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7 日,極兔速遞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上市發行價最終定于 12 港元 / 股,IPO 募資超過 50 億港元,按發行價計算上市後的極兔總市值達到 1057 億港元(約合人民币 989 億元)。是除中通(約 191 億美元)、順豐(約 1919 億元人民币)以外,中國市值第三的物流企業。
極兔由 OPPO 印尼業務創始人李傑在 2015 年創辦,4 年就長成東南亞第一大快遞公司。2019 年下半年,極兔回國發展,一年内日單量即超過 2000 萬,并在 3 年後做到了中國快遞行業第五。打破了持續十餘年之久的「四通一達」(中通、圓通、申通、百世彙通、韻達)的格局,形成「三通一達一兔」。
極兔速遞在國内的快速崛起,與同爲步步高系創始人的另一家企業——拼多多,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其剛進入國内市場時,一度 95% 的包裹都來自拼多多。
二者之間可以說是相輔相成。拼多多此後幾年的高速增長帶動了極兔的業務增長;而極兔在國内通過收購、投資快速搭建物流基礎設施,構建起覆蓋全國尤其是下線城鄉的配送網絡,也爲日益壯大的拼多多,在面對阿裏、京東的圍剿下,提供了物流履約的有力保障。
創業八年成功上市,極兔完成了一個重要的裏程碑。這個在公共輿論場并不算出名的企業,其商業故事卻是一個足以寫入商學院教材的經典案例。一方面,在重資産投入且市場格局高度穩定的中國物流市場,不到 2 年時間殺入行業前五實屬不易;另一方面,先做東南亞藍海市場,然後回國到紅海厮殺,李傑當年的選擇和思考也值得玩味。
極兔股價,來源 | 富途證券
OPPO 高管,轉身東南亞「快遞王」
和拼多多創始人黃峥一樣,極兔創始人李傑在創業過程中也有「貴人」段永平的相助。
據晚點 LatePost 報道,李傑 1998 年從北京科技大學畢業後,加入安徽步步高公司,出任音頻事業部總經理。他先後擔任步步高南京、江蘇的操盤手,後來又拿下了步步高未能攻克的甘肅、新疆市場。後來,段永平将他推薦到 OPPO(段永平和陳明永創立),他同樣受到陳明永賞識。
這也是李傑跟東南亞結緣的起點。2013 年,李傑成立了印尼 OPPO 公司,從零到一搭建了印尼的代理商團隊。隻用了 4 年時間,他就把印尼 OPPO 的市場份額從零提到了 10% ——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印尼快遞公司居然周日不配送,因此萌生了創辦一家東南亞快遞公司的想法。2015 年,他創立了極兔。
極兔崛起的過程離不開 OPPO 和步步高體系。
從零到一做出一家快遞公司,核心要解決幾個問題:錢從哪裏來、客戶從哪裏來、物流轉運體系怎麽搭建、派送網點怎麽設立等等。OPPO 和步步高看似是跟快遞無關的手機行業,卻能爲極兔提供這些關鍵要素。
首先是錢,極兔創立之初,隻受到資本有限的關注。成立三年内,它隻拿了外部資本不到兩億美元的投資,投資方也并不是豪華的頭部 VC。對試圖在東南亞打造快遞藍圖的極兔來說,這些錢是杯水車薪。極兔的早期資金主要來自步步高和 OPPO 的輸血。
該體系的幾位高管就是極兔的早期投資人。據報道,四位步步高背景的投資人持有極兔 11.63% 的股份,持股比例和李傑(11.54%)相當。他們分别是陳明永(4.40%)、步步高教育科技董事長金志江(2.21%)和步步高董事張源(3.86%)與前步步高集團 CFO 鄭玉芬(1.16%)。
極兔董事會名單,來源 | 公司公告
其次是客戶,剛起家的極兔很難獲客,而這個現成的客戶就是步步高和 OPPO。早期,極兔就是靠承運 OPPO 手機起家——這也是它創業的初衷。
再次是最重要的物流轉運體系和快遞網點的搭建。前者主要靠資金,後者主要是靠建立一套成熟的代理經銷網絡。而 OPPO 一整套成熟的手機代理經銷網絡,天然可以爲極兔所用。畢竟,代理商可以一邊開店、一邊收發快遞。
就這樣,幾年時間内,極兔從雅加達出發、迅速鋪至東南亞七國。曾有人不看好手機行業出身的李傑做快遞,但他真的做成了。至今,極兔和 OPPO、步步高仍然關系密切——據媒體報道,在印尼雅加達,極兔和 OPPO 共用一座總部大樓。
當然,極兔崛起的真正原因,正如「四通一達」是伴随着國内電商大潮成長起來,極兔也伴随着東南亞電商大潮成長起來。
