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雷達财經,作者︱江北,編輯︱深海
2025 年 2 月 12 日," 新式茶飲 " 第三股古茗 ( 01364.HK ) 在港交所正式上市。
盡管身後有着騰訊、紅杉資本等衆多基石投資者背書,當日盤間,古茗股價還是跌破了 9.94 港元 / 股的發行價,最終收報 9.3 港元 / 股,跌幅 6.44%。2 月 13 日收盤,古茗股價再次下跌 1.51%,收報 9.16 港元 / 股。2 月 14 日,古茗股價回升至 9.4 港元,小幅回升 2.62%。
據此計算,公司上市三天,股價較發行價下跌了 5.43%,基石投資者騰訊浮虧近千萬。
古茗是中國中國第二大現制茶飲店品牌,招股書顯示,截至去年 9 月末,古茗門店數量爲 9778 家,市占率和門店數量僅次于蜜雪冰城。
盡管崛起迅速,但在上市前,古茗的某些關鍵性财務指标已經開始下降。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單店年 GMV 爲 178 萬元,2023 年同期爲 186 萬元;毛利率從 2023 年前 9 個月的 31% 下滑至 30.5%。
從奈雪的茶、茶百道兩位茶飲品牌,上市後震蕩走低來看,茶飲品牌似乎一旦上市便意味着開始走下坡路。從這一角度分析,古茗要想在資本市場上脫穎而出,更多要講好如何 " 行業突圍 " 的故事。
IPO 估值 11 倍于奈雪的茶
對于 " 新式茶飲 " 品牌來說,首日破發似乎成爲了一種魔咒。
此前在港股上市的兩家内地茶飲品牌分别爲奈雪的茶、茶百道,這兩家公司同樣是上市首日即破發。其中奈雪的茶首日收盤價較發行價下跌 13.5%,茶百道上市首日收盤價較發行價下跌 26.86%。
從二者日後的走勢來看,至 2 月 12 日收盤,奈雪的茶、茶百道最新股價較發行價(前複權)分别下跌了 93.5% 和 40.1%,可謂跌勢明顯。
但即便如此,作爲 " 新式茶飲 " 第三股,以每股 9.94 港元的發行價計算,古茗的 IPO 市值超 234.22 億港元。
對比之下,茶百道(2 月 11 日收盤,下同)市值爲 141.85 億港元,奈雪的茶市值爲 21.34 億港元。古茗 IPO 估值是是茶百道的 1.65 倍、奈雪的茶同期的 10.98 倍。
恐難走出 " 獨立行情 "?
當茶百道、奈雪的茶上市後紛紛走了下坡路,古茗能否幸免?
同樣是吸收加盟爲主的經營模式,雷達财經将古茗與茶百道做對比。
2023 年,茶百道淨利潤爲 11.51 億元,門店數量爲 7801 家,GMV 爲 169 億元,單店 GMV 爲 216.6 萬元。
2023 年,古茗淨利潤爲 10.96 億元,門店數量爲 9001 家,GMV 爲 192.37 億元,單店 GMV 爲 213.7 萬元。
從增長勢頭來看,與茶百道一樣,進入 2024 年,古茗門店數量增長速度放緩的情況。
2021 年至 2023 年,茶百道的門店總數依次爲 5077 家、6361 家、7801 家。2024 年上半年,茶百道的門店數量爲 8385 家,比 2023 年底僅增加了 584 家門店。相比之下,2023 年茶百道門店淨增 1400 多家。
值得關注的的是,茶百道蘇日安門店數量保持增長,收入卻出現下滑,2024 年上半年,茶百道實現收入約 23.96 億元,同比下滑 10%。
從 2023 年末到 2024 年前三季度末,古茗門店數量從 9001 家增長到 9778 家,僅增長了 8.6%,對比之下,2022 年末到 2023 年末,古茗門店數量從 6669 家門店增加至 9001 家,增幅高達 35.0%,古茗的增長勢頭同樣明顯放緩。
此外,古茗單也已經出現單店 GMV 下降的現象。具體來看,去年前九個月,古茗單店 GMV 是 177.63 萬元,低于 2023 年同期的 185.76 萬元,降幅爲 4.4%。
這樣也解釋了,爲什麽有了騰訊這樣重磅的基石投資者情況下,古茗股價依舊會破發。
畢竟從行業趨勢來看,茶飲品牌一旦擴張到了某個節點,持續快速增長的趨勢往往戛然而止,甚至會急轉直下。
對此,市場上有一種解釋是:茶飲品牌這個賽道上,各品牌間所面臨的局勢是高度競合且競争白熱化的:蜜雪冰城在全國市場多點開花,憑借更低價格和更輕的供應鏈模式占領更大的用戶基數;喜茶、樂樂茶等高端品牌在新品創意和形象升級上加速叠代;茶百道、滬上阿姨、霸王茶姬也在瘋狂拓店,搶占中端市場。
下沉市場固然有空間,但一旦市占率趨于飽和,品牌們就會陷入無休止的價格厮殺與加盟糾紛,最終演變成大規模的門店淘汰和洗牌。這樣的客觀條件下,古茗要想走出獨立行情,恐怕并不容易。
上市前突擊分紅 17.4 億
古茗到底缺不缺錢?如果站在上市前大手筆分紅這一維度,古茗似乎沒有展示出募資的迫切性來。
2025 年 1 月,即上市前一個月,古茗開啓了大手筆分紅模式:對公司現有股東分派 17.4 億元,占賬面現金 + 各種理财合計約 33.2 億元中的一半以上。
這些錢絕大多數落入公司創始人和高管們的腰包。
招股書顯示,發行上市前,王雲安、戚俠、阮修迪、潘萍萍等訂立一份一緻行動協議,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一緻行動安排的訂約方合共控制 17.28 億股股份,約占古茗總持股的 79.5%。
其中,古茗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王雲安持股爲 43.21%,總裁戚俠持股爲 19.78%,執行董事阮修迪持股爲 13.74%,潘萍萍持股爲 2.76%。此外,美團龍珠持股 8%,紅杉資本旗下的 Max Mighty Limited 持股 4%。
按全球發售前持股,本次 17.4 億元的派息,公司創始人王雲安将獨享 7.52 億元分紅,總裁戚俠能拿到 3.44 億元,阮修迪能拿到 2.39 億元,美團旗下的龍珠能拿到 1.39 億元,紅杉資本能拿到 0.7 億元。
按照規劃,到 2025 年底,古茗還将有派發 20 億元的特别股息給新老股東。
因爲股價下跌,包括騰訊在内的基石投資者已經浮虧。
古茗控股基石投資者包括騰訊旗下 Huang River Investment Limited,以及 GM Charm Yield ( BVI ) Limited(元生資本)、LVC(正心谷資本)、Long-Z Fund I, LP(美團龍珠)、Duckling Fund,2 月 12 日,一共認購 7100 萬美元。
其中,Huang River Investment Limited 認購 2500 萬美元,GM Charm Yield ( BVI ) Limited(元生資本)認購 1500 萬美元,LVC 認購 1500 萬美元(正心谷資本),Long-Z Fund I, LP(美團龍珠)、Duckling Fund 分别認購 800 萬美元。
以此計算,騰訊 " 打新 " 古茗已浮虧 135.81 萬美元,約和 986 萬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