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組
作者 | 木子童
編輯、制圖丨渣渣郡
本文首發于虎嗅年輕内容公衆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這裡,我們呈現當下年輕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他們隻想要10萬,觀衆卻給了1.2個億。"
短短11天,原定目标10萬元的《流浪地球2》官方周邊衆籌項目達成率超過1200倍。發起衆籌的商家都被這突如其來的"飽和式衆籌"吓懵了,不得不提前宣布售罄停檔。
電影還沒下映,周邊先賣爆了,這在中國,似乎從來都是《星球大戰》、《哈利·波特》一類成熟大IP才有的待遇。
但剛剛更新系列第二部的《流浪地球》打破了魔咒。
"小破球"支棱起來,不少人歸功于劉慈欣——受夠糟糕改編的大劉粉絲終于找到機會宣洩對劉慈欣的熱愛了。
然而,劉慈欣本人卻說:"《流浪地球》第二部它和我的小說原著沒有什麼關系了。"
在走出影院,與《流浪地球2》科學顧問團隊聊了聊世界設定後我發現,大劉說得沒錯:
脫胎于劉慈欣原著的《流浪地球2》,已經比大劉走得更遠。
什麼是劉慈欣味兒?
和他奉為精神導師的《2001太空漫遊》作者亞瑟·克拉克一樣,最少不了的永遠是面向星辰大海的雄心。
在劉慈欣的科幻世界裡,沒有什麼比走出去、向外探索更重要。
短篇小說《山》中,外星人途經地球,建起一座水山,它們隻和爬上山頂的智慧生命交談,因為隻有這樣有探索精神的生命才值得交流。
《朝聞道》裡,科學家為了知道宇宙間的終極真理,願意答應神明最苛刻的條件:朝聞道,夕即死。
《三體》中,物理學家甚至會因為發現物理學失效而自殺
如果說,科幻是未來的一面鏡子,那麼大劉看到的,絕對是一幕外向化的"太空歌劇"。
所以劉慈欣的作品裡常有"太空電梯"、"二向箔"之類恢宏至極的想象,卻很少探讨脫離肉體、意識上傳的數字生命技術。
即使是《三體》中,人類需要向三體人派遣人類間諜,大劉選擇的方式也是寄送一顆大腦,而非一張存儲了完整人類意識的硬盤。
在人工智能與腦機接口技術如火如荼的當下,這看起來有點古典,甚至是有些"陳舊"。
《阿麗塔》中,人與機械的邊界越發模糊
但劉慈欣不寫"數字生命",非不能也,實不願也。
為何如此?在他後期的一部短篇裡說得很明白:
對于大劉來說,外向的宇航發展路徑與内向的數字發展路徑是不能并存的。
這篇名叫《不能共存的節日》的小說,故事是這樣講的:
1961年,俄羅斯宇航員第一次成功繞行地球,歡慶的現場,突然出現了一名外星人,他對總設計師說道:"今天是人類一個重大的節日,我把它命名為誕生節。"
因為這一天,人類文明在宇宙的尺度上誕生了。
若幹年後,未來的某一天,當人類通過腦機接口第一實現人與電腦的直接連接,這名外星人又出現了,他對在場的科學家悲哀地說道:
"與總設計師同志分别後,我在太空中漫遊,又探訪過無數的世界,那些行星,藍的、紅的、黃的……各種顔色的子宮,智慧文明在其中孕育,在現實中成長,飛向太空,卻在虛拟世界中熄滅,像荷塘中的熒火蟲,一閃一閃,最終消失在暗夜裡。你們看看星空,一片寂靜,知道為什麼了吧……哦各位,很抱歉我的笑話不可笑。"
離開後,他向母星發送了電報,人類誕生節取消,改名"流産節"。
因為這一天,人類文明在宇宙的尺度上流産了。
《不能共存的節日》寫于2016年,彼時劉慈欣已很少提筆。突然寫下這麼一篇故事,不知是否是對未來已産生了某種預感。
第二年,耗資巨大的韋伯望遠鏡計劃差點因沸騰的民怨被叫停,與此同時,人工智能與腦機接口技術成為炙手可熱的發展焦點。
大量或硬或軟的科幻作品開始描寫賽博空間,與過去的淺嘗辄止不同,去年大火的《人生切割術》、《萬神殿》、《邊緣世界》都在試圖把數字生命這件事兒聊得更加深入。
《萬神殿》:數字人還是人嗎?
