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執無兢
安聰慧很忙,但沒開微博。
極氪很忙。
001 經過了年初妖魔化市場行情的陣痛之後,已經回歸正軌,重新站穩了 30 萬級别純電汽車 " 一把手 " 的位置。
009 産能爬坡期比預想的要長一些,畢竟核心配置都選最好的,就容易被火爆的訂單擠兌一下。不過無論如何,六月份極氪的交付量已經确定了過萬。極氪 5 月的成交均價,也已經達到了 38.6 萬。
上海車展前發布的極氪 X,6 月已批量交付,從目前的訂單來看,爬坡期供不應求又成定局。
從兩年前開賣到現在,極氪被捧過,也被罵過,但對于安聰慧而言,一個不變的主題忙點,就是想盡辦法保交付。
安聰慧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造車是一場馬拉松,但極氪這場馬拉松開頭的兩年,是用短跑的節奏跑過來的。
有兩個細節,可以透視到極氪目前不錯的狀況。
一個是在批了數十億自建直營渠道之後,極氪開啓了自己的生态訂閱模式。生态和訂閱這兩個詞兒,在互聯網時代都不陌生,隻是在汽車産業中,落地率遠低于 ppt 率。
年産銷規模已經達到 200 萬的特斯拉有之,年産銷規模生态化降低的蔚來有之,其他的目前基本還都是紙。
因爲仰望太累,大家都不愛看特斯拉;因爲用戶太費,大家也不愛細看蔚來。所以,汽車圈對生态訂閱的印象還模糊地停留在賈躍亭的樂視大敗局給生态所定義的營銷話術層面。
但在上市第三年,走了一波陡峭的陽包陰,穩住身型的極氪,開啓了生态訂閱。從訂閱内容上看,基本上涵蓋了兩個部分,産品自定義,和服務自定義。
所以,不是訂閱不能做,而是要具備三個基本條件:
其一、銷量達到一個良性運轉的水平,并且産品夠強。沒有這個前提,生态地基隻怕是不穩固的。有些同學熱鬧了幾年之後,不是開始回來拆了重新打地基了嘛。
其二、生産架構足夠強大,供應鏈足夠成熟、靈活,數據處理能力足夠順暢。不然産品自定義就是給自己找不自在。
其三、營銷服務體系自驅力足夠強。服務自定義就沒有絕對滿意的時候,也不存在完美的狀态,除了投入和服務産品設計夠強之外,團隊持續保持自驅力是敢把服務拿出來訂閱的根本。
當然,還有一個汽車行業如今專有的前提,就是品牌和用戶之間的關系是健康、共赢的關系。而不是如今很多企業花了大錢養出來的用戶大爺。
企業和用戶,誰也不該做嫩韭。你盡量提供好産品和服務,我善意給予建議和表達需求,大家努力雙赢,而不是做出好日子給别人看,内裏一地雞毛。
極氪在這個時候開啓生态訂閱,說明極氪已經評估自己的産銷水平、可持續研發、市場認可度、用戶滿意度,都處在一個比較健康的水平上了。換句話說,極氪内部已經判定,自己完成了從零到一的邁進。
另一個細節同樣佐證了極氪的狀态。在前兩天極氪舉辦的西湖夜叙的媒體交流活動上,安聰慧抛出讨論的兩個命題是,其一、中國純電豪華品牌要如何養成;其二、評價豪華電動車的關鍵産品點有哪些。
兩個問題都是眼下還沒有标準答案,且還不知要過多久才會有明确答案的問題。
不過,跟多數車企如今的媒體座談,無論聊什麽,眼神言辭中對銷售的急切的掩飾不住的格局相比,極氪如今顯然已經度過了初始的忙亂期,而安聰慧又進入了他熟悉的長跑節奏了。
兩年的時間,極氪确實在紛亂中走了過來。一個新品牌的誕生,完整經曆了缺芯(極氪用的高端芯片尤其缺)、疫情,以及用戶直聯笨拙的開始帶來的如刀口水。
在極氪坑子和聰聰 yyds 的交替聲浪中,極氪讓人走出了第三賽道新品牌迄今爲止,最令人信服的樣闆。
這一直是我最關注極氪的點。因爲對于所有老牌車企,特别是中國的大車企們而言,雖然大家出于不同的考慮,紛紛推出了各自的智能電動新品牌,但是這條路是不是能走通,對各自的母體最終是帶動,還是反噬;體系的價值在新能源時代是否還值錢,是否仍然是決定性的。
這些問題都需要有第三賽道的玩家,用一個成功案例來回答。而第三賽道中,極氪最值得關注的原因有兩點。
