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太多故事的零跑汽車,憑借銷量擠進了新造車行業的前三名。9 月份,零跑汽車銷量達到 3.24 萬輛。訂單還在快速增加。
零跑汽車董事長兼 CEO 朱江明對公司的判斷是,處在 " 比亞迪 30 萬 -40 萬輛的節點 "。2020 年,比亞迪銷售 41.63 萬輛汽車,此後實現了每年超過 100% 的增幅。
朱江明的預期是否激進,尚不可知。但零跑汽車的确進行了相應的部署。首先,借助與 Stellantis 的資本合作,成立出海業務主體零跑國際,将産品向歐洲等地銷售。
據透露,今年内,零跑國際就将在歐洲開到 350 家門店,首批車型零跑 T03 和 C10 已經陸續到店,售價爲 1.89 萬和 3.64 萬歐元起。
而借助 Stellantis 在歐洲的渠道,零跑國際将擁有成熟的 " 銷售、售後和金融服務能力 "," 零部件擁有一天配送 3 次的能力 "。
這顯然是其他籌備進入歐洲市場的車企,難以實現的速度。朱江明坦言,相比于車企在海外自主建設渠道和售後能力,零跑選擇了一條捷徑," 當然這個過程當中肯定就分享利益 "。
11 月 1 日開始,歐盟将在原有 10% 的汽車進口關稅基礎上,對中國産電動汽車加征 7.8% 到 35.3% 不等關稅。地緣摩擦之下,出海門檻陡增,零跑的 " 捷徑 " 似乎将拉開速度差距。
此後,零跑出海的目标是實現本地生産," 因爲現在歐盟的關稅很高,運費也很貴,幾個疊加的話,其實給做整個出海是形成了很大的困難。所以我們一定要去尋求如何是去做本地化落地的。"
加速出海之外,零跑的戰略主戰場仍然是國内,朱江明對國内市場的激烈競争有明确感知,他說,國内市場的競争規則是不進則退," 你要不斷革自己的命。你的明年的産品要比今年更優秀,不然的話你就被淘汰了。"
爲此,零跑汽車正在通過不同價位段的産品型譜覆蓋更多市場區間。
目前,在 15 萬到 20 萬元價位區間,零跑的 C 系列已經獲得了單月超 3 萬輛的成績。而在 10 月 14 日的巴黎車展上,零跑定位在 10 萬元 -15 萬元的 B 系列也正式亮相。
零跑汽車 B10 亮相巴黎車展,圖源:作者拍攝
首款車 B10 基于 LEAP 3.5 架構打造,成本控制更趨于嚴格,或将在 10 萬出頭的價位上,搭載激光雷達。
"10 萬 -15 萬元這樣的一個價格段,是在國内就是競争最激烈,份額最大這樣的一個市場。我們也希望在這個市場分一杯羹。" 朱江明說。以該價位段的明星車型比亞迪秦和宋爲例,兩款車單月銷量可以達到 8 萬輛量級。
此外,36 氪獲悉,零跑還有定位超 20 萬元的 D 系列産品,預計在 2026 年推出。
過往,零跑汽車的故事不算複雜,用全棧自研能力,支撐了成本控制,例如通過電池的标品化采購,将電芯價格先控制到 3 毛錢每瓦時左右,從而可以把更高電量的汽車産品賣到更低價格。這是典型的工業能力配合産品定位的打法。
而進入每月 3 萬輛的增長通道後,零跑需要的能力顯然更爲多元。朱江明坦言,現在的挑戰是,所有的東西都要同步的擴張,比如說你的渠道網絡,工廠産能以及管理能力。
他同時也認爲," 現階段的零跑有點像比亞迪三四十萬台以後的趨勢,在快速成長 "。
以下是 36 氪等媒體與零跑汽車董事長兼 CEO 朱江明、零跑汽車副總裁曹力對話,經編輯:
問:唐唯實(Stellantis 集團 CEO)馬上就要退休了,他的退休會對咱們跟 Stellantis 之間的合作,戰略有什麽影響?
