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11 月 20 日," 科普中國 - 我是科學家 " 第 41 期 " 自然之美:變化與永恒 " 演講現場,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植物科學繪畫師孫英寶帶來演講:《大自然真實而永恒的記錄——植物科學繪畫》。
孫英寶演講視頻:
以下為孫英寶演講實錄:
大家好,我是孫英寶,一名植物科學繪畫師。今天與大家分享的是我的從事了 20 多年的工作——植物科學繪畫,大自然真實而永恒的記錄。
什麼是科學繪畫?
那麼說起科學繪畫,大家會比較好奇:科學繪畫師和一般的繪畫師有什麼區别呢?先給大家看幾幅我繪制的畫。
左:勝峰工蕨(工蕨科);中、右:湖北燈籠蕨(燈籠蕨屬) | 孫英寶供圖
這是植物科學繪畫的墨線圖,畫的是蕨類植物化石的複原圖。左邊是 4 億年前的勝峰工蕨,右側是 3 億多年前的湖北燈籠蕨,中間畫的是它整個植株,右邊是它植株上的一個孢子葉的放大。古生物化石對于古生物學的研究非常重要,可以了解現代植物從古到今的演化過程和路線。
我們再來看第二組畫,也是墨線圖,畫的是現在的植物。
左:紫斑牡丹(芍藥科);中:泰蘭(蘭科);右:直立霜淚花(鴨跖草科) | 孫英寶供圖
第一幅是芍藥科的,叫紫斑牡丹,我國的特有種。這幅圖可以看到,紫斑牡丹嫁接在芍藥根上的生長狀态。中間這幅圖是蘭科的一個新種,叫泰蘭。畫面中,我對泰蘭的整個植株和局部生長器官進行了解剖和放大,請注意,科學繪畫圖上是有比例尺的,所以它還具有鑒定功能。第三幅圖是鴨跖草科的直立霜淚花,因為植物太長了,所以整個植株是折疊後展現的,而且要把所有部位在同一個畫面呈現 ,每個剖面也标注了比例尺。
再看看一組彩色圖。第一個是菊科的,叫黃花蒿,大家應該很熟悉了,屠呦呦先生就是從黃花蒿裡提取的青蒿素,用于治療瘧疾。第二個是木棉科的,叫榴蓮,是一種熱帶的水果,又臭又香,很多人都特别喜歡吃。第三就是榆科的榆樹,很多生活在北方的朋友,在每年的春季會吃到由榆樹做成的各種美食。
左:黃花蒿(菊科);中:榴蓮(木棉科);右:榆(榆科) | 孫英寶供圖
下面也是一組彩色的圖,第一個是蘭科的大花杓蘭,非常漂亮,但它的漂亮很有迷惑性,會欺騙昆蟲,後面我也會講到它如何欺騙昆蟲。中間是芸香科的橘,它的皮是制作陳皮的主要原料。第三幅是茄科的甜椒,這種植物是一個美味的香料植物,在西餐中經常被使用。
左:大花杓蘭(蘭科);中:橘(芸香科);右:甜椒(茄科)| 孫英寶供圖
看完了我畫的,再看兩組國外的科學繪畫。這些是國外繪畫師比較早期的博物圖,大家會發現内容特别豐富,上面還标有數字,它的主要作用就是鑒定和标注,讓大家認識和了解植物生長的特征。顔色方面都特别真實、特别豐富,而且對植物的整體和局部都進行了完美的展現。
左:羅漢松(羅漢松科);中:長白松(松科);右:歐洲冷杉(松科) | Fl. Deutschl. Vol. 1 t. 22,27,24
左:紅石楠葉佛塔花(山龍眼科 ) ;中:金魚草(玄參科);右:南洋杉(南洋杉科)| 《The Bible of Flowers》P163 P60 P135
其實,科學繪畫最早就是從博物繪畫延伸出的一個分支,專門用于科學研究。
很多人經常會問我:科學繪畫、國畫和博物繪畫,到底有什麼區别?接下來,我就以幾種裸子植物不同風格的畫,給大家做個簡單的區分。
下圖中最左側是一個科學繪畫作品,是我繪畫的油松,我把植物的主要生長器官,果實、球果、小孢子葉球、大孢子葉球等結構,都進行了科學、美麗的展現,并且标注了比例尺。中間是國畫,對植物是純藝術性的表現,它主要展現畫面色彩的渲染效果。第三幅是博物繪畫,主要是畫單獨的一個結構、一個部分,記錄和展現了植物的外部形态和顔色,但是它缺少比例尺,所以還是缺失了科學鑒定的功能。
科學繪畫與國畫、博物繪畫的區别:以裸子植物為例 | 左:孫英寶供圖;中:金成哲繪畫;右:《Alpenpfl.》vol. 2. t. 86
也就是說,科學繪畫是科學藝術相結合的産物,它既具有嚴格的科學性,又具有較強的藝術性,不僅可以科學、客觀、藝術、真實而完美地展現植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結構,還可以記錄和表現植物,是認識植物的一種重要的手段。
科學繪畫師的作畫工具
科學繪畫的繪畫工具也很有特點。
