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美開畫破百萬的印度電影已有至少 5 部。
在暑期檔接近尾聲之際,北美大銀幕迎來非好萊塢軍團的集體攻榜。
印度電影《獄卒》和《邊關風暴 2》首映均突破百萬美元,雙雙闖入周末票房排行前列,維持在外語片中的領跑位置;與此同時,《獄卒》和《邊關風暴 2》也引爆印度本土院線,助推大盤創下 39 億盧比的曆史紀錄,成爲影市複蘇的又一标志性時刻。
印度新片強勢刷榜,北美本土雙線厮殺
據 The-Numbers 統計,從 9 号即周三開始,來自南印度的泰米爾語電影《獄卒》便在北美 375 家影院亮相,前兩個工作日共進賬 159 萬美元;随後《獄卒》擴映至 450 家影院,首周末預估票房爲 250 萬美元,單館收益達到 5556 美元,在高排位影片中僅低于《芭比》,觀衆動員效率居次席。由此《獄卒》在五天内累計至 409 萬美元,闖入票房榜前十強。
與第一部時隔 22 年之久,由寶萊塢出品的印地語電影《邊關風暴 2》則于周五公映,在 350 家影院拿到近 114 萬美元,緊随《獄卒》後排在第 11 名。在《獄卒》和《邊關風暴 2》雙雙撞線後,今年北美開畫破百萬的印度電影已有至少 5 部,繼續在亞洲軍團中強勢領跑。
與此同時,《獄卒》和《邊關風暴 2》在本土的争奪也頗爲激烈:據 Bollywood Hungama 統計,《邊關風暴 2》在周五便狂攬 4.01 億盧比,首周末票房更達到 13.49 億盧比,在今年所有電影中僅次于《帕坦》;而據 Sacnilk 彙總,由考萊塢制作的《獄卒》同樣制霸大銀幕,先在周四席卷 4.84 億盧比,随後兩天分别錄得 2.58 億和 3.43 億盧比,截至周日時已突破 15 億盧比,兩片在北南印度呈現出針鋒相對之勢。
在爛番茄網站上,《獄卒》和《邊關風暴 2》的爆米花指數分别爲 90% 和 81%,顯示觀衆對兩片的質量均持肯定态度。另外,《獄卒》在 IMDb 上得到 7.8 分(共 8.7 千個評價),同樣好于《邊關風暴 2》的 6.5 分(共 8.8 千個評價),預計将成爲北美後市分野的催化劑。
與此同時,R 級恐怖片《得墨忒耳号的最後航程》由環球操盤,共鋪開至北美 2715 家影院,以 650 萬美元位居榜單第 5 名,未能撼動影市現有格局。在《吸血鬼德古拉》小說原作者布萊姆 · 斯托克筆下的一章 " 船長日志 " 中," 得墨忒爾 " 是把德古拉從特蘭西瓦尼亞運到倫敦的船名。
若以 " 哥特恐怖 " 電影的标準視之,《得墨忒耳号的最後航程》的開畫成績已屬上乘,與去年 8 月底的《邀請函》(681 萬美元)相仿,後者最終以 2510 萬美元收官。但《得墨忒耳号的最後航程》的爛番茄新鮮度隻有 51%,表征觀衆喜好度的爆米花指數則爲 72%,再加上淨制作成本達到 4500 萬美元,即便北美累計得以迫近 2 千萬美元,且後續将擴映至拉美、西歐、中東、東南亞等市場,實現收支平衡的前景也難言樂觀。
《得墨忒耳号的最後航程》《邀請函》
在缺少強勢新片的情況下,年冠頭号種子《芭比》下滑 36% 至 3383 萬美元,無懸念完成票房榜四連霸,北美累計更飙升至 5.26 億美元,預計月底前将超越《超級馬力歐兄弟大電影》,依然穩健航向 6 億美元的目标。諾蘭新作《奧本海默》則進賬 1881 萬美元,時隔一周便奪回亞軍位置,公映迄今本土已進賬 2.64 億美元,進一步縮小與《盜夢空間》(2.93 億美元)的差距,有望成爲導演首部破 3 億的非超英作品。
在一衆老面孔的支撐下,北美周末大盤下跌 35% 至逾 1.15 億美元,将連續破億的紀錄延長至 19 周。到周末結束,8 月總票房來到 4.84 億美元,隻用不到一半時間便反超去年全月收成。截至 14 日,今年暑期檔已産出逾 36 億美元,有機會再度向 40 億線發起沖擊,爲影市複蘇進程的又一個裏程碑。在《得墨忒耳号的最後航程》公映後,環球影業的年度發行總收益突破 13.5 億美元,繼續壓制迪士尼和華納兄弟等勁敵,穩坐好萊塢片商頭名的寶座。
