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_ ⊙ )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衆号:地球知識局
德國全部關停
作者:越向
校稿:朝乾 / 編輯:金槍魚
當地時間 15 日午夜,德國關停了國内最後三座核電站,這标志着着德國全面淘汰核電。
這三座核電站分别是位于巴伐利亞州的伊薩爾 2 号核電站、巴登符騰堡州的内卡韋斯特海姆 2 号核電站和下薩克森州的埃姆斯蘭核電站。
德國全面關停核電站的計劃開始于2011 年。當時,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了洩漏事故,時任默克爾政府制定了核電退出計劃,準備逐步關停境内全部的 17 座核電站。
一個接一個關,剩下的不多了▼
德國作爲原子能技術最重要發源地之一,爲什麽要放棄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機會呢?後核電時代的德國,又将如何解決能源問題呢?
無論是理論(核裂變)還是實踐(原子彈制造)
多位大佬坐鎮的德國在原子能領域都是一馬當先
(1927 量子力學會議的德國科學家(高亮))▼
德國核電發展史
在二戰結束之後,作爲戰敗國的德國想要利用核能并不容易。一開始,各大國均不願意讓這樣一種 " 末日技術 " 放在德國人手裏。聯邦德國直到 1955 年締結《巴黎條約》之後才在法理上成爲正常國家,又過了五年,聯邦德國第一座核電站卡爾實驗核電站投入使用,成爲了德國核電事業的開端。
卡爾實驗核電站由西門子工業集團承建
後者承建了德國境内全部的 17 座核電站
(一開始隻是一個沸水反應堆,圖:壹圖網)▼
70 年代石油危機爆發之後,能源價格飛漲,核電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也是核電在德國大發展的時期。
此時,西德社會的主流意見依然對發展核電抱以積極态度。然而,1986 年發生的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使民意發生逆轉 , 反對發展核電站的人數一度達到了 69%。這樣的民意基礎大大推動了 1979 年建黨的德國綠黨的發展。
綠黨的政治原則就是:環保、和平、反核
如今的綠黨,勢力早已遍布歐洲
德國的綠黨也頗有民意基礎(圖:wiki)▼
1993 年東西兩個德國的綠黨合并,在聯邦大選中獲得 49 個議席,并在 1998 年大選中與社會民主黨結成 "紅綠聯盟",進入聯邦政府,擔任了外交、環保、衛生等三個部長職務。
今天的德國,綠黨再聯合社民黨、自民黨共同組閣
紅黃綠信号燈組合出道,三黨齊治德意志
(财政部長(自)、總理(社)、外交部長(綠))
(圖:德國概況)▼
雖然當時的施羅德政府并不贊同綠黨在廢除核電方面的激進主張,但迫于民衆和政治盟友的壓力,還是與德國 4 個具有市場壟斷地位的能源供應康采恩——意昂集團 ( E.ON ) 、萊茵集團 ( RWE ) 、歐洲大瀑布電力公司 ( Vattenfall Europe ) 和巴登 - 符騰堡能源公司 ( EnBW ) 簽署了相關協議。這份協議在發展趨勢上宣判了所有德國核電站的死刑。
因爲這一政策,德國政府也面臨多家能源企業的聯合訴訟
十年的糾葛最終以 24 億歐的政府補償迎來" 雙輸 "的結局
(前方,道路曲折,圖:壹圖網)▼
不久之後,德國議會通過了将于 2002 年 4 月 22 日生效的《核能法》修正案,規定 " 禁止新建任何民用核電站;現有運轉中的核電站在投入使用的第 32 個年頭要停止運轉 ",依此推算,2022 年正是德國核電事業走向終結的年頭。
距今爲止,德國全境原本的 17 座核電站
隻剩下3座還在運行(圖:wiki)▼
不過,德國核電的命運并未就此封印。因爲《核能法》修正案遭到德國工業界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爲,放棄發展核能所導緻的電價上漲将削弱德國制造的競争力。
由于能源結構的緣故,相對于其他歐盟成員國而言
化石燃料發電依然占不小比例,而且原料大多進口
可再生能源發電包含的附加稅也進一步擡高了電價 ▼
