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鳥鳥和複旦大學梁永安教授的一場訪談火了。
這個對話被稱爲是無數内耗者的福音。
尤其是 " 努力到 30 歲依舊沒能過上好日子 " 這個話題。
鳥鳥說自己從小接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好好努力,以後才能過上好日子。
結果現在活到 30 歲,依舊沒過上好日子,也不知道哪裏出了問題,也不知道啥時候才能有好日子。
一度感到自己被按到地上摩擦,後來還是在閱讀中找到一點慰藉與自洽。
這是一個慕強的時代,承認自己的脆弱和失敗,是一件很需要勇氣的事情。
大家都陷入一種 " 被對比 " 的狀态,有時落差太大,很容易感到失落壓抑。
因爲慕強而導緻自我嫌棄,這其實是一種錯誤和虛無的理念。
有時,承認自己的弱,反而是一種力量。因爲真實的脆弱,好過虛假的自信。
看清現實,認清自己,反而更容易找到契合自己的道路。
鳥鳥一貫都是如此的真誠,如此的掏心掏肺。
曾經,在《脫口秀》大會的舞台上,她靠着 " 美醜 "" 減肥 "" 社恐 " 這些有點喪的話題,引起了無數網友的共鳴。
■02
鳥鳥是藝名,之所以取這個藝名,是因爲它:" 可以飛,不用飛得太高,但是很自由。"
但現實中的鳥鳥,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社恐。連她的脫口秀一度被評爲 " 社恐式脫口秀 "。
舞台上的鳥鳥,恐怕是所有選手裏,最拘謹的一個。
她沒辦法跳脫,也沒有太多的渲染力,連多餘的動作和表情都沒有。甚至不怎麽敢看鏡頭,仿佛一個被迫上台發言的中學生。
李誕形容她:喪眉搭個眼,無欲無求。楊蒙恩形容她:沒有情緒,像個 Siri。
但并不妨礙,她的那些社恐段子,精準地狙中了無數内向的人。
她說尴尬:
她說自己遇到老虎,很難喊人來救,因爲要思考如何跟來人打招呼。
她說貞子也是社恐,爲了避免和别人接觸,故意搞出一套很恐怖的造型,讓人看了她就跑。
這說的哪裏是段子,分明是無數社恐人,内心最隐秘的掙紮。
現實中的鳥鳥,比起舞台上,她的内向有過之而無不及。
鳥鳥成長于一個重男輕女的環境,有一個孤獨的童年。
剛出生時,父親知道她的性别後,很失望。
上小學時,父母常年在外工作, 她輾轉于各種托管機構留。大了一些,就一個人在家,看電視、寫作業、練二胡。孤獨成了她生活的常态。
到了中學,與父母相處的機會多了,卻又迎來了父母極其嚴苛的管教。
父母爲了避免她早戀,不讓她打扮,讓她剪很短的頭發,隻比毛寸長一點點。還對她實行打壓教育,母親把 " 女人不能要一頭沒一頭 " 挂在嘴邊。
恰好那個時候,她趕上青春期發胖。怪異的發型 + 微胖的身材 + 土氣的穿着,鳥鳥的外形,遭到了同學們毫不留情的嘲諷。
在父母的打壓和同學的嘲諷中,鳥鳥成了一個極度敏感,極度自卑的女孩子。
她從來沒有在父母面前撒過嬌,也不敢像别的女孩子那樣,提出自己的訴求,表達自己的情緒。
她非常在乎别人的眼光。别人不經意間的一個眼神,一句話,她都要在心裏琢磨好幾天。甚至有着讨好型人格,不敢輕易拒絕别人。
" 比如有朋友找我幫個忙,哪怕我心裏很不情願也沒有勇氣拒絕,怎麽辦呢?我就選擇逃避,不去面對,拖着,直到對方自己放棄了。"
她對自己的認知也偏低,考試成績還沒出來之前,她的心裏就惴惴不安,覺得自己一定考砸了。
這種惶恐不安,直到成年,也一直萦繞着她。所以,她的關于社恐的段子才那麽戳心。
鳥鳥在脫口秀中展示的,不僅是她個人的難堪,還有大多數社恐人曾面臨的窘迫。
無數人在她身上,看到了那個焦慮、敏感的自己。在成長過程中,被父母打壓,在職場上,被領導 PUA,在戀愛關系裏,總是患得患失。
還有網友說:" 咱們内人(内向的人)終于有位代言人了,簡直高興啊 "。
鳥鳥戳破這些,不是爲了搞笑,而是爲了慰藉。
社恐也沒什麽,起碼有一億人陪着你一起社恐。自己接納自己,自己喜歡自己,才最重要。
你身上某些 " 與世界不可調和 " 的部分,也許不是缺點,而是你獨特的魅力所在。
■03
除了 " 社恐 ",鳥鳥最精彩的段子,則來自 " 容貌焦慮 "。
樓蘭美女和幹屍二号的段子,讓無數人笑噴了。
她說自己從沒被當成綠茶。
她說 " 我們普通人太低調了 "。
" 反雞湯 " 裏蘊含的冷幽默,讓人回味無窮,忍俊不禁。
長相普通、常受打壓,再加上天性敏感。她比常人更能體會到那些隐秘的痛苦。
對一個天性敏感的女孩來說,因爲外貌遭受歧視,其實挺慘酷的。
而在舞台上,若無其事地戳穿這些東西,需要勇氣,需要釋懷,還需要自恰和沉澱。
鳥鳥說,脫口秀之于她,是一種自救,也是一種治愈。她說,希望通過自己的脫口秀,能讓這個世界少一些獨自難過的人。
