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最後一塊,妄想獨立于大數據時代的自留地,多一點不要錢的支持和關懷。
也給自己多一點,算法之外的自由時間。
作者 | 哪吒
編輯 | 烏蠅歌
小風小浪原創出品
等了好幾年才等到的微博之夜,aka 内娛丢人大會,上周末剛結束。
這是一場集毯星、人情世故于一體的恩怨情仇展示大會。
85 花們扯着絲巾上演 " 姐妹人齊心不齊 ",就是 2 年前從微博之夜走出來的冥場面。
晚會前期也十分争氣,光是官宣名單、轉發預熱,就曬足三九二十七天,曬足話題曬出鮮。
還把自己擡到了内娛奧斯卡的高度,光是 25 号當晚就安排了 120 條熱搜。
粉絲們則是一股腦團建,硬把微博之夜玩出了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的架勢。
誰成想一通操作,它沒辦成奧斯卡格萊美。
倒成了能載入《内娛完了功勞簿》的笑話大會。
一個字概括微博之夜,亂。
這是一種不顧明星、粉絲、觀衆死活,開天辟地創世紀的亂。
它亂到粉絲卷着鋪蓋被窩,天爲羅蓋地爲毯,十度寒風睡大街。
它亂到紅毯被大刀闊斧砍掉,主辦方還揮一揮衣袖,不帶有任何歉意。
紅毯,放在任何頒獎典禮上都是重頭視覺戲。
綠女紅男們借高定、請造型師捯饬,苦練伸腿縮脖之技,使出渾身解數搏出位。
然而大多明星落得個在紅毯口苦等半小時,最後回酒店自拍的下場。
不光紅毯沒了,頒獎禮也硬生生往後 延遲了半小時。
可能這次活動前微博沒焚香沐浴,翻閱老黃曆,竟忘了當晚是地球一小時熄燈活動 。
它甚至能亂到頒獎禮改名《批發來的獎杯與失蹤的領獎明星》。
光是演員這領域,就有——
沒演過戲新銳獎,循規蹈矩突破獎,躺平不動飛躍獎,毫無特色矚目獎,磨皮摳圖質感獎......
秉承着 " 來了都是客,不能空着手 " 的原則,每個獎項裏塞了 5-7 個明星。
還不如佟湘玉白展堂的 " 雞王争霸賽 " 有含金量。
真正的頒獎環節更是重量級,做到了一視同仁,全自助拿獎——
甭管你是真演員還是水流量,通通先去偏台自己端獎杯。
胡歌徑直走到舞台正中央又折回去
劉亦菲和胡歌分别獲得微博之夜 Queen 和 King 獎,倆人還端錯了。
Queen 和 King 這個獎項,往年是投票産生。
今年官方美其名曰網友可以 " 參與推薦 "。
先哄着粉絲做數據打榜,幫微博之夜預熱。
然後行使一招 " 最終解釋權歸主辦方所有 ",拿大數據、不怎麽透明的專家團當擋箭牌。
倒不是說劉亦菲和胡歌不實至名歸。
隻覺得這個不公開透明的票選機制,是平台炒熱度的小花招罷了。
至于另外兩個 " 年度人物 "" 年度作品 " 獎項,利用粉絲做完數據之後壓根沒有進入頒獎環節。
平台的 " 丢人 " 行爲,不光是不按前期宣傳規則辦事,而且是物理上紮紮實實的 " 弄丢了獲獎人 "。
8085 花同台,遍分豬肉少一人——唐嫣沒來。
最右禮儀小姐姐前面應該站着唐嫣
她的行蹤放眼整個内娛都很重量級:
從始至終沒參加内場頒獎禮,别的明星參加紅毯時她還在直播帶貨。
晚上後援會粉絲連誇人那套話術都編好了,才發現被攔在會場外面進退不得。