寶萊塢領銜外語片,日韓同組亞洲方陣
與以往相似,今年北美院線的高票房外語片仍被多部印度電影占據。早在 1 月 25 日,由沙魯克 · 汗主演的《帕坦》首映便攻下 689 萬美元,并一路累計至 1749 萬美元,成爲開年首部破千萬美元的非好萊塢作品。同月公映的《漁夫行動》開畫報收于 108 萬美元,分别成爲印地語和泰盧固語項目的頭炮。
随後印度電影延續績優生的市場表現:3 月初的浪漫喜劇《謊言與狡猾》共斬獲 250 萬美元,次月《龐尼因 · 塞爾文:第二部分》首周末就進賬 381 萬美元,與去年 9 月底的前作(402 萬美元)步調基本一緻,顯示其系列化運作在海外也取得成效。7 月份亮相的《交換家庭》則拿到 320 萬美元,在寶萊塢諸片中名列前茅。
《帕坦》《漁夫行動》《謊言與狡猾》《龐尼因 · 塞爾文:第二部分》《交換家庭》
加上前述的《獄卒》和《邊關風暴 2》後,今年北美破百萬的印度影片已達到 7 部,而去年截止到 8 月結束則有 8 部撞線,同時各有一部達到千萬美元層級,可見其整體戰績在兩年間出奇均衡。接下來印度發行商還有《甘地瓦陀裏 · 阿朱那》、《言語之王》等多部新片待映,而由沙魯克 · 汗領銜的《青年》将于 9 月登場,預計全年破百萬的電影數量将達到雙位數,可望接近或者追上去年的水平。
如此穩定的發揮與其他外語片的波動形成鮮明對比。2022 年,由于《龍珠超 超級英雄》和《咒術回戰 0 劇場版》雙雙超過 3 千萬美元,再加上《海賊王:紅》等大熱動畫也叩開千萬關口,推動日本電影登上非好萊塢軍團的榜首;進入 2023 年,《鬼滅之刃 上弦集結,前往鍛刀村》成爲第一部破千萬的日本動畫,4 月登陸北美的《玲芽之旅》則進賬 1076 萬美元,《劇場版 關于我轉生變成史萊姆這檔事》首周末取得 159 萬美元,而上月底公映的《灌籃高手》暫時累計至 118 萬美元,迄今并未出現類似去年多片爆發的情況,日本電影的整體戰績同比明顯下滑。
此外,韓國男團 BTS 的紀錄片《防彈少年團:稍待未來》在北美拿到 809 萬美元,以顯著優勢超過《犯罪都市 3》(91 萬美元)問鼎韓片之冠。相比之下,華語電影以破 5 百萬美元的《流浪地球 2》爲代表,在單片成績上遠超去年的《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和《長津湖之水門橋》,後兩者的北美票房均不到 20 萬美元;但除成龍的《龍馬精神》在 4 月初拿到 12.9 萬美元之外,今年并未有其他作品取得突出成績,與集團化作戰的印度和日本不可同日而語。
《防彈少年團:稍待未來》《犯罪都市 3》《流浪地球 2》《這個殺手不太冷靜》《長津湖之水門橋》《龍馬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電影在海外的優異表現與本土的強勁複蘇密不可分:據印度《經濟時報》報道,受到《獄卒》、《邊關風暴 2》以及阿克謝 · 庫瑪爾領銜的《偶滴神啊 2》共同推動,印度周末總票房達到 39 億盧比,創下電影工業百年來的新高;同時觀衆人次達到 2100 萬,也是近十年中的最高數字。
另在 Bollywood Hungama 發布的影史總榜上,年初《帕坦》在本土最終以 54.3 億盧比收官,打破由《巴霍巴利王 2:終結》保持逾 5 年的紀錄(51.1 億盧比)。在經曆 2020 和 2021 年的短暫低谷後,印度電影自去年開始便迎來大幅反彈,并在本土和海外兩條戰線同時進發,再度捍衛亞洲電影領頭羊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