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你下周要在領導和同事面前彙報項目進度,你會怎麽做?很多人可能會去網上搜一個項目介紹模闆,然後按照模闆來填充内容。最後,彙報幻燈片做了 80 頁,自己覺得非常充實,但是卻被領導痛批了一頓。
這樣的境遇很多人都有過。平時看了不少書,又是邏輯知識,又是演講技巧,但面對真實的職場對話,大部分招數都用不上。因爲,職場發言具有特殊性,即便你文采斐然、口若懸河,但總是使用這些套話來發言,也會讓同事和領導對你産生不好的印象。
俗話說,說話要說到點上。那什麽是說話的 " 點 " 呢?我們又該怎麽說到 " 點 " 上?
王專老師在他的新書《說到點上》中,給我們介紹了一種在職場中非常實用的思路:模塊組合,即通過各個技能模塊以及不同模塊的組合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的對話能力,并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在模塊組合的思路下,書中介紹了一種全新的口才提升方法—— " 會說三角 "。" 會說三角 " 并不是隻有一個三角形,而是由三個三角形組成,分别是 " 利益三角 "、" 内容三角 " 和 " 表達三角 "。
1
利益三角:對話指南針
想做好職場對話,最先需要考慮的不是 " 說什麽,怎麽說 ",而是利益。大家混迹職場,求的是發展,謀的是利益,哪怕是追逐夢想,追求的也是和自己有關的夢想。因此,職場對話中,最需要關注的因素是利益。想通這一點,職場對話就入門了。利益三角就像對話的指南針,引導我們前進。
因此," 會說三角 " 的第一個三角就是利益三角。其中包含三個要素,分别是解決問題、他人利益、言行一緻。
想要掌握利益三角,首先需要清楚一點:在一場對話中,我們想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麽。先搞清楚自己要什麽,明确了要解決的問題,對話就有了方向,而方向明确,路徑才能明确。
要做到這一點,就要重新認識對話。聰明的做法是将職場對話視爲一個與對方簽訂利益合同的過程。通過對話來闡明自己的利益和自己希望解決什麽問題。因此,問題描述的越具體,目标越容易被滿足。
比如,首先要學會精準地描述自己的需求,變模糊爲具體,這一點的關鍵在選詞,在描述問題的時候盡量不要選擇一些模棱兩可的詞彙。
其次,要學會拆分問題。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一次對話就能夠讓場面完全掉轉的,與其奢望一次對話就解決所有問題,不如多開展幾次對話,每次對話解決一兩個小問題。後者對個人口才的要求也不會過高,在職場中更容易實現,也能更頻繁地使用。
一旦我們明确了需要解決的問題,也就明确了自己的利益,但全世界并沒有必要圍繞你轉。這就需要我們關注到利益三角的第二個頂點——他人利益。
他人利益的第一層是強調共赢,第二層是因果關系。換句話說,就是通過解決别人的問題來解決自己的問題。自己的利益得不到,往往是因爲對别人的利益照顧得不好。更好地解決别人的問題,才能更好地解決自己的問題。這是利益三角中非常獨特的一種思維方式。
爲此,王專老師在他的書中提到了一個簡單好用的工具——職場多元利益表。表格中列舉了了職場中常見的六類利益訴求,并細分出了 25 個具體的利益點:
這個世界,千人千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渴望和追求。我們不能總是以爲自己想要的就是别人想要的,也不能簡單地将所有人的需求都歸爲同一類。因此,要正确使用利益三角,我們必須深刻理解需求的多樣性。隻有充分理解了他人需求的多樣性,才能把别人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聯結起來。