甚至還義憤填膺把唐嫣進不了門的消息放出來,全網傳閱。
網友二創,配字來源網絡
不知道活動主辦方是有意還是無心,讓張大大上台填補了唐嫣的空位。
他回頭了那我也回頭看看
當楊幂、楊穎同台從事尴尬表演藝術行爲時,李冰冰在台下跟黃曉明說悄悄話。
唇語解讀來自網絡
黃曉明深吸一口氣:如果感到幸福我就拍拍手。
雖然曉明天寶的夫妻倆前緣斷了,但拍手行爲以缺德的方式将兩人再次聯結在一起。
換個角度看,唐嫣的失蹤,何嘗不是一種因禍得福。
畢竟另外兩個缺席頒獎的人,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社死。
年度矚目演員一共四個人,隻有虞書欣龔俊上台,吳磊和王鶴棣沒聽到提示,還散落在會場天涯。
主持人尬聊了一會還不見另兩人上場,直接拖着話筒大喊:"棣棣聽到了快來哈"。
小學運動會上,喊人檢錄入場的大喇叭都比這個專業。
至于檀健次,因爲上廁所沒有領到獎,台上直接略過了他。
經由粉絲彈幕提醒,主持人在台下彌補了過失,又給檀健次造成了二次傷害——
鑲邊給王心淩伴唱伴舞演繹《愛你》。
幾秒後主持人嫌王心淩放不開,又對着麥克風大喊 " 脫掉外套嗨起來 "。
王心淩 be like:
這段似乎不是台本裏的内容。
馬麗多次欲言又止,哽咽着喉嚨,兩分鍾硬是沒想出一句話。
沉默是那晚的舞蹈。
明星、工作室、粉絲們出的亂子,說到底都是微博之夜既要依賴飯圈經濟,又瞧不起粉絲的别扭姿态。
一種過河拆橋行爲。
各種路透裏,主辦方甩出的鍋蓋給出的借口有很多。
譬如 " 粉絲太多沒信号 "" 聚集應援影響不好 "。
當晚進到内場的人也實時辟謠:粉絲撤了信号依然不行。
新浪微博的 CEO 直接用了一套《妍珍文學》:不給解釋,直接進攻。
按照他的說法,路上的粉絲就是舉辦微博紅毯最大的阻礙。
值得注意的是,微博之夜一邊鄙視粉絲相互打鬥挑釁那一套。
一邊又像模像樣地用各種操作造話題,把他們瞧不起的事情都幹了一遍。
帶頭炒 CP,在離婚夫妻的臉上來回切鏡頭。
找幾個多年不聯系的明星同框合照,表情再難看也能從中摳出情懷來。
況且 2 月末 3 月初微博之夜剛宣布舉辦的時候,粉絲是他們捧着的金饽饽,用來炒熱度的工具。
轉發贊助商微博,讨好金主爸爸,都是官方引導粉絲在做。
官方布置的任務裏,一共 9 個項目 11 次任務,需要每天在微博完成。
這下微博日活也有的保證。
微博 CEO,則完成了自打臉的荒誕行爲藝術:
一邊信誓旦旦邀請函已經發放結束;
另一邊,直到晚會前一天,官博還在抽獎送見面機會。
這又是微博官方傳遞出的模糊态度:" 邀請 "" 親臨現場 " 不一樣," 送票 " 和 " 見面 " 不一樣。
微博之夜可以用門票、轉評贊拿捏粉絲。
但春天賦予人們的精氣神與活力,不會被一場晚會奪走。
紅毯外面,擠不進會場的粉絲集體參與了一對新人的婚禮。
這裏沒有嚴格的明星粉絲層級關系,也沒有擾亂秩序的吵鬧粉絲。
隻有擁吻的新人,舉着小旗打 Call 應援的觀衆,和像演唱會一樣熱情噴灑的香槟。
這才是晚會的意義。
用一場儀式重啓一段生活,參與的衆人享受熱鬧與歡呼,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