朱江明:首先,我覺得對于整個 Stellantis 集團來說,就是它的決策是大家一起決策,從我們這個過程裏面看。所以也不存在因爲是誰的原因會有什麽大的影響。
第二個,我覺得是零跑和 Stellantis 的合作,無論是他投資零跑的價值,他覺得零跑的表現來說,還是說我們的零跑國際合資公司,它的進展和目前取得的成績來說,都是超大家的預期的,所以我相信是我們跟 Stellantis 的合作應該是越來越好。
問:在歐洲,功能安全是立法法規的一個要求,在中國和美國都不是,隻是建議,零跑能夠在非常短的時間内從宣布和 Stellantis 合作到直接把産品從中國帶到這邊來,甚至還有 Stellantis 的生産,有沒有跟功能安全相關的額外開發?
曹力:其實大家了解零跑的都知道,零跑是在電子和控制這一塊其實是完全自研的,所以我們會比較早的關注将來的法規這些發展的趨勢和方向,所以說在我們自己自研的技術路譜裏面,我們就把規劃進去了。
在滿足歐洲的标準的這些要求的同時,功能安全這一塊,是按照我們的規劃分步驟來實施的。我們 T03 已經是具備功能安全,已經通過歐盟認證,
問:現在零跑(借助 Stellantis)在國際市場拓展很快,但是其實國内車企在歐洲還有另一條路,就是自主去做品牌,自主做渠道。長遠來看,您覺得這兩條路會有一個此消彼長的狀态,還是說大家可以并行下去?
朱江明:從現在看,我們跟 Stellantis 合作是一種最快的方式,相對來說,投入最小。因爲你要去建你的服務體系,零部件的配送體系,經銷商體系,還有未來作爲融資的金融體系、保險體系,這些你會走很多彎路,現在是一條捷徑。當然這個過程當中肯定就分享利益。
問:在國内競争的盤子裏面,零跑現在的成本的控制能力做到了很紮實,但是下個階段的競争力,大家都在拼智能,不知道零跑是怎麽思考的?
朱江明:正是因爲國内市場非常卷,同時滲透率非常快,很快三年以後,我們認爲純燃油的汽車可能就不存在了,或者隻是那些汽車愛好者才有的東西了。
所以這樣的話,零跑的好處就是聚焦,我不要兩線作戰。我在海外市場,我們有合作夥伴一起快速去突破這個市場,那麽我們可以全心全意地聚焦國内的市場。
我們零跑的戰略在國内,也是希望是能夠做到頭部。我們的 C 系列已經過了 3 萬輛。很多車型都可以做到過萬,就是銷量。我們今天發布的 B 系列,我們也是作爲零跑的重中之重,是 10-15 萬元這樣的一個價格段,是在國内就是競争最激烈,份額最大這樣的一個市場。
如何打好這一仗,當然對零跑很關鍵,但是我覺得對我們自己的産品,我們的定位有絕對的信心,我們希望是在我們 B 系列 10-15 萬這個系列,我們能夠在國内分一杯羹來。
問:B 系列接下來的打法和銷量規模的規劃,産品譜系是怎麽樣的?
朱江明:我們還是希望 B 系列是非常有競争的系列,所以我們規劃了三款,我們分别在明年 3 月份,6 月份 12 月份發布三款車,我們基于同一平台,我們希望在這個價格段能夠占據一定的份額。
那麽至于産能,我們都是按照我們的銷量的計劃在做。
問:B10 是一款面向全球的車型,我們是如何平衡中國以外,其他市場的用戶需求?
曹力:零跑的車設計都比較簡潔一點,沒有說像法國車,現在的設計趨勢上這麽的有棱有角,細節這麽豐富,所以其實也是一個平衡的要素,就是我們的設計讓它盡可能的更加的容易接受,更加的簡潔,這樣的它的用戶群體會更大。
另外一個就是在它的整個的使用上面功能上面,盡可能的就是利用我們的智能化的一些設計,讓它更加的可自定義的這些,或者說可以通過軟件來做定義的這些空間會更大,所以針對不同的用戶,我們可以很快速的去優化它的一個功能的設計。
另外一個就是在量上面,因爲在中國來說 10-15 萬元的區間,其實剛剛朱總也講了,不管是傳統車還是新能源,在将來它其實是競争最激烈的,也是量最大的一個市場,相對于在海外市場來說,至少在歐洲市場其實也是非常大的一個市場,4 米多長、2 米 7-2 米 8 左右軸距的車型,其實在展館裏大家都可以看得到,這個車型其實是主流的 SUV 裏面量應該是最大的。
在 C10 這個基礎上,其實它已經是偏家庭的豪華的一個車型了,但是 B10 這個體型的車,它其實是主流 SUV 裏面應該是量最大的,所以包括像在亞太跟南美,B10 的車型其實它也是需求量最大的。
所以我們在 B10 這個車型上,包括 B 系列的車型上,中國和海外銷量,我認爲在将來一段時間,它有可能成爲最有潛力的一個車型和系列。
問:咱們銷量提升的速度非常快,有沒有直接一點的原因,有一款車爆了,還是我們在渠道運營或者品牌運營上有什麽創新的舉措?
