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依婷
編輯|袁斯來
在東南亞稱霸,迅速鋪開全球市場而後倉皇離場,是 Shopee 近些年給人的印象。2022 年經曆凜冽的風暴後,2023 年二季度其依舊深陷增長乏力的困局之中。
近日,Shopee 母公司冬海集團公布二季度财報,其營收和增長都低于市場預期。冬海集團二季度總收入爲 30.96 億元,低于市場約 32 億元的預期;淨利潤約 5.1 億美元;同比增速維持在 5% 的低位,無改善提升的迹象。财報公布當日,集團股價暴跌 29%,市值蒸發近 100 億美元。
Shopee 作爲公司最關鍵、估值占比最高的電商闆塊,本季度實現營收 21 億美元,明顯低于市場預期的 22.5 億美元收入,增速降至 21%,創曆史新低;淨利潤約爲 1.5 億美元。其核心的平台收入依賴于商家廣告投放費和傭金的雙增長,同比增速也由上季的 46% 大幅下降到 28%。
二季度 Shopee 的 GMV 依舊未被公布。冬海集團顯示 Shopee 總訂單量環比增長了 10%,但假設客單價基本不變,則其 GMV 同比仍下降了 1%-2% 左右。
Shopee 營收增速放緩,GMV 增長無力的現象早在 2021 年便已出現。2020 年年報中 Shopee 的 GMV 同比增長一倍;而在 2022 年其同比增長腰斬,僅爲 42.3%。
虧損則是 Shopee 自 2016 年成立以來便自帶的标簽,直到 2022 年下半年其才開始扭虧爲盈。外媒數據顯示,截至 2022 年一季度,Shopee 的虧損擴大到 8.1 億美元。
直到 2022 年面對巨大扭虧壓力,集團才開始改變策略。在多次提升賣家變現率、廣告費用以及減少用戶補貼後,Shopee 在四季度勉強回正,盈利 1.1 億美元。然而這樣激進的策略也反噬了 Shopee 經營多年的競争力。
内外交困
近三年,财報顯示 Shopee 的營收增長愈加緩慢,長期虧損的不良狀态也相伴随。這背後是其核心低價策略本身的痼疾與外部競争格局的激變。
Shopee 自成立起便奉行低價優先、流量至上。早期 Shopee 爲賣家提供免傭金、新店引流等服務吸引其進駐,引導賣家們低價競争。這使得用戶能在平台買到價格極低的商品,新用戶能領取多家品牌的各類優惠券。
此外,Shopee 在營銷方面也毫不手軟。它 2018 年簽下韓國女團 BLACK PINK 爲代言人,2019 年官宣國際球星 C 羅爲其全球代言人。
在一系列不斷砸錢的策略後,Shopee 的 GMV 在 2019 年和 2020 年同比增速提升,2020 年超一倍。
然而,這些僅是表面風光,實質上 Shopee 已長期處于 " 不健康 " 的狀态。2019 年之前,Shopee 的毛利率均爲負數,直到 2019 年第四季度其盈利才勉強轉正,達到 0.6%。而 2019 年全年毛利率爲 -10%。
虧損或許并不少見,但長期虧損與過低的毛利率足見問題。同樣主張低價的拼多多也長期處于虧損狀态,但 2019 年四季度其毛利率能達到 81%,與 Shopee 長期虧損同時低毛利的狀态截然不同。
Shopee 面臨難以轉型的窘況,同時其母公司冬海集團也已增長乏力,難以提供充裕的資金供其維持現有策略。
Shopee 是冬海集團的核心,其旗下的遊戲業務 Garena 長期爲 Shopee 輸血,也被稱爲 Shopee 的現金牛。然而,該業務部門的銷售額已經連續五季度下滑,今年二季度衰退 40% 以上。該部門近兩年也在不斷裁員。由此可見,現金牛也已自顧不暇了。
Shopee 内部長期難以盈利,集團供血能力也在減弱,内憂不斷加劇。同時,殘酷的市場也沒有留給 Shopee 喘息的空間。在其主攻的東南亞市場,Lazada、Tik Tok 從未停下擴張市場的腳步。
