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管理的常識 ,作者林光明
編者按:
在如今這個不确定的時代,一個領導者能帶領企業走向未來,也能使企業陷入萬丈深淵。所以想要帶領企業越來越好地發展,領導者就需要具備很多資質。本文從什麼是領導力入手,詳細闡述了具備領導力的人擁有哪些特質,以及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
作者:林光明(勵衿領導力咨詢董事總經理、管理的常識内容合夥人)
美編:高婉珍
來源:管理的常識(ID:Guanlidechangshi),本文内容節選自華章書院尊享會員微課。
一
關于領導力
1. 什麼是領導力?
有人說,人才就是公司的資本。很多公司把人力資源叫 Human Capital。但我說 NO。人才不是你的資本,隻有那些被激勵起來、能夠和你朝着共同方向努力的人才,才是你的資本。
領導力就是激勵人才的問題。所以,人才的核心問題是領導力的問題。
到底什麼是領導力呢?
它無非就是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你的追随者要跟着你一起去拼命?
有段時間,我每次做高管教練,幾乎都會向學員提出這個問題,你覺得你的下屬跟着你努力的原因是什麼?
從他們的回答,我也得到了一些共同的答案,我把這些總結,反複推敲,形成一個關于領導力的定義。
用一句話說,領導力是關于如何激勵追随者共同超越自我,達成更高目标的這樣一種能力。它也是一種領導者和追随者之間的人際關系。
2. 領導力的 4 個關鍵要素
(1)激勵
領導力是一種激勵他人的能力,這和管理是有所區别的。
(2)超越
激勵做什麼呢?激勵追随者達成一種遠大的、宏偉的目标。這個目标如果是很平庸的,沒有超越,也就沒有領導力。
今年實現了一千萬的營業目标,明年還是一千萬,後年變成七百萬,這個就不具有領導力。
今年實現了一千萬的營業目标,明年變成一千兩百萬,後年變成一千五百萬,這當然是一種超越。
當然,也有可能是在同樣目标下,有更高的利潤,或是一種産品的創新。可以和别人比,也可以和自己比。
(3)共同
領導力必須是一群人在激勵之下,一起達成目标,而不是任何個人,更不是領導者達成自己的目标,其他人都在看戲。
共同完成超越,是領導力必備的特點,沒有共同,哪怕做再好,再優秀,也不是領導力。
你在前面跑的很快,可回頭一看,後面沒人跟上,這是激勵嗎?不是,這是自 High。
(4)人際關系
領導力是領導者和追随者之間的一種人際關系,跟人類其他人際關系有類似的地方。比如同學關系、同事關系,朋友關系,甚至夫妻關系。
這些關系都是因時因地因人變化的,是動态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
所以,一個領導力對這群追随者有黏性,有附着力,不等于對其他人也有同樣的黏性和附着力。
當一個領導者跳槽到别的公司,或換了一個群體,還得重新跟他的新追随者建立黏性。
所以,領導者需要保持、維護和他追随者之間的人際關系,不能想當然。
3. 領導力的 3 個層次
(1)第一個層次,領導業務
别人跟着你,是因為有肉吃。什麼叫有肉吃?就是有業績,有成果,大家跟着他是一個成功的團隊,由勝利走向下一個勝利。
在這個層面上需要考慮領導者是否能帶領大家完成超越,實現業務上的目标。這非常重要。
(2)第二個層次,領導他人
别人跟着你是因為會有歸屬感。
大家在一起做一些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當員工離開時,會非常舍不得,而當你要離開時,作為領導者也會舍不得,這就是歸屬感。
所以,領導力的存在就是因為人跟人之間建立起人際的黏性。
(3)第三個層次,領導價值觀
就是價值觀的共鳴。
别人跟着你去拼,其中最根源、最核心的,就是因為大家都在做一些自認為非常重要的、不願意放棄的事情。
大家因為共同的價值觀走到一塊,這個叫價值觀的共鳴。
4. 領導力的 8 個要素
(1)遠見卓識
作為領導者,别人跟着你,第一是因為他自己不知道要去哪裡。
或許你也沒有百分之百的答案,但是你知道的比他多,更有方向感,所以他才跟着你,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幹什麼,别人怎麼跟着你呢?