朱江明:中國的所有的新能源車賽道,無論哪個價格段都劇烈的競争。所有的用戶肯定都不傻,畢竟對于一個工薪階層或者要花 15 萬 -20 萬元,也是一個除房子以外的大件,他肯定是做不斷的對比,看了幾遍以後最終做的決定。
那麽爲什麽選擇零跑?你說這個渠道網點多了,或者服務态度好了,可能有一些改變,但是我覺得那不是主要原因,更多的還是真正的産品力。
這是一個充分競争的結果。我們說不進則退,你要不斷革自己的命。你的明年的産品要比今年更優秀,不然的話你就被淘汰了,因爲大家很快就趕上來。
問:在本地制造這方面的合作現在有什麽最新的進展?
曹力:我們的目标還是嘗試往本地化方向去探讨去嘗試,因爲隻有本地化你才可能成本能夠控制的好。至于說到底我們什麽時候發布,還得看具體做成了,我們到時候會公開。
問:像零跑的國際化,它是零跑的曆史進程上最早誕生初期就定了一個目标,還是說在發展過程當中咱們探索出了一個結果?裏面有什麽困難點和興奮點?
朱江明:我們首先是 22 年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找海外的合作夥伴,至于是誰也找了好多。最終是選定 Stellantis,在這個過程裏面自然互相磨合,是怎麽樣一個合作模式,最後覺得我們共同合資來做零跑品牌海外的銷售,是 1+1>2,利用各自的優勢去來做海外的市場,同時的話也投資零跑。
這個不是說我一下子是把這個事情都電影一樣,編劇就已經是編好了,肯定是在過程當中形成的各種形成這樣的一個模式。
困難點可能感覺是不是要本地化。因爲現在歐盟的關稅也很高,你這個運費也很貴,那麽在幾個疊加的話,其實給做整個出海是形成了很大的困難。所以我們一定要去尋求如何是去做本地化落地的。
因爲你現在去看,比如在中國汽車市場,這些海外的這些車企,隻有那種賣 20 萬至少 30 元萬以上的車才具備條件來本地,因爲運費太貴了。你 10 萬的車根本就運不起對吧?你運費就要 1 萬多塊錢。
所以我們如果要在海外落地,要大量地賣車的話,隻有本地化一條路。無論你有沒有關稅,我覺得對零跑來說,本身落地本地化是必然的,你才可能國際化。
不然的話不可能,哪怕原來 10%(關稅),那麽一輛車 10 萬塊錢,(關稅)就 1 萬,然後運費 1 萬,你這個 2 萬去掉了,你還賺什麽。你肯定沒有競争力。
問:我們知道在國内,中國車企的競争力有很大一塊是成本控制能力,那麽在歐洲本土生産之後,成本的能力還能保持住嗎?
朱江明:成本肯定會增加一些,因爲人工也貴,動能也貴。周邊的供應商肯定略貴,但是整體來說跟你整車出口或者是還要交關稅,還有運費相比,可能相對來說更劃算一點。
成本控制有一點是沒變的,我們要做标準化、平台化的設計,來做前期的設計,把成本在設計階段就降低,另外在管理的時候,管理的成本降低。不管是在哪,對于零跑來說,成本的控制能力還是在這兒。
問:從 3 萬到 5 萬輛這個階段,零跑會遭遇到的最大挑戰會是什麽?
朱江明:最大的挑戰還是因爲你要同步增長,那麽所有的東西都要同步的擴張,比如說你的渠道網絡,工廠産能,那麽你的管理能力也要提升,因爲需要更多的管理者來管理我們的工廠,管理我們的渠道、門店。
别的來說,現階段我覺得零跑有點像比亞迪三四十萬台以後的趨勢,在快速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