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1、A 股市場很難有長期的牛市,因爲它本身就很貴。其主要的投資方向應該是有高額分紅回報的藍籌股。全球資本市場也主要以藍籌股投資爲主。
2、投資要找到主要原因。大多數人做決策都是基于加息或宏觀變化。而無論加息還是降息對美資本市場影響有限。這是次要原因。
總的來說,無論加息還是減息,美股幾乎都是上漲的。下跌都是因爲經濟本身的問題,或者說泡沫破裂。加息減息(和股市)并沒有直接相關性。
3、目前全球最大的機遇仍然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時代結束的時候,我們假設以 2034 年或者 2044 年爲節點,大概率我們會看到 10 萬億級美金的公司。
4、投資還是用三個絕招或者秘訣。第一,投資要找主因,不要被次要因子去影響;第二個秘訣,要投資改變世界的公司和不爲世界改變的公司;第三是輕資産高盈利。
4 月 22 日,東方港灣董事長、基金經理但斌在一次線上活動中,分享了自己的投資秘訣,并對 A 股未來的投資作出展望。
但斌是國内私募業最知名的投資人士之一,從業經曆 32 年,據私募排排網百億私募數據,但斌同時獲得 2023 年度冠軍、2024 年一季度冠軍。 價值投資是但斌一以貫之的投資理念。
但斌有句名言是," 投資要像去大海裏找鲸魚,而不是去爛泥塘裏抓小泥鳅 ",其含義是指,泥塘裏抓泥鳅,本身挺難,能不能抓到還不好說,而這些好公司是鲸魚,它就在大海上,目标很大。投資要投最好的公司,選鲸魚而不是小泥鳅。
但斌認爲,伴随着新國九條的發布,A 股市場可能即将迎來一個新時代,這是一個以投資爲導向的時代。
如果将人工智能視爲第四次工業革命,那麽去年是元年,今年則是剛開始的時刻。在巨大的産業浪潮前,要持有一個公司從成長到價值的完整階段,才能夠真正的賺到現象級的錢(100 倍以上)。
未來投資方向上,人工智能會成爲最大機遇,同時,高股息策略成爲一個勝出的選項,具有穩定現金流、分紅和回購的港股藍籌股也存在機會。
以下是投資作業本課代表(微信 ID:touzizuoyeben)整理的精華内容,分享給大家:
新國九條來了,下一波牛市還遠嗎?
主持人:請但總幫我們剖析新國九條的出台背景、關鍵内容及重大意義。
新的國九條是更加注重上市公司的質量,而且對不分紅的企業其實也有了一定的指導意見甚至可能會 ST,希望是企業多分紅,從提高市場的質量角度來改變整個市場的結構。
目前的一些指引,都是希望資本市場更健康,更有利于發展。因爲我們可以看到全世界,所有的資本市場其實都是以少數公司爲主的一個藍籌股成長的市場,而不是所有股票都能夠有交易量等等。
所以這種指引其實當時國際消息出來的時候,我就寫了一個東西。
我說新的時代開始了,當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的時候,有些人可能就被時代的雷聲給擊倒了,因爲這個做法可能違背了時代改革的潮流。那有些人可能會乘着時代的東風,不斷地發展,所以目前看國九條的出現也是某種意義上也是鼓勵了對藍籌企業、優質企業的投資。
另外融資端也收緊,是希望有更多優質的企業上市,包括減持的政策等,至少在目前看還是有一定效果的。未來能不能夠像前兩次一樣(2004 年國九條和 2014 年國九條)導緻一個大牛市,我們需要觀察。
A 股主要投資方向是藍籌股,全球投資亦是
主持人:國九條它有可能會對整體的證券市場,也包括像重點的金融行業,高股息闆塊産生什麽影響?
但斌:其實剛才您也提到了這個微小股,政策對相關公司确實有一定影響。但坦率地說,A 股市場多年來一直存在一種現象,即小盤股不敗,這在中國 A 股市場三十多年的發展曆程中已經形成了一種交易文化,這種文化很難改變。
但斌:我們先不讨論這種現象的對錯,A 股市場爲什麽會有階段性的大波動?
