回本周期更長,短劇出海制作的成本也會增加。
首先本子的打磨的時間周期就會長,需要有英語區生活背景的編劇,還要理解短劇的玩法節奏。其次,拍攝的時間也會更長,因爲海外本土制作生産效率完全與中國劇組的拍攝效率無法相提并論。
可能在國内,一些小程序短劇還能快速回本,但考慮到海外平台稅以及啓動短劇平台的營收模式、短劇填庫成本的差異等等,出海短劇平台 APP 式的機會,基本都是留給 " 正規軍 " 的。
霞光社通過業内人士了解到,對于早期小體量的短劇 " 草莽從業者 " 們,也是一樣的 " 九死一生 "。
他們在黑暗中摸索,早期長期存在着大量的低效投流—— " 幾百萬賠在投流的廣告費上,客戶留存率極低,根本跑不通。"
部分能夠實現盈利和賺錢的小型玩家,嘗試通過海外社交軟件," 人推人 " 式的短劇推廣之後,才通過社交玩法實現了流量 " 跑通 ",賺到了第一桶金。
" 我希望更多人知道,這裏面到底是怎麽回事。" 這位從業者告訴霞光社,他在做海外短劇盈利後,已經準備快速撤出這一領域,回到長期盈利的主業中。
他認爲,短劇出海玩家應該更加清醒,而不是沉迷于 " 割韭菜式的忽悠 "。同時他也希望未來能 " 建立一個版權素材庫 ",使得行業能回到一種正常的業态。
" 如果抱着賺一波快錢的心态,之前在某些區域有紅利期,或者說内容特别好也有機會,但這不是海外短劇的常态。" 九州文化海外事業部運營總監何澤曦也告訴霞光社。
從他的觀察來看,想以 " 比較偷懶的短平快方式 " 來切入短劇市場難度很大,因爲現在已經不是窗口期了。
" 現在資本、平台、專業的制作方,都已經介入比較深。大家拼的還是專注度和專業度—— 包括花錢的效率、運營的效率、内容的精良程度,想躺赢難度比較大。"
" 滿大街大家都是缺優秀的作品,他們(做盜版翻拍的)不缺。" 付鵬告訴霞光社," 但他們的流量,基本上都是一些垃圾量或者是尾量,膽兒大的玩家在海外可能也收獲了一波,但是這不長久。"
敖敦格樂也認爲," 基本上能做出海短劇的玩家,上了這個牌桌的人,肯定都是非常專業的。真的沒有草莽的玩家。—— 主要是輸不起,一個本子賠了那錢那就都是美金。"
在各大社交媒體上看到的短劇劇本盜版、翻拍、國内影片加英文字幕、AI 換臉等等的玩法,在早期玩家中還偶有出現,但現在已接近尾聲。
海外市場:錢還是要花在刀刃上
對于行業内的制作人來說,制作環節其實還相對容易,目前已進入流程化階段。
而最終的核心競争力,歸根結底還是要落到優秀腳本和 IP 的儲備上。也就是說,對于一部好的出海短劇,其核心價值還是在于故事。
" 我們感受到最核心的,還是劇本。" 敖敦格樂說。
" 好的劇本決定的短劇最終成功與否,(影響力)至少有 60%~70%。" 何澤曦也說," 未來的短劇完全可以編劇中心制,好的編劇在九州的體系裏收益真的很高。"
目前中國出海短劇,類型還大多集中在都市甜寵,即女性觀衆向的内容。哪怕英語區存在狼人、吸血鬼等題材,核心思路還是都市愛情,所謂的狼人、吸血鬼,隻是角色身份設定上的差異。
而具體來看,哪怕都是女頻的都市愛情的大類型下,歐美市場和東南亞市場的本地化套路模型也存在着差異性。
" 受氣小媳婦黑化歸來這一類短劇,在東南亞很有市場,也有畫面沖擊感。但在歐美行不通,歐美對逆襲、特别卷的精神内核沒有體感,他們可能更偏向于狗血有趣或是腦洞輕松的題材。" 敖敦格樂說。
她基本在拿到劇本的時候,就能簡單判斷出這部劇有沒有爆款潛質,以及劇情核心亮點和選角方向,這些也最終會影響未來投入市場後的投放重點:" 錢還是要花在刀刃上的。"
未來重點的短劇營收還是集中在歐美市場。歐美成熟的付費習慣和高客單價都非常有優勢。
隻有前期在内容、劇本和故事上做好了充分篩選,後續投放花錢才能有的放矢,把優勢充分地放大,提高産出 " 爆款 " 的幾率。
除了劇本之外,演員的選擇也非常關鍵:" 短劇這個行業非常吃演員,換一個男一号整個氣質、調性,包括 CP 搭配效果完全不一樣。真的是完全決定生死的,演員要是選不好就全白搭了。"
短劇出海行業,已步入了越來越規範化的 " 排座次時代 "。
總體來看,2024 年依然是國内短劇出海趨勢持續擴大的一年,業内人士對于行業整體的規模和預期都比較樂觀。在 AIG 高速發展的影響下,短劇的創新模式也在不斷湧現,甚至電商産品植入出海短劇鏡頭等多種合作模式也已出現。
"2024 年會有大型資本和更多頭部玩家入局,能夠跑出來前 5~10 名或許能達到千萬級流水,甚至前幾名能達到 2000 萬~3000 萬的平均月流水水平。" 何澤曦告訴霞光社。
短劇出海正在經曆一場洗牌,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制作産能也在逐步成熟,内容生态會由越來越專業的制作團隊來呈現。坦白來講,短劇出海入局者需要有小馬過河的精神,短劇賽道越來越 " 卷 ",需要自己躬身入局去試水深。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霞光社(ID:Globalinsights),作者:郭照川,編輯:韋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