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iPhone 12 Pro 系列剛發布時,小雷在 12 Pro 的相機評測中提到 "(iPhone 12 Pro 和)ProRAW 意味着 Apple 手機正式進入計算攝影的時代 "。從好的方面看,這意味着 Apple 終于意識到 iPhone 和 Android 旗艦手機在相機領域的巨大差距,但從不好的角度看,強推計算攝影似乎意味着 Apple 打算用軟件設計來解決硬件問題。
好在 Apple 最後也及時醒悟,在 iPhone 13 Pro Max、14 Pro Max 兩代手機中接連發力手機相機的硬件配置,勉強爲 iPhone 的相機找回一些分數。但面對 " 徕 " 勢洶洶的 Android 陣營,iPhone 的反應似乎慢了半拍,甚至拿不出一個真正好用的長焦攝像頭。
不過在今年的 iPhone 15 Pro Max 中,Apple 終于補齊了 iPhone 在手機攝影領域的最大短闆——iPhone 15 Pro Max 首次搭載了一枚等效 120mm 的 5× 光學變焦攝像頭,同時手機主攝表現也經過了專門的優化。
那麽問題來了,這顆長焦鏡頭,能讓 iPhone 在拍照領域跟上 Android 大部隊嗎?
其實如果隻看參數的話,Apple 對 iPhone 15 Pro Max 的相機表現其實是非常有自信的,甚至在網站上直接表示 iPhone 15 Pro 的相機堪比随身攜帶了七個專業鏡頭——這就是展現 " 果味數學 " 的時候了,因爲這 " 七個鏡頭 " 其實分别是 0.5× 微距(超廣角)、13mm 超廣角(超廣角)、24mm 廣角(主攝像頭)、28mm 廣角(主攝像頭)、35mm 廣角(主攝像頭)、48mm 長焦(主攝像頭)和 120mm 長焦(潛望攝像頭)。
在硬件上,iPhone 15 Pro 依然搭載了三顆攝像頭,包括廣角、超廣角和長焦。其中 4800 萬像素主攝默認設置爲 2400 萬像素模式,即以二合一形式輸出,另外還支持用戶在三種主流的焦段(24mm、28mm 和 35mm)中自由切換,甚至選擇其中一個焦段作爲默認焦段。
圖片來源:雷科技
架構上,iPhone 15 Pro Max 上的長焦攝像頭采用了四重反射棱鏡設計,同時結合了光學圖像防抖技術和自動對焦 3D 傳感器位移模塊。從發布會照片來看,iPhone 15 Pro Max 上的自動對焦 3D 傳感器位移模塊支持了三軸微動,而在此前支持潛望長焦的機型上,更多還是支持兩軸微動的傳感器位移模塊。
此外,按照蘋果的說法,通過 A17 Pro 芯片和計算攝影的加持,這顆主攝可以保留更多的暗部細節,在夜間或是其他暗光場景下拍出細節更清晰、色彩更鮮亮的照片。并且在激光雷達掃描儀的支持下,也能實現夜間模式下的人像攝影。
從 15 Pro Max 在白天的表現來看,Apple 說得确實沒有錯:A17 Pro 加持下的 15 Pro Max 确實有着豐富的暗部細節。建築物飾闆的陰影過度協調,背光面也沒有明顯的顆粒感,畫面非常幹淨。
這幾天廣州的空氣質量不算太好,廣州塔的遠景看起來有些模糊。但無論是塔身的表面結構還是水中的倒影,在 15 Pro Max 的銳化操作下都有着不錯的清晰度。雲層的曝光取向明顯偏亮,沒能體現出陽光穿透雲層的質感。不過這樣的處理也很好地抑制了大光比 HDR 照片中建築物邊緣常見的白色光暈,也算是因禍得福。
畫面前景的花草雖然顔色有些暗淡,但其實也符合當前背光下的色彩表現。不過即使我們打開了機内畸變控制,畫面邊角位置依舊有較爲明顯的變形和畫質損失,下一代 iPhone 還有進步空間。
如果說廣角和主攝像頭的表現差強人意,那 15 Pro Max 長焦的表現就要分情況讨論了。在有充分光照的情況下,15 Pro Max 全新的 5× 長焦乍一看還不錯,但如果放大來看的話,遠處建築物的細節處理其實有明顯的後期處理痕迹。盡管相機在盡力通過銳化來補充細節,但在光學分辨率的限制下,15 Pro Max 的長焦還有着較爲明顯的塗抹感覺。
從好的方面看,這裏的塗抹感還不至于是 " 油畫感 ",畢竟塗抹還挺規矩的,有點像精細微噴打印出來的感覺,但本質上講,15 Pro Max 的長焦表現還配不上 " 七款鏡頭 " 這種豪情壯志。
而當長焦遇上背光,那 15 Pro Max 的表現就會像大家想象的那樣發綠。此時 15 Pro Max 會盡可能通過算法抹平銳化的痕迹,畫面細節雖然可以保留下來,但顔色看起來就有些走樣了。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 15 Pro Max 的夜間表現,不過在其之前有一個事情需要向大家說明,那就是 iPhone 15 Pro 系列依舊有明顯的鬼影問題。
另外,畫面過度銳化的情況也更加明顯。以這張使用 iPhone 15 Pro 3× 攝像頭搭配夜景模式拍攝的照片爲例子,經過銳化 + 平滑處理後的地面已經失去了原本的質感,反倒像是一張馬賽克圖案的地毯,與石磚鋪砌的安全島地面沒什麽不同。
不過畫面亮處的噪點控制倒是表現得非常不錯,所有黃色路燈能直接照亮的地方都變得非常幹淨。隻不過高光的部分依舊有 Apple 夜景模式 " 祖傳 " 的堆棧溢出問題。
