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8 月 20 日訊,本周市場表現羸弱,滬指盤中再創調整以來新低,北向資金持續淨流出。不過周五證監會關于活躍資本市場的一攬子舉措亮相,滬深北交易所、券商層面的降費舉措也在逐步實施中,對市場情緒有望起到提振作用。下周市場究竟會如何表現?哪些投資機會值得關注?十大券商策略或可參考。
中信證券:市場已具備以往曆史底部特征,政策舉措正不斷落實,須堅定信心
市場再現三重谷底,已具備以往曆史底部特征;政策積極信号已非常明确,政策舉措正不斷落實,須堅定信心;政策起效及市場情緒的扭轉需要時間,須保持耐心;擇機布局産業及政策主題。首先,從市場目前的狀态來看,政策預期從無到亢奮再回到冰點,情緒也重回谷底,市場環境已具備以往曆史底部的特征。其次,從政治局會後的政策動向來看,财政政策會變得更加積極,化債舉措已在穩步推進,地産領域的進一步寬松可期,部分城市已衍生出多樣化的放松舉措,活躍資本市場政策率先落地,放松優質證券公司資本約束超市場預期。最後,政策落地後的作用來看,預計政策效果的最早體現可能要到 9 月,但 8 月經濟數據不會進一步惡化,市場情緒已經進入失望和宣洩階段,情緒扭轉需要時間。配置上,建議産業主題繼續圍繞地産、科技、能源資源三大維度布局,政策主題圍繞後續政府開支的增長,關注數字經濟和地方化債受益主題。
華安證券:預計市場仍然延續 " 磨底蓄勢 " 狀态,配置短景氣 + 長科技
展望後市,我們依然堅持 A 股震蕩行情的大格局未變,雖然短期國内經濟數據偏弱、美聯儲緊縮預期對市場有一定抑制。但國内經濟延續内生修複大趨勢不變,同時貨币超預期降息或意味着新一輪托底政策出台,當下國内經濟并無失速風險;美股連續三周下跌或反應市場對通脹反複、加息繼續、美聯儲會議紀要偏鷹派的擔憂,但這種在加息頂部區域的擔憂,與 2 月初美股市場下跌相比,跌幅已然接近,除非出現新的風險,否則美股不會持續下跌,也不會形成新的外部風險制約。因此我們繼續維持行情震蕩的判斷。而當前市場已經處于年内多次的震蕩區間下沿,我們認爲該位置仍有支撐,不必過度擔憂繼續大跌。當前經濟數據整體萎靡,市場仍在靜候宏觀政策繼續加碼發力,在更大力度的政策落地見效之前,預計市場仍然延續 " 磨底蓄勢 " 狀态。
配置上,短期行業輪動依然較快,建議沿景氣改善配置。泛 TMT 闆塊調整後彈性充足,但需等待催化劑發令槍;論壇峰會在即也将帶動 " 一帶一路 " 下的建築裝飾央國企機會。因此配置需從短期機會和中長期布局着手:短期機會上景氣改善品種可能更能凝聚共識;中長期布局上,估值底部資産和成長科技領域仍值得關注。具體地,關注四個方向:(1)景氣指标持續積極的闆塊,圍繞部分品種價格出現顯著上漲的基礎化工和農林牧漁;(2)" 中特估 " 主題投資下受 " 一帶一路 " 帶動的建築裝飾央國企;(3)泛 TMT 闆塊在經過較深度的回調後,以及央行的超預期降息,當下已經具備充足的彈性,但行情的反彈更需要等待催化劑的發令槍,從中長期角度看,電子、通信配置價值凸顯;(4)估值底部及醫療反腐預期已經明确的醫藥生物。
國泰君安:利好和利空大多已被預期到,後市以橫盤震蕩爲主
利好和利空大多已被預期到,後市以橫盤震蕩爲主。從利空角度看,經過長時間的調整,投資者對增長換擋、大國博弈等長期不确定性沒有太大的分歧,對短周期經濟預期趨于一緻,利空預期已經打進股票價格裏,指數下行有底。從利多的角度看,各種政策發力,圍繞房地産、活躍資本市場、地方債務化解等利好政策還會繼續出,但是大多數的政策舉措也已經被市場所普遍預期到。利多的預期也已經反應了,因此整個市場短期處在相對均衡的狀态,預計後市大盤指數在現有箱體内橫盤震蕩。
布局 TMT+ 券商反彈,風格切換在年底,看好紅利高股息。1)增長中樞與利率水平下降,資産收益預期降低。疊加不确定的預期下,看好央國企背景、具有特許經營和壟斷能力與高分紅優勢的紅利資産:運營商 / 石化 / 交運 / 公用事業。2)布局 TMT+ 券商龍頭反彈。前期科技股調整充分,數字要素頂層設計和 AI 審批有望加快,布局計算機 / 傳媒 / 通信。其次 " 活躍資本市場 " 下投資端改革加速,中期看好機構業務增長加速、配置低位的券商龍頭。3)安全資産耐心布局:逢低布局盈利增長預期在底部、國産替代需求提升的安全資産,與受益海外需求上行的高端制造,推薦:電子 / 機械 / 軍工。年底布局庫存能夠出清具有漲價能力的周期品。
