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座艙除了智能化,其實還有健康化這條暗線。
2023 年月,創維汽車春季技術生态大會上,創維汽車創始人黃宏生聲稱,創業者的壽命平均會縮短 10 歲,但用了創維汽車後将會延長 30 歲。
2024 年的北京車展上,黃宏生再次提到,創維汽車可以緩解高血壓、提高免疫力、消除習慣性腹瀉,并表示自從開了創維電動車,他的高血壓、糖尿病等毛病都好了。

(圖片來自創維汽車)
然而延年益壽這種營銷詞彙對車圈并沒有 " 殺傷力 " 可言,在行業當中也掀不起什麽水花,甚至被質疑誇大宣傳。
座艙健康概念,其實汽車行業一直有相應的探索,或者說燃油車時代就有相關的案例。比如沃爾沃的 CLAENZONE 北歐清潔駕駛艙,通過環保座椅材料和空氣淨化系統避免異味和提高車内空氣質量等。
但到了現在,汽車行業對座艙健康的看法可能發生了一些轉變,從被動空氣清新到座艙除菌,更厲害的還有生化防禦的能力。
最近,鴻蒙智行旗下的尊界 S800 公布了更多的技術細節,其中自主智能淨化座艙鴻蒙 ALPS 座艙 2.0 備受關注,可以主動感知有害氣體和主動抑菌,被網友建議 " 納入醫保 "。
(圖片來自鴻蒙智行)
汽車座艙健康從被動轉爲主動,創維汽車打不動的座艙養生,究竟是僞概念還是真技術?
汽車座艙的自淨化系統也是一項大工程,需要軟硬件配合完成,車内的空氣才能保證持續的循環,事實上,決定汽車座艙是否足夠 " 健康 ",空氣質量遠比 AI 問診、身體狀況監測等 " 玄學 " 功能來得更重要。對于汽車而言,尤其是重視座艙豪華的超高端車型,一套高級的空氣自淨化系統的上車,才更符合産品的身份。
一般來說,汽車的空氣淨化系統主要包含空氣過濾、負離子發生器、紫外線殺菌系統、光觸媒、空氣質量管理系統、空氣循環系統、座艙自清潔系統等核心部件組成,越是豪華的車型,在空氣質量上下的功夫也會越多。
雖說尊界 S800 用了許多高大上的專用術語,但總體不會脫離座艙自清潔的核心,不過是在能力上會有更突出的體現。尊界在 S800 技術發布會上介紹,鴻蒙 ALPS 座艙 2.0 系統配備了雙層流空氣循環系統、新的可降解吸附材料、雙負氧離子系統等,可以主動感知車内的異味、細菌和病毒,并主動淨化。