有三件事情曾給了德國核電一線生機:一是 2005 年與德國工業界關系緊密的聯盟黨(CDU/CSU,基民盟 - 基社盟)取得執政地位;二是發生在 2006 年初的俄烏天然氣之争,使德國民衆在能源方面的态度趨向現實考量;三是進入 21 世紀後,公衆對氣候變化問題關注度的極速升溫,核電在二氧化碳減排作用上的突出功效凸現出來。
基于發電來源結構,德國電價受俄烏之争的巨大影響
不得不考慮非化石能源的發電渠道
(圖:shutterstock)▼
在此背景下,德國總理默克爾成功松動了《核能法》修正案,并于 2010 年 9 月 28 日決定,延長境内 17 個核電站的使用期限 8 至 14 年。
誰知半年之後,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給了德國核電以緻命一擊。
2011 年 3 月 11 日,發生在日本的這場巨大災難
給世界核電産業和世人心間留下了巨大的陰影
(圖:壹圖網)▼
早先,還有相當一部分德國人認爲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是一場愚蠢的人爲事故,蘇聯僵化颟顸 [ m ā n h ā n ] 的體制應該爲此擔負主要責任。福島事故一出,德國輿論大嘩,因爲日本在德國人心目中是一個标準的工業化民主國家,如果連日本人都避免不了 7 級核事故,那麽德國或任何一個國家都避免不了。
同爲二戰軸心國,日本遭受了兩次毀滅性核打擊
要是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德國自己身上,德國不敢去想
(福島災後土壤去輻射處理,圖:壹圖網)▼
福島事故發生後數日,柏林、漢堡、科隆和慕尼黑四大城市共 21 萬人走上街頭,抗議默克爾的核電政策。德國政府立刻宣布暫緩延長核電站使用期限,不久又宣布德國将暫時關閉 7 個最老的反應堆。明眼人已經看出,再想松動《核能法》修正案已無可能,德國媒體上打出頭條:" 核電時代結束了 "。
夫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
因噎廢食就是德國核電的真實寫照( 圖:壹圖網)▼
按照德國政府的規劃,2020 年由太陽能、風能、水力及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提供的電力供應量,應該提高到占德國整個電力供應量的 20%;30 年後,力争使可再生能源成爲國民使用的主要能源。就算是力主延長核電使用期限的聯盟黨,也是把核電當成一座通向未來可再生能源世界的一個橋梁,過了這座橋,也将會在 2050 年廢除核電。
2021 年的最後一天,許多人忙着迎接新的一年到來
這同時也是德國僅有六座核電站中三座的最後一天
(圖:shutterstock)▼
德國人爲什麽對核電如此敏感?
關于德國人對核電的态度,雖然有着各種解釋,比如資源禀賦說(德國有大量可以露天開采的褐煤),人口密度說(德國的人口密度比法國高不少)等等,但筆者認爲國内的政治生态才是主導德國核電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曾經的核電巨頭西門子正是嗅到德國的保守态度
才在 2011 年福島事件後果斷退出所有相關業務
許多人意識到德國綠色運動的勢力大,也許是從綠黨的崛起感受到的。但其實早在綠黨興起之前近百年,德國的綠色運動已經開始萌芽。
強國盛世下的憂患,萦繞人們心間
自從德國在 1850 年開始大規模工業化之後,在德國的市民階級中就漸漸醞釀起了反工業化的情緒,其源頭一直可以追溯到德意志浪漫主義和日耳曼人古老的森林崇拜。
1896 年,在柏林的斯特格裏茨(Steglitz),一群中學和大學的學生們聚集到一起,要在大自然發現新的生活方式,由此開啓了德國第一個有組織的綠色運動—— "候鳥運動(Wandelvolge)。
在全世界各地的年輕一代都奔向現代化城市的懷抱時
這群德國青年們卻像候鳥一樣回歸田園
(柏林一處候鳥運動的官方俱樂部,圖:壹圖網)▼
參加候鳥運動的青年們讨厭工業文明帶來的壓抑和沉悶,讨厭現代社會的秩序感和平庸感,更讨厭資産階級道德的虛僞和做作。他們要求的是直面大自然,赤身裸體地在大自然中奔跑和遊泳,直接展現自己身體的健美和精神的昂揚。
到了 1916 年,盡管已經在戰争中陣亡了許多成員,其協會會員仍然有 6 萬人。
同樣是這群追逐大自然的青年
卻又在戰争時期扛起了他們反對的軍工産品——槍
從政府方面看,無論帝制的德意志第二帝國,議會民主制的魏瑪共和國還是極權專制的納粹德國,都對環境保護予以支持。