中金公司:當前 A 股市場已計入較多偏審慎預期 對于後續市場表現不必悲觀
當前 A 股市場已計入較多偏審慎預期,随着市場調整,估值、情緒和投資者行爲進一步呈現出偏底部特征,投資吸引力進一步增加,結合政策層面積極化解當前主要矛盾、企業盈利底部逐漸顯現,我們認爲對于後續市場表現不必悲觀,A 股當前位置機會大于風險。
行業建議:階段性關注價值風格,中報期間關注業績可能超預期低預期個股。建議關注三條主線:1)受益于地産政策邊際變化、基本面修複空間和彈性比較大的地産鏈相關行業,例如房地産,以及家電、家居等地産後周期相關行業;我們認爲受益于資本市場政策預期的非銀闆塊等也有望表現較好。2)需求好轉或庫存和産能等供給格局改善,具備較大業績彈性的領域,例如白酒、白色家電、珠寶首飾、電網設備和航海裝備等。3)股息率高且具備優質現金流的領域,低估值國央企仍有修複空間。前期漲幅較大的 TMT 相關行業可能短期内面臨一定壓力。
華西證券:曆史上 A 股 " 政策底 " 後,市場底部區間往往需要反複夯實
7 月 24 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總體基調偏積極,并首次提出 " 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 ",奠定本輪 A 股 " 政策底 "。複盤 A 股曆次 " 政策底 " 後的 1-2 個月,政策組合拳通常持續出台,而當前高頻數據顯示國内經濟動能仍有些偏弱,因此,後續政策組合拳仍有望陸續出台:降準、降息等貨币寬松政策仍有可能;房地産政策在融資端、需求端或加快優化,核心城市限購限貸、房貸利率、交易稅費、普宅認定等方面或存在調整可能性;資本市場政策方面,近期證監會推出 " 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 " 一攬子政策措施,相關政策落地有望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提振投資者信心。
曆史上 A 股 " 政策底 " 後,市場底部區間往往需要反複夯實,等待政策效果的驗證。站在當下,萬得全 A 的市盈率爲 14 倍,回落至近三年 13% 的分位;萬得全 A 風險溢價爲 5.9%,升至近三年 95% 分位,A 股已位于中長期價值配置區間。本輪 " 政策底 " 探明後,A 股大概率會維持在一定區間來回震蕩,短期内繼續大跌的概率較低。
海通證券:活躍資本市場措施落地有望提振市場信心 科技是中長期焦點
8 月 18 日證監會負責人就活躍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答記者問,提出活躍資本市場的六個措施,并回答了市場關切的其餘十個問題。同日,證監會指導滬深北交易所進一步降低證券交易經手費,切實将證券交易經手費下降效果傳導至投資者;證監會召開證券基金私募機構座談會就活躍資本市場聽取意見,加快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形成合力。随着活躍資本市場措施落地,市場信心有望得到提振,資金供求關系或迎來改善,疊加穩增長政策落地,市場有望逐步好轉。
結構上關注性價比高的消費,科技是中長期焦點。短期看,低估低配的消費有望在政策催化下迎來修複機遇。中長期看,科技仍是股市主線,從政策和技術端關注業績釋放的方向。參考借鑒 13-15 年 TMT 行情,在經曆了估值擡升階段後,未來數字經濟闆塊或将進入基本面驅動階段。我們或可從這政策和技術兩個角度出發,尋找數字經濟中訂單好轉、業績顯現的方向。一是政策發力的數字基建、信創等領域,随着各地政府陸續加大對數字經濟領域的投入,數字經濟中數字基建、數據要素和信創等領域訂單和業績或有望受提振。二是技術變革下人工智能及上遊半導體等領域,當前科技巨頭正加速布局以 ChatGPT 爲代表的 AI 模型,而算力是 AI 大模型發展的重要基礎,AI 大模型的發展将對上遊算力相關的硬件領域産生較大拉動,根據億歐智庫,預計 23-25 年我國 AI 芯片市場規模複合增速達 31%。
民生證券:當前市場的糾結和反複源于兩股力量的協同,不要放棄在黎明之前
市場當下的糾結和反複,來源于兩股力量的協同,A 股特有的 " 空頭平倉 " 現象,和全球流動性上的沖擊。" 中國力量 " 正在糾結中緩慢修複。市場 " 雙底 " 時期 " 前期強勢品種走弱、弱勢品種走強 " 的特征也已經出現,不要在此刻放棄希望。從配置建議上來看,大宗商品相關資産(油、銅、鋁、鋼鐵、煤炭、油運、貴金屬)仍然是首要推薦。
