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談法律,你偏要跟我談感情,既然這樣,我就隻能直接硬剛了。自從王傳福喊出 " 在一起 " 之後,比 " 在一起 " 更有看點的,恐怕是長城汽車 CTO 王遠力的微博。
從 8 月 11 日至今,王遠力連發三個微博,每一次都是直指比亞迪,并且将懸而未決的比亞迪 " 油箱門 " 事件推到風口浪尖。
衆所周知,今年 5 月長城汽車曾向生态環境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遞交舉報材料,就比亞迪秦 PLUSDM-i、宋 PLUS DM-i 采用常壓油箱,涉嫌整車蒸發污染物排放不達标的問題進行舉報。
如今,三個月過去了,長城汽車對比亞迪的舉報還未有任何官方調查結果。眼看此事即将被遺忘,長城汽車再次挺身而出,做了《皇帝的新裝》中那個 " 說真話的孩子 "。
不過,這個世界有像長城一樣,契而不舍追求法律、追求真相的,但同時也大有 " 趨炎附勢 " 或者說爲了利益而不講原則的。在王傳福振臂高呼 " 在一起 " 後,忙着附和,典型的也大有人在。
童話中,白雪公主的後媽嗎?那個整天對着魔鏡問:" 魔鏡魔鏡告訴我 , 誰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 ?"
當魔鏡說:" 白雪公主比你漂亮一千倍!" 惡毒的皇後因爲嫉妒心生歹念,費盡心機想毒死白雪公主。而王傳福一句 " 在一起 ",仿佛一面車界真實的魔鏡,照出了車企不同的三觀。
車企三觀分水嶺
俗話說:"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而長城舉報比亞迪兩款油箱未采用高壓油箱之事,讓車企在三觀上的區别益發明顯起來。
以長城代表的硬剛派,與吉利奇瑞站到同一陣營,堅持正義,堅持陽光下競争,堅持技術品質優先,堅持遵紀守法,堅持長期主義。
而以 " 蔚小理 " 爲代表的新勢力派,則屬于 " 苟同 " 類型的。
從 8 月 11 日開始,長城汽車 CTO 王遠力連續發文,層層推進扒開了比亞迪的 " 遮羞布 "。
8 月 14 日,長城汽車 CTO 王遠力第三次發文劍指比亞迪。在最新一次的發文中,王遠力稱:" 編織再大的格局,也掩蓋不了内心的慌張。"
文字内容附了三張截圖,内容涉及比亞迪向投資人回應蒸汽排放專利,以及某汽車博主表示比亞迪 10 款在售車型中,有 9 款車的常壓油箱切換爲高壓油箱,時間在 5 月之後。而如果屬實,這意味着比亞迪涉嫌排放超标的産品将達到 200 萬輛左右。
在此之前,8 月 11 日的博文寫道:在這樣嚴峻的時刻,中國汽車怎麽在一起?我們必須直面競争的現實,我們不要道德綁架的在一起,我們不要被裹挾着在一起,我們不要 " 我跟你談法律,你跟我談感情 " 的在一起,商業還是要用商業的邏輯來解決,如果隻是口頭上強調在一起,那還不如先打一架再在一起吧。
而當天晚些時候,王遠力第二次發文表示,中國汽車在一起的正确姿勢 " 是價值觀相同的企業心在一起、力在一起,而不是用民族情結的宏大叙事掩蓋内心蒼白。我們首先是一個法治社會,其次才是人情社會。即便打感情牌也要遵紀守法,這是底線。"
相反," 蔚小理 " 也站成 " 同盟 "," 跪舔 " 比亞迪。
理想汽車創始人、CEO 李想發文稱:" 緻敬比亞迪!爲這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開創者鼓掌!爲每一位新能源時代的參與者點贊!大好時代,一路同行!"