特别是在納粹時代,自 19 世紀末以來的反工業化精神和對自然的崇拜發展到一個高潮,并成爲了納粹意識形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賦予了極高的價值。以神秘的大森林爲代表的自然環境,被看作是 " 高貴的日耳曼精神 " 的源泉,必須由國家來加以保護。
由于 19 世紀末德國工業革命的初步完成
重工業帶來的污染問題緊接着進入公衆的視線
環保意識迅速攀升(圖:維基百科)▼
二戰結束之後,盡管納粹的那一套環保理論被埋葬了,但随着世界環保運動的發展,聯邦德國的綠色運動迅速興起,直到形成了綠黨這樣不可忽視的政治勢力。
當這樣的傳統與無法徹底處理其廢料的核電遭遇時,所激起的是世界其他國家所不曾經曆的反抗巨浪。這種傳統不僅僅屬于德國,而是屬于整個德語世界。同屬德語文化圈的奧地利,早在 1978 年就宣布逐步淘汰核能。
核原料的供應、核廢料的處理,都是很大的難題
而隔壁的法國就好得多(從西非進口,向西非輸出)
德國這種傳統早就引起了鄰國的注意,甚至被某些法國人視作 " 東鄰國家不理性的民族特性。" 同樣見識了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法國人,在 1990 年代同意 " 所有核電廠應當關閉 " 的國民人數一直在 12%-19% 之間低位徘徊。
法國政府明确規定核電是該國電力的主要來源。在政策的傾斜和支持下,法國建立起強大的核工業體系,培養了阿海琺集團和法國電力集團等核電巨頭。這種中央控制最大的好處就是标準化,美國核管會原主席塞林曾說:" 法國有 200 多種奶酪,但隻有一種核電機組。這就是技術标準化。"
與德國保守至極的核電态度相比
法國的核電可謂是撐起了國内發電的大半江山
(圖:維基百科)▼
對此,反核運動成員聲稱,核電的發展對能源生産集中化、大型化的内在要求,會使政治趨向于極權主義。這就更加觸痛了德國的政治禁忌。
退出核電的利弊
退出核電,最直接的後果就是電費上漲,減排難度增大。
在 2011 年作出退出核電的決定之後,德國政府安撫民衆稱:" 關閉 7 座發電廠不會影響能源供應。近年來,德國生産的電力遠遠超過其本國所需。有大量電力用于輸出。此外,我國還有相當多的發電能力儲備,其總量是目前準備關停的核電站總發電量的兩倍多。"
一路關到現在,隻剩仨了
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下薩克森▼,今年也要關
然而,現在的情況其實不容樂觀。德國雖然在去年仍在出口電力,但其前提是仍有六台核電機組在運行,它們生産了德國約 13% 的電力,而現在其中的三台已經與電網斷開連接,另外三台也将于今年關閉。
Bang 的一下就沒了
(圖:Youtube)▼
屆時,德國西部地區将需要從法國購買更多電力。目前德國的電價在每度 0.3 歐元左右,幾乎是主要國家中最高的(相比之下,法國每度電僅售 0.18 歐左右)。
德國在執行退出核電的同時爲了盡可能實現電力自給,不得不增加化石能源發電的比例,這既推高的發電成本,也産生了更多的二氧化碳。
盡管默克爾在位時期,已經盡快響應了廢核的民意
但短時間内讓其他能源補上核電減少的空缺也過于倉皇
同時,被給予厚望的可再生能源發電不但對電網維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費錢),而且還需要占民用電價 21% 的可再生能源附加費進行補貼才能運轉。
在 " 北溪 2 号 " 天然氣管道遲遲不能開通的背景下,這樣困境已經讓部分德國人的情緒有了波動。
能不能開通,真的難說了
美國可以賣天然氣了,法國可以賣核電了
德國在短期内可以說沒啥選擇,有啥買啥了▼
2022 年 1 月 1 日,德國民意調查公司 Civey 的調查結果顯示,當被問及 " 您覺得最後一座德國核電站應該如期于 2022 年底關停嗎?" 時,有38.8%的受訪者答 " 當然不應該關停 ",16.9% 的人答 " 不太應該 ",與此同時,隻有 29.2% 的人回答 " 當然應該關停 ",9% 的人答 " 比較支持關停 "。
但和調查結果上反映的不同
反對者們似乎擁有很高的行動力
不過,考慮到可再生能源發電産業與核電之間進行你死我活的博弈,退出核電政策也倒逼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走在世界前列。如果能進一步提高效能,即有望取代化石能源發電,顯現其減少碳排放方面的巨大優勢。相比之下,法國發展迅速的核電,必然擠占了可再生能源的生存空間。