主要原因在于,與成熟市場相比,如美國股市,80% 的中小股票幾乎沒有交易,或者交易量很小。主要交易都集中在少數藍籌股上。
香港股市也是如此,超過 1 億港币交易量的藍籌股很少,而小股票零交易幾十天,幾十萬、幾百萬的交易量每天都有很多,但大多數交易還是圍繞着藍籌股進行。
但 A 股市場在全球範圍内可以說是流動性最好的市場,但這種高流動性既有優點也有缺點。
優點在于,它爲市場的融資和流動性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即使是表現不佳的股票也有人購買。這是它的優點。
然而,缺點在于,如果這種文化長期持續,小股票的估值會變得過高。
以一個客觀的數據爲例,我們 A 股市場有 5500 多隻股票我們前段時間統計了這些股票的利潤,大約是一個億。根據 2022 年的利潤統計,這些公司的平均市盈率大約是 43 倍。2023 年和 2024 年,部分公司的利潤可能會有所下滑。
那麽,43 倍的市盈率是貴還是便宜?坦率地說,還是偏貴了。在這樣一個基礎上,市場很難有長期的牛市,因爲它本身就很貴。
所以我認爲,A 股市場可能試圖解決過去三十多年形成的頑疾,主要的投資方向應該是有高額分紅回報的藍籌股。
全球資本市場主要還是以藍籌股投資爲主。因爲這些藍籌股有業績支撐,有護城河,有長期的分紅回報,能夠回饋投資者。這是投資資本市場的真正意義。
我們常說資本市場是博弈,但我一直認爲資本市場是一個共赢的遊戲。比如,如果資本市場是博弈,那爲什麽全世界很少有地區允許賭博存在?隻有少數地區允許賭博,因爲它是零和遊戲。
但資本市場不是零和遊戲,它是一個共赢的遊戲。比如,一個公司的淨利潤從 1 億增長到 100 億,所有人都是赢家,國家、企業、員工和投資者都是赢家。這是一個藍籌股不斷積累業績,不斷分紅回報,壯大資本市場的過程。
所以我認爲這是一個真正的規律性的東西。所以我個人的看法是,國九條應該是試圖從政策上鼓勵的方向,讓中國資本市場回歸其本來的法則,即資本市場的長期規律。我認爲真正的規律應該放之四海而皆準。今年出台的 2024 年的國九條,應該是希望在這方面有所建樹,目前已經有了一定的苗頭。
投資要找到主因,利率對美股影響很有限
主持人:我剛剛整理了 2024 年以來 A 股主要指數的變化。漲幅靠前的基本可以分爲兩類資産。一類是高股息紅利風格的指數,另一類是以黃金、工業金屬爲代表的資源類闆塊。
其中一個更誇張的品種 - 美國可可期貨(3 月大漲 60%)。許多人都在關注可可期貨的表現,這确實讓我們看到了美國通脹風險可能會上升,這可能會給美聯儲的貨币政策帶來一些變化。美國的金融市場曆史悠久,利率對股市的影響表現得淋漓盡緻。
請但總幫我們梳理一下利率水平的變化對股市和金融市場的影響。
但斌:實際上,無論是在華爾街還是在國内,對利率敏感度的研究都非常多,很多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都是根據這個來做決策的。
但前段時間我也交流過,我認爲投資要找到主要原因,而不是次要原因。
我從業 32 年,如果要我說投資有什麽核心秘訣,我自己總結的就是,首先,投資要找到主要原因。大多數人做決策都是基于加息或宏觀變化。但就我個人的研究,以美國爲例,利率的變化,無論是加息還是降息,對資本市場的影響其實是非常有限的。
它不是主要原因,而是次要原因。但遺憾的是,大多數人是根據這個次要原因來做決策的。比如最近有人說不可能降息了,股市就下跌了,甚至有人說要加息了,這是不是就是黑天鵝事件,大家都很擔心。上周股市也有所表現,實際上跌幅不小,包括英偉達下跌了 10%。
但從我們研究美股長期資本市場來看,加息減息的影響其實極其有限。比如去年,納斯達克漲幅達到 43%,但真正跑赢指數的幾乎沒有。美國 50 億規模以上的公司幾乎沒有跑赢的,最好的也就 20%,差的甚至是負的。
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因爲去年加息到 4% 到 5% 時,很多人擔心會影響經濟和企業盈利,甚至去年有一段時間市場還在交易衰退。包括前年美國大行對美股去年的預判全都錯了,沒有一家是對的。
就像我們國内某公司對去年前年的預判也都錯了一樣。美國的大行在去年的預判也錯得離譜,包括去年還有一段時間市場在交易衰退。
我們研究過去從 1971 年成立到現在(的美股市場),比如 1966 年到 1990 年,最高利率達到 16%,最低利率是 5%,跟我們現在的最高利率一樣。但在 1960 年到 1990 年這段時間,如果你投資傳統行業肯定會有很大問題。比如芒格在 1977 年差點破産。
