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聞道 HearWay
2023 年 10 月,樂信走完了整整第 10 個年頭。
10 年間,從賣出第 1 部三星手機做起,樂信累計做到了萬億成交規模,營收長年維持在百億之上。
樂信的業務不僅包含分期購物商城分期樂、信用消費産品樂花卡以及電商平台買吖,還延伸到助力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雲犀科技,提供信用貸款服務的樂信普惠等産品。
但若要對樂信 10 年發展蓋棺定論,還要等待最後一環,那便是 2023 年業績報告。如此,才算真正收官。
根據日前披露的數據,2023 年樂信總營收 130 億元,同比增長 32.3%。歸母淨利潤 10.66 億元,同比增長 30.0%;調整後歸母淨利潤達到 14.85 億元,同比增長 40.4%。
乍看,樂信動辄 30% 的營收、利潤增速,無疑執行業牛耳。但細究起來,這份成績單卻有些水分。樂信的高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上年低基數造成的。2022 年,樂信營收利潤雙降:不僅營收也跌破百億,淨利潤更是大幅下滑了 64%。
當然這不是唯一,如 2022 年這般過山車,樂信 2020 年也經曆過一次。彼時樂信淨利潤降至 6 億元,同比下滑了 74%。
但單純的業績視角,不足以窺得這家企業全貌。要想真正看清樂信,還要基于政策監管,從更長遠、更宏大的行業視角探究其突圍之道。
01 逃避監管,發力助貸
2013 年 10 月,肖文傑在深圳大灣區創辦了分期樂。
分期樂的出現,創造一個小記錄。它是中國首家線上分期商城,甚至要早于 2014 年上線的京東白條,以及 2015 年開始運營阿裏花呗。
盡管起步早,但最初分期樂并沒有一炮走紅。直到 " 校園貸 " 出現,分期樂終于開始名揚天下。借助火熱的校園貸,分期樂迅速做大了業務體量,以此獲得了資方認可。京東、華晟資本、經緯中國,都曾對分期樂投出過慷慨之資。
但很快," 裸照、騷擾、暴力催債 " 等弊端纏上了校園貸。2016 年,校園貸迎來強嚴管,行業急轉直下,分期樂也陷入輿論漩渦。
以此爲分水嶺,肖文傑帶領分期樂開啓了戰略轉型。2016 年 10 月,分期樂品牌升級爲樂信集團,逐漸跳出了分期貸款的業務範疇。一年後,在當時還算良好的資本環境中,樂信完成了上市。
2018 年初,在合作夥伴大會上,肖文傑抛出了一個不亞于上市的震撼消息:樂信不再做金融,隻做金融機構的合作夥伴。樂信業務模式,随之開始發生根本轉變。
依托已經形成的千萬量級用戶基礎,樂信一方面聚焦 C 端,完善分期購物商城分期樂,全場景信用消費産品樂花卡以及獨立電商平台買吖。另一方面,利用雲犀科技等産品,瞄準傳統金融機構變革需求,助力行業數字化轉型。
簡言之,樂信一手鏈接銀行等遲牌金融機構,助力機構放貸;一手利用自身技術與金融服務經驗,助力行業轉型。
在網貸、校園貸強監管臨身,市場出清前,樂信搖身一變成化作助貸機構,先人一步完成了合規性建設。
最終,樂信從金融生意轉到流量生意,不斷豐富了自身的商業生态。在一衆網貸平台還在爲如何活下去掙紮時,肖文傑已經開始籌謀打造樂信的下一個增長引擎。
02 新技術,新驅動
不做金融的樂信打開了新天地,但此時整個互聯網環境已然大不如前。
從流量時代邁入存量時代,行業競争加劇;經濟下行,在 C 端抑制消費需求,在 B 引發資産質量下滑,推高了整個行業的壞賬率。這就造成了金融服務提供商,在獲客與風控方面,面臨雙重壓力。
依靠技術,實施精細化運營管理,成爲整個行業亟需直面并解決的課題。技術,正成爲撬動企業增長的最大變量。
行業浸淫多年的肖文傑,有着更務實、具體、系統化的認知與思考。他曾表示:想要擁抱未來的 AI 驅動,首先必須要做到數據驅動,紮實從底層開始做好數據治理,再到模型及量化分析工具的建設,系統化工具的建設,把整個經營體系都轉變成基于量化和數據驅動。
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早年重金融的樂信,屬于典型業務驅動型,數據跟着業務跑,技術也隻是爲業務而服務。
要想從業務驅動升級爲數據乃至技術驅動,首先要解決人的問題,肖文傑開始爲樂信物色新的技術操盤手。陸勇,成功走進了肖文傑的視野。
在 2021 年加入樂信前,陸勇已經有十多年的海外工作經驗。他曾在微軟總部擔任軟件工程師,一幹就是 10 年;此後他又入職 Facebook,擔任過高級軟件工程師。回國後,陸勇轉戰新浪微博、平安人壽等知名企業,并任平安人壽首席技術官。
履新樂信後,肖文傑給了陸勇一個天大的苦差事:對樂信跑了 8 年的技術系統進行全面升級。之所以說這是份苦差,在于要進行技術升級,必須優先進行數字化治理。但理清數據之間的關系、數字背後的意義,思考數據如何産生,繼而利用數據與算法計算新結果 ...... 是一個浩瀚複雜的工程。
數字化治理後,陸勇又爲樂信打造了以數據驅動的全新技術體系。比如,他帶領技術團隊研發了 " 黎曼 ( Riemann ) 異動歸因系統 ",爲樂信風控按了一個 " 高科技穩定器 "。
