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钛媒體注:本文來源于微信公衆号創業邦(ID:ichuangyebang),作者 | 關雎,編輯丨信陵,钛媒體經授權發布。
近日,芯片 IP 巨頭 Arm 即将上市的消息刷屏。
Arm 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招股書,預計 9 月登陸納斯達克。屆時,Arm 有望成爲今年全球最大 IPO。
Arm 是全球第一大芯片半導體知識産權(IP)提供商,2016 年被軟銀集團全資收購。
推動 Arm 上市,是将 Arm 賣給英偉達的交易失敗後,軟銀集團的又一次變現嘗試。
近一年來願景基金所投公司估值 / 市值下降,賬面浮虧,回籠資金進展緩慢,給軟銀集團業績帶來沉重壓力。
孫正義迫切需要獲得流動資金。
願景基金 " 掉鏈子 "
在把阿裏巴巴的股票賣得差不多了之後,Arm 成爲軟銀集團最容易變現的大塊資産。
急于變現,是因爲願景基金的投資業績太差。
願景基金是軟銀集團最重要的資産,占總資産的比例達 40% 多。目前來看,願景一期略有浮盈,二期有較大虧損。
根據軟銀集團财報,願景基金一期共募集了 986 億美金,投資階段已經完成。
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願景一期總計投資了 102 個項目,投資成本 896 億美元,所投公司整體估值 1020 億美元,投資賬面盈利 124 億美元。
願景一期共退出了 26 項目,整體獲利 181 億美元;未退出的項目,整體賬面虧損 81 億美元。
願景二期承諾出資 600 億美元,截至 6 月 30 日總計投資了 277 個項目,成本 518 億美元,所投公司整體估值 332 億美元,整體賬面虧損 186 億美元。
願景二期僅退出了 5 個項目,盈利 12 億美元;未退出的 272 個項目,賬面虧損 196 億美元。
也就是說,自 2017 年成立以來,兩期基金一共投了 379 個項目,僅退出 31 個。兩期基金整體賬面虧損 62 億美元。
重要的是,未退出的項目整體是浮虧的。看起來很可能是能盈利的項目都退出了,剩下的都是虧錢的。
不過,這兩期基金都還有較長的存續期,現在浮虧的項目以後估值上漲,實現盈利也不是沒有可能。
另外,從募資來看,願景一期募集的資金,大部分來自第三方投資者,但願景二期明顯募資成果不佳,大部分資金都是軟銀集團自籌。
根據軟銀集團财報,願景一期募集的 986 億美元,其中 655 億美元來自第三方投資者,331 億美元是軟銀集團出資。
二期基金的 600 億美元,隻有 26 億來自第三方投資者,其餘都來自軟銀集團。
近千億美元的自籌資金,顯然帶給軟銀集團極大的資金壓力,要知道軟銀集團一年的營業收入也才 400 多億美元。
從資産負債表看,截至 6 月 30 日,軟銀集團持有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約 500 億美元,而借款、公司債券等有息負債高達 1450 億美元。
補充流動資金,是軟銀集團當務之急。
Arm 與軟銀集團的一波三折
Arm 主要爲蘋果、三星和高通等公司的移動設備處理器提供底層架構和芯片 " 動力 " 支持。在每年銷售的約 14 億部智能手機芯片中,有超過 90% 的處理器使用 ARM 指令集架構。
Arm 成立于 1978 年,總部在英國劍橋,最初是艾康電腦(Acorn Computers)、Apple 與 VLSI 科技之間的合資企業,後來在 1990 年分割出 ARM,成爲獨立子公司。
1998 年 4 月,Arm 在英國倫敦證交所和美國納斯達克上市,2016 年被軟銀集團以 320 億美元收購,并私有化退市。
随後,軟銀集團以 80 億美元的價格将 Arm 25% 的股份出售給了願景基金。
2020 年,軟銀集團試圖以 400 億美元将 Arm 賣給英偉達,但由于高通、英特爾對此表示反對,質疑 Arm 未來的 " 公平性 ",因此這場芯片行業最大并購案最終于 2022 年 2 月宣告失敗。
今年 8 月,軟銀集團又花費 161 億美元向願景基金回購了 25% 的股份,對 Arm 達到百分百控股。
按照這次回購價格計算,Arm 的估值達到 644 億美元。
這一價格也被市場視爲 Arm 此次 IPO 的市值。
跟據招股書,Arm 已與谷歌母公司 Alphabet、AMD、英特爾、英偉達、高通、三星等超過 260 家公司合作出貨基于 Arm 架構的芯片。每售出一顆芯片,Arm 都分得一定的專利使用費。
2021 财年、2022 财年、2023 财年,Arm 收入分别爲 20.27 億美元、27.03 億美元、26.79 億美元;淨利潤分别爲 3.88 億美元、5.49 億美元、5.24 億美元。
Arm 毛利率堪比貴州茅台,上述三年分别爲 93%、95%、96%。研發費用分别占同期年收入的 40%、37%、42%。
按銷售地區劃分,美國是 Arm 第一大市場,2023 财年占總收入的 41%。中國大陸是第二大市場,2023 财年約 24% 的收入來自 Arm 在中國的合資公司安謀科技。
Arm 招股書沒有披露将面向公衆發行多少股份。假如按照市場流傳的信息,發行 10% 的股份,以 644 億美元市值,軟銀集團可獲得 64.4 億美元。
當然以後軟銀集團出售股票獲得資金,也會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