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品牌工廠 BrandFactory
印度尼西亞的貿易壁壘,更高了。
印尼最新的規定指出,100 美元以下的進口商品禁止在電商平台銷售,通過電商平台直接進入印尼市場的非本國商品,需要符合印尼官方白名單。
印尼曾是跨境電商的熱土,2019 年印尼消費者通過跨境電商購買的海外包裹數量就已經接近 5000 萬件。此後,印尼逐漸收緊了進口商品的征稅政策,2020 年初進口商品的免稅門檻由最初的 100 美元降至 3 美元。2021 年,印尼電商 " 本土店時代 " 開啓,Shopee、Lazada 等電商平台的跨境店鋪招商幾乎停滞。
" 一直以來,印尼都期待通過立法,在一定程度上禁止廉價商品大規模進口到印尼國内。10 月印尼規定一出,我們也看到馬來、越南這些與中國有重疊産業的東南亞國家,很快就做出了一些動作。" 長期觀察東南亞電商市場的律師周洋指出," 針對跨境電商的監管恐怕會越來越嚴苛。"
爲了應對印尼對跨境電商提出的監管要求,不少中國賣家開始擁抱合規、投入本土化。他們有的與印尼本地工廠合作,在當地生産産品;還有賣家下定決心投入,做起了線下渠道。
限制進口,保護本土制造業
除了規定 100 美元以下的進口商品禁止在電商平台銷售,在 10 月 6 日,印尼決定對兒童玩具、電子産品、鞋類、化妝品、紡織品、傳統藥品、保健品、服裝、箱包等商品的進口進行限制。
進口政策的修訂使得清關時效被拉長,一度導緻大部分前往印尼的頭程物流停止收貨,還有一部分海運物流則漲價到了 2000 元 / 立方以上。
顯然,這一系列政策,是印尼扶持本國制造業、促進就業的努力。
印尼一向标榜制造業大國,2022 年印尼的制造業增加值達到 4169 億美元,在全球排名中位居第九。早在 2023 年 7 月,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就宣布要啓動《2025-2045 年國家長期發展規劃》,其中一項計劃就是發展印尼制造業。據預測,印尼将在 2030 年達到人口紅利高峰,育齡人口達到 6830 萬人,因此佐科認爲下遊産業對于實現印尼經濟跨越式發展非常重要。
" 這意味着中國賣家在印尼經營的成本會不斷提升,他們不得不在當地尋求工廠代工,進行相關産品資質認證,以求合規經營。" 周洋表示。
不過,在印尼做本土品牌的曹林華認爲,中國商家們不必過于驚慌," 印尼政府對一些特殊的商品進行海關嚴查,給部分産品加了關稅,其實目的是讓中國産品和本地産品的價格拉近。我相信中國商家還是有利潤可圖的。其實印尼這樣的做法,對于想要在印尼當地長做品牌的商家來講,反而是一件好事。"
事實上,除了印尼,越南、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也都是人口大國,近年來都承接着相應的制造業轉移。從 2014 年開始越南就在投資其海運和制造業,三星、蘋果、耐克等大企業紛紛設廠于此,而馬來西亞、孟加拉國的優勢則在于服裝、鞋類等傳統制造業。
因此,東南亞國家很難再繼續 " 包容 " 中國跨境電商。8 月,越南北甯省和海陽市市場管理部門發起突擊檢查,沒收了超過 14.3 萬件 " 來源不明 " 的貨物。10 月 16 日,泰國工業聯合會(FTI)敦促政府遏制低廉的中國進口商品湧入,該聯合會認爲,低廉中國商品的激增對鋼鐵、鋁、塑料、陶瓷、石化和醫藥等 20 個行業的當地制造商産生了影響。
" 整體的國際趨勢,不可能永遠讓中國去出口,跨境電商其實很大程度上隻解決了中國的就業、銷售了中國的産品,那肯定會受到限制。這個時候做深度本土化,去爲當地國家做出貢獻,就很重要了。" 曹林華說。
本地化生産,成本、履約是難題
2022 年,甯夏小夥劉帥留學歸來,決心開啓跨境電商生涯,他在印尼注冊了公司和美妝品牌,并且自建了上萬平的海外倉。
爲了能夠在印尼持續耕耘,劉帥的公司與印尼當地最大的化妝品工廠 PT. Nose Herbalindo 建立了合作關系,但很快,他就發現,印尼本土供應鏈公司的生産能力要遠遠落後于國内工廠。
劉帥公司的美妝産品所需的大部分原材料,都需要從中國進口,本地工廠的主要作用是罐裝。他的朋友經營着 3C、廚具類目,也都選擇了本地組裝," 比如說小風扇,等于是讓我們拆開原件運過去,然後當地在組裝。"
正如深耕印尼的電商賣家夏冰雹所言,限制于當地的員工素質、制造業上下遊的極度不成熟,Made in Indonesia 的大部分商品,也隻是一個換标組裝的遊戲。
" 但他們的生産力很低,比如國内小作坊一天能生産 2000 隻,印尼本地工廠可能一天就隻能生産 300 隻左右。" 劉帥介紹道," 而且印尼工廠的生産價格比中國貴了很多,我們的出廠價加上海運清關費用,都比他們本地生産的價格要便宜一倍多。很多異形的包裝盒印尼本地工廠也沒有,就算是普通包裝盒,價格也比中國貴很多。"