但如果你投資的是改變世界的公司,比如 1971 年英特爾和 AMD 上市,1980 年蘋果,1985 年微軟和甲骨文,1990 年思科上市,那麽在最低利率 5%,最高利率 16% 的背景下,投資這些公司肯定會賺得更多。
如果你什麽都不投,隻買指數,那麽 16 年間指數漲了 6.5 倍。
巴菲特曾與某基金打賭說,你跑不赢标普 500。
我們知道,納斯達克過去 54 年的年化收益率大約是 10%,而标普 500 過去 98 年的年化收益率是 5.96%,不到 6%。
那個對沖基金打賭說,他們能在十年内跑赢年化收益率 6% 的标普 500,但他們也不服氣。十年後他們确實沒有跑赢,因爲跑赢指數确實很困難。
我們可以看到,在電子時代的 16 年間,即 1990 年到 2000 年,指數漲了 13 倍。在這十年間,利率一會兒加息,一會兒減息,但始終在 3% 到 7% 之間。無論是加息還是減息,市場都是上漲的,那十年漲了 13 倍。
有人評價說今年類似于 1995 年,因爲 1995 年當時出現過降息的過程。互聯網時代跟今年有點像,說今年不管是降一次還是多次,再加上人工智能時代,說今年也是大年。
當然,現在因爲經濟數據的變化,可能很多人又開始擔心了。
但我自己認爲,從我研究美國資本市場的曆史來看,包括移動互聯網時代,從 2004 年開始,美國真正的降息隻有一兩次。
一次是互聯網泡沫破裂後,利率從 7% 降到差不多 1% 到 2%。2003 年又開始加息,又加到 5%,一直到 2007 年,股市還是上漲的。真正的零利率、負利率是 2008 年經濟危機後出現的。但 2012 年又開始加息,之後又加息,包括這一次。
但總的來說,無論加息還是降息,市場幾乎都是上漲的。下跌都是因爲經濟本身的問題,或者說泡沫破裂。加息減息(和股市)并沒有直接相關性。
這一次利率也到了 5%。很多人說會不會有影響?
其實,我自己研究美國資本市場,從 1971 年納斯達克成立到現在,真正推動全球資本市場上升或财富增長的根本原因是技術進步,是一個又一個技術進步的叠代導緻的。
10 年後,大概率看到 10 萬億級别的公司
我們發現,每個技術進步都會讓時代的龍頭企業市值增長十倍以上。比如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像蘋果、谷歌等公司都是大公司,他們的市值合計大約是 5000 億。移動互聯網讓這些公司的市值增長了大約 12 倍。
如果我們說人工智能時代是比前三個技術還要更沒有上限的一個技術的話。它理論上來說也應該在這個技術進步結束的某一刻。那受益于技術進步的這些龍頭企業,它應該也有十倍的市值增長。
所以我一個判斷,是如果前三個規律存在,目前延續到第四個經濟時代,可以看到這個人工智能時代結束的時候,我們假設以 2034 年或者 2044 年爲節點,大概率我們會看到 10 萬億級美金的公司。
人類曆史上會誕生這樣的市值規模的公司,這是在過去的曆史上所出現的規律,當然你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是你确認不确認或者你相不相信這個人工智能時代是一個類似于前三個時代的一個技術進步,這是一個前提。如果你相信的話,那大概率它的規律會存在。
所以說我們說投資找主因。就是說你如果把這個加息減息作爲一個投資的主要的因素的話去投資的話,其實容易患得患失,容易陷入短線的思維方式。
如何賺 100 倍,現象級的錢?
要想有現象級的投資,要賺到 100 倍以上,這才叫現象。隻有什麽呢?
在一個技術浪潮或者一個技術進步的巨大的推動下,要用産業的思維去投資。要持有一個公司從成長到價值的完整階段。隻有這樣,才能用十年或者更長的眼光,我們就假設以十年爲節點,這樣才能夠真正的賺到大錢,就是現象級的錢。
做好投資三秘訣,虧錢就挺難
投資還是用三個絕招或者秘訣。第一,投資要找主因,不要被次要因子去影響;第二個秘訣,要投資改變世界的公司和不爲世界改變的公司。
如果投資順着這兩個方向去找,這個不被世界改變的公司大家基本上很熟悉的。比如龍頭白酒是吧,愛馬仕 LV 的公司,因爲文化不變,這些商業模式很難改變,可以看到年線,從上市以來到現在基本上都是大牛市,總體是大牛市漲勢。
而能夠實現改變不了的公司其實很少。
最近,我和一個朋友聊天,他剛從日本回來,他在日本考察了很多這種幾百年的企業。這些家族在遇到戰争,社會經濟危機,怎麽能夠度過最難的歲月?
