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界很喜歡小動物,比如喜歡小兔子的福特,喜歡老虎的捷豹,喜歡獅子的标緻和榮威,喜歡羊的道奇,喜歡牛的保時捷,喜歡馬的法拉利,喜歡豬的北……呃其實除了車标,汽車的一些行駛模式也在跟動物們學習,所以現在汽車不隻是前後行駛這麽簡單。
//
蠕行模式
//
" 蠕行 " 這個詞,一般用來描述蟲子啊蛇啊之類的緩慢行進動作。将它用到汽車上面,就是學習蟲子緩慢行進的意思,想想一個蝸牛有多慢就知道了。蠕行模式,全稱可叫作 " 低速循環駕駛輔助系統 ",或者簡單粗暴叫 " 傻瓜越野系統 " 也行,也就是一般是搭載在越野車型上。
在一些砂石路、雨雪路、坑窪路等容易打滑路面上行駛時候,車輛容易發生車輪打滑或陷車。啓用蠕行模式可以不需要駕駛員操作油門和刹車,車輛能夠根據路況反饋,自動控制發動機的扭矩輸出、分配四輪制動力,以達到緩慢車速平穩通過惡劣路面的效果。由于是系統自動控制的,這對于新手越野來說就相當奶思。
//
蟹行模式
//
這個模式也好理解,顧名思義就是像蟹一樣行走。蟹當然是橫着走的,因此也叫橫行模式。目前讓車輛實現橫着走,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像悍馬 EV,通過前後輪能夠大角度同時轉向,這樣平行同向動力輸出,車輛就能橫向位移了。現代 IONIQ 5 更激進一些,搭載四輪電機,每個車輪都能 90 度轉向;豐田就更厲害,新專利能讓四輪 360 度任意轉。
第二種方式,如果仔細看過比亞迪仰望 U8 發布會視頻的話,會發現它車輪并沒有轉向,但車輛卻橫向移動了。其實它主要是靠 " 輪胎 " 實現的。在傳統的車輪外圈,還傾斜布置有一圈小滾輪,通過這些斜向滾輪相互合力,從而實現直行、轉向、橫行的效果。具體原理得拿到物理博士學位才懂,漫哥就不解釋了。
而這種車輪其實是瑞典一家公司的專利,叫麥克納姆車輪,不是比亞迪的。其實也不算什麽稀罕貨吧,不少機器人比賽裏面的機器人也會搭載這種輪子。
//
浮行模式
//
說到比亞迪仰望 U8,發布會視頻還展示了它在水面上行走的拉轟場面,就像一條浮行在水面的鳄魚。要實現汽車浮水并不難,難的是車輛的密封性。隻要車體不進水,它也是能像小船一樣浮在水面的。但這就意味着車輛的散熱等系統要另外想辦法了。至于比亞迪怎麽解決的不得而知,反正令到車輛具有了一定的浮力儲備,剩下的就交給車輪高速旋轉産生的渦流來推進了。
當然,水陸兩栖的汽車也不是新事物了,早在 2003 年就有真正意義上的兩栖車,名爲 Gibbs Aquada。不過它的打造理念還是以船爲主,車體基本就是個船艇的模,爲了防止進水,連車門都沒有。車輪能像飛機的輪子一樣可以收起、放下,下到水力的驅動形式,也是得靠螺旋槳。
//
飛行模式
//
地上走,水上漂,也不能少了天上飛嘛,于是就有了飛行汽車。飛行汽車也有幾種實現形式,譬如說想吉利投資的飛行汽車,說白了就是架機翼能夠折疊起來的飛機而已。折疊狀态下,地面跑最高時速 110 公裏。如果要上天,需要 40 秒的機翼展開時間,然後 30 米助跑,就上天了,最大飛行裏程約 800 公裏。
還有的是采用分體結構的,比如北京理工大學發布的飛行汽車,由飛行器、乘客艙、底盤三部分組成,底盤 + 乘客艙 = 汽車,飛行器 + 乘客艙 = 直升飛機。至于實用意義嘛,估計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當然還有小鵬概念中的飛行汽車,不過既然是概念了,像圖片這想象力就太局限了,圈錢說服力 -1。話說這種能下海的,能飛天的,到底還是汽車嗎?不過是套個汽車之名罷了。漫哥也打算融資造車,車頭加個鑽頭能鑽下地底,或者整個蓄水艙像潛艇一樣潛下海底,就叫潛行模式,老闆們有興趣投資麽?
總的來說,随着科學和技術發展,汽車已經不僅是純粹的代步工具,它通過融入更多的科技,讓出行變得更加容易和有趣,能夠應對不同場景的出行需求,終歸是好事吧。
記得要 "點贊、在看、分享" 三連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