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CEO 李斌也發文稱:" 比亞迪的厚積薄發,是長期主義的勝利,向比亞迪學習。中國汽車,一起加電!"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表示:" 要給傳福兄和 BYD 點贊,團結才是質量,也是帶頭大哥風範,小鵬會繼續加電前行。"
不與無道德底線者 " 同流合污 "
我不想主觀評價 " 蔚小理 " 出于什麽目的,也很難看出 " 真心 " 還是 " 假意 "。但是,在長城舉報比亞迪未果,而比亞迪又忙着給車主 OTA 的階段,這樣 " 跪舔 " 比亞迪,一定是不符合大多數的主流價值觀。
長城舉報比亞迪,就已經将自己定位到比亞迪 " 非同類 ",的确,認認真真造車的企業,在比亞迪的 " 油箱門 " 沒有答案之前,誰都不想跟比亞迪綁定在一起。但是,王傳福卻照樣在發布會上,我行我素把自主品牌企業一一綁定 " 在一起 ",而煽情提及每一家的創業史。由此引發了一場關于 " 格局高 " 的大讨論。
不過,大家真的樂意嗎?雖然站出來公然反抗的隻有長城汽車,但愉觀車市了解到,大部分的車企,隻是用沉默替代了不贊同。
" 如果一個人連道德底線都沒有,卻又去勸别人要有格局,還要拉着大家’在一起’,那些’被在一起’的,究竟是什麽感覺呢?" 有車企相關人員表示:" 當朋友圈漫天飛舞稱贊在一起的時候,我不知道有那種被喂了一口死蒼蠅感覺的人有多少?反正我是,我想主機廠的各位同仁也不在少數吧。"
而長城三次硬剛,就是宣告自己不與無道德底線者 " 同流合污 " 的态度。" 在一起 " 是自願自發的,因爲三觀理念相似,因爲感同身受所以才會在一起。
雖然長城舉報比亞迪沖在前頭,但顯然,長城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此前,吉利集團李書福和奇瑞集團董事長尹同躍也在不同的場合,首次 " 同頻發聲 "。表達了車企必須主動承擔環境責任,不能走捷徑、抄近路,要在陽光下競争,遵紀守法,誠信經營。
遵紀守法 " 在一起 " 才能引起共鳴
" 在一起 " 需要相同的價值觀。
就如同王遠力在微博中寫道的:" 中國汽車在一起的正确姿勢 " 是價值觀相同的企業心在一起、力在一起,而不是用民族情結的宏大叙事掩蓋内心蒼白。"
" 在一起 " 是主動的惺惺相惜,而不是被動,否則,那就叫 " 道德綁架 "。企業與企業之間,與人與人之間是一樣的。
比亞迪一邊涉嫌采用常規油箱,導緻排放物不達标,對待質疑的聲音以及負面的報道拼命打壓,一邊王傳福還要把自己當作帶頭大哥,振臂高呼行業要 " 在一起 ",顯然,他沒有這個資格。
我不知道誰給了王傳福這樣的勇氣,我隻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比亞迪喜歡打情感牌,打着民族品牌來喚起大家的愛國熱情,繼而轉化銷量,我認爲這也非常好。但是,既然是民族品牌,就需要更有民族責任。
中國品牌走到今天不容易,眼下也是最關鍵的時刻。能不能站穩腳跟,與現在的 500 萬輛沒有直接的關系。最關鍵的是要消費者說了算。
中國自主品牌早期走過的路說明:偷工減料,低質低價成就不了中國品牌,甚至銷量越大,對品牌的副作用也越大。
走過的彎路不能再走。中國車企如果 " 在一起 " 一定要恪守原則,遵紀守法。一定要堅持品質技術至上。
大家是否還記得 7 月 6 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組織 16 家汽車生産企業簽署的《汽車行業維護公平市場秩序承諾書》(下稱《承諾書》),雖然當時因爲涉及是否違反《反壟斷法》而沸沸揚揚,但我覺得,《承諾書》中的涉及的幾條内容都非常好。如第二條:注重營銷宣傳方式方法,不誇大宣傳、不虛假宣傳,不爲吸引眼球、增加獲客而對消費者進行誤導性宣傳。第三條:發揚質量爲先、品質爲本的工匠精神,以高質量産品,高品質服務,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所以,如果王傳福的 " 在一起 " 是真心的,就先真真實實自我約束吧。别再遠程 OTA 了,不按規矩辦事,不講法律了。因爲偷工減料成就不了中國品牌,承載不起民族責任。何況,自己種下的果子,總有一天是要自己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