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種種迹象都表明,蘋果方面似乎正在探索推出更大的平闆電腦尺寸,12.9 英寸未來極有可能不是 iPad 的極限。日前有消息源透露,蘋果或即将推出一款配備 14 英寸屏幕的 iPad,而且将爲其打造一款專屬的妙控鍵盤,而這款鍵盤則會提供更大面積的觸控闆,帶來類似筆記本電腦的使用體驗。
而平闆電腦屏幕延續大屏化的發展趨勢,則是 IDC 對這一市場未來發展所下的判斷。自此次疫情以來,平闆電腦的屏幕尺寸其實就已經在逐漸變大,12 英寸更是在目前的産品中不再罕見。那麽 iPad 爲什麽需要一塊大尺寸屏幕呢?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喬布斯當年就已經給出了回答,iPad 是 " 介于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之間的第三種設備 ",一塊大屏幕才更符合 iPad 的 Tablet PC 定位。
在推出初代 iPad 時,3.5 英寸的 iPhone 4、9.7 英寸的 iPad,以及 13 英寸的 MacBook 可謂是泾渭分明,其中 iPhone 4 負責移動通訊、聊天、上網獲取資訊,iPad 負責玩遊戲、看視頻,兩者相得益彰,而 MacBook 則是生産力工具。然而,随着打出了 "Bigger than bigger" 口号的 iPhone 6 開啓智能手機大屏化的時代,如今動辄配備 6、7 英寸屏幕的手機,也已經與平闆電腦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随着智能手機的大屏化,它所能承載的娛樂屬性也随之增強,進而讓平闆電腦在家庭娛樂層面的需求逐漸被替代,也使得其顯得頗爲尴尬,畢竟有充足的預算可以同時購買手機和平闆電的消費者并不那麽多。喬布斯的上述論斷雖然讓 iPad 開辟了一類新的消費電子産品,但也反過來喻示了平闆電腦的風險,那就是很容易被智能手機或筆記本電腦替代,而這也是 iPad mini 等小尺寸平闆式微的關鍵所在。
在同等尺寸下,平闆電腦顯然不如功能更加全面的智能手機,所以增加屏幕尺寸以獲得更多可能,也就成爲了相關廠商自然而然的一個選項。自此次疫情以來,在線教育、遠程辦公就成爲了平闆電腦市場複蘇的一大因素,畢竟更大的屏幕可以幫助用戶跨越物理空間的阻隔,讓大家有了近乎于面對面的體驗。
更别提蘋果方面從 2018 年就開始嘗試爲 iPad 注入生産力屬性,諸如妙控鍵盤、Apple Pencil、iPadOS 的不斷更新,也讓 iPad 的使用體驗在當下無限趨近于筆記本電腦。而對于生産力工具而言,更大的屏幕也就意味着可以呈現的信息更多。通常情況下,具有生産力工具屬性的軟件在功能上往往都比較複雜,例如微軟的 Office 全家桶和 Adobe 全家桶都提供了海量的按鈕,所以也隻有更大的屏幕才能裝得下這些密密麻麻的按鍵。
但必須要承認的是,iPad 的生産力工具屬性暫時還沒有得到全部消費者的認可," 你的下一台電腦何必是電腦 " 這個願景距離真正落地還有一段距離,因爲無論妙控鍵盤與 Apple Pencil 的組合賦予了 iPad 在操控層面更高的上限,但 iPad 在多線程多任務的處理能力上的缺陷,使得其始終與 PC 有些差異。
然而配備 14 英寸的 iPad 并非沒有意義,因爲它可能會成爲專業創意人士的最愛。
雖然當下圍繞 PC 建立的信息科技體系中,鍵鼠是最合适的輸入工具,但對于設計師、畫師等既需要一定的操作精度,又更青睐觸控操作的用戶群體來說,大尺寸的 iPad 顯然就更爲适合了。這類群體就可以成爲 14 英寸 iPad 的 " 種子用戶 ",來幫助這款産品在平闆電腦市場站穩腳跟,再伺機擴展到更爲廣泛的用戶中。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秋季曾有消息人士透露,蘋果方面正在爲搭載 M2 芯片的 iPad Pro 适配一個特殊版本的 macOS,其内部測試版代号爲 "Mendocino",預計将于 2023 年發布。據悉,這一結合了 iPadOS 特質的 macOS 版本,将對觸摸、顯示比例、UI 設計、窗口縮放進行針對性優化,并提供與 macOS 相似的使用體驗。
如果這一版本的 macOS 能如期而至,它無疑将彌補當下 iPad 在多任務處理能力上的劣勢,再搭配上 14 英寸的屏幕,最終效果可能會與 MacBook 别無二緻。畢竟單單一個大尺寸的屏幕可能還不會改變當下 iPad 的處境,但一旦有了媲美 PC 的操作系統,iPad 在面臨當下一衆 Android 平闆時,就将擁有獨一無二的市場競争優勢。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