2015 年,阿裏收購東南亞本地電商 Lazada,也正是這一年,它的對手 Shopee 成立。前者背靠阿裏、後者背靠東南亞著名遊戲公司 Garena(美股上市前改名 Sea),雙方都手握充足彈藥。2017 年開始,Shopee 開始發起進攻,一場東南亞電商大戰開啓。
爲了争奪用戶,兩家電商平台開啓劇烈的補貼,比如對快遞行業補貼「包郵」。這給極兔帶來了海量的訂單,高峰期,極兔承接了 Lazada 和 Shopee 一半以上的訂單。作爲這次電商浪潮的最大受益者之一,2019 年,極兔已經成爲東南亞第二大電商快遞企業。
這時候,李傑做出一個決定,進軍中國市場。跟東南亞不同,中國的快遞市場成熟、飽和,近 80% 的市場份額被四通一達和順豐、京東牢牢掌握。在紅海中厮殺的難度,和在藍海中厮殺出來的難度不在一個量級,能否存活下來都是一個問号。
但國内的快遞巨頭們正在努力走出國門,威脅到極兔的生存。拼多多早期投資人、ATM Capital 創始人屈田此前曾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雜志采訪時回憶,當時投資人和極兔創始團隊商量後得出的結論是,還是要回國。
「如果你不做中國市場,沒有經過國内市場的洗禮和考驗,未來國内快遞公司出海到東南亞,你的運營效率和技術跟這些快遞公司相比是否有足夠的競争力,如何守住根基将會成爲潛在挑戰。但如果能在激烈的中國快遞市場生存下來,就是成功。」他說。
借更多的錢和力,把中國快遞市場撕開一道口子
2019 年決定進入中國市場時,極兔定下的目标是在 2021 年沖擊 2000 萬單。因爲内部測算,這個單量是在中國市場活下來的門檻。
2019 年,極兔通過收購龍邦速運,拿到了在中國開展快遞業務所必須的經營許可和基礎的業務網絡。2020 年 3 月——疫情剛剛開始——極兔沒有延誤,馬上開始在中國市場發力。
這個時間點對極兔來說有兩點好處,首先是疫情下國内物流需求大幅提升,2019 年全國快遞包裹量爲 635 億,2020 年大幅增長至 834 億,漲幅超過 30%。四通一達無法消化的需求,就成了極兔的突破口。
此外,國内快遞系「四通一達」基本都被阿裏入股,阿裏電商一家獨大的時候,新物流公司也很難有切入市場的機會,而随着拼多多的崛起,加上抖音、快手直播電商的快速發展,阿裏在電商市場的份額松動,新的物流公司也就有了壯大的機會。
同爲步步高系創始人的拼多多,成爲了極兔進入中國的「貴人」,自 2020 年開始,極兔開始大規模吸收拼多多的訂單,一度其訂單量的 90% 都來自拼多多。這同時也成就了拼多多,通過與極兔的合作,拼多多撕開了阿裏系物流網絡的包圍網,在高速增長時避免了被物流「卡脖子」。
爲了進一步争奪市場份額。據《棱鏡》報道,2021 年,極兔對義烏的拼多多商家給予運費補貼,超萬票大單小件的發貨價格降至 1 元,換來極快增長。但價格戰很快引起了監管部門的注意,當年 4 月 6 日,義烏市郵政管理局對極兔出具警示函,告誡其不能進行「低價傾銷」。
而爲了構建可以支撐包裹量增長的物流網絡,極兔選擇雙管齊下:一方面把其在東南亞市場驗證過的區域代理模式引入國内,從而減少在一個個城市和省份從零構建物流和配送網絡所需要付出的時間成本;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大筆收購,包括 2021 年 9 月以 68 億元收購百世快遞,來加快配送網絡的構建。
同時爲了支撐快速擴張,極兔進入國内市場後加快了融資的步伐,并且不再局限于步步高系的資金。據招股書信息,極兔從 2017 年開始一共完成了 8 輪融資,後 6 輪都發生在進入中國之後,共約 53 億美元。
就這樣,一邊快速融資,一邊燒錢搶市場、完善基礎設施——幾乎把東南亞市場的打法放大重來了一遍——極兔把中國「固若金湯」的快遞體系撕開一道口子。
僅僅不到一年的時間,2021 年初,極兔實現了 2000 萬單的目标。而其他國内快遞巨頭實現這個數字,花了十幾年時間。
根據招股書,2022 年按包裹量計算,極兔在東南亞的市場份額爲 22.5%,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在中國的市場份額爲 10.9%,市場占有率排名第六,2022 整年的包裹量總數爲 120 億件,略低于第五位的中國郵政(123 億件),略高于第六位的順豐(111 億件)。
極兔和其他快遞公司運營商模式對比,來源 | 極兔招股書
開啓全球化之旅,這次能否打赢全球快遞巨頭?