首先,科學繪畫師的繪畫平台與其他的不一樣。平常可能會看到畫師可以豎着畫,有畫架,也可以挂在牆上畫等等,但是科學繪畫師還是要求畫台四平八穩。為什麼要四平八穩?因為在繪畫過程中,會用到很多的器械,平整的桌面上可以放置立式解剖鏡的設備、畫紙等等,方便在繪畫過程中,完成不同線條效果的繪畫。科學繪畫的線條很講究技法,而這個技法主要是靠肘、腕去完成的,所以四平八穩的地方,畫出來效果最好。
科學繪畫的線條很講究技法,而這個技法主要是靠肘、腕去完成的 | 孫英寶供圖
另外一個,科學繪畫的繪制工具也有點不同。下面我來揭秘一些科學繪畫師的筆袋。
科學繪畫家的筆袋裡有啥?| 孫英寶供圖
科學繪畫的使用工具大概有兩類:繪圖工具和解剖工具。
繪圖工具主要就是筆、尺子、橡皮這類。最早,我會用上圖左側這種蘸水筆,就是蘸鋼筆水的筆,但是蘸水筆總是容易壞,還容易堵,所以後來為了使用的方便和快捷,我就改用針管筆了,節省了很多涮筆、擦筆尖的過程。無論是蘸水筆還是針管筆,都分不同粗細,用處也不同。一般最細的,主要畫毛被這類特别細的線條,第二細的是畫一般的線條,第三個用來畫粗的線條。
解剖工具會涉及到刀片、手持放大鏡、鑷子、解剖針、解剖刀等等,這類工具一般畫師很少用到。
科學繪畫的用途
植物科學繪畫現在是一個瀕危學科了,但是其實它的功能是非常強大的。
首先,植物科學繪畫可以輔助科學家的研究工作。當科學家的研究著作要發表時,植物科學繪畫可以作為重要的補充說明資料。同時,植物科學繪畫可以用于科普、傳播植物的知識。而且,植物科學繪畫在教學上也非常重要,對博物學、本草學、自然教育,尤其是對輔助植物分類學,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那麼最關鍵的,植物科學繪畫可以真實而永恒地記錄以及解讀植物的形态。最後一個,我們可以看到,自然科學繪畫是很美的,所以對孩子和成人都能起到一種美育的效果。
尤其是在輔助科學家工作這塊,植物科學繪畫的意義很大。中國的植物學方面研究,有幾個大部頭的著作,例如《中國植物志》《中國高等植物圖鑒》,這兩個著作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對我們國家整個的植物學科的研究都很重要。還有一些地方書的植物書,輔助了我國的農業、林業、牧業、果蔬業、園林等等,隻要跟植物相關的領域或者行業,這些書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植物學的專著,會詳細介紹植物名字、用途、産地等等重要的信息。除了文字信息,這些著作裡最重要的就是科學繪畫,可以把研究内容非常形象地展示出來。
對研究古植物的科學家來說,科學繪畫尤其重要,因為它可以把平面的化石,進行立體而完美的展現,這個是相機做不到的。其實很多人都問過我一個問題,現在相機技術這麼發達,為什麼還要費勁地去繪制科學繪畫呢?
結合下圖,我給大家解釋一下。以銀杉舉例,第一幅圖是用儀器拍的銀杉的照片,它可以把整個銀杉的形态、顔色,包括後面的生境等等,非常快捷地記錄下來,但是拍攝者大部分都不具備植物學知識,不了解銀杉的生長結構和它有特色的地方。而右邊的科學繪畫,是經過科學繪畫師頭腦的認識、解剖、理解後,呈現出來的内容。在同一張紙面上,能呈現出非常豐富的内容,不僅能展現銀杉的各個器官,還标注了比例尺,所以具有鑒定功能,相當于給植物量身定做了一個身份證。
科學繪畫與攝影的區别:以銀杉(松科)為例 | 左:徐克學攝影;右:孫英寶供圖
科學繪畫背後的科學故事
我剛從事植物科學繪畫的時候,也覺得挺無聊的,植物畢竟跟動物不一樣,也不會蹦也不會跳的,你沒法跟它交流,但是後來,通過長期地跟科學家打交道,對植物有了更深的了解後,我發現——打開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首先要意識到的一點是:植物也是生命,而且很有自己的生存智慧。
作為植物科學繪畫師,我經常會畫到植物的花,花的顔色、形狀、香味非常多樣,但我隻是觀察到花的形态,跟科學家交流之後,才理解它們為什麼長這樣。植物的花的形态,跟很多動物尤其是昆蟲,有非常直接的關系,它們之間是一種協同進化的關系。
例如,下圖中唇形科的短柄野芝麻,它的花在開的時候像張開了的口一樣,底下還會有突出來的一小塊,是給昆蟲的一個落腳點。有種熊蜂很喜歡這種花,落在花上後,就會去吸食花蜜,但是在它吸食花蜜時,後背就會粘上很多雄蕊的花粉,等它飛到另外一朵花上,就完成了一個傳粉的過程,同時熊蜂自己也能飽餐一頓。