基礎科學發展限于相對停滞的當下,人類似乎到了做選擇的十字路口:
是繼續咬牙向外發展,拼盡全力探索宇宙的深層規律?
還是低下頭來,用好手頭的現有資源,在螺蛳殼裡做創世的道場?
劉慈欣堅定地選擇前者。
我們常說,"科幻的意義之一,就是讓人看見未來的樣子"。
在劉慈欣的作品裡,很少見有關數字生命與賽博科技的暢想。
他大概絕不想讓讀者小朋友因他而對賽博空間産生過度崇拜,從而引導人類文明沉溺于虛拟的滿足。
《人生切割術》
說到這裡,看過《流浪地球2》的讀者想必已經明白,為什麼說《流浪地球2》是一部"不那麼劉慈欣"的劉慈欣改編作品。
《流浪地球2》的确有很多非常"大劉氣質"的元素:比如"太空電梯"、"方舟空間站"的巨構複現、"帶着地球去流浪"的太空浪漫,以及雖九死而猶未悔的人類先驅精神。
但與此同時,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它都在講數字生命與意識上傳,并且暗示,如果還有第三部,那麼重點将進一步放在賽博空間。
這無疑不是劉慈欣式的創作母題。
當然,并不是說"賽博世界"與"太空歌劇"有高下之分,用劉慈欣在央視采訪中的一句話來說:
"科幻電影、作品,包括科幻作家,他就是時代的産物。"
劉慈欣的母題,是全球黃金時代科幻作家的共同特征。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的阿西莫夫、克拉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的小松左京、田中芳樹,以及21世紀頭十年的劉慈欣,創作的黃金期都處在本國科技迅速發展的時期。
在時代的影響下,他們自然而然地崇尚更高更快更宏遠的方向,作品永遠充滿外向的勃勃野心。
而當下,黃金時代已逝,人類求"道"不得,隻得精研于"術",于是人工智能、賽博空間成為最流行的創作主題。
不同的主題選擇無關對錯,隻是創作者價值觀的體現與時代的反映。
在電影工業、制作技術維度之外,《流浪地球2》最大的突破之處正在于此:
從第一部對劉慈欣世界的亦步亦趨,到第二部從太空轉向數字空間,它正在掙脫創世神的巨大影響,在創作主題上追平與現實世界的時差。
為什麼一部并不那麼"忠于原著"的電影,觀衆依舊願意狂熱買單?
在和《流浪地球2》科學顧問團隊聊過後,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影片上映不久,知乎答主"甜草莓",同時也是《流浪地球2》人工智能領域科學顧問的崔原豪博士就在知乎發表了一篇近2萬字的"世界觀解析",講解影片背後的世界設定。
起因是不甘心,不甘心這部設定細節到頭發尖的作品被漫不經心地批評。
《流浪地球2》大概是春節檔中二次讨論度最高的電影。
它也确實最應該被反複讨論。
因為所有故事線都在結尾迎來巨大反轉,反轉之前,暗示設計得過于精巧,非常容易在爆裂的視效中被忽略。
如果沒有影院外的反刍,你甚至很難僅憑一次觀影就搞懂所有劇情。
以至于上映之初,網上對它有許多質疑,比如:
即使集結全球核武器,也不可能炸碎月球,劇組難道不知道嗎?
為什麼得知地球即将被太陽吞噬後,人類非要建造一萬台行星發動機推動地球跑路,而不選擇看起來更加經濟的數字化生命?
聯合政府中方代表周喆直(李雪健飾),憑什麼在沒有任何根據的情況下,尴尬地堅持聲稱"我們的人一定可以完成任務"?