他們有三分法則,三分之一,比如三分之一投房産,而且是不僅是投日本的房産,也包括歐洲、美國的房産;三分之一去做,是這個企業,不全是和家族企業相關,稍微分散一些;另外三分之一的如果做資本市場投資,它也分成了幾份。如此經久不衰,持續數百年。
從我們自身的來說,總結這個常勝法則,是爲了讓自己更好地去進步或者說身處這種變革的歲月當中,去抵禦風險或者做到更好。
我們說,其實世界改變不了的(公司),在這樣一個變化的過程當中,其實也是很難得的,這是其一。第二是是改變世界的(公司),也是很少。
71 年我們說納斯達克成立的時候,英特爾和 AMD,英特爾肯定是一個現象級的公司,那 80 年蘋果也是個現象級公司。86 年的微軟和甲骨文,90 年的思科,還有 90 年代的亞馬遜和 99 年的英偉達,還有 04 年的 facebook 谷歌,還有一二年 facebook,未來可能還有這個 OpenAI。
在群星璀璨的市場中,坦率來說,相對滾出大雪球的概率大一些,改變世界的公司相對比較多。
尋找世界改變不了和改變世界的公司。如果你就用這兩個方向做組合,其實選擇很少,它不應該太多。
第三個是輕資産高盈利。其實我們前年在電動汽車上,倉位比較重,就犯了一個錯誤。是什麽意思呢,其實在汽車無人駕駛沒有實現之前,其實它是個重資産。
所以謹記着這三句話,坦率說,想讓你虧錢其實挺難的。特别是如果你拉長,比如五年、10 年的角度去投資,而不是說幾個月半年。
比方前幾天英偉達一跌,很多人就唧唧歪歪了,但如果是在 2034 年或者 2044 年,再回看今天,視角又會不同。
投資比什麽?看得準、敢重倉、能堅持,就是你的眼光能到什麽樣的地方。投資是個比遠見的行業,你說看錯了怎麽辦?那這一生就默默無聞。
A 股投資人大多數是零和遊戲,就是你輸我赢。而資本市場其實是共赢的,所有人赢才是和諧的資本市場的生存法則。
全球最大機遇仍是人工智能
主持人:未來的機遇将在哪裏,展望後市,但總對于市場有何判斷,背後又有些什麽邏輯?
但斌:我認爲目前從全球來看,最大的機遇仍然是人工智能。如果将人工智能視爲第四次工業革命,那麽去年是元年,今年則是剛開始的時刻。
以互聯網爲例,自 90 年代初至今,互聯網行業的成長已經十分顯著,相關公司已從成長股轉變爲價值股。真正的投資應是長期持有,伴随公司從成長股到價值股的全過程。
從 90 年代至今,互聯網行業已基本成爲價值型。包括我們所說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從 2005 年至今,類似蘋果這樣的公司也經曆了從成長股到價值股的轉變。
實際上,人工智能才剛剛開始。如果我們認同這是一個新的開始,那麽它代表着巨大的潛力和機遇。環顧全球,沒有一個産業能像人工智能這樣,有潛力創造巨大的、颠覆性的财富變革。
我個人認爲,2024 年,就像 2023 年一樣,甚至是未來五到十年,人工智能都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方向。
當然,就像去年 4 月份我與某基金經理的争論一樣,我當時認爲,國内的人工智能熱潮比美國還要高。我們這裏隻要有個概念,就能炒高十倍。但到目前爲止,英偉達的股價并沒有漲十倍。
所以說,我們應該尋找那些真正能夠産生利潤的公司,這才是真正赢得市場的概念。因爲僅僅炒作概念的股票,最終往往會回到原點。
另外,我認爲包括國九條在内的政策,以及未來經濟的變化,可能會使高股息策略成爲一個勝出的選項。因爲在降息背景下,許多公司的股息策略會顯得更有吸引力。
同時,我們也看到港股經過近兩年的下跌,那些具有穩定現金流、分紅和回購的藍籌股,其實也存在機會。
總的來說,我認爲市場正在走向規範化和價值投資化。A 股市場可能即将迎來一個新時代,這是一個以投資爲導向的時代。
我不知道這次的國九條是否能起到颠覆性的引領作用。但一個好的政策,可能不會立即産生效果,而是在一段時間後,才會引發資本市場的根本性變革。
主要關注 AI 基礎層的機會
主持人:AI 技術在今年的發展,尤其是其在 PPT 和視頻中的應用,讓我們感覺到通用人工智能時代可能越來越近了。AI 産業鏈中,您更看好哪些機會?
但斌:目前,我們主要關注 AI 基礎層的投資機會,垂直應用可能還在過程中。
AI 基礎層公司的盈利能力強,相對風險可控。因爲這些公司是大公司,互聯網時代,很多公司是從小變大的過程。
在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時代,我們看到了強者恒強的局面,一些大公司可能會通過技術進步實現第二或第三增長曲線。
因此,目前這種确定性的基礎層 AI 公司,他首先是防守,進可攻退可守,其盈利能力非常強,而且坦率說也并不貴,最貴的也就 30 倍,而且還是正處于人工智能爆發的第一天。
因此,我們目前主要選擇方向是 AI 基礎層面的公司。
另外賣鏟子的公司,可能目前這個階段是重點持倉的方向。
但斌從業證書編号:P1000320100008
本文作者:王麗 來源:投資作業本 Pro
更多大佬觀點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