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 3 月 6 日援引今日俄羅斯電視台網站報道,當地時間 3 月 4 日晚,運營商發布通知稱,因設備故障問題,英國通過比利時向歐洲大陸輸送天然氣的重要管道之一 " 互連 " 天然氣管道暫停供氣,并持續至 3 月 8 日。此次管道的故障可能進一步加劇歐洲大陸天然氣短缺的狀況。
俄烏沖突改變歐洲 " 能源版圖 "
據環球時報 2 月 23 日報道,在歐洲,天然氣供銷市場經曆了 " 過山車 ",從供應緊張、價格飙升又轉向極速滑落。劇烈的波動令歐洲各行業叫苦不叠。極力擺脫俄羅斯能源的歐洲在付出巨大代價後,幾乎徹底改變能源供應結構。
經曆動蕩的一年後,歐洲的 " 能源版圖 " 也正在改變。來自歐盟的數據顯示,2021 年歐盟 83% 的天然氣來自進口。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俄羅斯對歐盟的天然氣供應量大幅下降。而這部分主要被進口液化天然氣 ( LNG ) 所取代。總體而言,2022 年歐盟 LNG 進口量增長約 150%。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德國《焦點》周刊認爲,歐盟正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但從另一角度來看,也正在産生新的對美國的依賴性。分析機構 Investigate Europe 的報告顯示,在過去十年間,歐洲企業簽署了超過 33 份美國液化天然氣合同,其中 2022 年簽署的就占 10 份,大部分合同的合同期限爲 20 年。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2 月 1 日宣布,歐盟已經完全消除了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這比預期要快得多。今日俄羅斯電視台 15 日的報道援引莫斯科國立大學曆史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沙波瓦洛夫的話稱,目前歐盟在能源和經濟領域出現 " 漏洞 "。但爲了對此掩飾,歐盟使用 " 擺脫依賴 " 的口号。歐盟的行動事實上加劇了能源危機,造成前所未有的通脹,并引發資本外逃,導緻許多企業破産。所有這些都打擊了每個歐洲人的錢包。俄經濟學家亞曆山大 · 杜德恰克稱,盡管布魯塞爾沒有預測經濟衰退,但歐盟已經面臨着一場全面的能源危機。歐盟正在失去與美國和其他能源成本較低的經濟中心的競争能力。
盡管冬季即将結束,但市場人士依舊預期,高能源價格仍将繼續在 2023 年困擾歐洲。《俄羅斯報》20 日援引俄 TeleTrade 分析師科瓦列夫的話稱,今年歐洲獲得天然氣将比去年更難,因爲 2022 年上半年仍有大量的俄羅斯管道天然氣供應歐洲。因此,歐洲人可能在秋冬再次面臨天然氣短缺的風險。
歐盟部長會探索多路徑加快能源轉型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當地時間 2 月 27 日至 28 日,歐盟能源部長召開非正式會議,就多個能源相關議題進行磋商,包括延長天然氣需求削減計劃、推出電力市場改革計劃、加強核能等能源領域的合作等。分析指出,能源危機沖擊下,歐洲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勢在必行,歐盟在保障能源安全、實現能源自主等方面任重道遠。
在此次會議上,許多歐盟能源部長強調,需要開發更多廉價的非化石能源電力,并以市場機制開發最具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以提高工業競争力。歐盟負責能源事務的專員卡德裏 · 西姆森表示,歐洲通過了 2022 年冬天的考驗,能源安全得到加強,但考驗尚未結束。歐盟還需努力實現能源供應多樣化,部署更多可再生能源,減少能源需求,并确保有充足的能源儲備。
同時,部長們指出,歐盟還需要大量投資才能實現其可再生能源計劃。例如,此前評估顯示,歐盟爲實現低碳交通所需的車輛和基礎設施的投資需求每年約爲 1300 億歐元。
在本次會議上,包括法國、芬蘭、荷蘭、匈牙利、克羅地亞等在内的 11 個成員國的能源部長和高級别代表還共同重申了加強核能合作的願望,同意促進核部門之間更密切的合作,以确保供應鏈的最佳合作,并探讨聯合培訓計劃和工業項目,特别是基于創新技術的項目,以及現有發電廠的運營。
" 核能是實現氣候目标、産生基本負荷電力和确保供應安全的衆多工具之一," 法國能源部長指出。
近年來,在綠色低碳發展和碳中和目标的激勵下,歐盟力圖加快能源轉型。歐洲能源轉型聚焦保障能源安全和發展可再生能源兩個渠道,希望通過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來減少歐洲對外部能源供應的依賴并加強其能源安全。
國際能源署署長稱歐洲明年冬天更艱難
據央視新聞此前報道,2 月 18 日,國際能源署署長比羅爾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由于能源危機,歐盟明年冬天将更加艱難。比羅爾稱,雖然歐盟今年冬天爲克服天然氣危機做出了努力,但歐洲工業仍舊迫切需要一個新的總體規劃。
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歐盟實施了一攬子經濟制裁措施,但受歐盟對俄制裁反噬效應影響,歐洲供應局勢緊張,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飙升。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環球時報、央視新聞、經濟參考報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