根據印度尼西亞中央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到 2023 年底,印尼大中型制造業企業數量約爲 3.2 萬家左右。印尼的制造業大體可以分爲紡織業、服裝、皮革和皮革制品、木材和木制品、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等等。但這些工廠大多以加工業爲主,印尼工業總産值中隻有 20% 左右是制成品,其餘都是原材料或半成品。
劉帥接觸到的印尼本地工廠有美妝個護、3C 産品、廚具、汽摩配工廠,主要分布在雅加達、萬隆、泗水、三寶龍等地方。據介紹,泗水是東爪哇工廠最多的城市,泗水市西部的 Tandes 區以工廠、倉庫爲主,化妝品、鋼鐵、塑料相關工廠則集中在 Sukomanunggal 區。
曹林華對印尼整體的生産成本高深表認同," 比如說一雙鞋,同樣的材料,同樣的質量,如果在國内生産要比印尼便宜很多,因爲當地工廠的生産效率、生産技術都很低,所以生産成本非常高。"
曹林華曾經是資深媒體人,在深耕印尼之前,他對印尼整體情況做了調研。他發現印尼的交通特别不發達,因此物流成本很高," 如果做線上電商,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履約成本也挺高的,而且不長久。所以我們一開始就是做本土化的,建了本地倉庫、運營團隊和線下品牌店,想看看數據做的怎麽樣,如果這個數據做得好的話,我們就計劃去當地建廠。"
但目前的建廠計劃仍在考察中,因爲曹林華認識到,當地的生産技術仍處于起步階段,比國内至少要落後十來年," 這種技術的提高不是說花錢去采買設備就能提高的,因爲設備的操作需要技術人員。另外,單一工廠的技術進步并不能改變什麽,因爲整個行業的效率比較低,這個成本是你自己不可控的,所以隻有整個産業鏈條整體提高了,才可能達到有效的降本。"
而更讓劉帥頭疼的是,電商的銷售本身具有季節性,每逢節假日、新品上市或季節更替時,電商平台都會迎來一波流量高峰。但印尼當地工廠的效率很低,交付周期至少 3 個月,但凡爆單,生産就跟不上了。在這種時候,劉帥就會選擇讓國内的合作工廠生産一部分成品,再從國内海運過去,來保證庫存。" 所以我們都在倉庫裏至少備 1 個月的銷量。我們已經習慣了印尼工廠履約差、速度慢、效率低,有時候他們履約差你也沒辦法,沒有什麽賠付,隻能認栽。" 劉帥說。
到線下去,開發小 B 客戶
即便 Shopee、Lazada、Tokopedia 等電商平台在此激戰多年,但印尼的電商滲透率僅爲 10%,消費品必然要走向更大的線下市場。
美妝行業中,近年來在印尼新起的品牌 Y.O.U、BIOAQUA、Skintific 等均已布局了線下渠道。印尼也興起了各種各樣的美妝集合店。
Bobomart 創始人樓雪強來自浙江義烏,早在 2013 年就已經紮根印尼,在幾番嘗試後,他決定專注運營渠道品牌 Bobomart,把義烏日用百貨分銷印尼市場的小 B 客戶。樓雪強對于 Bobomart 的定位是中國小商品直銷超市,類似于雜貨集合店。
印尼的中心城市有很多大商場,類似于北上廣深的萬象城,同時也有非常落後的街邊小店,樓雪強表示:" 印尼有很多不到二三十平米的雜貨鋪,裏面的東西卻應有盡有,也有那種用櫃台把店門一堵,顧客想要什麽東西需要店員去拿。"
之前,Bobomart 也曾找到一些大的分銷商去做銷售代理,但他很快就發現,分銷商很強勢,會要求很長的賬期、要很多附加條件,另外,即便是印尼排名前五的零售商,對整個市場的占有率也非常低,可能不到 10%,但是在美國、日本排名前五的零售商的占比可能要超過 50%。小店模式在印尼占據了 90% 以上的市場份額。因此,Bobomart 慢慢開始放棄大的分銷商,轉而把注意力投入到小客戶身上。
" 我們自己設立了批發門店,方便小 B 商家們過來進貨,他們可能一次隻拿幾百塊錢的貨。我們主要是做一些性價比高的白牌産品,因爲印尼人均收入也就 1400 元,這 1000 多塊錢他們用在吃穿住行上,手裏也沒多少錢,所以他們購買商品的時候,更注重性價比。" 樓雪強說。
印尼對部分産品進行了進口限制,也讓樓雪強很是頭疼," 我們的商品種類很多,一旦實行新的稅率,我們之前的分銷價格可能就要重新調整,這對于小 B 商家來說可能會有一些壓力。當然我們會看情況,盡量自己消化這部分成本。"
今年,Bobomart 重點去推進的類目是文具,并已成爲得力文具雅加達總代理。" 文具在國内會有獨立的校邊店和路邊店,它是可以整店輸出的。近期我們在雅加達與零售商合作推進形象店和形象展示櫃,在我的設想裏,文具店不會說一個店裏全是文具,因爲線下的實體店隻賣文具的話,坪效會比較低,很難存活。所以我們會給商家提供水杯、飯盒、3C、玩具之類的雜貨。這也是目前我們在國内能看到的趨勢,印尼我們覺得現在開始有這個苗頭了。"
樓雪強在經營 Bobomart 的過程中,對接了很多細分市場的頭部工廠,随着國内新生人口斷崖式下降,未來國内文具市場可能陷入負增長,現在也開始謀求出海。之前他們會給一些印尼本地文具做貼牌代工,現在決定做自己的品牌,這應該也是一個大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