Lazada 在 2016 年被阿裏收購後,背靠阿裏獲得數十億美元,在東南亞也開啓燒錢模式。2022 年,Lazada 的 GMV 已在印尼市場排名第一,在除印尼以外的東南亞 5 國中排名第二,僅居 Shopee 之下。其 GMV 達到 201 億美元,同比與 Shopee 基本持平。
除駐紮東南亞多年的 Lazada 外,席卷全球的短視頻平台 Tik Tok2021 年在東南亞也上線了電商業務。僅 1 年多的時間裏,TikTok Shop 便已完成東南亞 6 國布局,2023 年上半年在越南市場 TikTok Shop 更是緊追 Shopee 趕超 Lazada,市場份額躍居第二。
Lazada 和 TikTok Shop 資金充裕、增長迅猛,對東南亞市場野心勃勃。Shopee 已經碰到強硬的對手了。
自救乏力
競争對手們不斷加速占據市場份額,Shopee 的增長空間愈加有限。面臨内憂外患,Shopee 不斷調整策略,以期改變長期虧損的現狀。
2021 年開年,Shopee 已經感到焦慮了。其母公司曾拿下騰訊多個海外代理遊戲業務,遊戲業務獲得支持。但 1 月騰訊宣布正式減持其 A 類股份,使騰訊的股權從 21.3% 減少至 18.7%。此消息一出,其市值大跌。
2021 年 Shopee 應對增長乏力最大的動作是開啓全球化布局。僅一年,Shopee 便快速進入歐洲、南美洲和亞洲,部署了法國、墨西哥、印度等多個海外市場。
Shopee 在海外大張旗鼓,期望複刻東南亞市場快速增長的模式,但這一願景實際上并未實現。
2022 年,Shopee 的海外布局幾乎付諸東流。2022 年 3 月 Shopee 官宣撤出法國、9 月撤出阿根廷、墨西哥和哥倫比亞;在長期霸榜的巴西,Shopee 因對當地零售業造成打擊而被巴西政府提高關稅,在産品價格方面失去競争力。即使 Shopee 長期深耕東南亞,但最終也因母公司遊戲闆塊受到重創而被迫全面撤出印度市場。
由于不同原因,Shopee 在新市場屢屢受挫。今年 1 月,Shopee 離開最後的站點波蘭,全面撤出歐洲市場。最終新拓市場中,隻剩巴西還繼續運營。
在海外市場尋求增長的同時,Shopee 也在嘗試由内降低成本。裁員似乎并不出人意料。2022 年 6 月和 9 月,Shopee 開啓了兩波大規模的裁員,涉及公司全部業務線。因爲處理不當,Shopee 還引發了負面輿情。許多收到新加坡業務中心 offer 的員工向媒體表示,其剛下飛機便收到 Shopee 毀約的信息,無處申訴。而 Shopee 的裁員還仍未結束。
爲了盡快扭虧爲盈,提振市場信心,Shopee 也開始對賣家 " 下手 "。2022 年 1 月起,Shopee 平台宣布傭金費率統一調整爲 6%,而此前費率爲 5%-6%;新賣家政策也由免傭調整爲返傭。2023 年 Shopee 傭金費率仍在上漲,最高至 7.84%。
2022 年四季度,Shopee 來自傭金和廣告費等 " 高效變現 " 的服務收入爲 11 億,此部分大幅增長了 54%,明顯高于整體收入增速。得益于此,Shopee 在成立 6 年後終于實現首次單季盈利,這也是整個冬海集團首次報告正淨利潤。集團高層在全員信中稱這爲 " 裏程碑式的裏程碑 "。
即使艱難度過了水逆之年,2023 年 Shopee 依然要面臨激進策略帶來的不少問題。二季度财報的數據表現也再次沖淡了市場期待。今年 7 月,Shopee 也上線全托管模式。這一模式将考驗平台的運營、物流等綜合能力與資金儲備。Shopee 能否借助這一全新的經營模式擺脫增長乏力,仍需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