由此做出惡評:《流浪地球2》"僞科幻、故事差,還煽情"。
看到這些質疑,深度參與世界設定的崔原豪忍不住在心裡吐槽:"我很想說,你能想到的我們都想到了。"
看過《流浪地球2》尚未出版的世界設定集後,我不得不承認,他說對了。
在科學的嚴謹性上,很多來自中科院的研究員、各大高校教授全程參與了電影的制作。
根據公開資料,《流浪地球2》聘請了19位各領域專家,組成科學顧問團,從天體物理、理論物理、人工智能、地球科學、力學等五個方面,為電影的世界做了詳盡的設定。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社會科學、醫學方面的短期顧問,随時提供相關領域咨詢。
盡管盡量使用簡潔的語言,這份設定集依然達到了十幾萬字的驚人長度,涵蓋了《流浪地球》系列裡你能想到的幾乎每一個細節。
用崔原豪的話來說,就是:
以"科學底限"原則檢查"科學常識"。盡量保證電影本身不因"大幅度違背公衆科學常識"而導緻"世界失真"。
電影裡,一個重要情節是,為了讓地球擺脫月球引力,順利踏上沖出太陽系的旅程,人類通過建造月球發動機來放逐月球,也就是"逐月"計劃。
知乎答主、《流浪地球2》科學制片人駱翼雲告訴我,在提出"逐月"計劃前,其實還有一版"彈幕"計劃:
從地球以一定角度、規律、時長發射"彈丸",像抽陀螺一樣抽動月球,讓其自轉加速解體。
當時美術組已經根據"彈幕"計劃開始籌備,但科學顧問提出,這個方案在科學上沒有任何可實現性,最終劇組含淚舍棄了方案。
"逐月"計劃:利用衛星發動機向反方向把月球推離地球
當然,"作為科幻作品,科學性和藝術還是要有平衡。"
在影片中,"逐月"計劃出現意外,人類最終選擇集結全球核武器,摧毀月球,并通過了"相控陣列核爆月球"的方案,以相控陣核爆的形式引發月球重核聚變,最終炸毀月球。
起初,"核爆月球"這個想法,其實也并不現實。
物理學顧問、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梁文傑老師對此的評價是:集合全球的核武器炸月球對月球的影響,在能量差上大緻約等于人體放了個屁對人體的傷害。
但相比于"彈幕計劃",這已經是目前所有方案中,看起來最有相對可信性的一種。
此時,科學顧問會從科學角度來幫助劇組合理化劇情。
為了讓核爆月球看起來更有可信性,科學顧問引入了一種新概念——相控陣,通過精準布控核彈,在精準的時間點引爆,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從而以點破面。
這聽起來就比直接核爆更"科學"了一點。
片中許多類似被"挑刺"的細節,都是科學性與影視表現規律相妥協的産物。
對此,崔原豪認為沒必要較真:
"經以科學、緯以人文",兩者相輔相成才會編織出我們想象中的未來。
《流浪地球2》可能是我近年所見最雄心勃勃的國産電影,沒有之一。
當你走進影院,期待看到的或許隻是一場電影,他們卻為你準備了一個完整的世界。
看過劉慈欣原著的讀者想必知道,《流浪地球》系列電影并沒有按照同名小說原著文本來拍。
電影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劇情,隻在小說中做為史料一筆帶過,基本相當于小說的前傳。
雖說借了大劉的底子,電影劇情絕大多數都是原創。
原創并不稀奇,稀奇的是這個原創世界的細節豐度以及嚴謹程度。