2022 年,陸勇将樂信放貸前、中、後策略模型集群化,以實現全局最優解。2023 年,随着大模型走火,陸勇又開始着手 LexinGPT,催動樂信 AI 技術向智能 2.0 邁進。
最終,陸勇加速了樂信技術體系的系統化、智能化建設,搭建了 AI 在業務流程中全鏈條應用。
通過數據治理與 AI 技術創新,樂信期望在獲客、風控、貸後等全流程精細化運營,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比如,LexinGPT 的出現,便可以在客服、電銷、私域運營和催收機器人方面提升運營效率。未來,樂信還計劃用大模型改造樂信的每一個經營環節。
盡管有了巨大升級,但從現實數據看,技術并沒有真正解決樂信的困局。技術的成功,并沒有充分反饋在樂信經營層面。
03 業績反彈,但成本控制乏力
在陸勇進入樂信的第二個年頭(2022 年),樂信業績出現了大幅下滑。
2022 年,樂信營收利潤雙降:淨利潤下滑 64% 至 8.3 億,營收也跌破百億大關。一時,樂信的增長問題與經營問題同時顯現。
從增長視角看,2022 年整個助貸行業都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但諸如信也科技、奇富科技等頭部平台都頂住了壓力,前者營收更是逆勢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相比,樂信助貸收入有了大幅下滑。具體來看,2022 年樂信信用導向的 " 貸款便利和服務費 " 實現 249 億元,同比下滑 44%;受此影響,樂信當年信貸便利化服務收入降至 59.6 億,同比下滑 14%。
營收下滑外,樂信 2022 年總運營成本提升 68.3 億元,同比大增 21%,這又間接造成了利潤大幅下滑。
2023 年,是樂信的十年收官之戰,也是樂信最不能輸的一戰。
這一年,樂信營收觸底反彈爲 130 億元,爲近 5 年之最。其中,信貸便利化服務收入同比大增 62.1% 至 97 億元;而技術賦權服務收入 16.4 億元,同比下降 11.1%;分期付款電子商務平台服務收入爲 17.5 億元,同比下滑 14.9%。
但在經曆了前三季度高增長後,樂信第四季度增速也在放緩。具體看,2023 年前三個季度樂信營收增速依次爲 74.2%、26.7%、42.2%,但 Q4 增速回落至 15%。數據顯示,Q4 營收下滑主要因電子商務平台服務收入下降 47.2% 所緻,整體看樂信助貸業務全年增長強勁、可圈可點。
與營收相比,樂信在淨利潤方面的表現成色不足。盡管 2013 年樂信淨利潤同比增長近 30% 至 10.7 億元,但這隻比 2022 年利潤絕對額增長了不足 2.5 億元。此外,2023 年樂信整體利潤還不足 2021 年淨利潤的 50%。
相較 2022 年,2023 年樂信營收絕對額增長了近 32 億元,但淨利潤利潤隻多了 2.5 億元。
歸根到底,問題還出在成本控制上。2023 年樂信經營成本高達 85.4 億元,爲近 5 年之最,同比增長了 25%。
具體看,2023 年樂信銷售成本、資金成本同比變化并不顯著。甚至,新增授信用戶、新增活躍用戶單人獲客成本還有所下滑。
但隻在 " 或有擔保負債準備金 " 一項,2023 年樂信便支付了 32 億元,同比大增 118%。根據财報的解釋推斷,樂信支付這大筆準備金主要是由于金融機構發放表外貸款增加,而這些表外貸款表現不好,對此公司按照 ASC 460 規則進行了處理。
除了成本精細化控制不足外,樂信在風控領域也面臨一定壓力。
數據顯示,樂信 90 天以上逾期率從三季度的 2.67% 上升至四季度的 2.9%。橫向來看,樂信這一數據要高于同行的奇富科技以及信也科技。
對于 2023 年财報,盡管肖文傑不乏溢美之詞:" 在過去的一年裏,樂信在各業務領域的運營能力顯著提升,這得益于其對核心戰略的堅定關注,包括加強風險管理、瞄準更高質量的客戶群、優化運營、實施具有成本效益的舉措 ......"
但顯然,樂信對于解決成本端與風控端的精細化管理問題,已然迫在眉睫。
04 結語
聚焦風控,樂信肖文傑開啓了新一輪招兵買馬。這次,他挖到了螞蟻消金原副總經理、首席風險官喬占穩。
2023 年 12 月,喬占穩加入樂信任首席風險官。對于喬占穩的加入,樂信期望甚高,肖文傑更是宣布," 對風險團隊進行全面升級。
信息顯示,喬占穩在行業知名金融科技平台工作十多年,有着豐富的信貸風控經驗,管理過數萬億量級的資産。螞蟻消金,是最好的背書。
喬占穩加入的時機,正值樂信 10 年收官,更是樂信精細化運營更進一步的開始。
但樂信的優勢在于戰略更聚焦、落地執行快。無論是從金融轉助貸,從業務驅動轉向技術驅動,還是依托 AI 技術進行精細化運營,肖文傑的每一個戰略選擇都異常果斷與堅決。
面對未來 10 年更慘烈的行業搏殺,肖文傑又開始了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