6 月,就在港交所遞表前一個月,極兔以 11.83 億收購了順豐旗下的經濟型快遞豐網業務。據《晚點 LatePost》消息,極兔和順豐的合作不止于此,順豐或将以 1% - 2% 的比例入股極兔全球。這意味着這兩家快遞巨頭或許将以合作形式,開啓全球化之路。
對于興起于東南亞和中國的極兔來說,這兩個市場的增長都在放緩。在東南亞,随着 Shopee 等電商公司的業務下滑、内部大裁員,極兔的單量也受到影響。而在中國,極兔雖沖至前五,但「三通一達」地位穩固、且不斷提高經營效率守住底盤,極兔想前進也較爲困難。
據招股書,2023 年上半年,極兔的收入和業務量增速放緩,主要是由于中國地區的增速下滑——後者占極兔總業務量近八成。2023 年上半年,極兔在中國的業務量增速由前兩年的 300%、44% 下滑至 15.05%,收入增速由前兩年的 356%、88% 下滑至 15.05%。
而另一邊,随着中國電商公司 SHEIN、Temu(拼多多旗下跨境平台)、TikTok 等向海外擴展,更大的電商全球化浪潮正慢慢展開。而過去,分别踩着東南亞、中國電商新浪潮崛起的極兔,不會放棄這個機會。
極兔的全球化布局,來源 | 極兔招股書
2022 年,極兔進入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墨西哥、巴西、埃及等國,再一次從零開始搭建快遞的基礎設施。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極兔爲亞洲首家進駐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墨西哥、巴西及埃及的成規模的快遞運營商。
目前,極兔在各市場的單量均有所起色,它還是 Temu、SHEIN 等電商企業重要的快遞合作方。
這一次,全球化征程更爲困難,需要調動的資金和資源更需要上一個量級。而此次上市募得資本,再結合公司賬上的 20 億美元現金流,極兔手握的彈藥相當充足。
據招股書,極兔表示,此次募資的約 30% 将用于拓寬公司的物流網絡、升級公司的基礎設施及強化公司在東南亞和其他現有市場的分揀及倉儲能力及容量;約 30% 将用于開拓新市場及擴大公司的服務範圍;約 30% 将用于研發及技術創新;剩下約 10% 将用作一般企業目的及運營資金需求。
雖資本充足,但極兔也和其他快遞巨頭一樣,開始注重經營效率。目前,極兔僅東南亞市場盈利,而國内市場仍屬于虧損階段。但 2023 年上半年,極兔經調整 EBITDA 盈利 3917 萬美元,相較 2020-2022 年三年虧損(3.21 億美元、7.94 億美元、8.94 億美元)扭虧爲盈。
作爲極兔的第一家外部機構投資者,2017 年投資極兔時,主投東南亞的基金 ATM Capital 不過剛剛成立、極兔是它在東南亞投的第一個項目。彼時,無論是這家公司、還是這家基金,都還在默默無聞的階段。
ATM Capital 創始人屈田見證了極兔從一個小創業項目、成長爲超級獨角獸的過程。他說,如今快遞公司迎來了全球化機遇,而極兔是目前唯一一家具備全球化本地配送能力的物流公司。
目前,UPS(聯合包裹速遞服務公司)、FedEx(聯邦快遞)、DHL(敦豪快遞)爲首的三大快遞公司占據了全球 90% 的國際快件份額,它們有着更龐大的全球物流基礎設施、更雄厚的資金和資源、更「牢不可破」的壁壘。而極兔的下一個目标,指向了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