一個是極氪是所有第三賽道品牌中,從母體獲取資源配置最高、領導層級别最高、體制開放度也最高的車企。
這三高對一個新品牌意味着什麽,體制中人,懂的都懂。如果集團董事長,集團總裁,分任新品牌的董事長和 CEO,還是跑不通這條賽道的話,那此路就真的大概率不通。
第二是極氪定位高端,豪華。
這個定位确立與否,決定了吉利和領克後面的命運。第三賽道是帶領汽車集團殺出血路,還是斷臂求生,極氪的走勢決定了很多東西。
在過去的兩年中,極氪趟明白了,安聰慧也想明白了十件事情。
第一、李書福高配極氪領導二人組,爲新品牌提供最大程度的體制活性,這是極氪能放手搏殺的戰略基礎。體制是新舊企業效率差異的最大分野,也是高于體系的戰略核心。即便沒有選擇高配來跑第三賽道的,也一定要對經銷團隊充分授權、體制充分松綁,要是一個運動員,來到一條新賽道,本就前途未蔔,還不能自主決定穿什麽褲子,穿什麽鞋跑,那就等于在障礙賽道跟人家平地賽道比。當然,國企肯定也得注意保護幹部。
第二、吉利控股集團的體系能力,是極氪的核心競争力。保持體系自信,挖掘體系優勢,是第三賽道的重中之重。
第三、吉利控股集團的優勢,在于整合資源、利用領先架構,做出足以沖擊細分市場的産品。吉利的文化優勢,就是把别人做到一百分的内容,做到 120 分。
第四、平台化形成規模化,立足新時代做好成本控制,銷量上去競争力自然出來。
第五、真誠對待用戶,用産品和服務打動用戶,而不是爲了營銷運營用戶。你待人以誠,人報你以誠,你運營用戶,用戶也運營你。
第六、企業産品毛利變化,一定要正向。特斯拉兩百萬産銷的利潤率,極氪兩百萬的時候隻會更好。
第七、不要想着爆款,每款車踏踏實實鎖定細分市場第一,自然每款都爆。
第八、承認不足,但不接受不足,和用戶一起,在用戶監督下補短爲長。
第九、每一款新車推出,都必須形成品牌銷售的獨立增量,否則出的車越多,死得越快。
最後,研判、緊盯智能電氣化時代汽車的核心技術,這是考慮長遠;緊盯現實用戶需求做靈活、高效的産品定義,這是關注當下。兩者既是态度,也是能力。
這就是兩年産銷破十萬的極氪,給轉型中的産業帶來的非常有價值的思考,在産業層面,這些價值遠大于很多聲浪極高的新汽車品牌,迄今爲止爲産業帶來的内容。
當然,這十句話沒有一句能上熱搜。
開賣兩年,極氪整明白的十件事兒。
2021 年 4 月的上海車展,是新能源汽車的第一次高光時刻,相比于今年的四月那一場中國車企的 b 面派對,兩年前的上海稱得上盛宴,華爲汽車事業的高調出動,大量全新汽車品牌的亮相,一堆到現在也沒完全落地的精彩技術發布。
在那次車展之後,汽車整個産業闆塊連續拉升了三個月,90 的長城,400 的比亞迪,100 的賽力斯等等。不管是從面子還是裏子,那年的上海車展都比今年的更有看頭。
極氪第一款産品極氪 001 就在那屆車展推出,在所有純電産品中,極氪 001 絕對是那一屆的焦點。那是極氪的輿論風評和保時捷靠得最近的時刻,幾個月後,極氪 CEO 安聰慧和他的團隊意識到,要打造中國電動車領域的保時捷,極氪要過的關還很多。
至今,極氪已經總共推出了三款截然不同的電動車,已經在售的兩款,幫助這個品牌在兩年不到的時間裏,突破了銷量十萬的整數關,成爲電動車新品牌中突破十萬用時最短的企業。
極氪 001、極氪 009 分别在各自的細分市場領跑,新上市的極氪 X 目測在他的一畝三分地上也不會有對手。
并且随着銷售的快速發展,極氪作爲一個新品牌的全産業鏈體系也都獲得了快速發展和完善,品牌生态成型的速度遠超其他新品牌。
然而,在這一系列簡單數字成績的背後,極氪這兩年,走得其實完全沒有預期中那般順利。這家一出世就宣告開辟新能源車第三賽道的車企,給嗷嗷待變的同行演示的不光是光明的未來,還有全套大象轉身的痛并快樂的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