在當前俄烏沖突仍在繼續、能源價格持續居高的情況下,德國全面關停核電站,會對該國的制造業和全球的産業布局産生何種影響,我局還将繼續觀察。
多虧德國政府,四大能源公司先他們競争對手一步
在可持續能源産業早早布好了局
參考文獻:
1. 劉立群,王靜:《德國退出核電之争評析》,《德國研究》2009 年第 4 期,第 45 頁。
2.《聯邦德國核電政策進退維谷》,《未來與發展》,1987 年 05 期,第 35 頁。
3. 劉立群,王靜:《德國退出核電之争評析》,《德國研究》2009 年第 4 期,第 46 頁。
4.http://www.bmu.de/atomenergie_ver_und_entsorgung/ downloads/doc/2667.php,訪問日期 :2009 - 06 – 21。轉引自,劉立群,王靜:《德國退出核電之争評析》,《德國研究》2009 年第 4 期,第 46 頁。
5.http://www.xjrb.com/2010/0928/271974.html,訪問日期:2011-3-28。
6.http://www.bund.net/bundnet/themen_und_projekte/atomkraft/,訪問日期:2011-3-27。
7.Deutsche AKW - eine Panne pro 8.Monat,http://www.sueddeutsche.de/politik/atomdebatte-in-deutschland-deutsche-akw-eine-panne-pro-monat-1.1072579 訪問日期:2011-3-27。
9. 唐黎标:《德國的能源發展策略》,《節能》,2004 年第 11 期,第 48 頁。
10. 童欣:《德、法兩國迥異的核電發展道路對中國的啓示》,《綠葉》,2011 年第 4 期。
11.http://de.wikipedia.org/wiki/Wandervogel.
12. 劉立群,王靜:《德國退出核電之争評析》,《德國研究》2009 年第 4 期,第 45 頁。
13. 弗蘭克 · 奧古特:《嬗變的環保主義》,《中國三峽》,2009 年 05 期,第 75 頁。
14. 王岩岩:《法國核電發展模式對我國的啓示》,《價值工程》,2010 年第 16 期,第 134 頁。
15. 沈經:《德國安全文明與中國核電躍進—— 2. 中 - 俄 - 德合作首座第三代核電廠》,《儀器儀表标準化與計量》2010 年第 6 期,第 7 頁。
16. 翟永平、吉華:《世界核能工業的發展》,《未來與發展》,1987 年 05 期,第 35 頁。
17.Bundesregierung beschlie ß t Ausstieg aus der Kernkraft bis 2022, Montag, 19. Dezember 2011,
18.Hannes Koch und Wolfgang Mulke: Die letzten drei deutschen Atomkraftwerke werden abgeschaltet, 07.01.2022, https://www.weser-kurier.de/politik/inland/die-letzten-deutschen-atomkraftwerke-werden-ende-2022-abgeschaltet-doc7j6cz2rxyz4mvspaj7o.
19. 陳什麽夏:《世界各國電價百科!電價形成與電力市場改革全剖析!》,
20.https://zhuanlan.zhihu.com/p/90113647#
21.Umfrage zur Atomkraft-Abschaltung: Mehrheit dagegen, 22.https://www.tichyseinblick.de/daili-es-sentials/kernkraft-umfrage-abschaltung-mehrheit-dagegen/.
* 本文内容爲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END
擴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