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10 月 23 日訊(記者 吳雨其)昨日,富士康旗下多家企業被 " 查崗 "。
今日開盤,富士康大陸上市子公司工業富聯跌停,截至午盤收盤,工業富聯仍封死跌停,報 14.55 元,總市值 2890 億元,從整個盤面看,資金在賣盤大量賣出,這表明,部分大資金率先離場,等待後續變化。
除此之外,台灣上市公司鴻海集團開盤低開,萬德富士康産業鏈指數截至午盤收盤也跌去 1.93%。
消息面上,據媒體報道,稅務部門近期依法對富士康集團在廣東、江蘇等地的重點企業進行稅務稽查,自然資源部門對富士康在河南、湖北等地的重點企業用地情況進行現場調查。
鴻海集團對此回應:" 合法合規爲集團在全球各地的基本原則。我們會積極配合相關單位的相關作業。" 這表明,富士康對于此次調查持開放态度,願意與政府部門通力合作,确保各項業務合法合規。
富士康突擊被查,發生了什麽?
官網資料顯示,富士康于 1988 年投資中國内地,目前在内地擁有 40 餘個園區,高峰期擁有百萬員工,産品範圍涵蓋消費性電子産品、雲端網絡産品、電腦終端産品、元器件及其他四大領域,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科技智造服務商。
據記者了解到,富士康在國内多地市場有上市企業,其中包括工業富聯、富智康集團、鴻騰精密、雲智彙科技、訊智海、鴻海等。
而此次的廣東、江蘇等地的富士康重要企業稅務稽查問題,不知是否涉及企業稅務違規問題。
對于此次稅務稽查,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的觀點強調,此次調查屬正常依法行政,合情合理合法。富士康旗下企業有義務積極配合稽查、調查,若确有違法違規行爲,應認錯認罰、加緊整改。
一位市場人士也向财聯社記者表示,針對大規模企業的稅務稽查并不罕見。當企業規模擴大且業務範圍擴展時,稅務稽查有助于政府确保企業在财務報告和稅務申報等方面合法合規。
據工業富聯 2023 年半年報披露,工業富聯共支付各項稅款高達 17 億元,應交稅費 10.36 億元。由于被認定爲高新技術企業等原因,富士康在鄭州、天津、南甯、上海、貴陽、深圳、河南、山西、武漢等多地大約 17 家公司享有稅收優惠政策,工業富聯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應收退稅款賬面餘額爲 1.71 億元。
另一方面,受到關注的還有富士康用地問題,自然資源部門對富士康在河南、湖北等地的重點企業用地情況進行現場調查。
公開資料顯示,富士康的業務版圖不僅覆蓋中國大陸,還延伸至世界各地。其産業園區遍布于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地區,以及中西部地區。富士康集團在大陸的主要産業園區則分布在深圳、鄭州、成都、太原、昆山、煙台等地。
目前,有關富士康的稅務、用地調查尚未公布具體細節。對于富士康在稅務方面以及工業用地建設過程中是否存在任何違規行爲,需要等待調查結果的公布以作進一步了解和核實。
受此消息影響,富士康大陸上市子公司工業富聯開盤即跌停。對于今日工業富聯大跌,一位基金人士向記者表示," 企業調查也是正常現象,市場負面情緒較大,投資者擔憂其存在潛在風險,導緻其今日受情緒影響股價跌幅較大。"
二季度多家公募持有,東吳移動互聯三季度加倉
從公募基金持有明細方面看,截至二季度末,該股被 960 隻基金持有,涉及 120 家基金公司,持股總量高達 80478.44 萬股,對比上個報告期,工業富聯被公募基金整體加倉 62320.74 萬股。
具體持倉來看,二季度持有工業富聯最多的基金爲知名基金經理謝治宇管理的興全合潤,持股數量爲 4829.44 萬股,同爲謝治宇管理的興全合宜 C 緊随其後,持股數量爲 2373.51 萬股。不難發現,興證全球基金對工業富聯青眼有加,公司旗下共 9 隻産品合計持有工業富聯 10581.28 萬股,按前一交易日收盤價計算,9 隻基金産品已浮虧 1.71 億元。
除了興證全球基金,摩根基金二季度也是大幅持倉工業富聯,摩根新興動力 A 持有 1282.11 萬股,摩根遠見兩年持有期持有 904.85 萬股。整體來看,摩根基金二季度共 32 隻基金持有工業富聯 4512.40 萬股,半年度持股變動爲 4509.48 萬股,按前一交易日收盤價計算,32 隻基金也已浮虧 7310 萬元。
目前公募基金三季報正在披露中,據最新信息顯示,由劉元海管理的東吳移動互聯 A 在三季度重倉持有該股,持股總量爲 383.83 萬股,對比上季度持倉,劉元海三季度加倉工業富聯 205.83 萬股。
上半年營收同比下滑,蘋果代工競争激烈
據工業富聯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工業富聯上市以來首次半年報營收下滑,實現營業收入 2067.76 億元,同比下降 8.21%。
衆所周知,蘋果公司與富士康高度相互依賴,據記者了解,富士康營收來自于蘋果 iPhone 的代工業務占到 45%,而蘋果 iPhone 15 系列代工廠中,富士康占了 58%。然而,Canalys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 10%,其中蘋果下滑 13%,工業富聯正是 iPhone 最大代工廠。市場人士指出," 蘋果手機出貨量的下降,或也是工業富聯半年營收下降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近年來,蘋果産業鏈上也不再單一,蘋果公司也有意培養更多的合作夥伴。立訊精密在代工業務上也與富士康展開了競争。
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曾公開表示," 立訊精密共爲蘋果生産三款 iPhone 15,該業務在過去一年翻了一番 "。另外,她還透露公司正在爲明年初上市的蘋果頭顯 Apple Vision Pro 做生産準備。
天風證券研報曾指出,立訊精密作爲 Vision Pro 整機制造獨家供應商,卡位關鍵,有望跟随 Vision Pro 行業高速成長;立訊精密現在已經取得 2024 年頂級 iPhone 16 機型的訂單,2024 年 iPhone 16 将由立訊精密(iPhone 16 Pro Max)、鴻海(iPhone 16 Pro、iPhone 16),以及和碩(iPhone 16 Plus)進行組裝。
截至今日午盤收盤,立訊精密漲 4.14%,當前股價爲 31.98 元 / 股,最新市值爲 2286 億元。
一位市場評論員也直言," 如果富士康因爲此次被查影響生産,蘋果的其他代工廠的份額可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