短柄野芝麻(唇形科) | 《Botanische Wandtafeln》t. 2
無花果樟科這一類的閉花,它的花是隐藏在無花果内部的,生長在内壁上。因為這個特點,無花果和榕小蜂之間形成了特殊的共生關系。榕小蜂非常小,會在無花果内部繁衍。雌蜂成長為成蜂之後,就會從無花果頂部的通道中鑽出來,這時候它身上沾滿了雄花的花粉。等雌蜂鑽進到另一個無花果中,就把花粉帶進去了,完成了傳粉。而且,進入到另一個無花果時,雌蜂不僅完成了傳粉,同時還能完成繁衍後代的任務,因為雌蜂會在另一個無花果裡遇見雄的榕小蜂,交配後進行産卵,然後重複上述過程。無花果和榕小蜂的生命,也就在這樣的行動中得以延續,非常神奇。
除了昆蟲,鳥類跟植物的關系也很密切。蜂鳥非常小,有好多植物會借助蜂鳥去傳粉。蜂鳥的嘴是長長的,大家注意看,花的形狀也是管狀的,所以蜂鳥用嘴吸花蜜時,雄蕊的花粉都粘在嘴的基部,等它去下一朵花吸蜜時,就完成了非常重要的傳粉過程。
蜂鳥吸蜜 | Flickr,Ekaterina Chernetsova ( Papchinskaya ) / CC BY 2.0(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2.0/)
除了昆蟲、鳥類之外,也有其他動物跟植物形成共生關系,例如壁虎,又稱守宮。守宮跟守宮花也是一對非常完美的搭檔。在自然界裡,守宮會去吸食守宮花的花蜜,因此也能幫助守宮花傳粉。有的守宮花成熟、結果之後,守宮還會吃它的果實,就把種子吃進肚子了。過一段時間,種子會跟着糞便被排出來,也因此得到了傳播。
守宮吸食花蜜 | Wikimedia Commons,Brocken Inaglory / CC BY-SA 3.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3.0)
還有一種桔梗科的蝮齒花,是針對蝙蝠量身生長的。這花是黃色的,長長的花冠,晚上蝙蝠會吸食它的花蜜,雄蕊的花粉會沾它一頭,跟着它去到另一朵花傳粉。
還有的植物,會引誘、甚至 " 欺騙 " 昆蟲。剛剛講到了杓蘭,開花後,它會散發一種香氣,這種香氣會吸引熊蜂。熊蜂來了之後,會從入口處鑽進去,但鑽進去之後就會掉入杓蘭的囊狀口袋,要想出來,隻能從杓蘭預設的線路走,而在這條預設的線路上,就一定會粘上一身的花粉。熊蜂出去後,又可能會掉入另一個杓蘭的 " 陷阱 ",不知不覺地就替杓蘭完成了傳粉工作。
還有另外一種角蜂眉蘭,也會設置機關。這花長得特别神奇,很像角蜂,花長到一定程度後,還會散發出雌蜂的味道,雄蜂被吸引來之後,它就會誤認為這是雌蜂,特别興奮,就想進行交配。好多蜂類在交配時,雄峰會把雌蜂抱走,但這個時候,雄峰抱着長得像雌蜂的角蜂眉蘭,左晃右晃都抱不動,反而在晃動過程中沾了一身花粉。過了一會兒,雄峰覺得沒希望了,走了,如果又被下一朵角蜂眉蘭吸引,抱着花晃動,雄峰身上的花粉會碰到柱頭,就完成了傳粉,非常有趣。
角蜂眉蘭 | Flickr, Miltos Gikas / CC BY 2.0(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2.0/)
這是科學繪畫比較有意思的地方,它不僅是記錄植物,更是把植物進行解析、甚至解密,把植物的生存智慧、植物和動物之間的關系,利用繪畫的方式進行诠釋。
但是正因如此,這個學科牽涉到很多的内容,很複雜,從事這個領域的人也越來越少,發展到現在已經是瀕危學科了。不過,近些年,在我們把科學繪畫和博物學、本草學、自然教育等很多領域結合後,科學繪畫這個學科也有了一些起色。
現在,大學裡是沒有科學繪畫這個學科的,一般都是老師帶徒弟的形式傳承,我當時也是有三位老師帶我。很可惜,現在這個領域的人少,能帶徒弟的老師也不多。所以,為了推動這個學科的發展,我花了 15 年時間,在王文采院士的支持鼓勵和幫助之下,編寫了一本教材《植物科學繪畫:從入門到精通》。歡迎喜歡和感興趣的年輕朋友加入進來,我們一起學習科學繪畫,一起更深入地挖掘科學繪畫的功能和應用。
>>左右滑動查看<<
《植物科學繪畫:從入門到精通》 | 孫英寶供圖
讓我們熱愛大自然、學習大自然,然後用一支畫筆去記錄大自然,科學繪畫是大自然真實而永恒的記錄。
感謝大家!
演講嘉賓孫英寶:《大自然真實而永恒的記錄——植物科學繪畫》
策劃 / 編譯:吳歐
作者:孫英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