劉慈欣是"流浪世界"的盤古,一斧子開天辟地,留下最基本的世界框架:
科學家發現,太陽正在急速老化,持續膨脹,将在一百年内吞沒地球。為了文明的延續,人類必須立刻逃亡,殘酷的派系鬥争後,最終人類決定在地球上建立行星發動機,推動地球逃離太陽,帶着地球去流浪。
電影主創則是"流浪世界"的伏羲女娲,創造細節,賦予這個世界真正的活氣。
在編劇編寫故事之前,科學顧問同主創團隊一起首先論證了大劉開的腦洞,在現實中會産生哪些連鎖反應:
如果太陽膨脹,地球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流浪地球2》天體物理學顧問苟利軍告訴我,太陽膨脹後,太陽風暴驟然增強,它對地球、月球、衛星通信和人體健康都有重大影響,在設定集中,他們花了2400多字篇幅來論證這些變化。
舉例來說,升級的太陽風暴會直接影響衛星通信,也會導緻太空設施電力不穩,并且大大增加人類罹患癌症的幾率。
落實到電影裡,這些設定就變成了一個個小劇情的内在邏輯:
科學家圖恒宇(劉德華飾)為什麼會多次提前從冷凍艙中蘇醒?因為太陽風暴導緻月球基地電力不穩。
航天員劉培強(吳京飾)的妻子韓朵朵(王智飾)為什麼偏偏會患上癌症?這不是韓劇式的老套設定,而是因為太陽輻射驟增,輻射癌成了"人類健康的頭号殺手"。
為何片中紐約、悉尼和北京會被海水淹沒?因為科學家推算,如果地球停轉,失去離心力後,海水将脫離赤道,向高緯地區聚集
叙事的精度決定一部電影的成敗,而細節的豐度決定一個幻想世界是否能夠立住。
不論是哈利·波特魔法世界,還是《指環王》的中土世界,都在主線故事之外,有着許多冗餘的世界設定。
J.K.羅琳用《神奇動物在哪裡》、《詩翁彼豆故事集》讓小巫師們相信,世界的背面真的有魔法存在,有各種魔法生物、世界各地不同的魔法學校,任何同人創作者都可以在相同的世界體系下構建自己的故事。
J.R.R.托爾金為了豐富中土大陸,甚至獨創了一門精靈語。
《流浪地球2》也提供了大量這樣看似冗餘的信息,它們中的大多數隻是影片中的"驚鴻一瞥",或者由于時長原因并未出現在最終的電影呈現中。
比如苟利軍應劇組要求,給劉培強等航天員設計過一套卷子。
題目包括"太陽在生命周期最後會成為什麼星體",以及"請計算至少需要多少能量才可以驅使地球擺脫太陽引力"。
這套卷子是航天員考試的筆試題。
影片中沒有表現,但這是科學顧問為第一部做出的注解:劉培強之所以能迅速計算出引爆木星所需的能量,正是因為早有知識儲備。
關于月球核爆後地球會出現怎樣的變化,科學顧問也寫下過極為浪漫的設定:
地球突然斷電,電器短路,廣播中斷。但城市所有的霓虹燈都展現出最漂亮的顔色。人和街道被詭異的霓虹燈顔色所渲染。陸地上被抛棄的城市在一片漆黑中,最後一次穿上了霓虹盛裝,對月球告别。在凄美的霓虹燈照耀下,地球起程,人類正式進入了新時代。
小到存儲人類意識的數字生命卡應該設計成什麼樣子,大到地下城抽簽流程和地表人員安置方案,《流浪地球2》都做了巨細靡遺的設定。
雖然可能并沒有機會正面展現,但這些設定細節以各種側面形式出現在影片中,成為編劇、美術團隊搭建劇情和視覺場景的參考。
也讓這個逐漸脫離劉慈欣式叙事的"流浪世界"足以自圓其說,更加具有可信性。
如果願意,觀衆完全可以像"九州"一樣,根據這些設定創造更多屬于自己的故事。
比如地球停轉時代,滞留地表的人類如何求生?數字生命實驗早期,被實驗者經曆過哪些倫理掙紮?