接下來這張适合 iPhone 15 Pro Max 主攝像頭搭配夜間模式拍攝的 " 長曝光 " 也是同樣的情況:建築物表面的主幹處理得非常不錯,複雜的柱頂甚至是建築屋頂上的招牌都清晰可辨。
但除了老生常談的溢光問題外,路面車燈軌迹的部分也出現了經典的後期堆棧錯誤。
好在如果我們不拍攝 " 長曝光 " 的話,iPhone 15 Pro Max 即使是手持夜景,表現也非常不錯。不僅路面瀝青質感清晰,防抖和暗部細節的表現也都非常出色。
除了廣角外,15 Pro Max 的長焦夜景表現也同樣可圈可點,無論是鍾樓附近的石磚,還是屋頂的防護網,15 Pro Max 的細節保留都很到位,且畫面非常幹淨。
不過如果你運氣不好的話,15 Pro Max 的長焦夜景也可能出現其他問題:圖片的建築物和天空間就有着極不自然的陰影,照片看起來就像是剪報。
另外由于 15 Pro Max 沒有手動控制對焦距離的選項,在使用 15 Pro Max 的長焦拍攝夜景時,無法合焦或跑焦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好在超廣角加夜景模式的組合可以爲 15 Pro Max 帶幹淨的人造天空背景,在空氣好一點、光污染少一點的野外,用 15 Pro Max 拍星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看到這裏,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剛才一直在強調 " 銳化 "、" 人造 "、"AI" 這樣的關鍵詞。這是因爲體驗了 15 Pro Max 的拍照表現後,我認爲每一張照片背後都有着極爲濃厚的計算攝影,或者說 AI 優化的味道。這種 AI 能力要是能運用得好,那當然可以讓 iPhone 的相機更上一層樓。
但如果沒用好呢?
爲了驗證我的猜想,在完成原本的樣張拍攝後,小雷決定用最真實的棚拍來還原 iPhone15 Pro Max 相機的真實表現。
首先,和 Android 手機相比,15 Pro Max 的相機确實有一個優點:15 Pro Max 不同攝像頭的色彩一緻性管理做得确實非常不錯,無論是牆面、金屬反光、紙面顔色還是 SpyderCube 的中間灰,在不同攝像頭下呈現的色彩都高度一緻。在體驗了一系列 Android 手機影像旗艦後,我必須承認這一點 iPhone15 Pro Max 做得更好。
但是,如果我們放大 15 Pro Max 所拍攝的長焦畫面中文字的細節,15 Pro Max 的短闆就立刻暴露了出來:
無論光照充足與否,15 Pro Max 的長焦都有極爲明顯的 " 猜像素 " 現象。這種現象雖然說也會出現在 Android 手機的長焦照片中,但在多年的技術積累下,Android 手機的 " 猜像素 " 算法已經非常成熟。但 15 Pro Max 的表現卻非常糟糕。
然而這還不是問題的全部,在同一光照設置下,小雷用自己的 14 Pro 的 5× 數碼變焦拍攝了相同的照片。盡管 14 Pro 也有同樣的猜像素情況,但 14 Pro 拍出來的文本至少可以閱讀,日期部分也較爲 " 收斂 "。但 15 Pro Max 不僅拍出來的文本無法識别,就連純色的粗字體都出現了異常的像素粘連。
至少就這組對比,我敢說 iPhone 15 Pro Max 的相機表現甚至不如 iPhone 14 Pro。
左圖爲 iPhone 15 Pro Max 5× 相機拍攝,右圖爲 iPhone 14 Pro 5× 數碼變焦拍攝
在 iPhone 14 Pro 的相機評測中,我說 " 這是最專業的 " 傻瓜相機 ":用戶不需要複雜的設置,隻要解鎖、拍攝,一張不錯的照片就出現了。但遺憾的是,這一評價并未能出現在 iPhone 15 Pro Max 身上。沒錯,在 Apple 的優化下,iPhone 15 Pro Max 在大多數時候都能拍出一張不錯的照片,但與其說 AI 幫你識别了場景并調參,倒不如說你用照片喂給 iPhone 素材,iPhone 用你的素材畫出這麽一張照片。
不可否認的是,對敏感數據不離開手機的堅持讓 Apple 在 AI 領域發展要顯著落後于 Android 品牌。而 iPhone 15 Pro Max 當前遇到的相機問題,其實在過去幾年的 Android 手機中同樣出現過。換句話說,隻要 Apple 繼續改進算法,iPhone 16 Pro Max、17 Pro Max 的相機表現肯定會越來越好。
但問題在于市場不停下腳步等待 Apple 的進步。
多年來,iPhone 一直以其出色的硬件和操作系統穩定性爲賣點,但面對日新月異的 Android 陣營,iPhone 在攝影領域正逐漸失去優勢。用戶對于拍攝更專業、更創意的照片和視頻的需求不斷增長,而 iPhone 在這一點上的局限性變得越來越明顯。
用 Apple 的标準來看,iPhone 15 Pro Max 做得還不錯。但如果以 Android 手機影像表現的進步作爲參照,iPhone 15 Pro 的相機表現,似乎還停留在 iPhone 11 Pro 那個 " 颠覆業界 " 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