明确了自己想要解決的問題和他人利益後,要想利益三角運轉起來,背後需要一個看不見,但威力無窮的要素:信任。
沒有信任,利益三角無法有效運轉。而長期的信任無法完全通過言語獲得,第一次通過言語可能讓人相信,第二次、第三次就需要實際行動做支撐,這就是利益三角的第三個頂點—— " 言行一緻 " 的價值。
一流的口才是說話厲害,頂級的口才是行動也厲害。因爲行動厲害,所以說出的話變得更加權威,這是頂級會說的人與常規口才好的人之間的顯著差異。網絡直播的例子便是很好的證明,主播們說話流利、激情洋溢,能深深打動人心,但如果你在他們的直播間買貨的體驗不佳,他們的口才就很難再影響到你。
言行不一緻,話語便不再具有影響力。說話者總是希望通過話語引發他人的行動,而聽者往往通過你的行動來衡量你的話語。因此在職場中要記住,不能兌現的話最好不要說。同樣,如果做不到的話要提前溝通,這樣才能把損失降到最低。
隻有當明确解決問題、關注他人利益、言行一緻這三點聯動時," 利益三角 " 才能高效運轉。而做好了 " 利益三角 ",對話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2
内容三角:高效搭建對話核心内容
一旦我們明确了利益,對話就有了方向。接下來的任務就是研究如何在這個正确的方向上加速前進。利益是對話的導航系統,而内容就是對話的動力系統。至此,第二個三角—— " 内容三角 " 出現了。
在職場對話中,内容的選擇需要服務于三大目标,這也是内容三角模型的三個頂點,分别是吸引擡頭、赢得點頭和得到行動。在選擇職場對話的内容時,我們需要根據這三個目标來進行評估和篩選。
吸引擡頭是指溝通時需要吸引對方擡頭關注自己,關注自己的說話内容。有了關注,交流才能真正發生,對話才能有效進行。
工作中每個人都是着急趕路的行人,他們有自己的目的地,很容易忽略你精心準備的美好。因此,我們要主動設計 " 吸引擡頭 " 的内容,以确保後面的内容能成功進入對方的大腦。
要想吸引大家擡頭,最重要的兩點就是提升吸引力和增加講話過程中的 " 變化 "。爲此,我們要明确三個原則,分别是:先講對别人的價值、先講最重要的事、先講結論和結果。
除此之外,一段優質的發言要想有足夠的吸引力,核心的策略就是——增加變化。比如可以把一些抽象的描述變成直觀的展示,或者是通過提問、讨論等形式讓聽衆參與進來。
" 吸引擡頭 " 的概括,這是展開對話的第一步。而要想行動推行下去,更重要的是讓聽衆點頭。
點頭代表認可、同意,這是後續行動的基礎,别人不認同後續就不會真配合,工作就很難開展。好處講得再多,如果對方沒有點頭,也沒有任何意義。
爲了赢得點頭,王專老師在書中爲我們介紹了四種溝通策略。
第一種,降低接受難度和減少自我考驗。一方面我們要簡化自己的難題,将大事情變成小事情;另一方面要找到被說服者的困難,消除他們的難題,從而推動項目的發展。
第二,讓事情符合對方的評判标準,從而激發對方的内在動力。這時,他們不需要被說服,就能自己做出決策。艱難的說服就變成了對方主動接受自己本來就認同的事情。
第三,增強自身觀點的支撐力度,有理有據。在會議中,意見和建議繁多,然而,真正勝出的觀點往往有強大的支撐。觀點就如同一個大将軍,背後的支撐就像他的軍隊。軍隊強,将軍才能真的強,光杆司令敵不過千軍萬馬。
所以要牢記一句話:成功的觀點并不是靠其本身,而是靠其背後的支撐。
最後,我們要時刻記得一點,溝通不可能總是順風順水的,在遭遇反對意見時,盡可能通過友好的交流來達成共識。
要做到這一點,一個好用的溝通策略是:和對方一起将方案和需求區分開來,讓對方意識到雖然方案更改了,但需求依然可以被滿足,此時對方就更容易接受新方案。
因爲優秀的對話不是講自己的好,而是講能滿足對方的需要。這是一種思路的轉變,看似簡單,實則關鍵,對後續有着深遠的影響。
但一千次口頭答應,不如一次行動。
所以,得到行動是内容三角的第三個頂點,也是最重要的頂點。無論我們獲得多少關注和贊同,如果沒有得到行動,對話的效果都将大打折扣。
既然得到行動是評價對話内容的最高标準,那麽我們該怎麽做呢?