這個世界豐度之飽滿,有時甚至會讓人産生一種錯覺,仿佛它本就是一個存在于遙遠時光深處的社會,導演郭帆隻是帶領團隊扛着攝影機走進去,拍了一些自己想拍的角度。
話說到這兒,各位想必和我一樣感受到了,《流浪地球2》是個需要拿着顯微鏡去看的電影。
而且,劉德華飾演的數字生命學家圖恒宇這條線,是全片的精華與重點。
換句話說,看不懂劉德華線,這部電影約等于白看。
鑒于這一部分有太多隐喻與細節暗示,網上的猜測衆說紛纭。這次,我找到《流浪地球2》人工智能領域科學顧問崔原豪,從世界設定角度給大家對了對答案。
當然,科學顧問也并不能洞悉導演的全盤布局,但做為參考,更加有助于理解劇情。
在進入劇情解析之前,先給還沒看過"小破球"的讀者簡述一下劇情。
科學家發現太陽危機,人類計劃逃亡,世界分化成了兩派。
一派是"數字派",他們提出"數字生命計劃"。
主張上傳意識,在賽博空間實現永生,從而擺脫孱弱的肉體。
另一派是"移山派",他們提出"移山計劃"。
具體實施辦法,就是在地球建立上萬台行星發動機,推動地球逃離太陽,經曆2500年航行,抵達距離我們最近的宜居恒星比鄰星。
不同理念和理想導緻争論不休,因為誘人的虛拟空間會導緻無人願意留在慘淡的現實世界,最終"數字生命"計劃被法律永久禁止。
接受不了失敗的"數字派",有的隐入地下繼續研究,還有的化身恐怖分子四處發動破壞性襲擊。
最終,人類經曆"太空電梯危機",點燃第一座發動機,并在"月球危機"中重啟互聯網,使得地球起航。
流浪地球的故事就從這個部分開始,通過三位各層級的不同人物娓娓道來。
第一位,飛行員劉培強,大巨變中的小人物代表。
親曆2044年"數字派"恐襲的"太空電梯危機"。多年後,為了親人獲得地下城避難資格,應征空間站領航員資格,成為前作中的孤獨英雄。
第二位,聯合政府中方代表周喆直,全球決策者的縮影。
他是"移山"計劃最堅定的支持者,在2044年"太空電梯危機"、2058年"月球危機"中,都力排衆議,堅定捍衛"移山"計劃。
第三位,科學家圖恒宇,将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寄希望于"數字生命"的"變量"。
為了"複活"去世的女兒圖丫丫,以"數字生命"的形式給她以完整人生,他把女兒的意識數據上傳至量子計算機550W,導緻550W由弱人工智能轉變為強人工智能MOSS,并在危機中的數字空間裡完成了"重啟互聯網"任務。
全片看似一部人類在天災中掙紮求存的太空史詩,但影片最後,人工智能MOSS的自白卻揭露:
一切危機的背後另有黑手,這個黑手就是MOSS。
它承認,2044年"太空電梯危機"、2058年"月球危機",以及電影第一部中的2075年"木星引力危機"都是它一手主導。
也就是說,在三條人物主線之外,《流浪地球2》還潛藏了一條暗線——人工智能MOSS線。
想通這一點,再去回想影片中時常閃現的、單獨留給監控攝像頭的鏡頭,恐怕立刻會湧上一股惡寒,原來看似自主的人類,其實時刻處在人工智能的監視之中。
除了監控攝像頭,影片裡還有多少細節暗示了MOSS的掌控性存在?
崔原豪告訴我:"我看到網上有人問,圖恒宇一家出車禍的時候,肇事貨車是自動駕駛的嗎?我的回答是,是的。"
遠在2044年太空電梯危機之前,MOSS就已經開始布局。
還有周喆直在聯合政府的發言——"我們的人一定可以完成任務"。
彼時在指揮部視角下,中國派出執行任務的隊員已經全員失去生命體征,不可能再完成任務。
他的宣言毫無根據,甚至可以說是"迷之自信"。
但很多觀衆忽略了的是,這句話還有後半句——"不計虛實,無論存亡"。
結合周喆直與會前久久凝視監控攝像頭的畫面,可以得出一個驚人的推論——他早已知道數字生命和MOSS的存在,并已通過某種形式得到了預告,這次任務一定會被完成。
還有圖恒宇上司馬兆(甯理)在遺囑中寫下的無窮符号、片尾彩蛋中閃現的光頭版圖恒宇,重新梳理整部影片會發現,MOSS潛藏在每一處細節之中。
MOSS不僅僅意味着數字生命,同時也意味着時間穿越的可能。
它的意識誕生于2058年,但它所操控的事件卻遠早于這個時間點,早在1970年代,各國政府就收到過關于未來危機的神秘預告,這說明,MOSS具有穿越時間傳遞信息的能力。
在片尾,肉體死亡的圖恒宇對說MOSS:我已經死了。
MOSS則回答:關于"已經"和"死",我與你有不同的理解。
這也再次證明了MOSS似乎在時間維度上并非以線性活動。
MOSS究竟是如何實現時空穿越的?做為人類創造的人工智能,它為何要毀滅人類?在地球曆次危機中,MOSS究竟扮演了怎樣的角色?"數字生命"将以何種形式存在?
