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周夢梅
" 以前發工資、發年終獎,會獎勵自己買奢侈品包包、首飾,現在都是買黃金。黃金能打首飾、又保值增值,買了不虧。" 消費者小張告訴時代财經,光黃金項鏈她就囤了 5 條。
今年以來," 黃金 " 成爲社交媒體的關鍵詞之一,多次沖上微博熱搜,黃金消費也正在形成熱潮。
4 月 26 日,中國黃金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内消費金條及金币 106.323 噸,同比增長 26.77%;黃金首飾消費 183.922 噸,同比下降 3.00%。不過總體來看,黃金消費需求仍呈走高趨勢,2024 年一季度,全國黃金消費量 308.905 噸,同比增長 5.94%。
這背後是年内漲幅驚人的金價。Wind 數據顯示,截至 4 月 29 日,以人民币計價的倫敦金現貨(XAU)從年初的 470.70 元 / 克,漲至 542.70 元 / 克附近,漲幅高達 15.30%。
來源:圖蟲創意
多家銀行推廣黃金回收業務
不少消費者選擇将手上的黃金高位變現,黃金回收也興起一股熱潮。作爲回收渠道之一的銀行,業務量也頗爲可觀。
交通銀行北京分行某網點相關負責人對央視财經表示,3 月份該網點回購黃金業務 564 筆,環比增長 4000%,回購金額 2888 萬元,環比增長 5150%。
時代财經注意到,近期有多家銀行在官微推廣其黃金回購業務,包括工商銀行、郵儲銀行、農業銀行、平安銀行、揚州農商銀行等。
根據工商銀行江西分行官微 4 月 26 日文章介紹,"2024 年,工行升級了黃金回購業務,可回收(購)含金量在 99% 及以上各類實物黃金産品,回收價格需要減去一定價差。具體有兩個标準,工行的品牌金(回收價格)與當日黃金實時大盤價格價差爲 4 元 / 克,非工行品牌金條或者其他黃金産品回購回購價差爲 10 元 / 克。"
銀行黃金回收标準比較嚴格,對入手渠道、黃金成色都有要求。
據工商銀行官微,其 " 非工行品牌金條工行收 " 的回購服務,限定範圍包括 14 家商業銀行和 2 家黃金企業。14 家商業銀行包括 5 家國有大行及招商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等 9 家股份行;2 家黃金企業暫爲中國黃金、山東招金。
4 月 28 日,工商銀行華南支行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時代财經,工商銀行可以回收本行的品牌金、合作銀行的金條、黃金飾品。工行的品牌金不需要提供證書,來源于其他商業銀行則需要,另外黃金飾品會以融金的方式進行成色監測,含金量達不到 99% 以上的純度,不能回收。
" 融金後黃金飾品無法進行複原,建議黃金飾品最好拿到實體珠寶店進行回收。" 該工作人員表示,工商銀行在廣州有黃金回收業務資格的網點僅有 5 家,客戶攜帶身份證、銀行卡、黃金産品以及相關(票據)證書在櫃台即可辦理,需要提前預約。
不過,銀行并非消費者選擇的主流黃金回收渠道。數名消費者告訴時代财經,銀行回收黃金門檻較高,他們更多的是選擇品牌金飾店、專業的黃金回收平台如融通金、線下典當行等,也有消費者選擇線上回收,這些渠道對黃金的品牌、是否是金飾,要求相對寬松。
相比于線上回收,線下流程相對簡單。以黃金回收平台融通金爲例,消費者攜帶身份證件、銀行卡、黃金産品前往平台方,進行稱重開單、檢測黃金産品成色,最後扣除一定手續費、黃金(融金)損耗、價差,再确認結算即可。線上回收則在寄送黃金後,還需回收機構出具檢測報告等步驟。
多類黃金騙局悄然滋生
黃金消費熱下,騙局也在悄然滋生。
近期包括上海長甯、雲南牟定、四川綿陽、浙江餘姚、濟南、天津等多個地方公安官微提示消費者警惕黃金騙局、黃金詐騙風險。這些騙局包括黃金期貨投資詐騙、以假充真、搶購金條虛假發貨、回收陷阱等。
據四川省公安廳近日偵破的一起投資黃金期貨詐騙案,有市民 9 天内被騙 130 萬元。
據相關警情介紹,趙某結識了一名網友,對方稱自己在某平台投資黃金期貨賺了不少錢,并将盈利情況截圖發給趙某,還表示 " 可以帶他一起賺錢 "。趙某根據對方提示,下載了相關軟件并充值。小賺數百元後,趙某随後在該平台進行了大額充值,前後共計投入 80 萬元。
随着黃金行情走強,趙某的本金和盈利很快超過百萬元,準備提現落袋爲安,這時卻被平台告知需要繳納稅費、風險保證金等。無奈之下,趙某分多次繳納各種費用高達 50 萬元,短短 9 天内共計投入 130 萬,但仍無法提現。趙某發覺不對勁後報警,目前警方已幫助其追回部分資金,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遼甯省阜新縣公安局近日也破獲一起 " 假黃金 " 詐騙案,嫌疑人以金包銀首飾冒充純金首飾在信貸公司抵押騙錢,涉及金額高達 40 萬元。
黃金回購也暗藏騙局。四川省綿陽市公安局遊仙區分局發布提示稱,部分商家打着 " 高價回收 " 的幌子吸引顧客,後借口純度不夠、含有雜質、憑證丢失、燒金損耗等各種理由,提出打折收購或扣除相關費用,導緻顧客不僅沒有賣出高價,反而被商家 " 鑽了空子 "。
此外,警方也提醒,電商平台上存在賣家售賣假黃金,如黃金成分不純,摻铼、注膠等,以及黃金飾品表皮爲金、内裏爲銀等情況,消費者需仔細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