首先,在開始交談前,我們可以清晰地寫下自己希望得到的具體行動,并現場展示這份行動清單。其次,當面對一個巨大的任務時,我們可能會感到無從下手,這可能導緻任務被拖延。
因此,當我們希望對方采取行動時,可以将任務分解成一系列小的、易于實施的步驟。這樣一來,他們就能夠更快地行動起來。最後,爲了确保對方不會忘記,我們可以在對話結束前設置一份 " 預約提醒 ",也就是告訴對方在需要的時候會再次提醒他們。
好的會議無論過程多麽艱辛,結束時必須明确新的行動。做到這一點,每次開會都會是一次成功的對話。
3
表達三角:從容設計職場對話表達
如果說利益三角的作用類似于導航儀,确定溝通的方向,内容三角好似發動機,提供溝通所需的動力。那麽表達三角就是加油站,确保溝通的持續推進,即使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溝通這台 " 汽車 " 也能不斷前行,不停歇。
表達三角有三個頂點,分别是清晰簡潔、情緒安全和人際勇氣。職場對話有其特殊性,這三者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清晰簡潔是職場表達的第一要義。在職場中,要把每個人都想象成忙碌的聰明人。清晰的講解是對大家智商的尊重,簡短的講解則是對大家時間的尊重。好的表達絕不是面面俱到。
首先,在職場對話中,清晰簡潔的溝通方式比起幽默等方式要常用得多。無論是開會、一對一聊天、發言,還是彙報,都能運用到。
其次,相比于其他溝通方式,清晰簡潔的風格更安全。這種溝通方式哪怕不引人注目,也至少不會出現問題。清楚明了地闡述一件事,同時保持簡練,這是職場中極其安全的表達式,很少有人會對此反感。
最後,從溝通價值角度而言,清晰簡潔也是極好的選擇,可以在更短時間内傳遞更多有價值的信息。職場中,對話時間非常寶貴。往往跟你對話的人越重要,對話時間越短,因此清晰簡潔是職場表達的第一要義。
此外,職場對話中還要時刻關注情緒安全,這也是表達三角的第二個頂點。
溝通不能隻圍繞任務和事情本身展開,我們需要關注對方的情緒,最好是優先關注對方的情緒。意識到對方情緒不對的時候,要及時采取行動,尊重并維護對方的感受。
王專老師在《說到點上》中就提出了一個與人溝通的 " 紅綠燈 " 法則。比如,當遇到情緒紅燈時,我們需要停止溝通,轉而關注以下幾個事情:嘗試跟對方進行一對一深度溝通;及時認可對方的情緒,并表示對方的情緒很重要;尋找對方情緒出現波動的深層原因;過程中讓對方多表達,減少個人說話時間。
好的對話需要照顧聽者的情緒,人們的情緒安全了,才能聽進去道理。
有些朋友可能知道一句話:" 對事不對人。" 現實中很多人錯誤理解了這句話,導緻越溝通越差。溝通從來沒有對事不對人,溝通就是針對人的。是人就有情緒,情緒不對,萬事作廢。優秀的溝通者知道,首先要保證情緒安全,情緒安全才能保證對話的安全。
與此同時,優秀的表達也不能隻考慮别人,還要照顧自己。所謂情商不是取悅别人的法術,還包括了取悅自己。這也是我們表達三角的第三個頂點——人際勇氣。
有些朋友認爲自己口才不好,問題在于自己不會說話,但可能真正的症結并不是 " 不會 ",而是 " 不敢 "。很多時候,我們真正缺乏的不是技巧,而是溝通的勇氣。
職場上的溝通,往往需要我們建立起 " 主動 " 的習慣。比如,主動請求反饋、主動建立聯系和合作、主動溝通困難和主動彙報工作上進展。
人際勇氣的關鍵詞是 " 勇敢 "。即敢于在必要時憤怒,敢于拒絕,敢于向上管理和敢于争取。除此之外,還要 " 心大 "。要在職場中發展,就不能太敏感,要增強自己的 " 鈍感 ",别人認爲的天大的難堪,在自己眼中都是過眼雲煙,這樣的人往往能走得更遠。
擁有人際勇氣的人并不是無所畏懼,他們心中有所害怕,但是有一點讓他們與衆不同,那就是他們預估了最差的局面,并找到了接受最差局面的方式,同時也知道自己該如何應對最差的局面。對于很多人來說,能接受和處理最差的局面才是勇氣的來源。
寫在最後:溝通學不是讨好學
很多人心裏覺得會說不如會做,覺得會說是一種花言巧語。其實,很多人卻誤解了會說的真正含義,把會說變成了讨好,把高情商變成了善于奉承。
試想一下,如果用計算機來類比一個人的工作。那麽," 會做 " 是主機性能優秀,代表一個人有強大的做事能力," 會說 " 是顯示器效果好,能夠讓他人清晰地看到工作成果,兩者配合,效果最佳。如果隻有主機,而不配顯示器,那麽主機運行結果無法顯示;如果隻有顯示器,但沒有主機,我們看到的就隻是一個黑屏。職場中,聰明人不是在 " 會說 " 和 " 會做 " 之間做取舍,而是将兩者相結合。
有些朋友工作時不善言辭,會因此遇到不少困難。辛苦一年,勤勤懇懇,早出晚歸,話說得很少,事做了很多,想着這樣能給領導留下一個務實的好印象。可是一次領導談話讓自己崩潰了,領導居然不知道自己具體都在幹什麽。做而不說,就讓我們的工作變成了沒有顯示器的盲盒。
所以,在職場中,會說是一項必備技能。會說和會做的關系更像人的左腿和右腿。左右交替,才能大步向前。
【推薦閱讀】
贈書
在評論區留言,留言點贊數最高的一位書友,每人可獲得《說到點上》一本,活動于1 月 22 日晚上 8 點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