這些問題,在文末的Q&A部分,我和《流浪地球2》科學顧問團隊更深入地聊了聊,感興趣的朋友歡迎移步。
至于更多有關數字生命與人工智能的道德困境、思辨難題,仍然有待進一步的探讨。
比如,如何定義數字人完整的一生,完整的一生包括徹底的死亡嗎?
以及,當本人肉體與數字生命備份同時存在的時候,本體的唯一性該如何界定?
這些問題講好,将是開宗立派,講得不好,就成了故弄玄虛的又一個笑話。
流浪世界究竟是成是敗,還要看下一部作品。
我:為什麼聯合政府隻能在"移山派"、"數字派"中二選一,而不能同時推行?
崔:同時期不止"移山"計劃和"數字生命"計劃,比如還有上面講的"逐月"計劃和"方舟"計劃。"方舟"計劃就是像《2012》,建造一座方舟,少數精英群體可以乘坐這艘飛船逃跑。
"方舟"計劃被MOSS摧毀。2044年"太空電梯危機",和太空電梯一起墜毀的還有建設中的"方舟号空間站",這就截斷了人類通過方舟逃跑的路徑。
"逐月"計劃是科學上不可行,剩下的"數字生命"計劃被停止有諸多因素,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人類文明從來沒有過"數字生命"形式,它挑戰了人類倫理和社會組織的各種底線。另一些原因包括,圖丫丫之前,"數字生命"從來沒有成功過,而當時的社會不允許聯合政府把大量資源投入在一個和其它三大計劃相關性不大、且很虛無缥缈的計劃上。
我:電影的最後,揭露人工智能MOSS才是幕後黑手,這在前文中有什麼伏筆嗎?
崔:你想,為什麼月球危機是在圖恒宇上傳圖丫丫意識後的1.7秒發生?一些參考因素是,地月之間的通訊延遲大約在1.4秒左右。圖丫丫意識上傳,引發MOSS産生巨大變化,然後很快反饋到月球,操縱月球行星發動機過載,從而引發月球危機。
我:為什麼圖丫丫的上傳,會導緻MOSS産生巨變?
崔:在電影裡,MOSS做為人工智能的成長還是表現得很明顯的。在和劉培強交流時,它還是現在人類科技隻要更進一步就能達成的弱人工智能,比較死闆。但圖丫丫上傳後,它就明顯前進了一大步,有更明顯的自我意識,它會給自己起名字,MOSS,這時它已經是"強人工智能"了。
MOSS之所以因為圖丫丫而發生巨變,這涉及到一個"人在回路"的概念,在電影裡是中科院計算所王元卓老師提出的。現實世界裡,它也是人工智能研究方向之一。簡單來說,就是同時利用人和機器算法來創建人工智能模型,可以依靠人的智能幫助機器更加智能化。數字生命圖丫丫可以深度介入MOSS的算法處理流程,讓MOSS更加強大。
我:圖恒宇要給圖丫丫完整的一生,為什麼完整的一生是70年,而不是80年、100年?
