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邊輸液邊做題有必要嗎?
01
你會讓孩子邊輸液邊做題嗎?
随着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發季到來," 支原體肺炎 "、" 發燒 "、" 兒科急診 " 等話題紛紛沖上熱搜。
不少孩子生病發燒,很多醫院兒科人滿爲患。
除了挂号就醫,随之而來的便是這樣的場景:
醫院輸液區,大部分孩子一邊輸液一邊寫作業。
有一位媽媽發視頻稱,帶娃去醫院輸液,一進輸液室就被這樣的畫面給驚住了。
" 本來孩子沒想寫作業,但看大家都在寫,他就想着他也寫作業吧。"
除了輸液大廳,病床、走廊都能看到一手點滴一手寫作業的孩子。
有些醫院爲此還特意設立了 " 學生輸液區 ",提供書桌座椅方便孩子們讀書、學習。
這些内容出現在網上後,網友們可以說是吵翻了。
不少網友心疼孩子,言辭激烈地表示家長們 " 卷瘋了 "。
" 沒必要吧,孩子都生病了,就讓他好好休息吧。"
然而,有些家長看到後也不甘示弱,回擊:
" 孩子如果發燒特别難受,當然會休息。但孩子精神不錯,輸液的時候與其看平闆,不如補補作業,省的過後再花時間補。"
其實,從家長的角度出發,這事也能理解。
孩子如果輸液狀态不錯,能寫點作業看會書,回家也能輕松些。
但也有家長是出于焦慮,怕孩子掉隊。
再加上期中考試馬上到了,一些家長希望孩子能取得好成績,所以想讓孩子抓緊一切時間能多學就多學點。
學習固然重要,可孩子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更重要。
健康的身體、正确的三觀、良好的品德才是孩子人生的基礎,家長們萬不可本末倒置!
02
11 月 17 日,青島一位 " 學渣 " 爸爸在家長會上的發言圈粉無數。
他說:
" 我的兒子是學渣。但我依然相信,他完全有可能成爲國之棟梁。我依然相信他能夠有個美好的未來。"
在他看來,他的兒子雖然學習成績不佳,但心理特别強大。
平時能吃能喝能睡能玩,生活很積極,這令作爲高級心理咨詢師的他都深感佩服。
而心理承受能力強大和情商高,是一個人走向社會之後成功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除此之外,這位爸爸還對學校、老師以及其他家長表示感謝,不着痕迹地爲自己兒子拉後腿緻歉。
這一番話,可謂十分灑脫。
一般提起 " 學渣 " 二字,大家都覺得是貶義詞。
可這位父親卻用全新的視角看待兒子的學習困境。
他并沒有因爲孩子學習不好,就對其感到失望。
相反,他會從中發現兒子的優勢,去尋找孩子的閃光點。
相比于隻重視學習成績的家長,他真的很開明。
養育孩子,家長的目光不應該局限于學習成績。
孩子的身心健康才是教育的基礎。
家長隻有将基礎打好,才能幫助孩子建立更積極的人生态度,助力孩子走得更遠。
03
不久前,山東一位爸爸的話,同樣令人深思。
他上小學的兒子學習成績一般,每次得知孩子的成績時,他總是感到不太高興。
然而,孩子班級舉辦活動時,他帶着孩子特意讓準備的零食去了學校。
在那裏,他看到了一個令人欣慰的場景:
孩子高興地把零食分給同學們,與同學有說有笑,一看在班裏人緣就不錯。
再想起孩子說的 " 同學們經常幫我,我要買零食回報他們 " 的話。
他突然就釋然了。
" 他隻是做錯了題,又不是做錯了人。我覺得正确的三觀、健康的身體比什麽都重要。"
的确,成績并不是衡量孩子價值的唯一标準。
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優點和天賦,他們的未來發展也是多元而廣闊的。
作爲家長,我們應該多以欣賞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
給予他們足夠的支持和鼓勵,耐心陪伴他們探索未來的道路。
隻有以正确的态度和全面的視角來看待孩子的成長,我們才能夠真正地幫助孩子展現出他們獨特的光彩。
04
爲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擁有光明的未來。
然而,有些家長卻以自己的期望來衡量孩子的學習成績、特長甚至性格。
當孩子未能達到他們的期望時,便會感到失望甚至憤怒。
其實,家長們真的不必過度焦慮。
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何嘗不是一種人生成就?
我們常說,人無完人。
希望孩子優秀,和接受他的不完美并不沖突。
作爲家長,要以平和的心态去陪伴孩子成長。
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幫助他們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本文爲米小圈公衆号(ID:beimaogege)原創。作者圈媽,有一男寶和一女寶的二胎媽媽,用心用文字和大家分享海量育兒知識,解讀婚姻情感生活。陪伴千萬父母們和孩子的成長。
點個 " 在看 ",一起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