所以,領導者需要比其他人更具有遠見卓識,要知道方向在哪。
這個方向或許是團隊的,或許是公司的,或許是行業的,他得抓得住大勢,知道更長遠的未來。
(2)高效執行
知道未來的方向了,還得能實現它,也就是所謂的執行力。
優秀的領導者不止要站得高,看得遠,還要能腳踏實地完成既定目标,一步一個腳印帶領大家朝前走。
所以高效執行是領導力不可或缺的要素。
(3)堅韌不拔
領導力是帶領大家完成超越。這個超越,必定是不容易的,過程中,必定會碰到很多障礙。
優秀的領導者在困難面前,都堅信他的目标,不輕易放棄。
4)機敏應變
現在我們處在一個高速變化的、很難定義的、複雜的環境。
所以,優秀的領導者知道什麼時候該變革,什麼時候該創新,什麼時候能掉頭轉彎,該變的時候如果不變,就太死腦筋了。
雖然隻有四個要素,要實現它一點都不容易,因為各要素之間是很矛盾的。
遠見卓識就要能做夢,站得高,看得遠。高效執行,又要腳踏實地,看到眼前的業績是否能實現。
所以,傑克 · 韋爾奇有一篇博客文章寫的非常好:優秀的領導者要吃飯,還要做夢。
第二對矛盾,堅韌不拔和機敏應變。
大家都知道這個故事,掘金的過程中,挖了 9999 鎬,到最後一鎬沒有挖下去,就沒有淘到金子,但是再堅持一下,你就成了,這是堅韌不拔。
可是如果方向是錯誤的,你就會越堅持越糟糕,所以要知道什麼時候該堅持,什麼時候該改變。
這兩對矛盾是很難平衡的。
我想在這裡引用中國的陰陽八卦理論:所謂遠見卓識,像太陽一樣,可以照耀很遠;而腳踏實地,像大地一樣的非常堅實,所以是一個天,一個地,在陰陽裡是一個陽,一個陰。
而堅韌不拔就是一個很剛強的意志力,機敏應變又是一種柔軟的身段,所以一個剛性,一個柔軟,也是一個陽,一個陰。這是兩對有趣的陰陽組合。
如果在這兩對陰陽組合上,能夠藝術性的達成一種平衡,就是一個優秀的領導者。
領導力是一種沒有标準答案的藝術,别人在某些方面做的好的,你簡單粗暴地把它抄過來,未必有效。因為一切都因時間、地點、人物而改變的。
關于人的問題,我總結成三個要點,叫建立關系、激勵參與、培養人才。
從建立到激勵到培養,可以用一個簡單的英文叫 RED 來記憶。
(5)建立關系
這裡包括内外兩方面的關系。
幾年前,我采訪過柳傳志,他有一個形象的比喻:領導者就是一條線,他周圍的人才是珍珠,領導者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把珍珠串在一塊兒。
實際上領導者的作用就在于把不同的内部、外部的資源放在一起,把他們串在一塊,然後來實現一個共同的目标。
所以,建立關系顯然是領導力的必備要素。
(6)激勵參與
剛才講領導力的定義就在于激勵大家共同來完成一個目标。而不是隻有少數人在完成。
(7)培養人才
培養人才的重要性已被提到非常高的高度,有些人甚至把它當成領導力的唯一定義。
我認為不必把它放那麼高,培養人才固然很重要,但是培養人才是長期性的事情。
(8)最核心的層面:價值觀的共鳴
别人為什麼願意追随你,最大的原因,就是價值觀的共鳴。
我經常講有關價值觀共鳴的一些故事。比如《水浒》裡的宋江、劉備、劉邦等,他們的武功很強嗎?很會排兵布陣嗎?很有戰略技巧嗎?都不是。
但他們有很明确的價值觀,在指引他們去實現各種各樣的超越。
剛才我們就領導力的幾個要素反複推敲,有人說,這麼多方面都要做好,那是神,太難了。
确實,優秀的領導者,能在關鍵的三四個方面做得好,而其他方面沒有明顯的毛病,就已經很厲害了。
如果進一步要對一個人才進行研判,我們需要把各個要素進一步細化到能力數字這樣一種行為層面上。
所以,我把以上要素進一步拆分成 36 個能力素質,對于人才的發展和測評會帶來一些指導。
二
領導力的潛質
企業在花錢、花資源培養人的時候,如果能挑選具有高潛質的人進行培養,自然事半功倍,所以潛質研究,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
1. 什麼是潛質?
這裡我們要講的是領導力的潛質,也就是說,具有更優秀領導力的特點。
前面談到,領導力是激勵他人完成共同的超越。
如果領導力是這麼定義的,那麼具有優秀領導力潛質的人,就具有能激勵更多追随者,共同實現超越,達成更高目标的可能性。
他能在一個組織機構中職位越來越高,以至于能跨越他自己的職能和地位,成為影響全局的領導者,能夠由一個人的能力影響到更多人的能力。
可能有些人把這個看成官本位,其實跟官本位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其實是他能夠更好地放大杠杆效應。
2. 什麼樣的人有領導力潛質
(1)具有領導力潛質的人,必須具有很強的領導意願
領導者要有想領導的意願。
實際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具有這樣的意願,因為當領導者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壓力和風險。所以我反對這樣一個說法——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如果你研究一百個,一千個領導者,他們每個人的個性、能力、經曆都不一樣,但他們領導的意願是一樣的。這是一個很難改變的人生觀。
(2)具有領導者需要的相關工作經驗
領導者要有各種各樣的工作經驗和生活經曆——成功過、失敗過、痛苦過、歡笑過。
在不同的職業、職能,不同的地理位置上,在組織不同的生命曲線中,各種各樣的經曆都有,當然,也要有很好的教育背景。
(3)還有一個非常特殊的要素,叫學習敏銳度
學習敏銳度實際上就是能夠使這些領導者在迅速變化的環境下,可以很快學習到新東西的能力。
當他們沒有經驗的時候,可以很快把學習到的東西用到新的、具有挑戰性的領導力情境下,并能獲得很好的績效,這樣一種能力和意願,是學習敏銳度的定義。
如果成長,或者工作中的一些經驗作為外因,學習敏銳度就是内因。這兩者的作用,使領導力一步步提升。所以,内外因共同作用,将領導力的潛質釋放出來。
這就是領導力的成長過程。 ( 本文完 )
你的領導力的高低
決定了成員對你的信服程度
本質上取決于個人的品行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