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8 月 9 日),ISC 2023 第十一屆互聯網安全大會在京召開。與往年相比,此次會議在強調 " 數字安全 " 之外,引入了更多關于 " 人工智能 " 的讨論。
這并不令人意外。今年以來,随着大模型浪潮席卷全球,有關人工智能安全風險的擔憂接踵而至。
中央網信辦網絡安全協調局副局長羅鋒盈在會上表示,去年年底、今年年初以 ChatGPT 爲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熱度不減,大力推動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和将要發揮更重要的作用。但當前仍有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生成信息的準确性、真實性,以及價值觀等問題。
8 月 15 日起,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七部門聯合發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将正式施行。《辦法》的出台會對人工智能産業帶來哪些影響?
羅鋒盈強調:" 我們在起草過程中始終把推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發展應用作爲工作的重要出發點和落腳點,支持和促進人工智能産業發展。"《辦法》将規範的範圍限制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其他人工智能應用不受影響,并且隻規範向公衆提供服務的情形,企業、科研機構、高校等開展科研攻關不在監管之列。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三六零(601360.SH,股價 11.61 元,市值 829.58 億元)集團創始人周鴻祎也表示,很多人對《辦法》有誤讀,以爲做 AIGC 都要接受監管。他進一步解釋道:" 除非做媒體屬性、社會動員屬性的産品需要經過安全審查,如果把 AIGC 技術用在 To B 和 To G,面向政府、産業、企業,走垂直化、專業化的路,國家是非常支持這個發展方向。"
周鴻祎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 從美國現在投資的很多 AI 新興企業來看,To B 的比例占的非常大。所以我對 AI 的觀點(是),AI 本身是生産力工具,直接提高很多個人、組織、企業的生産力。從這一點來說,還是要走産業化、垂直化之路。" 周鴻祎說。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