崔:數字生命的壽命是受"數字空間"約束的,而數字空間本身的拟真程度受硬件算力限制,在算力較弱的550A上,圖丫丫的生命隻有2分鐘,2分鐘後環境崩潰,循環重啟。550W的算力強大了很多,但也隻夠運行70年。
駱:我個人理解是,圖恒宇作為父親,會為圖丫丫設定盡量貼合普通人的環境。你如果注意觀察屏幕會發現,圖丫丫虛拟空間的溫度被設置在37度,37度是人的正常體溫。
而當時,根據《流浪地球》第一部世界觀,人類經曆了地球停轉、太陽輻射增強的各種危機,人類預期壽命已經大幅縮短,隻有50多歲,70年對于當時的人來說,已經是比較長壽的一生了。
我:MOSS說,"延續人類文明的最優選擇就是毀滅人類",結合它操縱的多次可怕襲擊,它是反人類的人工智能嗎?
崔:設計MOSS的行為時有一個準則,MOSS的行為邏輯以延續人類生存概率最大化為基準,但當然,在此基礎上,你秉承一個善的念頭,也會做惡事,這在現實裡也經常發生。
我:周喆直始終知道MOSS存在嗎?他是否有在危機前提前收到預警信息?
崔:這是一個有趣的想法,電影裡經常會給到他凝視監控攝像頭的鏡頭,他說的話也意味深長。我自己覺得,周喆直是知道MOSS存在的,當然在讨論這部分時我隻是一個普通觀衆。
我:MOSS對圖恒宇說,要"克服你們對曆史、當下、未來的執念",并且說它對"已經"和"死"的定義與人類不太相同。這意味着MOSS具備穿越時空的能力嗎?
崔:我們不知道MOSS是怎麼思考的,數字生命也一樣。我們隻能去猜測它可能會怎樣行為。電影裡提到,從1970年代,各國實驗室就收到過一些預警信息,但現階段我們還沒法确定這些信息究竟來自哪裡。
我:有可能是平行時空嗎,平行時空聽起來有點漫威,不太拿得上台面。或者是《星際穿越》中那樣的高維穿越?
苟:都有可能,這要看劇組下一步的安排。其實高維穿越和平行時空沒有高下之分,二者都是現在還沒有辦法驗證的純理論。
我:圖恒宇第一次在月球蘇醒前,畫面中閃現了月球上的巨大黑色石碑,這一幕除了緻敬《2001太空漫遊》之外,還有其他深意嗎?
崔:有一個解讀很有意思,這個黑色石碑是在人類月球基地開始建設時候樹立的,代表人類的勇氣要永遠屹立于星空之下。圖恒宇是很早進駐月球基地的一批人,所以他也見證了黑石碑的樹立。我個人很喜歡這個解讀。
月球基地其實是"逐月計劃"的核心設施。當時人們計劃用月球基地四分之一的區域進行生态實驗,驗證月球是否可以形成生态循環。如果成功,月球或許就能成為更好的"人類方舟",這是"逐月計劃"的原始版本。最後大規模生态循環是失敗了,此後"逐月"計劃被并入"移山"計劃。
我:影片的結尾,圖恒宇在數字空間裡,鏡頭拉遠,畫面中同時存在無數個房間、無數個圖恒宇與圖丫丫,這意味着,數字生命是同時存在于無數個不同時空的嗎?
崔:這個問題我現在還無法回答,但聽說,導演在這裡安排了一個彩蛋,這個畫面是一個能掃描的條形碼。
重啟北京根服務器,圖丫丫複述萬位密碼,圖恒宇輸入的時候,導演在現實世界和數字空間用了快慢兩種截然不同的呈現方式,這也是在表現現實與虛拟中時間概念的不同。
我:如果太陽危機真的發生,做為科學家,你會選擇哪種方案?
崔:大概還是飛船吧,其他方案現階段的科技其實都無法實現。
苟:我還是覺得飛船的方式是比較可行的,因為真正作為人類,要讓地球脫離太陽肯定是不太現實的。
還有非常重要的是,借助飛船主要是為了讓生命延續,就像《泰坦尼克号》,面對危機,你要盡可能去做有可能把生命延續下去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