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會相信關于裝甲車輛的一些神話,并認爲裝甲車輛可以用某種方式參加戰鬥。

可能是進攻性任務,也可能是防禦性任務,但無論如何,人們相信作戰五分鍾的故事。蘇聯設計的出口型坦克在中東的失敗戰績,證明了這一神話。然而,這樣的神話并沒有反映現實,因爲現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機遇。
本文爲俄羅斯博主 " 瓦爾技術員 " 撰寫的介紹文章,本人翻譯并編輯給大家分享。
坦克與坦克作戰

當然,坦克在某種程度上是爲了與敵方坦克作戰而設計的,裝填穿甲彈并試圖擊穿敵方坦克裝甲,或對其行動機構、車載設備(觀察和瞄準裝置、武器)造成盡可能多的傷害。然而,坦克的主要任務并非與敵方坦克作戰。

在進攻時,坦克的主要任務是在對敵方陣地進行炮擊、導彈打擊、空襲之後,徹底摧毀敵方防禦工事和武器裝備。需要說明的是,在這種情況下,消滅敵方士兵的任務并沒有完成。所以,才需要徹底摧毀敵方防禦工事,這樣敵方士兵就會失去頑抗的依托,要麽進行最後一戰,要麽撤退到預備陣地(或構築新的防禦陣地)。在上述任何一種情況下,坦克都執行的是機動炮兵的任務,對敵方目标進行直瞄射擊,不需要炮兵偵察員發現、指示敵方的防禦工事和武器裝備。

在防禦時,坦克的主要任務是駛向戰鬥接觸線,對進攻方造成盡可能多的傷害,摧毀敵方武器裝備和人員,對敵方人員進行威懾,消除其突破己方防線的威脅。應當注意的是,在防禦作戰中,車組人員可以準備幾個射擊位置,根據需要改變防禦位置,從而躲避敵方的火力打擊。在遭到突然襲擊的情況下,坦克的處境就完全不同了……不會有預先準備好的射擊位置,車組隻能利用自然地形和建築物等作爲掩護,對進攻方開炮還擊。此時,機動性至關重要,以便在作戰時保護自身安全,并成功前往撤退集結地。
爲什麽坦克隻能作戰五分鍾?

讓我們用最簡單的數學方式探讨 " 作戰五分鍾 " 的問題……現代坦克的最大射速爲 8~10 發 / 分鍾,也就是說 6~7.5 秒開火一次。坦克的待發彈或自動裝彈機中的彈藥通常爲 15~25 發。也就是說,如果條件理想,即坦克在一個固定位置連續開火,那麽車組隻用約 3 分鍾的時間就能打光所有炮彈。但是,這是理想情況……

在實戰中,不僅需要重新補充彈藥,還需要瞄準目标。這也需要時間,所以實戰射速大約爲 4~6 發 / 分鍾。我們按照最多數量的待發彈藥、最慢的實戰射速計算,坦克的戰鬥時間略多于 6 分鍾。

當然,以上一切的結果都是根據 " 理想條件 " 計算的,沒有考慮到選擇彈種的問題。即打擊戰場上出現的目标所需的彈藥種類,畢竟攜帶的彈種數量未必滿足作戰需要。同時,還沒有考慮到躲避敵方還擊、轉換射擊位置的時間等因素。
坦克隻能算是一次性武器

這是另一個很容易解釋的誤解。網絡上有大量關于各種戰争的資料,其中同一輛坦克上的車組參加了不止一場戰鬥……當然,也有相反的情況。公開資料顯示,在戰鬥中坦克損失率非常明确——不超過 30%。每場戰争都會有不同的統計數據,但是沒有哪場戰争中,坦克損失率超過三分之一。關于坦克損失情況接下來我們會詳細說明。
作戰損失

據西方非官方消息來源和專家估計,俄羅斯在俄烏武裝沖突中損失了 40% 的作戰裝甲車輛。其中包括輕型裝甲火炮牽引車、裝甲車、防地雷反伏擊車、裝甲運兵車、步兵戰車、防空車輛、坦克,以及以它們爲底盤的武器裝備——防空導彈系統、指揮車、電子戰系統、高精度武器系統操作車輛、醫療救護車輛、搶救和維修設備……也就是說,其中有多大比例是坦克,這還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即使我們假設損失比例均勻分布到所有類型的作戰裝甲車輛上,而這 40% 中有多少是無法挽回的損失?也就是說,俄羅斯損失、受傷或被繳獲了多少輛坦克,其中又有多少輛受傷的坦克可以進行修複?據筆者親眼所見,許多裝甲車輛都在修複之後重新投入戰鬥。除了戰鬥損失之外,還有 " 非戰鬥損失 ",包括行軍途中發生故障,作戰過程中被車組抛棄等。後者當然也包括在之前提到的 40% 中。

當然,目前還沒有人能夠告訴我們無法挽回損失的确切百分比,但以前的戰争都有這樣的統計……例如,我們将蘇聯在 1943 年夏天的武器裝備損失總數與無法挽回損失進行對比,根據公開來源的信息,我們會得到 44% 的結果。現在我們來看看俄烏武裝沖突的統計數據,西方國家宣稱,俄羅斯損失了 3417 輛各型坦克,其中 1353 輛被摧毀或被繳獲。也就是說,經過計算,我們發現俄軍坦克不可挽回損失的比例爲 39.5%,而之前公布的比例是 40%。換言之,其餘 60.5% 的坦克可以進行修複,并重返前線執行作戰任務。
結論

一輛坦克完全可以在經曆一場戰鬥之後幸存,那麽坦克的作戰成本并非數百萬美元。這就解釋了各國軍隊爲什麽要花費大量金錢、時間、資源和人力,去在一個 " 鐵皮罐頭 " 裏進行最多五分鍾的戰鬥呢?五分鍾戰鬥隻不過是說坦克将待發彈藥全部打出去的時間,盡管内部還有存放的彈藥,但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将其轉移到待發位置或裝入自動裝彈機。此時,離開戰場前往補給站補充彈藥,将戰鬥位置移交給另一輛坦克更直接、更容易保持己方火力。

至于第一次作戰損失,則不超過 30%,其中無法挽回的損失,并沒有那麽誇張。即使根據非官方消息來源和西方媒體的估計,無法挽回的損失也不超過總數的 39.5%。也就是說,俄羅斯軍隊坦克的損失總數大約同樣達到 40%。需要再強調一次,這并非俄羅斯方面權威數據,很可能被誇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