這個時代總是誇大外貌的作用,但在生活中,外貌平凡的人,才是大多數。
他們更容易活在社會的 " 凝視 " 中,也更容易捕捉到環境中的負面評價,然後被迫吸收消化。
所以,他們的焦慮,無時無刻不在,而這種焦慮,真的不是幾句正能量雞湯,就能安撫的。
鳥鳥告訴大家的是,面對焦慮,面對問題,不一定非要找到某些答案,我們還有一個選項是,直面痛苦和問題,繼續前行。
重要的,是給自己的負面情緒找到一個出口,一個宣洩的途徑。
面對焦慮,鳥鳥給自己找到的宣洩途徑是——讀書和寫作。
鳥鳥中學時,開始對文學産生濃厚的興趣。她喜歡魯迅,甚至覺得很多人都誤會了魯迅,魯迅除了犀利冷峻之外,還是一位難得的幽默大師。
他的故事新編裏,嫦娥吃烏鴉炸醬面,吃的怨氣沖天,這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暗藏譏诮的冷幽默,讓她覺得很新奇。
她也喜歡卡夫卡,卡夫卡筆下的格裏高爾,普通職員,沒錢沒地位,過得非常壓抑。一天,他生着病,變成一隻大蟲子,父親和妹妹對他視而不見。鳥鳥讀着很心酸,因爲她覺得自己的生活,同樣一無是處,同樣喪。
包括她後來研究生報考了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從事編劇工作,都是這時候埋下的種子。
她不僅說得好,寫的也好,可以說是文采斐然,功力深厚。給《吐槽大會 5》許知遠寫了篇稿子,直戳人心,非常出圈。
内向和焦慮,賦予她敏感的天性,而讀書寫作,則賦予了她深層次思考的能力。
在讀書思考中,她治愈了自己的焦慮,接納自己的 " 缺點 "。
甚至,最終把自己的 " 缺點 ",轉化爲驚人的創造力。
■04
對生活的哲學上,顯得有點悲觀。
她的一句 " 永遠年輕,永遠左右爲難,一切都是最不好的安排 ",讓喪系年輕人感慨找到了知音。
面對内卷,她說:
她談選擇:" 中年人才需要努力,因爲世界留給他們的選擇已經不多了。"
她概括出了自己的三種生活狀态—— " 中悲、大悲、超大悲 "。
這種悲觀和喪讓人倍感親近,它真實細膩地刻畫了很多年輕人的現狀:
卷又卷不應,躺又躺不平。
鳥鳥人生中的幾個重大選擇,都是随機的。就像她說的,人生所有重要的問題,參考答案都是略。
上高中時,她喜歡文科,愛看小說。但父親覺得,愛好不能當飯吃,于是她大學填了理工科,學地質相關專業。
因爲熱愛文學,她研究生報考了北京大學中文系,這也是她第一次叛逆,也是她第一次高光時刻。
畢業的時候,她從事了自由編劇的工作,但剛入行,收入不穩定,無法解決溫飽問題。在父母的勸告下,她妥協了,回了呼和浩特,找了份編輯的工作。
有空時,她會去呼和浩特一個俱樂部看脫口秀。看完幾次開放麥,她躍躍欲試,攢了篇稿子,講自己和母親之間的瑣事。竟意外地受歡迎。
2020 年底,她報名笑果訓練營,在上海待了一周,結束後參與了《吐槽大會》的編劇工作,又參加《脫口秀大會》第四季。
就這樣,一路誤打誤撞,她終于找到了能讓自己百分百投入的工作。
所以,她從不爲大家提供解決方案,因爲如她所說,人生的很多重大議題,參考答案都是略。
在重大選擇上,很多人都是摸着石頭過河。
■05
生活就是這樣充滿了不确定性,而我們都一樣,要學會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與略顯潦草的人生。
認清殘酷的現實,找到與這個世界相處的方式,繼續保持對生活的熱情。很多喪系青年,都依靠這種 " 傻悲 " 來維持内心的秩序。
李誕在一次訪談中則稱:" 喜劇的内核是喜劇,人生的内核是悲劇。"
舞台上光芒四射的的鳥鳥,有着悲催的成長經曆的鳥鳥,爲外貌而焦慮的鳥鳥,身上分明有着無數小鎮青年的影子。
他們可能不愁吃穿,青春的記憶就是滿黑闆的公式,和厚厚的試卷。
可能因爲性格原因,或是家庭原因,外貌原因,他們常常被冷落。沒人把他們内心的情感當回事,他們也無處發聲。
成年後,容貌焦慮、身材焦慮、單身焦慮、工作焦慮,每一樣都撕扯着他們。沒人教他們,遇到創傷該怎麽辦。
在鳥鳥的段子裏,這些沉默的大多數,獲得了被正視的力量。
我們确實是 " 喪 " 的,但 " 喪 " 也有喪的價值。
面對生活的圍剿,你可以嘲諷,甚或是不屑。在不影響别人的前提下,每個人都有做自己的自由。
我們不美,不開朗,不符合世俗約定的完美标準,但這并不妨礙,我們也可以活成一道風景。
東野奎吾的《解憂雜貨鋪》裏有這樣一段話:
" 你很自由,充滿了無限可能,這是很棒的事情。我衷心祝福你可以相信自己,無悔地燃燒自己的人生。"
祝福每一個脆弱敏感的孩子,安撫好自己的内心,找準自己的節奏,與這個世界相處融洽。
我們不必成爲别人,隻需做好自己。
作者簡介:十二 & 嬰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