空氣當中的成分很複雜,一定會包含細菌、病毒等有害成分,以及汽車上的内飾材料、空調系統、車内物品等物品長時間放置後帶來的異味。汽車座艙屬于密閉空間,空氣流通不暢,空氣控制極度依賴空氣循環系統。有的汽車的空氣循環能力較弱,還需要定期開窗通風換氣。
雙層流空氣循環系統将空氣循環分爲兩層,可以分别引入外部空氣和車内循環空氣,除了讓車内氣流分布更均勻,空氣的過濾效力也會比一般的單層流更有優勢;負氧離子系統負責吸附空氣中的 PM2.5、甲醛等有害物質,減少車内的過敏源。多個系統循環往複,座艙就有了持續的優質空氣。
餘承東在尊界 S800 技術發布會上表示,結合車内的主動空氣感知系統,享界 S800 座艙的空氣淨化率可以達到 92%,氣味恢複時間小于 20 分鍾。
其實小通和大家一樣,最好奇的應該是汽車座艙怎麽樣做到殺菌。
按照餘承東的說法,享界 S800 上搭載的鴻蒙 ALPS 座艙 2.0 的細菌抑制率超過 99%,對甲流病毒和冠狀病毒的抑制率同樣也高達 99%。近一段時間甲流的确有些嚴重,享界的宣傳點也算是 " 緊跟時事 "。
不過官方沒有特别透露鴻蒙 ALPS 座艙 2.0 殺滅病毒的細節,可以猜測其大概會采用紫外線殺菌的方案。紫外線殺菌系統一般也内置在空調系統,配合空氣循環系統将帶病毒的空氣送進循環系統裏殺滅,最後送出幹淨的空氣。
他還補充,鴻蒙智行旗下的享界、問界、智界品牌,其智能座艙都有感知并消滅車内細菌、病毒的能力。換句話說,無論是空氣淨化還是除菌,隻是高端汽車的基本操作,隻是在尊界 S800 上會有更高級的表現。
當然了,以上提到的空氣淨化、除菌能力,本質上是車内空氣循環系統的主動防禦特性,屬于空氣淨化的領域,官方的宣傳和網友解讀的醫療領域沒有太多的關聯,不具備治療的能力,更不可能做到 " 包治百病 ",否則就和 " 延年益壽 " 一樣抽象了。
另一方面也說明,市場對座艙健康其實也有一定的關注和需求。座艙健康的根源在于空氣質量,這并不是虛空概念,汽車行業已經用各種技術來證明,更健康的座艙空間是可以做到的。
創維汽車對座艙 " 延年益壽 " 的說法有些太過滑稽,但座艙健康的确有被汽車行業重點關注着。
尊界 800 隻是其中一個案例,放眼望去,各家車企對座艙健康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探索。極氪除了優化空氣質量,還把身心健康作爲座艙健康的一個落點,那就是 " 健康減壓艙 ",通過音樂 + 燈光 + 屏幕 + 座椅的聯動組合成 " 冥想模式 ",幫助乘客放松。極氪 001 上還配備了 " 治愈模式 ",用體感振動音樂的做法幫助用戶緩解疲勞。
(圖片來自極氪)
的确,壓力大已經成爲時下避不開的讨論熱題,長時間精神緊繃不利于身心健康,大家都已經了然于心了。
另外一種趨勢則是智能監測和診斷,根據紅旗官方的說法,Health Auto 智慧健康座艙是通過大數據、物聯網、車聯網和 AI 技術結合,建立用戶健康檔案,給車主做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監測内容包括心率、血壓等,并根據收集來的數據進行判斷和幹預,包括但不限于調節車内環境。這也不奇怪,畢竟紅旗汽車原本受衆主要是有一定年紀的群體,具備一定的健康風險,這一類健康監測相當于上一層保險,提前發現并采取措施,在小通看來也是座艙健康關懷的一種。
小通之前還看過一個新聞,2025 年 1 月 7 日爆發的洛杉矶帕利塞德斯山火中,一位特斯拉 Model Y 車主利用車輛的 " 生物武器防禦模式 " 成功逃生,救了這位車主一命。當中特斯拉的 HEPA 過濾系統功不可沒,通過在座艙内形成正壓,将顆粒物、煙霧和細菌阻擋在外。這位車主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下次還買特斯拉。
像這樣的健康例子其實還有很多,在國内甚至還有專門的健康座艙方案提供商(虹軟科技、智柔科技、吾征智能等),出發點可能有不同,目的其實一緻。說白了,汽車座艙是密閉的私密空間,尤其是新能源汽車時代,大家待在車上的時間會越來越長,座艙健康算不上僞需求。
回過頭來看創維汽車當年的說法隻是過于誇張,Skylink 2.0 系統開始,創維汽車也在通過體感 + 音樂 + 空氣質量控制的方法優化座艙健康。" 延年益壽 " 隻是 " 平地起高樓 ",空氣質量、舒适療法背後的座艙技術,才是真正的打基礎。
2021 年,理想 ONE 車主平均每周在車内但不行駛的時長已經達到 4.4 個小時,根據理想汽車 2024 年度用車報告,副駕屏和後艙娛樂屏的使用時長多達 7513.7 萬小時。智能座艙的功能變得豐富,結合新能源汽車所帶來的 NVH 上的優勢,汽車座艙作爲 " 第二客廳 ",已經是相當顯著的趨勢。
冰箱沙發大彩電将用戶留在了車内,空氣清新、減壓療法等座艙健康技術的出現,則是将待在車内這一動作變得長久的延伸。不論你是否對汽車座艙增健康這種說法感到懷疑,行業依舊不會停止探索。

(圖片來自理想汽車)
座艙智能的全面升級,未來人們待在車上的時間或許會變得更多,這也是爲什麽小通在前面提到,座艙健康化是座艙智能化之下的另一條暗線,這兩個概念應該是相輔相成的。
創維汽車主打座艙健康的方向并非錯誤,在小通看來,隻是營銷用力過猛,把新能源汽車座艙說成 " 包治百病 ",才讓座艙健康變成了噱頭一般的存在。
但現在看來,并不是哪家車企帶火了座艙健康,而是市場對座艙智能提出需求的同時,順帶提高了對座艙環境質量的要求,健康化不會是僞需求,甚至是結合智能化發展的一大方向,決定座艙體驗高度的,此後又多了一個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