第二,金融闆塊在基本面見底時期有明顯超額收益,值得關注(銀行、保險、券商)。房地産政策正在調整,城中村改造下的建築、建材、房地産、家電等。
第三, 全球制造業可能在 3-4 季度見底回升,提前搶跑可能帶來收益:包括中國已經具備規模和市場份額優勢的專業機械、工程機械、機械零部件;以及具備技術優勢,正在快速滲透的新能源車(整車、锂電)、光伏。
紅利資産近期也有所企穩,作爲漫長季節裏的絕對收益品種,中長期主線我們也依舊看好。
國盛證券:動不如靜,繼續以紅利資産作壓艙石
底部僵持拉鋸、不看預期看現實是這一階段的常态,這樣的環境下,指數修複很難是一蹴而就式的。而當指數再一次回到賠率區間,過度悲觀是不可取的;我們的建議仍然是一動不如一靜,以中期思維應對短期波動;結構上,繼續以紅利資産作壓艙石,同時指數折返區間下沿時可多一些賠率思維,逢低參與順周期的反彈機會。1、賠率思維 & 政策驅動下的低位順周期:保險、交運、家電;2、兼顧中報業績 & 供需格局改善的方向:商用車、工業金屬;3、中期 " 壓艙石 " 紅利重估:油氣開采 / 運營商。
國金證券:積極做多,緊握成長與券商 " 搶反彈 "
當市場盈利底與估值底确定時,趨勢将大概率向上;而目前導緻市場調整的原因,更多是悲觀情緒、信心缺失的宣洩。考慮到情緒面已降至低位,而證監會就 " 活躍資本市場 " 提出了解決市場擔憂的融資過度、減持泛濫、長期資金 " 短考核短交易 " 等問題,相信 " 好公司 "、" 長資金 " 及 " 完善的交易機制 " 等政策方向将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引導市場反彈一觸即發。當然,我們後市仍維持對 A 股 " 寬幅震蕩 " 的判斷,堅守高位 " 不冒進 " 原則,靜待國内經濟進入 " 被動去庫 " 階段,方有望類比 2020 年,走出較大行情。
行業配置建議:成長風格看好哪些?重點配置:(1)汽車,尤其是 " 智能汽車 / 無人駕駛 " 大賽道的确定性機會;(2)AI 重點看好傳媒,基本面趨勢改善,盈利彈性凸顯,且受益于内、外資共同超配,籌碼結構較佳;(3)醫藥生物,CXO 和創新藥或受益于美國利率中樞下行,有利于海外醫藥投資回升,以及國内消費複蘇預期;(4)機械自動化(包括機器人、工業母機等),更受益于行業景氣周期築底回升;(5)電力設備有望反彈:包括:大儲、充電樁、電網、光伏(HJT)等未來仍具成長性,且目前估值已經降至合理偏下水平的細分領域。消費風格建倉哪些?汽車、醫藥生物(創新藥 /CXO)和白酒(順周期 " 領跑者 ")。政策驅動下重點看好什麽?券商,受益于 " 活躍資本市場 ",經紀業務、兩融業務、衍生品及資管業務等均有望受益,考慮券商做多動力依然較高,靜待交易過熱風險化解,仍有望迎來新一輪上漲。
信達證券:當下是戰略性底部,配置風格偏向順周期
5 月以來,市場不斷預期政策,7 月底政治局會議後股市有兩周樂觀的表現,之後因爲對政策進度的分歧、彙率貶值、中報等因素,股市開啓了調整。我們認爲,這一調整雖然略超預期,但并沒有改變當下是戰略性底部的判斷。經濟雖然一直偏弱,但已經是一輪經濟下行的末期了,後續大概率會出現一次庫存周期,即使是最弱的庫存周期,也會對未來 1 年内的經濟數據有拖底的影響,政策層面,7 月的政策基調意味着半年内政策大概率會不斷超預期,短期政策力度大小不是重點,政策力度還存在加強的可能性。
行業配置建議:配置風格偏向順周期,中特估主題内部下半年超配金融類(證券銀行),Q3 後期可能會進一步提高上遊周期的配置重要性。(1)消費鏈、地産鏈:雖然今年的經濟恢複波折很多,但我們認爲無需過度悲觀,後續可能會出現政策微調,大概率存在超跌後預期修複的上漲。(2)中特估 &TMT:這些闆塊前期的調整主要是交易擁擠後的調整,從戰略上,由于經濟尚未恢複,大部分闆塊盈利驗證一般,所以有長期邏輯的中特估和 TMT 依然會有機會,不過由于中報臨近,或不宜追漲,相對低位的中特估可以持續關注。如果經濟持續弱,中特估中建築公用事業會偏強,而如果經濟預期逐漸企穩,中特估中金融和周期會更強。(3)Q3 建議關注周期:周期股當下受到全球庫存周期下行的影響,整體偏弱,但随着庫存周期下降進入尾聲,2023 年 Q4-2024 年,宏觀需求存在回升的可能。我們認爲,考慮到長期産能建設不足,需求、供給和估值可能會共振。